如何防範教育培訓機構跑路坑害人?專家建議借鑑淘寶模式引入第三方...

2020-12-25 騰訊網

近日,一家知名英語培訓機構因資金鍊斷裂發生倒閉,這家舉辦了21年、在全國60多個城市設立150多家門店的培訓機構面臨破產關門。近年來,培正逗點、巧恩兒童美語、凱瑞寶貝等培訓機構相繼因資金問題「跑路」或「倒閉」,尤以大城市較為集中。

教育培訓機構破產關門、捲款而逃的新聞緣何頻頻發生?哪些培訓機構最易出現倒閉?預付了培訓費的學員該怎麼辦?記者展開一番調查。

拆分合同、偷換概念逃避監管

近日,這家知名英語培訓機構創始人兼CEO發表致員工信稱,從去年開始,業績持續下滑,成本攀升,公司運營遇到困難。原本既定的融資計劃,隨著英語板塊業績持續惡化不斷被推遲。

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其中對校外培訓機構向受教育者收取學費提出明確要求,「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記者調查發現,不按規定收費情況確實還存在。有些教育培訓機構在預收費的時間約束上偷換概念,兜售「課時」。家長交費時,合同中只有「課時數」的約定,並沒有按天或按月計費的約定,這樣做就逃避了「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政策要求,避開了行政監管。

有的機構把原先一年的合同,改為4份分3個月分別收取學費的合同。也有的機構為了吸引更多學員,以提前預付學費給優惠的名義(比如「一次性繳費打折」),讓學員一次性支付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學費,甚至推出金融機構「培訓貸」「分期還款」等。在各式優惠中,多買課、多預付,才能獲得更多優惠,成了培訓機構的普遍「招數」。為了享受更大的優惠力度,學員往往也易「中招」,自覺不自覺地提前支付了更高的培訓費用。

但是,這類以「儲存」課時為主要方式的的培訓授課,不像中小學,培訓機構的開班人數往往難以控制,師資人員流動性大,場地、租金成本高,其中風險就大。收了預付費之後,有時候,運營成本機構自己都不能控制。其實,倒閉關門的原因有多種,但預付費經營模式已成了培訓行業的「定時炸彈」。事實上,所有採取預付費經營模式的企業,或多或少存在因各種原因經營不下去,把預付款捲走,會員、學員無法追回預付款的風險,但教育培訓機構發生這一問題更受關注。一旦缺乏監管,發生教育質量問題、欺詐問題時,捲款「跑路」等是必然的。

資本逐利盲目擴張高估市場

記者調查還發現,大部分的社會培訓機構往往從一家開始「發家」,在資本驅動下,像奶茶鋪一樣野蠻「生長」。在管理模式上,不斷加盟連鎖、品牌擴張,在一個地區或全國範圍內很快集聚起十幾家乃至幾十家、數百家連鎖店。近年來,以青少年為對象的學科類、藝術類培訓以及嬰幼兒早教類培訓,因關注度大,家長過度焦慮,成為資本逐利的「香餑餑」。一旦經營不當,這些培訓領域的「跑路」或「倒閉」事件也更為集中。

昔日「吃香」的英語培訓如今不行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從管理角度而言,對社會培訓機構的管理越來越規範、透明,機構「野蠻」發展的空間就越來越小。近年來,國家層面相繼出臺《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性文件,上海也專門研製出臺了民辦培訓機構的「一標準兩辦法」;另一方面,雖然培訓需求很旺盛,但旺盛的需求導致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家長往往更熱衷於功利性極強或帶有直接目的性的培訓,隨著升學考試制度改革,在培訓類型不斷創新的大環境下,傳統培訓機構還受到網際網路在線教育的衝擊,實體培訓機構因場地、人員等成本高企,真實的市場則未必像預料得那麼好。

