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短期出家者不足10人剃度落髮 多圖個新鮮

2020-12-15 搜狐網
8月16日,一位短期出家的女信眾穿著高跟鞋在慈恩寺打掃。C FP
寺中有WIFI信號,在房間可隨時用電腦、手機上網。南都記者 佔才強 攝

  「出家」易,出世難。

  喧鬧多日的浙江慈恩寺「短期出家」熱,背後是隱藏在現代社會深處的信仰和精神危機。

  但寧靜的山門,並未遠離俗世的喧囂。清淨的寺廟,也難以落定浮躁的紅塵。

  誦經若累,回房上網

  凌晨3點半,三聖殿的朝鐘準時敲響。一同打破古剎沉寂的,還有喇叭裡高聲唱誦的大悲咒。48歲的吳亦龍快速起床,推開簡易宿舍的木門,外面是他人生中新的一天。

  這也是他這麼多年來起得最早的一天。在浙江慈恩寺近期推出的短期出家活動中,他是最新到來的修習者之一。

  半小時的洗漱整理之後,學員們列隊集合,隨法師、沙彌和眾居士步入大殿。爾後由年長的隆福法師領誦,在有節律的木魚聲中,開始每天4點的讀經早課。

  這也是吳亦龍第一次讀經。和早來的其他師兄一樣,雖然看不懂經文,但師傅說跟著念就行,等熟了自然能從中慢慢開悟。

  5點半左右,慈恩寺住持智渡法師帶著幾名弟子,來到深處洞中的觀音大殿,一邊念佛號一邊圍著場地轉圈。這是為接下來的打坐熱身,活絡全身的氣脈。

  洞穴在一瞬間安靜下來,除了智渡法師用低緩的語調教導如何數息,整個空間靜謐得只剩下自己的呼吸聲。

  打坐是慈恩寺禪修的法門之一。約45分鐘過後,幾名初學者已是腰酸腿麻。待眾人起身後,智渡法師又教習了一套寺廟獨創的「慈恩操」:扎馬步,運氣息,揮臂出拳,不大一會兒,幾名剛來的學員大汗淋漓。

  6點半早齋開始。男女信眾依序步入齋堂,向著前臺深鞠一躬,然後分坐兩邊。開飯前雙手合十,齊聲念誦。早齋一般是稀飯和麵條,菜有豆腐、海帶、粉條和花生。午齋通常是米飯,菜品也相對豐富,且配有水果、餅乾等餐點。吃飯要求安靜、端坐,偌大的齋堂只聽到一片碗筷的碰撞聲。

  幾天下來吳亦龍餓得特別快。但他覺得身體暢通了許多。在來慈恩寺之前,他已經很久沒有飢餓感,還有便秘的毛病。「這幾天吃素後,感覺大便通暢了,渾身也覺得舒服。」而「外面」長期沒有飢餓感的飲食習慣,他認為是不正常的。

  從上午到晚上,除了幾次上香,大部分時間人們都在禮佛誦經中度過。初來寺廟不適應者,睏倦時也可以回房間休息。寺廟有公用的W IFI信號,可隨時用電腦、手機上網。

  而寺廟裡無論大小法師、居士還是學員,人人都有手機。住持智渡法師不僅有兩部手機,而且事務繁忙,接通電話的第一句話就是「阿彌陀佛」。

  每晚8點的暮鼓聲後,寺廟的一天就此結束。而如果智渡法師這天住在寺廟,有空還會在睡前召集一眾弟子,坐在燭光搖曳的客堂裡聊天,對他們提出的各種人生困惑,答疑或者開示。

  有人躲妻,有人避壓

  位於天台山的慈恩寺依洞而建,距天台縣城約6公裡。雖然歷朝多有梵僧、名士在這裡清修、隱悟,但如果不是今年7月因推出「免費短期出家」被突然熱炒,隱居深山的這所古剎很難為外人所知。

  據智渡法師介紹,短期出家班最初只計劃招20人,後因報名踴躍增至200人,這是寺廟接待能力的上限。但沒想到,設在杭州下院的5部電話很快被打爆,網上報名者也超過千人。

