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020年都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2021年還會出現嗎?

2020-12-26 騰訊網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周期性的自然現象,一般情況而言,大約每隔7年出現一次。但是隨著氣候的改變,厄爾尼諾的現象出現規律也在發生改變,所以如今這個「大約每隔7年出現一次」的規律性已經不具有過高的參考價值了,也就是說氣候的演變正在改變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規律,已經是「正常變得不正常」,這意味著什麼?氣候真的不正常了?

而在2019年的時候,全球就出現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而在2020年也出現了一次「弱厄爾尼諾現象」,這什麼情況?直接打破了上面說的「規律」,所以說2021年會不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我們只能從氣候的規律變化來進行說明,那麼我們就先從如今的厄爾尼諾現象說起。

2019年,2020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可以確定

2019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出現之後的影響是持續到了年底,而2020年確定出來的厄爾尼諾現象持續的時間不久,強度也不大,在5月分的時候,厄爾尼諾現象的發展就基本徹底結束了,而過後就出現了中性的狀態,但是厄爾尼路現象的影響並沒有結束,特別是對我國夏季的降雨影響是非常明顯,同時對海洋區域的風暴發展也「出現」了阻擾的模式。

所以2020年的弱厄爾尼諾現象看上去持續的時間不久,但是它的影響持續時間還是久,並且導致了全球的氣候出現異常。當然對於我們來說,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主要就是颱風發展不利,而如今雖然消失了,副熱帶高壓的影響還在持續,所以最終引發了我國極端氣候現象較多,特別是最近的雨水與副熱帶高壓的影響最為明顯,我們也期待早點出現氣候正常。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並不是好事情,而更多是「壞天氣」的出現。

2021年會有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嗎?

從如今的趨勢來看,海洋區保持中性的狀態,所以不僅沒有厄爾尼諾現象,同樣也沒有拉尼娜現象,不過根據NOAA的最新指出來看,拉尼娜現象的概率有提升的情況,預計拉尼娜現象到秋天發展並持續到冬季的機會是50-55%,所以這是它的一個改變,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定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海洋區域的變化真的是非常強,第1天是厄爾尼諾現象的表現,第2天就可能是拉尼娜現象的表現。

但是這裡需要注意一個問題,根據國際研究團隊表明,有一種可能會導致厄爾尼諾現象重現,那就是菲律賓的火山出現噴發。研究人員表示,在菲律賓出現強大的火山噴發之後,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火山灰燼物質出現之後,將可能改變今年的氣候現象,但是這個概率是建立在火山噴發的情況之上,所以具體會不會噴發是不清楚。

根據菲律賓火山監測中心來看,在年初「塔爾火山爆發」出現強噴發的火山已經降低等級了,所以菲律賓火山再次噴發的可能性並不大,那麼科學團隊說的厄爾尼諾重啟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真的出現了,那麼今年的冬季可能就是暖冬,厄爾尼諾現象將出現「三連擊」,這就是非常罕見的模式了,所以再次說明了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規律已經沒有了。

如今的厄爾尼諾監測值如何?

從最近想的數據來看,厄爾尼諾現象的監測值一直在波動之中,在上升之後如今又回到了0度值左右,所以如今是偏強,偏弱都出現了,而在沒有持續性出現偏強或偏弱的時候,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都不會被認可,我們單從監測數據來看,就是「五五開」的模式。所以接下來海洋區域如何發展還不好說,如今是穩定的海洋模式。

當然監測值的「斷崖式」波動也是大家熱議的點,這也說明海洋變化的「異常」偏多,這可能還是跟全球變暖的關係最大吧,我們也說了全球變暖可能會導致厄爾尼諾現象出現頻率和強度增加,所以這些自然現象的一切根源也是在「全球變暖」,大家看明白了嗎?如今我們不改變現有的極端氣候現象,遲早都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影響,並且對人類也是最為直接的影響。

綜合情況來說,2021年再次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不大,2019年,2020年都已經連續出現了,這已經屬於異常的情況,如果2021年厄爾尼諾再次出現,那地球真的是沒有正常氣候可言,一切都被人類所改變完,到時候極端氣候現象更加多,更加頻繁也就沒有什麼爭議了。

