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倡用增值服務+少量的錢持有企業股權回到這個行業一直在倡導的持股孵化境界
本期嘉賓—範偉軍
範偉軍,火炬眾創孵化博物館館長、《中國孵化器》雜誌主編,上海科技企業孵化協會副秘書長、上海眾創空間聯盟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
著有《小企業如何長大》、《千方百計離成功近一點》、《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5模式》、《創業家:城市拯救者》、《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10亮點》、《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10人談》、《創業枕邊書》、《2015中國眾創空間紅皮書》、《眾創孵化8樣本》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站點:疫情來臨後您看到孵化器面臨哪些困難?
範偉軍:顯然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很明顯,隨著大量小企業的死亡或者小企業生存困難,立馬就發現所有依託載體的孵化器,空置率在提升。所有依靠政府補貼的孵化器,對政府的補貼就特別期待,在我的表達裡,疫情對我們孵化器的行業是一次真假模式的洗禮。
孵化器在運行的過程當中,其實整體表現是很好的,比如說減租、免租,讓很多小企業獲得了喘息之機。但在免租的同時,也給我們孵化器的營收或者是經營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國有孵化器還好一點,最後有人託底,很多的民營孵化器在被迫免租的過程當中,是很辛苦的。尤其是二房東形式的孵化器,更嚴重的是租賃政府空間的二房東的孵化器,他們就更加辛苦。
新站點:您認為什麼是「真的」孵化器,什麼是「假的」?
範偉軍:「真的孵化器」它是真正意義上在服務初創企業,在運營項目,它在陪伴企業一起成長,它的主營收必須來自於它的服務對象。如果你的主營收來自於你的服務對象,那麼我們認為這個主營收是健康的,是持續的,是會隨著你的服務對象的成長,而你的營收是不斷增長的。
通常我們說「假的」或者偽孵化器,營收主要是靠房租、政府補貼,因為房租和政府補貼不是你的主服務對象,所以在我們整個孵化器的營收當中,我現在提倡第一營收或者最重要的營收一定是來自於增值服務,或者是你投資回收收益。而房租和政府補貼是用來減免創業風險,你的服務支出,讓你能夠心態很好地去服務好創業者。
這三者營收的關係向來是我們這個行業糾結很長時間的一種關係,但非常遺憾的是,今年是孵化器發展歷史上的33年了,真正能夠把第一營收排成增值服務收益或者是投資回報收益的其實還很少。
新站點:後疫情時代,孵化器應該如何去建立自己的抗風險的體系?
範偉軍:我們所說的抗風險體系,它其實就是一個尋找到孵化器正確商業模式的過程。
就像我剛才表達的,正確的商業模式是你的第一營收,第二營收和第三營收的排序,疫情來了,比如說我們依靠房租,就會衝擊很大。如果你的第一營收是增值服務和投資收益,衝擊就會相對很小。
比如說我們張江很有代表性的創徒叢林,我去採訪葉森的時候,他就跟我說,「疫情跟孵化器有什麼關係?老範沒有關係,我的營收沒有減少,反而我的很多企業因為疫情的原因成長非常快,還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比如說他們鈦米機器人,他們的縱目科技。
比如說我還採訪過成都蜂鳥智造的孵化器,政府號召說孵化器給企業免點租金,國有免兩個月,民營的你們看著辦,努力能減免就減免。他們老闆說,要免就免每一年吧!我就問他,你怎麼要免就免一年,人家免一個月,免兩個月已經是流血流淚了。
他說,房租的營收從來在我的營收裡處在一種忽略不計的狀態,我的營收90%來自於對企業的服務營收。我就認為他們是正確的商業模式的孵化器的執行者和實踐者。他們的模式就是有抗風險能力的。
新站點:您看到比較優秀的孵化器,是怎麼樣去做增值服務的?
範偉軍:在增值服務這個選項裡,我向來認為所有孵化器的從業人員都應該利用自己的產出,自己的專業,利用孵化器團隊的優勢,去為企業創造價值,其實你把增值服務攤開來看,你為企業做的所有事情都可能是增值服務。
不論是你的培訓,還是你的財務代記帳,還是你的政府資金的申領,還是你的商業計劃,還是企業的市場銷售,都可以成為增值服務。每一個手段和方式,你做好了,你為企業創造價值了,企業一定願意跟你分享價值,這就是增值服務所有的內涵
非常遺憾的是,我們從來不注重對增值服務這一塊的工作。原因是當一個孵化器和它的孵化服務團隊放到增值服務的天平上時,它對這個團隊的要求就特別高。未來我們非常優秀孵化器的團隊,一定是一個現在我們在市場當中所看到的市場諮詢、廣告諮詢、投資諮詢類的團隊,他們隨時隨地都能夠通過某個項目為企業創造價值,這就是我們說的增值服務的範疇。
當這一塊能產生收益的時候,它是無窮無限的,隨著增值服務能力的越來越強,企業對它的依賴也會越來越強。在這個基礎上,我才提倡做天使投資,一個能夠創造增值服務的團隊,才可能進入到天使投資的領域。
我們現在發現很多優秀的案例,它持有企業的股權或者股份,不是通過錢持有,是通過增值服務收益的,我免收一部分,或者我少收一部分持有的。
新站點:除了增值服務,您為什麼如此強調孵化器要做天使投資呢?
