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鴉片戰爭後,陸續有近1500萬中國人移民海外,足跡遍及各大洲,尤以東南亞、北美、大洋洲和西歐人數最為集中。目前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多達數千萬人。
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海外華人的生活狀況始終是社會、媒體和出版界的熱門話題。在這份關註裡,有割不斷的親情,也有對異國他鄉生活的好奇。有意移民海外的人,則將此視作自己人生決策的參考坐標。
近年出版了許多關於海外華人的書籍,熱銷的主要有兩類。一是《曼哈頓的中國女人》等虛構類作品,二是楊振寧、李政道和趙小蘭等名人傳記。虛構類作品中不乏有真實的場景和事跡,但畢竟在整體上是虛構的小說,當不得真。優秀的名人傳記能夠真實地再現主人公的生平,但能成為這些傳記主人公的只是極個別名人,其生平對海外廣大普通華人的生活現狀未必具有代表性。
海外普通華人新移民的生活現狀究竟如何?
立玉女士的《漂在紐約—美國華人新移民生存狀況實錄》一書填補了這一空白。該書記錄了從事20多個不同行業的23位華人新移民在美國最大的都市紐約的真實生存狀況。
《漂在紐約》中的主人公,大體男女各半,有的幼年隨父母來美,更多的是成年後自行赴美。在職業上,有在大學、銀行、律師樓和會計所工作的白領,也有在餐館、超市、建築工地打工的藍領,還有房產經紀、計程車司機等自由職業者。從職業「形象」上,有警察這樣的公務員,也有從事按摩、傳銷等邊緣性職業的。在家庭生活方面,有舉家在美、共享天倫之樂的,也有單身來美、與留在國內的家人長期分居的,有嫁給「老美」當全職太太的,還有在移民過程中家庭破裂或重組的。按來美國的途徑分,有因親屬關係直接移民的,有留學畢業後在美就業辦理綠卡的,有來美旅遊或商務考察後滯留不歸的,還有冒生命危險偷渡入境的。在身份上,有取得美國國籍的,有拿綠卡的,有正在申辦綠卡的,有無法取得身份而「黑」下來的,也有正在考慮回國的。
23位主人公的職業是美國華人新移民從事的最普遍行業,他們是華人新移民在美國開闢新人生的濃縮和代表,在他們身上體現了千千萬萬華人移民的創業經歷和生活道路。
外國移民在美國追求新人生往往被稱為「美國夢尋」,生活是現實的,新移民踏上美國國土的那一刻起,也就是「美國夢醒」時分。走出機場航站樓,立即面臨求學、就職、找房子、辦綠卡、戀愛結婚、生兒育女,直到在美國社會裡基本站穩腳跟。每邁進一步,都要付出相當的努力,還要受到許多自身難以控制的外界因素的影響,語言、文化的差異也進一步增加了華人新移民融入美國社會的難度。華人新移民以勤勞、智慧、堅韌、善良,特別是敢於追求新人生、開闢新生活的膽識和勇氣,直面現實生活的種種挑戰,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與全美家庭年均收入相比,華裔家庭年均收入高出20%。
作者立玉女士在美國工作、生活了8年,此前,先後在荷蘭、瑞典和緬甸等國長期工作或學習,到過世界上數十個國家,曾在中國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任職,特別是曾在中國駐外使館擔任過領事和外交官,親眼目睹華人新移民的生活、工作和情感實況,在生活中結交了許多朋友,傾聽他們的人生故事,分擔他們的情感變故,分享他們的成功喜悅,品嘗他們的煩惱痛苦,體驗他們的憂愁失意。大量的生活細節、真情實感和各主人公所在行業的從業信息,加上真人實事、原汁原味的寫作風格,使立玉女士的《漂在紐約》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和現場感。
書末,作者還以約4萬字的篇幅,從16個方面對華人新移民現象作了全方位的梳理和剖析,特別分析了華人移民美國的原因和移民後的生存、發展條件。對於文化融合、國家認同以及部分華人偷渡入境、尋求政治庇護等敏感問題,作者沒有刻意迴避,而是做了實事求是的介紹和分析,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漂在紐約》結合感性描述和理性思維,既見樹木,又見森林,完整、真實地再現了華人新移民在紐約的生存狀況,這實際上也是全球華人新移民生存狀況的縮影。(前中國駐雪梨總領事許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