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大獸醫學院教授、溫氏股份副總裁陳瑞愛在指導研究生做實驗。
今年2月14日,華南農大獸醫學院P3實驗室申請到開展新冠病毒實驗的資質。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教授、溫氏股份副總裁兼肇慶大華農公司董事長陳瑞愛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從華南農大獸醫學院碩士畢業後,她帶隊攻克多項動物疫苗產業化關鍵核心技術。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給畜牧業帶來嚴峻挑戰時,陳瑞愛所在公司及時生產供應優質疫苗。她還帶隊通過就業帶動等方式「輸血造血」,助推很多貧困戶脫貧奔小康。
作為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博導,陳瑞愛將企業應用研究、高校基礎研究與研究生培養互聯互促。她的43名研究生,很多成長為畜牧企業的技術骨幹。
自建院以來,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就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圍繞「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線,勇擔抗擊人獸共患病等高端人才供給和科學技術創新雙重使命。近年來,獸醫學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以德為先、師資提質、學科培優、優化結構、產教融合,類型結構與培養質量比翼齊飛,為保障獸醫公共衛生安全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
師生在合力戰「疫」中傳承科研報國的家國情懷
「若有戰、召必回」,在春節假期,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很多黨員教師科研骨幹堅守崗位,或火速從老家趕回積極備戰。各教工黨支部充分利用防控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豐富經驗和研究基礎,各展所長,各盡所能。2月14日,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教工黨支部書記賈偉新帶隊,為學院動物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簡稱P3實驗室)申請到開展新冠病毒實驗的資質,積極承擔疫情防控攻關項目。
在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戰中,華南農大獸醫學院黨員教師一貫衝鋒在先,給研究生們當好榜樣模範。2003年,教授亓文寶當時是碩士生,在導師們抗擊非典的英勇事跡帶動下,他主動申請到野生動物市場採樣。今年春節假期,亓文寶召集研究生們從老家趕回學校,助力科技戰「疫」,其中博士生張家豪一個月連發兩篇疫情防控相關的SCI論文。在獸醫學院導師們身體力行下,科研報國的家國情懷代代傳承。
「研究生要學高成才,更要德高為範。」華南農大獸醫學院黨委書記嚴會超表示,學院用黨建領航研究生鑄魂育人奮進之路,為研究生黨組織選優配強支部書記,推動「導師+博士+碩士+本科生」支部共建聯動。導師、輔導員、班主任齊心合力,引領研究生堅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的理想信念。實至名歸,獸醫學院2018年入選全省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創建單位。
為構建立體化、全覆蓋的研究生思政教育體系,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完善學生社區2個黨建工作站、5個樓棟臨時黨支部和18個樓層臨時黨小組的組織架構,探索「黨團班一體化」思政教育模式,努力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華南農大獸醫學院還抓準抓好課程育人主渠道,引導教師努力挖掘專業課程中的德育資源,推動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同頻共振。講授「獸醫藥理學」時,教授蔣紅霞用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研發青蒿素的艱辛歷程,引導研究生創新攻堅。
厚植優秀導師競相湧現的沃土
碩士生鄒萬盛原來團隊合作意識不強,華南農大獸醫學院教授唐兆新既做學業導師又做人生導師,引導鄒萬盛揚長補短。卓越的團隊精神和領導能力,助推鄒萬盛快速成長為溫氏集團東北養豬分公司總經理。窺斑見豹,華南農大獸醫學院狠抓師德師風建設,讓教育者先受教育,把立德樹人作為遴選導師的首要條件和導師的首要職責。
「導師是研究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引路人,一流的導師才能帶出一流的研究生。」華南農大獸醫學院院長馮耀宇表示,學院把「明德致遠,擔當引領」的獸醫精神作為導師隊伍建設的「傳家寶」,發揚光大。一批立德修身、嚴謹治學、潛心育人的導師和導師團隊競相湧現。其中,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研究團隊被評為全國高校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成員榮獲全國師德楷模等榮譽。
碩士生就能在《柳葉刀·傳染病》發論文,碩士生導師劉健華因教書育人能力突出,晉升為博導。劉健華再接再厲,她帶的有些博士生畢業時,就達到學校突出人才的標準。
為營造導師能上能下、擇優上崗的良性生態,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完善導師分類評價考核和激勵機制,把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結果,作為導師招生指標分配、崗位評聘、評獎評優的重要依據。學院還完善導師崗位動態調整退出機制,對履職不力的導師限招、停招。
