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這社會,對殘疾人其實並不友善。很多路上沒有盲道,很多單位沒有輪椅走的道,很多公廁沒有殘疾人專用間,很多文件沒有盲文版,等等。很多在正常人看來完全合理的設計,其實對殘疾人來說,都是困難。
不僅是硬體設備,就連辦個殘疾證,都困難重重。辦殘疾證,第一步是提交申請,填寫評殘表。可就這一張表,卻把山東煙臺市的那女士,給難住了。那女士為了給老母親辦理殘疾證,前前後後跑了七八天,愣是沒辦成。
那女士母親的戶口在煙臺宮家島村,退休前是在哈爾濱某集團煙臺有限公司,設在村裡的一家量具廠工作,因此需要去宮家島居委會申領評殘表。跑了幾趟後,資料準備全了,可工作人員又提了新要求:「需要開家庭情況說明,還得找領導開條,籤名。」
那女士按工作人員的要求,到公司開了家庭關係證明,但被告知,其母精神疾病的問題不能開證明,只能去醫院。而那個領導的皮條,也讓那女士為難了。因為之前她已經去找過居委會的領導,被告知不需要開條。可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卻堅稱:必須開條!
無奈下之下,那女士再次找到居委會的領導,這次的回覆和上次一樣,還是:「我說的,沒批條,不要批條。」那女士帶著家庭關係證明和領導的回覆,再次找到居委會工作人員。可此人並不滿意,堅稱必須要病情證明和領導批條。
對於病情證明,那女士此前有所了解,這個應該是在上交評殘表後,才需要提供的證明材料。這邊不給交評殘表,那邊單位開不了病情證明,那女士感覺自己像一個皮球一樣。
而另一個條件:批條。一方面是居委會領導說不需要,另一方面卻是居委會工作人員堅稱必須要,並且拒絕與自己領導溝通,事情也僵住了。那女士覺得:「感覺太委屈了,真的太委屈了,辦個評殘表怎麼就這麼費勁呢?」
這個居委會,難道是對待所有人都這樣的嗎?那女士覺得,應該是只針對自己。原來,她第二次去辦評殘表時,向工作人員詢問辦理周期,沒有得到回應。隨後她向居委會的上級部門諮詢業務時,提到了居委會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佳的問題。
當7月13日她第三次去辦理時,工作人員就突然提出需要找領導開批條。而當她去找居委會領導開批條時,領導卻告知她不需要批條。這讓那女士感覺很委屈,於是她拍下了工作人員索要批條的視頻,並上傳後進行了舉報。
之後,當地有關部門聯繫到居委會,要求工作人員解釋。而工作人員則認為那女士侵犯了他的個人權利,對他們造成了負面影響。前面提到的那位不給開批條的領導,也認為那女士應該道歉:「我們哪裡錯了?就是某些工作態度不好而已!」
迫於無奈,那女士刪除了網上的視頻。可工作人員稱,那女士必須妥善處理好這件事,讓上級部門撤銷調查,之後才能給她辦手續。居委會工作人員還說:「你這尋常老百姓夠厲害了,你就在網上發了這個,上面這麼重視,一級一級來調查我們。」
都說山東這個地方「官氣」重,不得不說,通過這個小小的居委會就能看出這一點。工作態度不好,被投訴了不反思,卻用「卡流程」的辦法,逼迫投訴者去找上級部門撤銷調查,這不就是網友常說的「不解決問題,專門解決提問題的人」嗎?
今年春節期間,山東省委劉書記的「告白」長文,震動全國,也刺痛了一億山東人的心。大家這才知道,山東的問題這麼多,官僚主義這麼重,也對山東的轉型充滿了期待。
大半年過去了,所謂的「只跑一次」改革也在全國推的如火如荼,這個居委會居然還是這種態度,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結果吧!覺得文哥說得好,請關注和分享,聽我每天給你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