  後不得已,慈恩寺撤下網站的報名登記表,改用Q Q群聯絡。但報名者很快又擠爆了Q Q群,一連開設了9個,每群的上限是500人。

  杭州下院負責通聯的念青居士認為,寺院本是清淨之地,被過度關注會影響靜修,但這次事件也是「佛力加持,因緣俱足」的結果,示現了現代社會許多人內心對宗教和信仰的渴求。

  雖然迫於壓力對外宣告延期,但慈恩寺的短期出家並未歇止。只是由原本計劃的集中辦班,改回以往的少數人隨緣。

  27歲的黃永強是網絡報名者之一。7月初他看到活動消息,當即報了名,8月初接到電話,興奮得一個晚上沒睡著。

  黃永強來自揚州,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專職採購。雖然待遇優厚,但幾年下來他已感厭煩,「怕接電話,怕請吃飯,怕跟那些不擇手段的供應商們打交道。」

  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和社會脫節的人,不太合群,但又無法改變自己。今年上半年,他背著父母辭去工作。到慈恩寺修習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解脫煩惱」。

  到寺廟後的第二天他便皈依並受了戒,回憶自己落髮的那一刻,「仿佛往日的煩惱也被帶走了許多。」

  和黃永強不同,來自浙江義烏的朵慶斌是自己找上山門的。8月21日他拖著一箱沉沉的行李來到慈恩寺,由於沒有預約而被師傅拒絕。但心意已決的他一直守到傍晚,他的誠意打動了智渡法師。但師傅告訴他,先從義工做起。

  42歲的朵慶斌是一個「婚姻出逃者」。他在義烏多年來經營著一家作坊小廠,但腰包漸鼓後先後有兩次出軌,手臂上至今還留著妻子的牙印。他幾次提出離婚,但妻子都以死相威脅。最近的一次爭吵爆發後,這天他終於出逃,「我是真的想出家了,當個和尚算了。」

  做了幾天義工後,每天上香、禮佛、誦經、打坐,漸漸他的憤怒有所平復,並開始懺悔自己,「來寺廟後心靜了很多,起碼這幾天能睡著覺了。」

  和朵慶斌的「遁世」不同,來自廣東中山的吳亦龍則是為了「入世」。吳是一家燈具企業的副總經理,過度的勞累和生意上的壓力,讓他覺得自己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在別人看來他算是個「四有男人」:有房、有車、有家、有事業,但在他自己看來卻是個「四無男人」:沒空、沒自己、沒健康、沒幸福感。

  他希望能藉助寺廟裡的修習,給心靈來一次洗禮,為身體加一加「油」。

  幸福到底是什麼

  趨之若鶩的報名者湧向寂靜的山莊,智渡法師認為,這折射了現代社會的一個深層次問題———很多人的「心靈防範」出現了危機,而社會缺乏對此的撫慰機制。

  他說人如同一棵樹,信仰和精神是樹的根基,樹枝常遇風雨,如果根基不穩,人也就會不安定。從來自社會各層面的報名者中,他看到了社會焦躁情緒的普遍性。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耿敬也認為,現代人處在一個快速、瞬時轉變的利益場中,鮮有靜下來思考哲學、生命、倫理和死亡問題,很多人被快節奏的生活蠶食而變得麻木,那些清醒的反倒比較痛苦。從這個層面看,短期修行的人還算是一部分清醒者。

  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在全國並非首例。網絡資料顯示,早從約2005年始,各地許多寺廟一直都在舉辦類似活動。這次慈恩寺的意外「躥紅」,不過是近年來輿論積累的一次突然爆發。

  2005年在河北柏林禪寺,就已有一年一度吸納信眾參與的「夏令營」,有人只在寺院住了一宿就跑了,也有人藉此成為虔誠的佛教徒。

  2008年8月,200多位來自珠三角的城市信眾,來到深山環繞中的珠海普陀寺,一律按照僧人的作息戒律,體驗過7天清修。

  據當年報導,珠海普陀寺果慧法師介紹,該寺是國內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短期出家」推行者,從2002年第一屆的20多人,到2008年那屆已達230人。

  該寺方丈告訴記者,在泰國等許多東南亞國家,短期出家其實很普遍。許多人成年後都要進行3個月到3年不等的短期出家。不是單純為了出家而出家,更是要給每個人一個修身養性和思考人生的機會。

  這次浙江慈恩寺電話被報名者打爆後,寺廟不得不在網站上公示了國內部分接受短期出家的寺院名單,一共有22家。

  而針對信仰缺失所產生的一個龐大市場,類似寺廟「短期出家」的,還有近年社會上出現的「禪七班」、「靈修班」、「國學班」、「回歸文化度假村」等。

  2008年,吳亦龍曾帶公司員工到安徽廬江湯池鎮,參加那裡的中華傳統文化「培訓班」。短短5天,他和員工們深感震撼。在一場「百善孝為先」的講座後,許多學員都偷偷拿起手機,打給遠在家鄉久未聯絡的親人。