近年來,基礎獸醫學和預防獸醫學團隊發揮大團隊優勢,在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豬瘟」等方面,集中攻關大項目,出大成果。華南農大獸醫學院不但實施扶基培優計劃,分類資助「導師好苗子」,還緊瞄我國尤其是廣東畜牧業的重大發展難題,建多建優建強團隊,發揮優秀導師學術領軍作用和團隊合作交叉優勢,推動原創性、引領性研究,讓團隊所長和國家所倡同向共進。
目前,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培育了兩個國家科技部門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兩個國家教育部門創新團隊等。創新團隊還成為優秀導師競相湧現的沃土。獸醫學院教授孫堅就在利用新技術破解微生物耐藥性的團隊作戰中,快速成長為國家高層次人才。
緊瞄需求精準打造特色新農科高峰
黏菌素是人類抗擊超級細菌感染的最後一道防線藥物。以往學界認為黏菌素不存在可轉移耐藥機制,而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團隊率先發現可水平轉移的黏菌素耐藥基因mcr-1。這一發現推動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調整獸用黏菌素使用政策。
由於在畜禽病原菌黏菌素耐藥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華南農大獸醫學院肖立華教授牽頭的「畜禽病原重要表型形成的分子機制」項目,獲批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資助金額達3900萬元。
「高水平科研才能支撐高水平學科建設、高質量研究生培養。學院將質量視為研究生教育生命線,聚焦主業、強化學科、優化結構,將招生指標向關鍵急需學科、專業學位傾斜。」馮耀宇表示,近年來,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堅持以國家需求為導向、以應用學科為基石、以學科交叉為牽引,調整存量、培育增量,精準供給。學院目前所有優勢學科均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密切相關,專博、專碩分別佔比23.33%、56.89%。
在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戰中,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助力廣東打了一場有準備之仗。學院一流學科培優行動以獸醫公共衛生重大需求為導向,提前緊瞄防控動物源性人獸共患病開展高水平基礎、應用研究,做好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知識和成果儲備,助力中國的南大門拉好疫病防控網。
近年來,華南農大獸醫學院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在全國農業院校率先打造P3實驗室、國家禽流感專業實驗室(廣州)、國家非洲豬瘟區域實驗室(廣州)等一批高水平平臺,多學科融合、跨學院協同催生轉化醫學等新的學科增長點,產出高水平成果,促進新農科建設螺旋式上升。華南農大獸醫學院獸醫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排名全國第三,在今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名列第27位。
高水平學科成為研究生成長成才的豐厚沃土,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培養了國家首席獸醫師等大量優秀畢業生。博士生袁潤餘在獸醫學院P3實驗室久經磨鍊,她到廣東省疾控中心工作後,做了大量檢測、分離培養新冠病毒等工作。
產教融合鍛造強農興農的「創新尖兵」
球蟲是肉雞腸炎多發的元兇,而進口球蟲疫苗對肉雞副作用大。華南農大獸醫學院與佛山市正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歷經7年攻關,在國內率先研製出雞球蟲活疫苗。該疫苗已佔國內90%以上的市場份額,2019年銷售額達1.2億元。
近年來,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強化校企協同,共同研發出H5亞型、H7亞型禽流感病毒滅活疫苗和狂犬病滅活疫苗等創新成果,助力廣州華南農大生物藥品有限公司等合作企業,破解創新發展難點,其中華南生物2020年銷售額超3億元。學院還與正典生物等共創廣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在招生、實踐教學等方面共建共享,授之以漁,幫企業培育高層次人才。其中,碩士畢業生劉麗丹已成為正典生物研發部門負責人。
在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副教授翁亞彪和正典生物總經理譚志堅雙導師指導下,研三學生蔡麗瑩以在校生、企業研發人員雙重身份,主攻兔球蟲疫苗研發。
「將研究生培養前置到企業一線,科教、產教融合協同育人,不但能引入企業育人資源,還能讓研究生在實戰中協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強化創新、實踐能力。」嚴會超介紹說,華南農大獸醫學院通過政校行企四方聯動、產學研用立體推進,全過程地完善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學院積極為「三農」領域培養一批來即能戰、戰即能勝的急需緊缺人才,實現多方共贏。
「有咳嗽、帶血鼻涕的豬為流感,打感冒針3天。」獸醫學院副教授鄧銜柏帶研究生實地探訪後,給廣東龍川縣禮堂村貧困戶鄒水泉寫下3條病豬治療建議。這一法寶在鄒水泉養豬脫貧中立下大功。近年來,華南農大獸醫學院通過改革評價體系,引導研究生練就強農興農的過硬本領,通過暑期社會實踐、博士團「三下鄉」等社會服務活動,把論文寫在扶貧脫貧、鄉村振興等希望的田野上。
惟改革創新者勝。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為新時代研究生教育舉旗定向,華南農大獸醫學院將堅持「四為」方針,全力推動研究生教育「強特色、衝一流、重服務」,努力培養抗擊人獸共患病的「創新尖兵」,匯聚保障獸醫公共衛生安全的磅礴動能。
(易 暉 趙夏瓊 王 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