上海市教科院民辦教育所所長董聖足分析說,目前培訓行業仍然存在魚龍混雜的現象,培訓質量參差不齊,部分機構趨利行為明顯。或出於擴張需要,或出於套利目的,一些培訓機構「大撒網」式地圈錢,盲目開店、過度擴張,造成運營風險;有的機構還惡意抽離流動資金,將辦學經費挪作他用,致使機構不同程度陷入財務危機。包含培訓教育在內的各級各類教育,本身應是一個「慢行業」,舉辦者需尊重教育規律,秉持公益屬性,而不能把「良性事業辦成逐利產業」。現實中,一些教育機構創辦人總想投機取巧,短平快獲利了結。一旦達不到理想狀況,入不敷出,經營不當出現危機,就「一走了之」。有時候,企業瀕臨險境時,資本重組看似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但資本的「快進快出」以及高回報要求,反而加速了企業的倒閉,甚至直接崩盤。

早在2015年,上海市教委等相關部門就聯合出臺硬性規定,明確開辦教育培訓機構,首先要在銀行專用帳戶中存入「學習保障資金」,保障在經營出現風險後用戶、員工的權益。然而,該財務專戶監管及風險準備金制度,對於市場上一些沒有合法資質的培訓機構則缺乏有效約束力。「正規培訓機構收費價格高,由此也造成了一部分需求外溢。對於學科類補習培訓,部分家長確實有『剛需』,這也給了一些無證無照、有照無證的地下機構隱形存在的空間,使其游離於監管部門的視野之外。」

不妨引入第三方監管平臺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全國校外培訓機構達到40萬所,學生預計達到2000萬,涉及的培訓費用預計超過百億。據估計,如果加上在線教育,整個培訓市場規模更大。

「在社會培訓市場逐步規範的過程中,培訓機構接受市場競爭的考驗,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市場規律作用的結果。部分培訓機構因經營不善出現倒閉,是一種正常現象,社會需理性看待。不斷發生的『捲款』事件,除了培訓機構自身運營不善是主因外,家長自我防範意識薄弱、相關部門聯動監管機制尚不健全和,也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因素。」董聖足說。

在他看來,相關部門應加強培訓機構財務監控,建立健全風險防範、預警及幹預機制。對於培訓機構的預付費問題,有必要探索建立第三方支付平臺,建議像淘寶一樣建立第三方帳戶監管模式。用戶的預付費不直接進入機構帳戶,而是由第三方支付平臺根據教學進度、服務內容,按月、按課時劃撥結款,使預收資金處於隔離狀態,避免機構挪用或捲款跑路,降低學員消費風險。對於個別機構惡意圈錢、跑路等違法犯罪行為,公安部門應強勢及時處置,絕不手軟,以「殺一儆百」。

某區教育局職成教科相關負責人說,在離清各委辦局各自職責、加強部門之間協調監管的同時,從市場管理層面,亟需從金融監管方面規範管理,不能事後「救火」。對於違規機構,建議從信用平臺,將違規經營者納入徵信系統管理,紮上法律的籬笆,完善約束管理機制。

對學員來說,選擇培訓機構時要看資質,加強風險防範意識,充分了解培訓機構的現狀,不要被銷售人員盲目鼓動,不僅僅需要第一堂體驗課效果好,而是培訓課程質量應得到長期保證,避免以次充好,切實保障自身利益。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曾多次發出預警,提醒學員務必保持清醒、提高警惕,當心「培訓貸」裡有陷阱。