  「那是一次對心靈的救贖。」他這樣回憶當年的培訓體會。

  生活富了,為什麼煩惱卻越來越多?幸福到底是什麼?這也是離開湯池小鎮後,吳亦龍近年不斷思考的一些問題。今年上半年,他找了幾位朋友,準備在湖南老家也建一個文化園,並打算取名叫「公元前」。「回歸人性,回到簡單生活,皈依自然,尋求心靈的富足。」這是他對自己這個烏託邦計劃的闡釋。這次到浙江慈恩寺體驗,也是為規劃尋找更多的靈感而來。

  「多半圖個一時新鮮」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從寺廟裡找到自己的需要。

  據慈恩寺義工介紹,從7月中旬至今,寺廟已陸續來了30多個短期出家者,其中剃度落髮的不到10人,更多人只是小住了幾日便匆匆離開。

  報名的火爆與實際體驗後的落差,也讓黃永強看在眼裡。「在我之前來過一批,大部分都走了。後來又來了一批,又走了很多。」

  他的計劃本是3個月,但12天後也決定離開了。「說實話,我對每天大部分時間誦經很反感,我對打坐感興趣,但回了家我也一樣可以打。」

  這天凌晨和他一起下山還俗的,還有另外兩名年輕的90後學員。臨行前,黃永強糾結要不要去跟師傅道別。後來他還是找到智渡法師,深深一拜。智渡法師也不忘叮囑他,「回去後,記住每天晚上打一個坐,把浮躁的東西過濾掉,把有用的東西沉澱下來。早上起來最好也打個坐。去吧!」

  吳亦龍也在兩天後下了山。車開到天台縣汽車站,他首先找了一家川菜館,點上一葷兩素,很快吃個淨光。

  在他看來,這次短暫的體驗雖然收穫不少,但更像是一次別致的旅遊:景致看完了,新鮮勁也就過去了。另外一個比較現實的理由是,宿舍裡的簡陋床褥,和每晚密不透風的滿屋蚊香味,著實讓他難以忍受。

  從婚姻出逃的朵慶斌還留在山上。但他也沒準備長久地呆下去。「家裡還有一個10多歲的兒子,廠裡很多事也要打理」,他的計劃是,等度過自己內心的危機,回去再找老婆商量一下,實在不行就向法院起訴離婚。

  而這些似乎都早在智渡法師的預料之中。

  7月5日,慈恩寺短期出家活動發布之初,他在接受浙江一家媒體採訪時就表示,寺廟裡的生活與城市大不相同。根據以往經驗,很多人一開始信心滿滿,以為在寺院讀讀經書、修身養性,但其艱苦遠超一些人的想像和承受能力,很多人都堅持不下去,「修」到一半或者剛開始不久,就告辭了。

  「真正留到最後的,真的不多,現代人多半圖個一時新鮮,浮躁多過對自身修行的渴望,不能真正靜下心來。」

  一個月前的推斷,很快就在一個月後得到驗證。

  (因涉及隱私,文中短期出家者均為化名)

