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統計廳2月27日發布的「2018年人口動向調查出生及死亡統計數據(初步值)」顯示,韓國去年總生育率0.98,為開始統計(1970年)以來的最低值。這一數據代表女性育齡期間(15~49歲)平均生育子女數的預期值還不足一名。
一般而言,要想維持人口總數,總生育率需要達到2.1,但韓國連這一數據的一半都未達到。韓國不僅沒有達到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平均水平(1.68名),甚至尚未達到超低生育率標準(1.3)。
報導稱,二戰結束後,一定規模以上的國家和地區中出現生育率「破1」的情況只有兩次,分別是1992年蘇聯解體後和1990年德國統一期間,這些都是政權發生巨變的結果。但韓國在未受任何外部衝擊的情況下,生育率跌破1,這在全世界還屬「首創」。
按照韓國媒體的說法,要維持韓國現有大約5100萬人口數量穩定,總和生育率應達到2.1。鑑於生育率持續走低,韓國人口數量預期將在2027年開始減少。過去13年,韓國政府先後三次出臺鼓勵生育舉措,均未收到明顯效果。去年12月,該委員會發布《低生育及老齡社會政策路線圖》,把工作重點轉為提高全民生活質量。
同為東亞的日本也面臨低生育率問題,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多個地區將從2019年開始,為公司員工創設一種為期6個月,不限男女或年齡的休假制度。員工可用這個休假去治療不孕不育相關病症。據悉,日本仙臺市將從2019年起,特別為本市公司職工創設用於治療不孕不育的休假制度。這種假最長可休6個月,男女都可以休,也沒有年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