相關焦點

  • 駕培收費第三方存管值得推廣
    據報導,廣州市機動車駕駛培訓學費第三方存管服務模式試點工作近日實施。學員在報名學車時,可自主選擇「先學後付」,交納的部分學費將凍結在本人專門帳戶中,由銀行代存管。待學員分科目考試合格後,逐次劃撥至駕校。中途出現糾紛時,學員可申請暫停學費劃撥。目前,該模式已在首批15家駕培企業試點。
  • 培訓機構退費難、頻跑路!教育、市監、民政、金融管理部門如何分工?
    文件明確,校外培訓機構的培訓費資金專戶需報教育局備案,當校外培訓機構專戶中最低餘額或當日(一周)累計提取資金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相關銀行應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發出風險預警通報。文件涉及六個相關部門,出臺文件的目的是為依法規範浙江省杭州市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切實維護校外培訓機構和學員的合法權益,減輕學員過重的課外負擔和家庭經濟負擔,有效防範校外培訓機構捲款跑路等違法事件發生。通知所稱校外培訓機構是指在本市範圍內從事中小學文化學科類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以下簡稱「校外培訓機構」)。
  • 教育培訓機構頻「爆雷」 為何家長們依然趨之若鶩?
    經營近20年且在全國擁有千家校區的老牌培訓機構——優勝教育近日「爆雷」。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分析認為,優勝教育「爆雷」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疫情對於線下教育有較大衝擊;另一方面,該機構擴張過於迅速,對資金流管理不善,導致資金鍊斷裂。實際上,近年來,教育培訓行業「爆雷」事件頻發。
  • 教育培訓預付費淪為陷阱 預付費培訓規製成難題
    不少培訓機構的預付經費高昂,少則幾千,多則數萬,部分培訓機構為促銷課程,還推出了各式預付費算法,紛繁複雜。預付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然而近年來,眾多培訓機構卷巨款跑路現象時有發生。
  • 教育分期支付「後遺症」該怎麼治?韋博英語「跑路」後付費學員安置...
    培訓機構的學費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甚至更貴。一些學員沒有能力一次性付清,於是很多教育機構引入了教育貸款。目前,培訓機構有全額支付和分期支付兩種付款模式。《法制日報》記者從某教育機構工作人員處獲知,一個為期一年的線上英語培訓課程約為400節,學費1萬多元,使用分期支付比全額支付多了近1000元。
  • 在銀川,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機構怎麼做?看看他們
    本次論壇邀請了行業內知名專家學者、教育家、藝術家以及企業家,以「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為主題,解讀銀川市場當下發展狀況、疫情給教育行業帶來的「影響與機遇」以及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
  • 如何避開「歪」培訓機構?這10條「防坑」手冊請收藏
    當然,對於學員和家長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患於未然。對此,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部分業內人士及法律專家,整理出10條「防坑」手冊,為廣大學員及家長防範風險支招,有效避開「歪」機構。1、怎麼查驗培訓機構有無辦學資質?
  • 早教機構跑路關門不斷 預付款模式成頑疾
    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教育培訓機構,包括早教機構破產、倒閉、捲款而逃這類新聞,近年來高頻次出現,輿論把這歸為教育培訓機構的亂象,但這並非教育培訓機構獨有的問題,而是涉及預付款經營模式的所有經營性機構的共同問題。
  • 教育培訓機構頻倒閉 鋼琴學校關門卷跑數百萬元
    預付費購買課程的方式,一旦資金鍊產生問題,很容易出現「拍屁股走人」的情況。  關門1 鋼琴學校關門 卷跑數百萬元  導報記者採訪發現,這些培訓機構負責人「人間蒸發」後,家長們四處討說法,可維權通常無果。  吳小姐的孩子報了世家鋼琴的鋼琴培訓課,9月初交了4880元培訓費,才上了幾節課培訓機構就關門了。
  • 工業園區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第二批)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E20環境平臺等單位於2018年11月面向全國開展了「工業園區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第二批)徵集」活動,經過專家函審、答辯會審和現場核查,決定推薦「蘇州工業園區融合式環保綜合創新服務平臺項目」等6個案例為工業園區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第二批),現發布供大家參考借鑑。
