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由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指導,雲和縣人民政府、中國教育智庫網主辦,中共雲和縣委人才辦、雲和縣教育局、雲和縣經商局、雲和縣玩具行業協會承辦的2020年「木玩與幼教」高峰論壇會議,在浙江雲和開幕。
2020年「木玩與幼教」高峰論壇開幕式現場
浙江素有「一縣一品」縣域經濟底子。2003年9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雲和考察,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力爭把具有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的木製玩具做大做強」。多年來,雲和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品牌建設、技術創新、文化創意等為抓手,加快實施木玩百億行動,努力實現木玩產業轉型升級。2019年,雲和木玩產值超80億元,產品總量佔全國的56%、世界的40%,70%以上的產品出口歐美等76個國家和地區。
雲和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木製玩具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出口基地,也是目前全世界木製玩具產業鏈最完整的一個生產集聚區,打造「全球木製玩具創製中心」,志在必得。
「融合+」,打造「全球木製玩具創製中心」
如果說,木玩產業是雲和當之無愧的支柱型傳統產業、優勢產業,歷經四十多年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形成童話雲和的硬實力;那麼,近年來,雲和則更加注重講好「童話」故事,在「融合」上下功夫,「創」出軟實力,「玩」出軟實力,致力將雲和打造成「全球木製玩具創製中心」。
2017年,敢於創新的木玩企業——浙江和信玩具集團有限公司緊抓「農旅融合」發展契機,成立了浙江採真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精心設計了「和先生」卡通形象,推出「和先生」品牌,並以「網際網路+農業+木玩+文化創意」為核心,圍繞「漁、樵、耕、讀」四大類麗水農產品進行巧妙研發,開發出了香菇、綠茶、銀耳等數十個品種的產品。緊接著,雲和縣金成木業有限公司則開通了雲和第一條「工旅專線」。雲和「木玩+旅遊」邁出堅實的步伐。
「我終於解開了,這幾天一直在研究這個。」6月18日下午,在白龍山街道箬溪社區玩具室裡,69歲的洪雲仙拿著解開的木製玩具——萬能鎖,自豪地向旁邊的老玩童們炫耀自己的「戰績」。在雲和縣,像箬溪社區這樣投放了木製玩具供老年人休閒娛樂的還有12家養老服務機構。雲和縣玩具協會秘書長楊曉瑩介紹說,協會正積極組織木玩企業開拓老年玩具市場,讓老年玩具在全省老年活動中推廣,讓更多老年人「返老還童」。
雲和現已集聚1095家木玩企業,產品覆蓋從幼兒到老年全年齡段。木玩產品達十大類、上千個系列、數萬個品種,成為全國首個出口木製產品國家級質量安全示範區、全國首個出口木玩技貿措施研究評議基地、國家級電子商務產品(木製玩具)質量提升示範區、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木製玩具)、中國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創新升級示範區,連續四年成功入選阿里巴巴中國電商百佳縣,網商創業活躍度位列全國縣級城市第15名。
軟實力,滲透在「童話」雲和。無處不在的「木玩元素」、奇思妙想的「木玩樂園」、融入生活的「木玩文化」……現如今,借著全域旅遊的東風,定位於「童話雲和」,雲和把整個縣城作為一個高等級景區來建設,將木玩童話元素有機融入城市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之中,把雲和打造成獨具特色、不可複製的「童話名城」。
雲和縣城入城口
產教融合,推動全球木製玩具「創製」轉型升級
產教融合推動全球木製玩具「創製」轉型升級,重點是學前教育。「按照雲和縣的規劃,今後我們要打造成『全球木製玩具創製中心』、『國際木玩名城』,實現從傳統的玩具加工到玩具研製的轉身。學前教育在木玩產業轉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相信未來我們會在產教融合中實現新的跨越。」雲和縣教育局副局長唐毅說道。
早在2004年,雲和就開始挖掘木玩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積極推動縣域內木玩與幼教的融合發展,經過兩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實踐和探索,「木玩遊戲」課程,特色日益彰顯。
