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外出旅遊的朋友來說,拍張照片,再發個朋友圈,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然而,安徽合肥的胡女士出國旅遊時,就因為刷了微信,結果手機流量費被刷爆了,竟高達一萬六千多元!
出國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在沒有免費wifi的環境下,如果你拿出手機刷微博微信,一不小心也可能會出現像胡女士遇到的天價流量費……小編這就告訴大家避免「天價」流量費的方法,要去旅遊的童鞋必看!
五一假期期間,胡女士前往美國塞班島旅遊,下飛機後,她打開手機上的網絡,給家人報平安;但胡女士萬萬沒想到,這個看似平常的舉動,卻給她帶來了不小的麻煩;5月4日,胡女士返回國內不久,她就收到了中國電信發來的一條簡訊。簡訊中說,流量費已經超過5000元,並且在5月5日停機了。
一開始,胡女士還以為是電信公司弄錯了,於是趕緊撥打客服電話進行查詢。據電信客服回答,電話欠費16989元,其中16592元是手機的上網費,並且告訴胡女士,在塞班島的上網費是81.92元每兆。從流量清單上可以看出,這一萬六千多元的手機流量費主要是五月一號使用的。
胡女士說,在國外旅遊期間,手機裡只預存了幾百塊錢,期間她沒有收到過任何欠費提醒,手機也沒有停機,現在要被收取一萬六千多元的流量費,她覺得怎麼也接受不了。
國際漫遊流量費為啥這麼高?中國電信客戶服務部的工作人員稱,國際漫遊業務的定價,並不是自己一家說了算,是總公司與漫遊地的運營商協商後確定的價格。到國外後,使用的是國外運營商的網絡,這個費用是雙方協商後的定價,不是電信單方確定的。而費用也是代收後要跟國外運營商結算。
據了解,在胡女士到達塞班島時,中國電信也向她發送了一條提示簡訊,裡面詳細介紹了當地的通話和手機流量的收費情況;之所以胡女士欠費一萬六千多塊錢,卻沒有及時進行提醒和停機,是因為她在國外所有的話費和流量帳單都是由國外通訊運營商控制的。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客戶服務部的工作人員稱,帳單返回國內,需要一定的時間,最短在四五天左右,最長在三十天左右。
出國旅遊如何避免天價流量?如今,出國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在沒有免費wifi的環境下,如果你刷微博微信,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像胡女士遇到的天價流量費……那麼該如何避免呢?
1、不用國內卡,直接換作當地卡
有導遊表示,一般情況下,他們帶領遊客出境後,都會建議遊客換成當地的手機卡,「既實用,又省錢」。唯一缺點是,國內不知情的朋友,有時可能會聯繫不上你。
2、選擇運營商,購買相應流量包
目前較為流行的方式,就是購買流量包。不少人表示,他們在國外時,一般都買幾個G的流量包,差不多夠用。不同的運營商都提供有優惠國際漫遊套餐,但國別不同優惠不同,遊客可以諮詢。
3、租個隨身Wifi
有旅遊達人表示,出國前可在機場或在線旅遊網租賃一個隨身WiFi,境外可以不限流量使用。「上次去韓國自由行,通過在線旅遊平臺預訂了韓國的出境便攜WiFi。每天30元,租賃了7天。」到機場後,在櫃檯交了500元押金,便領到了這臺設備,在國內找到WiFi信號輸入密碼驗證成功後,到韓國再打開設備就可以實時使用了。「信號很快很穩定,7天下來才花兩百多塊錢,同樣的流量用自己手機漫遊,可能要付出十幾倍的費用。」
4、簡單斷網不可靠,徹底關網最靠譜
如今一些竊取流量的手機「流氓軟體」層出不窮,而智慧型手機若是簡單斷網或是關機,並不能徹底關住流量的「閥門」。
最穩妥的辦法是,出境之前徹底關閉手機上網功能。在境外時,遊客儘量不要打開陌生的手機應用程式,關閉軟體通知、自動更新等功能,同時關閉數據漫遊、手機上網等功能,而不是簡單地斷開數據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