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寺位於北京石景山區潭峪村東北天泰山上,與八大處、香山鬼見愁遙遙相對。該寺始建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依山勢按北鬥七星方位排列分布。該寺的主要特點是集佛教,道教及民間諸神為一體,這樣的布局在國內是少見的。整個寺廟佔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 分為主體院西路佛教、東路道教、院外民間諸神三部分,共有38座殿宇,一百餘間房舍,總建築面積3000餘平方米,基本上都是明末清初的原物,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護價值。解放前每年農曆三月十五開廟三日、吸引八方信眾無數香客。民國時期,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曾三上天泰山,寫 下了大量讚美天泰山美景和慈善寺的佳聯名句,留下了六處珍貴的摩崖石刻。
走近慈善寺,大門外有一個很小的停車場
慈善寺大門,來此遊覽的遊客,購票可以將車停放到院內。
這裡的售票處原是慈善寺的山門,上面是文昌閣。
進入慈善寺,從園內看到的文昌閣 。
文昌閣側面
文昌閣 供奉文昌帝君,也稱文曲星。在道教神仙系統中地位較高,主宰世間功名、祿位,是讀書人必拜之神。
接引殿
接引殿供奉阿彌陀佛,其左脅侍觀音菩薩,右脅侍大至菩薩,此三尊被人們奉為西方三聖。人們供奉西方三聖是祈望來世生於不生不滅的西方極樂世界。
臥佛殿
臥佛殿供奉釋迦牟尼佛涅槃「入滅相」,顯示佛祖佛法的永恆和超凡的智慧。殿內臥佛為漢白玉石質,於2007年重塑。
觀音閣,閣中供奉觀音菩薩,職司送子、去病、保佑平安。閣內觀音座下有一眼甘泉,稱作大悲泉。此泉水質清冽甘甜,常年不竭。
去古佛塔由此上山
通往古佛塔
這座古佛塔為覆缽式磚塔,高約10米,據稱是魔王和尚的衣缽塔。
XXX 古佛蓮花教主寶塔乾隆五十六年三月建
從古佛塔返回繼續前行,右側上山通往將軍閣、羅漢崖..
馮玉祥將軍留下的石刻 「勤儉為寶」、「真吃苦」。
山坡上的羅漢崖石刻眾羅漢,各一米見方,姿態各異,神採飛揚。
慈善寺裡的北京最大的石雕佛祖頭像,是釋迦牟尼浮雕佛頭,高4米、寬3.5米,僅佛唇厚即達半米,是由山上露出的一塊萬斤重的大青石雕鑿而成,為北京最大的石雕佛頭。
沿著山路繼續前行
山神廟
在遠古時期,山神為一山之神,各地沒有統一的山神,有的供奉土地,有的供奉老虎、長蟲,還有供奉黃飛虎的。山神廟多為靠山吃山的人們興建,如狩獵的、伐木的、開礦的、挖煤的、開採石料的、採集植物的、養蜂的等等。人們祭拜山神,祈求山神保佑生產生活平安,發家致富。
沿山路繼續前行,不遠出現一處殿宇,殿內正在進行裝修。
院內一棵古柏
天齊廟,供奉泰山神,俗稱「東嶽大帝」。天齊,東嶽泰山的別稱。傳說,東嶽大帝是掌管人類生死、貴賤的陰間大神。
玉皇殿 供奉玉皇大帝民間極為信仰玉皇大帝,認為他管天管地,三界十方、日月星辰、風雨雷電、人的生老病死、福禍貴賤他都要管。
下山後從這裡出來,前面就是藏經樓。
藏經樓, 又稱法堂,是寺院講經說法藏經的場所。慈善寺最吸引人的地方,每年3月18開殿一次。大殿五間二層。一層塑有魔王坐像,高1.9米,身穿黃袍,面向東南;二層是過去僧人藏經之所。藏經閣地上有條石,上面有腳印,據說是順治帝練功時留下的。
馮玉祥將軍紀念館在展室院內種著兩棵枝繁葉茂的國槐,一棵蒼勁挺拔,一棵纖細苗條,這兩棵樹是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與他第二任夫人李德全女士,在慈善寺居住時共同栽種的,被稱為「夫妻樹」。
馮玉祥將軍是傑出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堅強的民主鬥士、中國共產黨的真摯朋友。從1912年到1924年這段時期曾三上天泰山,並在天泰山留下了珍貴足跡。
馮玉祥將軍與他第二任夫人李德全女士
展館內有展品約百餘件
圓通殿
「圓通」是佛教徒對觀世音菩薩的尊稱,意思是「思維敏捷,無障礙」。觀世音是民間最為親近最為信賴最為敬仰的菩薩,是大慈大悲、能使芸芸眾生擺脫大苦大難的救世主。
伏魔殿 此樓為民國火災後復建,亦稱「古佛樓」。
伏魔殿原供「魔王老爺」的肉胎。據傳魔王老爺為清順治皇帝,順治帝在本寺出家,圓寂。在肉胎僧人身後,曾有墨書《歸山詩》,據稱是順治皇帝所書。民國時期大火,將此樓化為灰燼,後肉胎去向不明。