  南都記者 佔才強 發自浙江天台

相關焦點

  • 浙江慈恩寺短期出家千餘人報名 超出寺廟接待能力
    「參加這次短期出家活動的人,屆時都會念這些經典。這麼做,旨在讓他們靜下心來,不再那麼浮躁,多明白些做人的道理。」(詳見快報7月4日B04版)5日晚,慈恩寺官網突然貼出一則公告,「慈恩寺本次短期出家活動名額已滿,暫停報名,敬請諒解。」
  • 浙江天台山慈恩寺短期出家千餘人報名 超出寺廟接待能力
    3日,一則「天台山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的微博在網上瘋轉,讓原本深居深山的這所古剎意外躥紅,一下少人問津的慈恩寺官方網站點擊量一路飆升。   快報記者訪問了正在杭州的慈恩寺住持智渡法師,他說,不知道誰把這一公告發上了微博。天台山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的活動公告,最早是在5月份,發在他們的官方博客上。
  • 天台慈恩寺推短期出家 食宿免費寺廟有wifi
    活動公告中說,舉辦短期出家的目的,是為了讓人「過一段相對寧靜的日子,邊整理、充實自己,邊修學佛法。」短期出家包括「男眾沙彌班」和「女眾淨人班」,前者7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都可參加,後者要求18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均不需要佛學基礎。短期出家班最短3個月,最長兩年,到期還俗,「亦能特殊情況,特殊安排。」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食宿全免,而且能自帶手機、電腦。
  • 天台山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 食宿免費可攜帶電腦
    晨報記者 張豈凡 實習生 張伊迪  「想出家麼?浙江天台山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活動體驗僧尼生活。」昨日,記者從慈恩寺獲悉,目前「短期出家」活動已經有40多人報名,以80後為主,報名者中不少是遇到問題想到寺廟中修習靜心。
  • 浙江天台山慈恩寺推「短期出家」體驗
    南都訊 近日,浙江天台山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體驗活動引起關注。該活動推出一周,已經有近200人報名。  昨日,浙江天台山慈恩寺住持智渡大師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  今年6月28日,慈恩寺在寺院官網發布了「2013年天台山慈恩寺短期出家活動公告」,宣布從7月15日開始在其下院杭州聖財寺及天台山兩地舉辦短期出家活動,使有緣人有機會到寺院體驗清淨梵行。公告發出後,寺院官網訪問量驟增,造成網站多次無法正常訪問。
  • 天台慈恩寺短期出家走紅 女眾淨人18歲以上(圖)
    第6頁:8 第7頁:9 第8頁:10天台慈恩寺短期出家走紅 女眾淨人18歲以上(圖)   短期出家的活動其實七八年前就開始了  智渡法師說,昨天訪問量暴增天台山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的活動公告,最早是在5月份,發在他們的官方博客上。而推出短期出家活動,這次也不是第一次了,「最早是從2006年開始的。」  那時候,接受的對象,主要是一些工作壓力大,很想到寺院裡來住住的人,「都是不定期的。」  而且,他們住在寺院的時間其實也不長,個把星期,個把月,都比較零散。
  • 慈恩寺短期出家 溫州不少寺院也有類似活動
    哪些人報名參加  天台山慈恩寺位於台州市,早在今年5月就在寺院網站推出短期出家的公告,公告一經微博轉發,報名人數猛增。  根據該寺公告,短期出家的時間分為3個月、6個月、1年、2年,也能特殊情況特殊安排。
  • 【大家】從剃度出家說起
    因此之故,無論是對於法鼓山僧團及信眾,還是當事者及其親友來說,都自然會將出家儀式視為一樁極為嚴肅而莊重的事情。典禮前夜,照例先會舉行一場簡短的落髮儀式,由剃度師先將眾多行者(在大陸一般稱為淨人,即在寺廟生活一段時間準備發心出家的人)的頭髮剃掉,僅殘留少許至正式典禮再完全剃除。或許是今年法鼓山僧團有多達二十六位的剃度者,儀式廳內竟是熙熙攘攘,擠滿了剃度者的親友與我這般的普通觀禮者。
  • 福州寺院現短期出家 無須剃度床位免費
    資料圖東南網(微博)-海峽都市報(微博)訊 記者 吳光菁 唐小侃海都網訊 「短期出家,最短3個月、最長兩年,到期還俗據了解,此次「短期出家」活動,讓這座深山古剎在網上躥紅,截至5日晚,報名人數已逾千人,超出寺院接待能力,當晚,慈恩寺官網不得不發布公告:「慈恩寺本次短期出家活動名額已滿,暫停報名,敬請諒解。」昨日,海都網(微博)記者走訪了福州一些寺院,了解到,「短期出家」在福州早就有了,每年7月、8月、9月都是「短期出家」的高峰。
  • 浙江一寺廟推「短期出家」 報名者以80後居多
