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腦一道著名的中式傳統小吃,它就是豆腐花、豆花,依據各地口味不同,亦有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麻辣口味。
豆腐腦和豆花都是做豆腐的中間產物,成分上並沒有太大區別。豆腐腦是最先出來的,比較軟嫩,用筷子難以夾起,需用湯勺盛用;等到豆腐腦再凝固一點,就是豆花,與豆腐腦相比口感凝滑;豆花放入模具裡面壓實更加凝固之後就是豆腐了。
豆腐腦雖與豆腐是同一家族,但又有區別。豆腐是凝固體,豆腐腦是半凝固的流汁。豆腐腦的製作工藝:先將淨黃豆磨成豆瓣,去皮後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時左右,到豆瓣膨漲成發白時撈出,倒入磨漿機或石磨中磨成細豆漿,用布將細豆漿過濾,將取過豆渣的漿汁倒入鐵鍋裡,用旺火燒開後,倒入專用桶內,再將熟石膏用清水化開,放入瓦缸內,將桶裡豆漿趁熱倒入,約5分鐘,即成豆腐腦。
豆腐腦絕對是南北方爭議不斷的一種美食,因為這種美食兩邊都有,但是味道卻大有不同,比如北方人喜歡吃鹹豆腐腦,而南方人卻喜歡吃甜豆腐腦,其實這都是另外加上去的味道,因為豆腐腦本身是沒有什麼味道的,所以很多人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豆腐腦的口味。
很多人都會自己在家做,可大部分人在製作豆腐腦時都是用石膏或者滷水點豆腐,雖然石膏無毒,但是不能長時間吃。今天我教大家一個方法,不用放任何石膏,只需要放2克它就可以了,而且做出來的豆腐腦還非常嫩滑哦!具體的做法如下:
食材:黃豆100克、清水800ml、內脂2克、35度溫水15ml。
做法:
1.先將黃豆洗淨,然後浸泡在水中8小時,冬天需要浸泡12小時,100克黃豆泡發好大概有250克左右。
2.把泡好的好的放入豆漿機,加入清水1200克,攪成豆漿;
3.然後攪好的豆漿過濾掉豆渣,放入鍋中煮開,倒出晾涼;
4.豆漿放入鍋中,燒開,需要去除表面的浮沫,豆漿煮開後,一定還要煮3分鐘,讓豆漿完全煮好,沒煮好的豆漿喝著有毒,而且還有豆腥味。
5.內脂放入到溫水中,攪拌均勻後,等豆漿冷卻到80攝氏度左右,放入內脂水,攪拌均勻,蓋上蓋子,15-20分鐘後,豆腐腦就做好了。
你有什麼想吃的?不會的菜?想學的菜?可以給我們留言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