地藏殿 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薩,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九華山為地藏菩薩應化的道場。以其『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深受世人敬仰。
大悲壇 清嘉慶5年(1800年)重修,內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觀音。千手千眼觀音密宗六觀音之一,寓意大慈大悲、法力無邊。
伽藍殿 伽藍殿供奉佛教的護法神—伽藍神。在古印度伽藍神有18位之多,如四大天王等,其地位相當於寺廟的土地神。他們都是佛的弟子,對弘揚佛教做出過獨特貢獻。佛教中國化後,關羽成為最著名的漢化伽藍神。
三皇殿三皇殿供奉中華始祖—伏義、神農、黃帝。在民間把三皇(天皇、地皇、人皇)當作中華的始祖之神,認為祭拜先祖三皇,可保佑生兒育女,六畜興旺,五穀豐登,消災增福,受到廣泛崇拜。
僧泉,過去專為僧人所用。故為僧泉。
多寶財神殿
多寶財神殿,據傳為清末善士李坡修建。內供奉三位財神,一位武財神趙公明元帥;兩位文財神分別是比幹和範蠡。財神是中國人民各階層普遍信奉的的神靈。
山門,即寺院的大門,又稱三門殿。一般山門殿內供奉的是「密跡金剛」,俗稱為哼哈二將。而慈善寺山門殿內,供奉的是護法神韋陀和關羽。據傳,山門殿匾額「古剎慈善寺」為乾隆皇帝御筆。
碑 林 寺內現存26方碑刻,記錄了從清康熙到中華民國各年代的廟會盛況。
馬神廟
馬神殿:又稱「神通殿」。我國信奉馬神起源很早,早在周代官方就有祭馬神制度。「燕京歲時記」載京中有車馬人家,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三祭祀馬神。民間祭祀馬神主要祈求保佑自家的騾馬牲畜又肥又壯。
呂祖廟 呂祖廟內供奉道家全真派號為純陽祖師的呂洞賓。呂洞賓為道教八仙之一,既精劍術,又能飲酒,善於詩文,故又被稱為「劍仙」、「詩仙」。他以慈悲度世為修道目的,柿園潛心修道,度盡天下眾生。
火神殿, 火神中國神話中民間俗神信仰中的神祇之一,掌管熟食、驅鬼和防止火災。中華各民族都有祭祀火神的風俗。在中國北方,主要供奉祝融、炎帝、吳回三位火神,祈求火神保佑全家平安。
娘娘廟
娘娘一般是指奉天大帝之女碧霞元君。民間對碧霞元君的信仰極盛,尤其能使婦女生子,兒童無恙,保障人類的繁衍生息。碧霞元君左右常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等。
彌勒佛殿 彌勒佛是佛陀的指定接班人,也就是未來佛,此佛常懷慈悲之心。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彌勒佛,是五代時期笑口常開、袒胸露腹的布袋和尚,世人將其作為彌勒佛的化身。此尊彌勒佛為複製品像,「真身」現供奉在模式口法海禪寺天王殿內。
王三奶奶廟
王三奶奶是天津薊縣人,生前每年到妙峰山、天泰山進香拜佛,因其樂善好施、治病救人,故去後被民眾廣為供奉。民間傳說:摸摸王三奶奶的手。百病全沒有,「摸摸王三奶奶的腳,百病全都消。」
小財神殿 殿內供奉的小財神為青石雕琢,是寺內僅存的一尊傳世佛像,又名利市仙官。」利市」在俗語中是走運、吉利之意,又指買賣所得利潤。利市仙官最受商人歡迎,每到新年,必將利市仙官貼在牆上,以圖吉利、發財。
聖水泉 傳說常有一青龍在泉邊出沒,現泉後大青石上雕鑿的「大青龍王之神位」清晰可見,泉水從青石下入井中,從龍口流出,井旁龍王廟為此而建。據說清順治皇帝在寺出家時,最愛用此泉水煮茶,稱此水為西山之最,故得名「聖水」。
八卦投福池八卦是中華文化的基源是中國醫學、中國哲學、漢語漢字的基源。我們要理解八卦、學習八卦,不要認為八卦只會用來算命。。
地處偏僻的慈善寺,早已不復當年的香火鼎盛...想必,現在只有有緣人才能來到這裡吧。 這座遊客稀少的寺院,卻是石景山最有故事的地方。
慈善寺目前還沒有到景區的公交車,自駕的朋友可以從109國道黑石頭站進入黑陳路,然後按照上圖提示即可到達。 慈善寺電話: 010-88905988/88905989 開 放 時 間: 9:00——17:00(無休息日) 門 票 價 格: 成人8元(60歲以上享受半價)、學生4元、
— END —
京西360(面向門頭溝、石景山、豐臺、房山、海澱)的綜合平臺為您提供京西新聞,旅遊,吃喝玩樂等優質內容!我們的目標是京西事兒360度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