    「想出家麼?浙江天台山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活動體驗僧尼生活。」昨日,記者從慈恩寺獲悉,目前「短期出家」活動已經有40多人報名,以80後為主,報名者中不少是遇到問題想到寺廟中修習靜心。報名者以年輕人居多據悉,「短期出家」在東南亞的泰國、緬甸等佛教國家十分常見,是男性一生中必須經歷的習俗,「短期」與「長期」的區別在於,在「出家」時是否已設定還俗時間。但在國內「短期出家」仍是一個新鮮詞。此前,上海西林禪寺、廣州光孝寺以及珠海普陀寺曾定期舉辦類似活動。
  • 天台山慈恩寺"短期出家" 不落髮不受戒寺裡還有WIFI
    天台山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的活動公告,最早是在5月份,發在他們的官方博客上。而推出短期出家活動,這次也不是第一次了,「最早是從2006年開始的。」  那時候,接受的對象,主要是一些工作壓力大,很想到寺院裡來住住的人,「都是不定期的。」  而且,他們住在寺院的時間其實也不長,個把星期,個把月,都比較零散。
  • 浙江天台山慈恩寺推短期出家體驗 食宿免費可帶電腦(圖)
    今年6月28日,慈恩寺在寺院官網上發布了「2013年天台山慈恩寺短期出家活動公告」,宣布從7月15日開始在杭州下院(聖財寺)及天台山兩地舉辦短期出家活動,使有緣人有機會到寺院體驗清淨梵行。公告一經發出,吸引全國各地網友關注,寺院官網訪問量驟增,造成網站多次無法正常訪問。  為了便於解答網友的疑問,寺院義工用QQ解答疑惑。
  • 圓通寺短期出家活動通啟
    赤壁市圓通寺願為在家居士提供修學之便,引領佛子生起正信,體驗出家寂靜生活,契入佛法清涼自在的本來面目,將於2020年08月15日至2020年09月14日開辦短期出家活動。「短期出家」是一種可貴的實修和生活體驗。
  • 天台山慈恩寺推短期出家體驗 食宿免費(2013)
    原來,天台山慈恩寺自2006年起,不定期接受信眾短期出家。今年慈恩寺在寺院官網上發布了「2013年天台山慈恩寺短期出家活動公告」,宣布從7月15日開始在杭州下院(聖財寺)及天台山兩地舉辦短期出家活動,使有緣人有機會到寺院體驗清淨梵行。公告一經發出,吸引全國各地網友關注,寺院官網訪問量驟增,造成網站多次無法正常訪問。  為了便於解答網友的疑問,寺院義工用QQ解答疑惑。
  • 天台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 帶髮修行隨時還俗
    天台慈恩寺推出「短期出家」 帶髮修行隨時還俗 2013-07-04 17:30:27   來源:安青網綜合
  • 浙江天台山慈恩寺推短期出家體驗 食宿免費引報名熱潮
    原來,天台山慈恩寺自2006年起,不定期接受信眾短期出家。今年(2013年)6月28日,慈恩寺在寺院官網上發布了「2013年天台山慈恩寺短期出家活動公告」,宣布從7月15日開始在杭州下院(聖財寺)及天台山兩地舉辦短期出家活動,使有緣人有機會到寺院體驗清淨梵行。公告一經發出,吸引全國各地網友關注,寺院官網訪問量驟增,造成網站多次無法正常訪問。
  • 天台山慈恩寺推短期出家體驗 寺院義工QQ解惑
    記者加入「慈恩寺-短期出家」QQ群後發現,群內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已經超過200人。諮詢者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地拋來,義工們一邊解答一邊為無法及時回復而道歉。  雖然問題五花八門,但是義工「聖富」總是能夠耐心釋疑。他告訴記者,慈恩寺的短期出家活動是完全免費的,只要申請人符合寺院對於短期出家的要求,就能在寺院中一邊整理心境一邊修學佛法。
  • 2013年浙江天台山慈恩寺短期出家活動
    佛教在線浙江訊 浙江天台山慈恩寺自2006年起,不定期接受信眾短期出家;慈恩寺智渡法師為了讓更多的信眾能得到快速積福,特在杭州下院及天台山兩地長期舉辦為期三個月至兩年的短期出家活動,幫助有緣能暫時放開世間束縛,到寺院體驗清淨梵行的人們,早日進入佛門」人乘、天乘及聲聞、緣覺、菩薩乘「的五乘共道。
  • 7-15 浙江天台山 慈恩寺第二屆短期出家
    佛教在線浙江訊 浙江省天台山慈恩寺自2006年起,不定期接受信眾短期出家。從今時起,為了讓更多的信眾能得到快速積福,特在杭州下院及天台山兩地長期舉辦為期三個月至兩年的短期出家活動,最新一屆短期出家活動將於2013年7月15日舉辦。
  • 浙江一寺院短期出家活動引關注 盤點國外禪修項目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近日,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慈恩寺推出的短期出家活動引來各方關注,截止目前已超過上千人報名,遠遠超過寺院的接待能力。對此,慈恩寺住持釋智渡法師表示,壓力很大。  "短期出家",或者叫做"禪修",在世界上並不少見。一些旅行社除了觀光遊、還推出了"禪修遊"。緬甸,甚至還專門推出了"禪修籤證",專供外國人前去短期修行。"短期禪修"基本上集中在亞洲國家。而人們渴望帶髮修行、遠離俗世的最大的驅動力,就是現代社會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