2009年,雲和的11家龍頭企業就成立了雲和教玩具有限公司,承接當地學前教育木玩研發生產。雲和縣教育局有個規定,每所幼兒園至少與一家木玩企業籤訂合作協議,試水產教融合。「目的就是利用我們幼教人的專業優勢,為企業打開產品創新的思路,從而進一步推進木玩課程,兩者互為相長。」唐毅說。
光靠幼兒園還不夠,雲和雲和搶抓學前教育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專門成立「雲和學前木製教玩具研發中心」,重點加強與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的深層次合作,成功註冊『雲和木玩』、『雲和教玩』兩大集體商標。雲和木玩「貼牌生產」的標籤被逐步「剝離」,「創製」之路走得扎紮實實。
而雲和縣人民政府與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於2016年合作開展的「『雲和木玩』學前教育裝備規範化體系建設」的研究項目已於今年10月進行階段性結題,在研究成果的支撐下,木玩產品將不斷轉化為幼兒學習的「教具」、「道具」並附加教材、案例,推動木玩的教育化和幼兒園配備的規範化和標準化。
經過多年探索,雲和「木玩與幼教」融合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雲和木玩遊戲」教育模式已在全國141所幼兒園試點推廣,「雲和木玩遊戲」系列課程資源已延伸到中小學的校本課程中,雲和與教育部教育教學裝備中心、《幼兒教育》雜誌社聯合開發的5大系列120套幼兒園語言教育類玩具推廣到幼兒園使用。
「木玩與幼教」高峰論壇,為當地木玩產業「把脈問診」
2007年,雲和官方舉辦第三屆中國木製玩具節,並舉辦第一屆「木玩與幼教」高峰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及各界人士,共同探討雲和木玩與幼教領域的結合路徑。
昨天,一場產學研結合的峰會——2020年「木玩與幼教」高峰論壇,在浙西南小城雲和「上演」,來自中國教育界的大咖、專家學者,及本地企業負責人等將共聚一堂,聚焦當地木玩產業發展進行研討,為當地木玩產業「把脈問診」,成為助推雲和木玩產業發展的「智囊源泉」。
25日上午的主論壇以「幼兒教育與未來創新人才培養」為主題,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研究與數據處副處長張智主持,雲和縣委書記葉伯軍致歡迎辭,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教育裝備國際交流分會秘書長、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王玲致主題辭。主論壇上,舉行了雲和木玩「產教融合」合作項目籤約儀式和雲和縣人民政府木玩與幼教「產教融合」發展首席顧問聘請儀式。清華大學教授、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國家副總督學、中國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秘書長王文湛作《早教與幼教政策解讀》;中國質量協會玩具分會副會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原副會長兼民辦教育專委會理事長楊志彬作《木玩是兒童快樂成長的好朋友》主題演講,還舉行了《「雲和木玩」學前教育裝備規範化體系建設》課題發布。
王玲致主題辭
「把脈問診」,王玲認為,在國際化發展的視野下,我們的目標應該定位在打造國際化的教育裝備及國際性的教育裝備企業上。我們關注的重點應該是:如何將「立足本土開發、厚植中國元素」的「木玩+幼教」產教融合新業態挖深做大?如何在幼兒園標準化技術裝備的基礎上進行內容拓展,建設特色化裝備,打造國際品牌?如何為企業提供符合當地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國際人才?如何制定雲和木玩、雲和教玩裝備標準以及使用規範,關注裝備的應用及體驗?以及如何在國際國內推廣應用等等一系列問題。
王玲表示,近10年來,雲和幼兒教育依託木玩產業優勢,與師範類的高校幼兒教育科研機構,探索發揮玩具和遊戲在幼兒成長中作用,並設計特色課程,為木玩賦予更多教育內涵,「讓玩具在遊戲中發揮出它獨特的教育價值。」
幼兒教育與未來創新人才培養——這個主題,無疑是雲和「木玩與幼教」的內涵。木玩之城的幼教童話,則是打造全球木製玩具創製中心,產教融合推動全球木製玩具「創製」轉型升級的活局之棋。正如雲和縣委書記葉伯軍在開幕式歡迎辭中所說:「讓好玩的幼教遊戲為雲和木玩注魂、賦能,為木玩產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信息來源:學習強國、《小康》·中國小康網 朱霞 潘晗豔 王伯忠 圖/劉海波
原標題:《以「產教融合」為抓手,雲和打造全球木製玩具創製中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