  • 無錫惠山區培正逗點早教機構「幹一票跑路」,錫城家長遭遇退款難
    近段時間,教育培訓機構在收費之後「跑路」的事件屢屢發生,與培訓機構預付高、退費難這一「通病」息息相關。記者調查發現,預付費在錫城教育培訓行業中普遍存在,不少培訓機構的預付經費高昂,部分培訓機構為促銷課程,還推出了各式預付費算法,紛繁複雜。那麼,教育培訓預付費模式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培訓機構「跑路」,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
  • 韋博英語追蹤丨分期貸已成培訓行業普遍現象,部分機構稱分期學員達...
    他們又是如何給學員介紹這個業務的呢?10月11日,紅星新聞記者隨機對美聯英語、英孚英語、滬江網校、易世英語等機構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4家機構中有3家機構支持分期付款。律師指出,培訓交費最好不採用預付式模式,或採用一到三個月較短的模式交費,否則,一旦遇到機構跑路,如果強行止付,可能給自己徵信帶來汙點。
  • 紅網深度|長沙一培訓機構法人跑路 家長哭了:預付費消費怪圈如何破解
    當日清早,習得教育培訓學校(以下簡稱「習得」)的家長們陸續收到一張圖片,圖片是一張貼在該機構門上的致家長公開信,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該機構無限期停課歇業,落款是機構法人任宛蘭。而就在幾天前,2020年12月31日晚,習得還正常上課。元旦之前,各班級群也都陸續收到了元旦放假、寒假放假通知。甚至,11-12月期間,習得剛進行完促銷,新生還沒開始上課,老師們也沒領到12月份工資,負責人卻消失了。
  • 璽鑑攜手嘉禾開啟藝術品拍賣第三方保證模式
    第三方保證模式實際上是上述這兩種「私恰」模式的混合。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這種第三方保證模式更為合理,因為拍賣前的「私恰」有時候委託人或拍賣行會不太滿意,他們認為如果在拍賣會上公開競價,也許會賣出一個更高的價錢;而拍賣後的「私恰」有時候買家也會覺得「吃了虧」,有人會覺得自己花錢買了個「沒人要」的東西,心裡不太舒服。第三方保證模式消除了傳統 「私恰」模式中雙方的疑慮,是一種更為合理的制度安排。
  • 運用「四精」培訓模式 提升教育扶貧培訓項目的精準性
    北京教育學院是北京市教育扶貧協作項目的重點承接單位。多年來,他們堅持以習近平扶貧思想為指導,注重項目實施的精準定位、精準配置、精準服務、精準組織,探索形成了「四精」培訓模式(具體見圖1),大大提升了培訓的精準性,取得良好培訓效果,在北京市教委組織的第三方評估中名列前茅。
  • 教育培訓機構欲提升續費率,必須做好活動方案策劃
    然而,隨著網際網路流量價格的水漲船高,以及頭部企業廣告競爭的白熱化,教育培訓機構獲客成本開始變得奇高。在這樣的背景下,「續費率」成為了教育培訓機構的「生命線」,即只有客戶選擇續費,教育培訓機構才可能平攤獲客成本進而盈利。面對服務周期長、決策難度大、消費頻次低的教育培訓業務,越來越多的教育培訓機構開始意識到,要想更好地促使客戶續費,就必須與用戶進行交互,建立信任關係。
  • ...商務、市場監管、人民銀行、稅務、公安等部門對預付卡跑路等違…
    現將辦理情況答覆如下:預付卡以預付和非金融主體發行為典型特徵,按發卡人不同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專營發卡機構發行,可跨地區、跨行業、跨法人使用的多用途預付卡;另一類是商業企業發行,只在本企業或同一品牌連鎖商業企業購買商品、服務的單用途預付卡。目前預付卡發行的監管部門主要是商務、市場監管、人民銀行、稅務、公安等部門。
  • 食安夢公司第三方監管模式助力台州市食品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  近日,食品安全職業化第三方機構北京食安夢公司為協助推進浙江省台州市省級食品安全區創建工作,積極參與台州市路橋區蓬街鎮黨委政府舉辦的「創建省級食品安全區,我知曉、我支持、我參與、我滿意」宣傳活動。活動現場,食安夢工作人員為現場群眾普及食品安全知識。
  • 太倉沙溪鎮:第三方機構助力「331」行動
    逐一檢查1829家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倉儲企業,發現隱患15013處……日前,太倉市沙溪鎮各村、社區邀請第三方機構,對轄區內企業開展全面細緻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並提出操作性強的解決辦法,助力全鎮「331」專項整治行動向縱深開展。
  • 尚德教育是正規培訓嗎?尚德機構可靠嗎
    尚德機構是一家專注於自考、MBA、註冊會計師、教師資格證、人力資源師培訓等方面的培訓機構,美股上市公司,常年開設本科學歷自考、證書培訓、MBA等課程,擁有專業師資教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