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芝士等迷你麵包很受歡迎。
荼白烘焙店有很多迷你麵包。超然 攝
德式鹼水麵包是這些新晉麵包店的招牌產品。陳佳 攝
「初實」是一家窗口麵包店。陳佳 攝
荼白二樓的洞穴風設計吸引不少年輕人駐足打卡。陳佳 攝
雙囍家的裝修風格很日系,非常適合拍照。
☉商報記者 胡超然 鄧帆慧
一口芝士麵包、鹼水麵包、日式熊爪包、「窗口式」銷售、白色日系風、適合拍照打卡……近日,市區開出不少個性麵包店、私房烘焙店,與傳統連鎖麵包店不同,這些新開的店無論是從口感、口味、裝修設計的要求,還是追求健康飲食的理念,都有自己的新定義,吸引了一批忠實的消費者。
迷你麵包 打開「小胃口」市場
一口芝士、迷你德國結……每天都要買麵包當次日早餐的王小姐欣喜地發現,最近新開的雙囍家、荼白等麵包店推出不少僅掌心大小的迷你麵包,特別適合她的「小胃口」,她可以一口氣買兩三款,而此前,她通常只能在傳統麵包店要求買半個歐包,不然吃不了。
開在市區垟兒路口的雙囍家麵包店是一家日式麵包屋,進門處有一張大桌子,剛剛出爐的麵包被裝進各種小籃子陳列出來。最特別的是,不少麵包都比較小,包括一口芝士、香草泡芙、日式芋泥包、德國結、芋泥鹼水棒等,每款麵包前都放有一張小卡片,上面寫著保質期、成分、價格。記者打開餓了麼APP搜索該店發現,月銷量達兩千餘單,這是不少傳統麵包店一年的外賣單量。「一口芝士、日式芋泥包外賣點的人最多,很多小朋友和女生吃不下一整個大麵包,這種迷你麵包就很合適。」老闆說,除了外賣,很多顧客來堂食也會一口氣買十多個帶回家。店裡每天銷量都能達到數百個,當天下午基本會售罄。
記者在溫迪路新開出的荼白烘焙店發現,這裡也有很多迷你麵包蛋糕,包括多穀物鹼水球、鹼水芝士球、蔓越莓司康等,基本都屬於一口一個系列。「雖然特色是德式鹼水麵包,不過店裡賣的一口一個的迷你小麵包更受歡迎。」市民周小姐是店裡的常客,她說,店裡的麵包和點心都會標註原料,一些日式小麵包能吃出來沒有過多的糖和添加劑,買給小孩吃比較放心。
「窗口」麵包店有創意又防疫
最近,市區開源路一家叫「初實」的麵包店成了社區裡的網紅店。這家店的最特別之處是,僅通過一個窗口展示、傳遞麵包,並沒有門。窗口的小黑板上寫著當日出爐的麵包品種和價格,旁邊擺著一個試吃盤。如果店員不在,可以搖一下窗臺上的搖鈴,店員就會從後面的工作間跑出來招呼客人。往窗內望,房間正中間一張長桌被當做貨架擺滿剛出爐的麵包和甜點。店鋪面積只有幾十平方米,店員僅2名。
下午4點,記者在這家麵包店門口觀察了半小時,看到陸續來了五六批人來買麵包,其中不少人拿到麵包後站在窗口前拍照打卡。
「這可能是社區裡最有創意的商鋪了。」家住附近南洋新村的吳阿姨對這家「窗口式」麵包店非常認可,「買麵包不用進店,減少與其他顧客交叉接觸的時間,大大降低了疫情傳播的風險。」
針對被不少人點讚的「窗口」銷售創意,老闆羅小姐告訴記者,早前她一直做線上生意,積累了一定的客戶群,2020年年初本打算開實體店,卻遇上新冠肺炎疫情,於是決定開一家「窗口」麵包店,所有顧客既可以加微信預訂後來取,也可以現場掃碼下單,整個過程既保證安全的社交距離,也能讓一些停車不便的顧客快速、便捷地買到麵包。
主打場景消費成烘焙業新趨勢
「傳統的麵包店大都雷同,而這些新開的麵包店無論是裝修還是產品,都帶著濃厚的個性標籤。」「麵包達人」陳小姐告訴記者,雙囍家、荼白等麵包店都將「吃+喝+拍照」的烘培店複合式新體驗發揮得淋漓盡致。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些麵包店的外立面大多是白色日系風,雙囍家、荼白還在店外設置了可以坐的窗臺,方便消費者在室外拍照打卡,而荼白二樓的洞穴風設計,也給年輕人帶來新鮮感。據荼白店員介紹,每到周末,就會有不少老客帶著新客前來,在店裡買幾個麵包加一杯飲料,拍照聊天一坐就是一下午。雙囍家的裝修風格很有日式鄉村的感覺,店內有幾張小圓桌以及長吧檯,堂食的客人除了吃麵包還可以點飲料。午間時段,店裡常常坐滿人。
「日式麵包雖相對小眾,但只要找到產品以外的驚喜之處,挖掘品牌特色的增長點,使消費場景更加多元化,即使小眾麵包也能大有作為。」看著越開越多的個性麵包店、私房烘焙店,嗅到創業商機的陸先生這兩天也在和幾個朋友商量開一家日式麵包店。
從事烘焙業十多年的業內人士周女士認為,這些個性單店以及私房店的忠實粉絲往往對產品各個方面的要求比較高,不過目前來看,這些網紅麵包店除了在流量上較有優勢外,尚未對整個烘焙市場起到顛覆性作用,但可以肯定,網紅店的流量即證明消費訴求的方向。
此外,像「窗口」銷售、個性裝修等模式其實門檻不高,較易被模仿,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喪失優勢。「因此,在形式創新之外,烘焙單店還可以向空間去延伸,做烘焙體驗、烘焙課堂等,雖然目前這類經營模式已經有了,但更大的價值在於融合消費體驗新零售化的整合。」周女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