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個超級大國。一個是曾經殖民半個地球的大英帝國,一個是現在依舊還是世界霸主的美國,剩下一個就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蘇聯的崛起是在二戰之後,在二戰結束後,蘇聯的重工業很快到達了一個十分恐怖的狀態,以至於當時只有同為超級大國的美國才能和其抗衡。但可惜的是這個強大且偉大的國家在1991年的那個聖誕節解體了。
我們都知道,蘇聯的解體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窮兵黷武導致的經濟危機。但蘇聯的窮兵黷武也造就了蘇聯極為恐怖的軍事力量。你知道曾經的蘇聯有多強大,它的「鋼鐵洪流」有多可怕嗎?巔峰時整個歐洲也不是它的對手。
現在世界上對於蘇聯巔峰時期,美國和蘇聯到底誰強誰弱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但不管怎樣吵,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在軍事力量上,蘇聯是無論如何也要比美國強的。
當時的蘇聯就仿佛下餃子一樣的建造軍艦、坦克以及戰機,那時候的蘇聯有著極為恐怖的作戰力量。而且蘇聯不止是有著鋼鐵洪流,甚至有著極為完善的作戰體系。
蘇聯幾乎所有的武器都是相互配合的,當年差點成為我國主力戰機的米格-29在蘇聯人眼中只是一個裝航彈的飛機,這些飛機起飛後的作用就是在蘇聯作戰體系的引導下到達指定地點發射航彈。可以說蘇聯的作戰力量是一環扣一環,任何一個部位都是十分強勁的。
在蘇聯的巔峰時期,其鋼鐵洪流和核武器讓全世界都在戰爭的陰雲下瑟瑟發抖。在當時,蘇聯至少有數千枚核武器指著歐洲全境,只等著爆發三戰然後將這些東西全部扔上去。當時歐洲人基本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蘇聯要是進攻歐洲,歐洲全境連一周都抵抗不了。
在那個年代,蘇聯甚至擬定了好幾份進攻歐洲的作戰計劃。其中大部分都是將核武器扔到歐洲,然後在核塵埃都還沒消散的情況下平推整個歐洲。而以我國當時的軍事力量相比,最理想的情況就是以血肉之軀擋住蘇聯72小時。
後期走修正主義的蘇聯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極為巨大的威脅。當時為了抵抗蘇聯,我國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甚至我們在當時已經擬定了好幾份同歸於盡式的作戰戰略。但總體來說都是衝上襲擊蘇聯的核武器庫後引發世界級的核大戰,仗著中國人口多和蘇聯戰到最後一兵一卒,最後在核廢墟上重建中華文明的思路。所以當時我國學生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外,還要學習怎樣製作土製炸藥,怎樣製作地形工事等等作戰技能。
但好在那個對於土地和出海口極端貪婪的蘇聯倒下了,現在的中國已經強大起來了。不過即使蘇聯已經解體三十年了,但其餘威猶在。就算是放到今天,蘇聯的軍事力量都能擠進世界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