範偉軍:如果一個孵化器有很強的增值服務能力,它還是一個中介機構,它跟社會上的中介投資服務機構,或者是諮詢機構,或者廣告公司的本質上差別不大。
我提倡用增值服務加少量的錢持有企業的股權,是回到了我們這個行業若干年一直在倡導的持股孵化的境界。一個孵化器,它的本質邏輯應該是和創業者一起成長,同優秀企業一起成功。如果沒有這個邏輯做支撐,我們就會回到我們不斷在做服務,不斷企業在流失,在畢業,在走,新的企業再來,就會變成一隻只會下蛋的老母雞,這隻老母雞隨著經年累月越來越老,能力越來越不強。
孵化器這個行業它是一個新興的創新業態的行業,這個行業應該和所有的朝陽產業一樣,成長出一批優秀的孵化人。用什麼來衡量成長呢?他們也應該是財富的擁有者。孵化器這個行業在未來5~10年,一定會成長出一批優秀的企業家型的億萬富翁,這個行業才叫做受到了社會的認可,才叫做擔當起了時代的責任。
達到這個目標的唯一路徑和方式,就是不斷持有優質的初創企業的股權。事實上在我們這個行業,優秀的孵化器已經做到了這些,只是我們覺得他們很難,老是不去關注他們。
比如說聯想之星在中關村是我們國家最優秀的創新型孵化器,他們通過10年左右的時間,投資和持有了240家左右的初創企業的股權,240個持有股權的初創企業的logo打在牆上,它會告訴你中間有30家已經上市了,去想想它的回報。
比如說我們的創徒叢林,它的創辦時間才4年,它持有的鈦米機器人、縱目科技的股權都是在天使期持有的,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它現在的估值或者市值也是一個天文數。
比如說在我們張江非常成熟的莘澤孵化,今年是第8年了,作為我們國家新三板上市的第一股,它已經持有了將近30個初創企業的股權。疫情期間,它持有股權的兩個企業同時登陸了科創板。
還有比如說我們的衍禧堂,持有了將近30家生物醫藥方面的初創企業的股權。所以增值服務加天使投資,它的本質是我們這個行業最優商業模式,爭議的焦點是太多人做不到,太多人不願意去做。體制內和國有企業認為他們受到各種管制的制約,他們不去做。
民營孵化器認為我有豐厚的租金收益就可以了,長期依賴租金的團隊不可能蛻變,轉化成增值服務加天使投資的團隊。
新站點:孵化器行業對於人才的高要求需要這些人才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範偉軍:現在我們去探討孵化器發展當中的所有問題,會發現人才問題是我們的首要問題,我們對人才的重視是不夠的,不夠的原因來自於對原有商業模式的反省和蛻變提升不夠。如果我們按照專業化增值服務加投資的模型,去要求我們的團隊,我們的目標就很清晰。
第一,不論你這個孵化器是專注於哪一個產業,你的團隊必須對這個產業有話語權,我經常說要成為這個產業的意見領袖,你是生物醫藥也好,你是大健康也好,你是新材料也好,如果這個團隊完全跟這個產業沒有關聯,你跟我說你是那個方面專業的孵化器,打死我也不相信,這是一個基本要求。當然某一個專業孵化器吸納了很多這個相關專業的人才進來以後,他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他要懂得孵化。
孵化是3600行36,000行當中非常獨特的一個行業,它需要能力、情懷,需要奉獻精神,在泥裡水裡幹活的那種精神。
我最近在全國各地採訪到很多了不起的孵化人,他們幾乎很少參加我們這個行業的活動,很多孵化人做了10年、20年,你跟他談孵化器這個行業他都很不懂,結果他的孵化器做得很好,他會反問我一個問題,「老範我做的是生物醫藥產業方面的孵化器,我一天到晚跟生物醫藥方面的專家、頭部企業、院士、國外的交流會議和論壇,我都在那個方面,我不在你們這個方面。」這種表達會帶給我們很多很深的啟發。
往期回顧
新創客圖鑑|紅人易創始人劉為龍:網紅帶貨還有10倍的增長空間
晨暉胡萍&麥騰孟慶海(上):孵化器的困境來自於創業企業的困境
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秘書長孫立:文創產業要為其他行業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