相關焦點

  • 2020年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嗎?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
    厄爾尼諾現象最初是指南美洲秘魯西側沿海太平洋海域的異常升溫現象,該海域受秘魯寒流影響,水溫通常較低,而有些年份在聖誕節前後會出現異常的水溫盛行現象,導致海洋魚類的大量死亡,所以命名為厄爾尼諾(聖嬰)現象。
  • 厄爾尼諾現象,會導致2019年夏天更熱嗎?
    厄爾尼諾現象是目前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極端性天氣現象,至於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原因,目前主要都歸結於「全球變暖」問題。
  • 聯合國機構稱厄爾尼諾現象極可能於2019年重現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11月27日報導,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分析,在明年2月之前,能夠引發全球氣候變暖的厄爾尼諾現象將有75%至80%的概率重返地球。厄爾尼諾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這種現象每隔幾年就會自然發生一次,對全球氣候產生重大影響,造成一些本來乾旱的地區降雨量過多,一些本來潮溼的地方則出現乾旱。高溫還使珊瑚礁發生嚴重的白化現象。上一次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於2016年結束,使該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 2019年何時立春,「滑年」是什麼意思?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也許寒冷會在雨後,但是,今冬的首場降雪依舊還未到來,這也讓很多村民擔心,今年冬天氣候真的偏暖嗎?19年會不會出現「倒春寒」呢?很多村民都說,明年是「寡婦年」,什麼是「寡婦年」呢?今天,我們就以上的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 厄爾尼諾現象數據更新!日本確定概率為80%,2019年溫度還要升?
    作者:文/羅兆春最近關於厄爾尼諾現象的表現,可能大家都已經出現了「反感」的狀態了,因為不少人因為最近的氣候變化而認為厄爾尼諾就像是出現了「假象」,其實最近的氣候跟厄爾尼諾可能是幾乎沒有關係的,海洋區域的厄爾尼諾醞釀依然在持續發展,
  • 2019年除了是豬年,還是厄爾尼諾年,為何厄爾尼諾被稱為「聖嬰」?
    所以厄爾尼諾通常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從而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氣候反常。有的地方突然異常乾旱,有的地方突然異常降雨過多。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頻率並不規律,但平均約每4年發生一次。
  • 2019是厄爾尼諾年
    研究表明,受中等以上強度超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廣東省發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可能性增加,呈現「開汛偏早、前汛期降水多、龍舟水偏重、強颱風影響概率大」的趨勢。那麼,2019年目前情況如何?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表明,2018年9月進入厄爾尼諾狀態,2019年1月達到厄爾尼諾事件標準。
  • 2020年極端天氣:「厄爾尼諾」襲來?拉尼娜後期可能性大,對農業有何...
    他補充指出:「遺憾的是,2020年和接下來的10年內,將會有更加極端天氣現象在等待著我們。」據《國際科學家團隊》據《國際科學家團隊》研究人員表明,複雜的氣候模式中,厄爾尼諾現象在2020年捲土重來的概率達到了80%,這相比如今的中性預測概率高了20%。
  • 2020年拉尼娜現象出現了,影響已開始,今年冬季特別冷?
    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美國氣候預測中心已經發布權威說明,這意味著全球的氣候大變可能會進一步的加強,當然同時拉尼娜現象的形成將對我國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只是強度大小不一樣,所以該準備的就準備,這也是繼2020年出現一次弱厄爾尼諾現象之後的一個新自然現象。拉尼娜現象的形成會攜帶降溫的信號出現,這是常規的一些現象。
  • 沒有厄爾尼諾!氣候也異常了?北半球出現139年以來最熱的夏季
    根據NOAA的數據顯示,北半球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這是北半球自1880年以來(139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季,到底有多熱?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8月的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比20世紀平均值15.6°C,高0.92°C,與2015年和2017年相比,是8月份溫度偏離平均值以來的第二高溫度。
  • 中國今年冬天將遭遇厄爾尼諾 可能出現暖冬現象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日前宣布:今冬中國將遭遇厄爾尼諾,暖冬出現的可能性更大,明年夏季,洪澇、乾旱等災害也有增多的可能。那麼,被稱為「淘氣孩子」的厄爾尼諾將會對廣東造成什麼影響呢?國家氣候中心有關專家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預測,本次厄爾尼諾現象強度不大,而且廣東不是厄爾尼諾的直接影響區域。
  • 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寡婦年嗎?看完心裡有數
    大家都知道,由於陰曆的存在,基本上每4年就會有一個閏月出來,久而久之,陰曆和陽曆就會差出來,因此,有時候會出現一年當中沒有立春節氣的存在,也正因為如此,老一輩人才給這樣的年份取做「寡婦年」。那麼,2021年是寡婦年嗎?
  • 厄爾尼諾「撐腰」,2019年比2018年暖和?明年是暖冬?來看看分析
    已經進入到了十二月了,可以說是一年的尾聲了,也已經進入了冬天,現在全國的天氣普遍都很冷,哪怕連廣東也在這幾天入冬了,而各地更是迎來了更冷的天氣,大部分人都十分討厭冬天的,畢竟冬天會對我們凍手凍腳的,還讓我們的出行變得更加的不方便,特別是原本起床就很困難的起床困難戶,在寒冷的天氣下,
  • 2020年又是拉尼娜年?今年冬天會偏冷嗎?
    而網絡上的傳言也層出不窮:"60年最冷冬天, 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已闢謠)等一度瘋傳,那麼事實情況如何?拉尼娜是咋回事?對氣候有怎樣的影響?今年會是極寒的冷冬嗎?什麼是拉尼娜現象在地球這個大系統中,海洋與大氣是最重要的兩個部分,是控制地球環境氣候的基本環節。海洋也被稱作是地球氣候的調節器。
  • 2020年氣候或大變!厄爾尼諾有概率再現,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作者:文/虞子期可以確定地說,2020年國家氣候中心年初認定的「弱厄爾尼諾」事件已經結束,如今海洋區域表現為「中性」狀態,但是厄爾尼諾現象的消失並不意味著後面就一定不會出現了。還有一種可能導致厄爾尼諾現象再現2020年已經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如今可能我們並不期待厄爾尼諾再次出現,但是來自NOAA、科學進展雜誌都分別說明了,厄爾尼諾現象有一定概率再次出現,這是為什麼?這個可能導致厄爾尼諾現象再現的因素是什麼?那就是——火山噴發。
  • 預測厄爾尼諾現象出現,赤道附近溫度不正常?
    近日,地球氣候的多樣化,又是暴雨,又是颱風,又是高溫的,讓我們想到了關於厄爾尼諾現象的預測,根據NOAA的7月12號發布的文件來看,仍然是沒有改變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高概率,根據數據顯示,在熱帶太平洋地區,2018年秋季出現的可能性達到了65%,冬季接近70%的概率,這說明了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概率是非常高的
  • 2020年拉尼娜現象發生的概率達70%,會對我國產生什麼影響?
    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過去了快九個月,由於近年來全球氣候的風雲變幻,一年四季我們都要小心氣候帶來的一些大的自然災難。去年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知到了一個氣候名詞,那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它是指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讓全球的氣溫變暖更為明顯。2019年就是非常明顯的厄爾尼諾年,所以去年的氣溫大家要以感受到,確實比往年熱。
  • 今年冬季可能不冷,70%機率是暖冬,厄爾尼諾現象或再次出現
    有氣象專家指出,ENSO目前處於非常穩定狀態,屬於中性條件,冬季持續中性天氣機率約為70%,春季約為60-65%,這意味著2019年冬季可能不會冷,是一個暖冬,不過厄爾尼諾有25%機率出現。ENSO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幾周時間內,中部太平洋長期平均溫度(即Nio3.4指數)一直處在高於平均水溫0.5°C,這說明受之前厄爾尼諾影響的南方濤動(ENSO)繼續牢固地處中性。氣象專家預測,在未來的3至5個月時間裡,Nio3.4指數會繼續保持在0.5°C以上。由於Nio3.4指數未來一直偏高,所以大氣模式會隨之而來,中部熱帶地區會變暖。
  • 環球歷史 厄爾尼諾現象
    1998年,全球氣候普遍出現異常,其重要原因是人們所常說的「厄爾尼諾」現象在作怪。那麼厄爾尼諾現象又是由何而來呢?厄爾尼諾現象也稱為厄爾尼諾事件。根據世界海洋組織的規定,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溫度異常升高的現象稱為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原是西班牙語,它本來是指「聖嬰」的意思。
  • 2015年與1997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是曾相識還是有新變化?
    NASA衛星拍攝到的太平洋圖像顯示1997年的11月與2015年11月的情況幾乎相同,在太平洋東部赤道地區都有大量暖流。美國國家氣象局預測,今年冬天的影響將與發生在1997年的相似。當加州和美國南部遭遇洪水、泥石流和龍捲風時,而身處上中西部地區的居民度過了一個異常溫暖的冬天並節省了20~70億美元的取暖費。 然而,當提到厄爾尼諾現象時,兩個年份又不是完全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