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中山路片區改造提升啟動 歷史街區將如何變臉?

2020-12-11 醒獅評論

尋蹤歷史建築凝聚傳承共識

中山路片區留存了大量上世紀初期的老建築,需要我們好好保護

中山路16-20號,一棟外表平凡的三開間騎樓,是20世紀20年代末建成的廈門商會大樓,現在已經少有人知,整個中山路片區雛形,正是由當時廈門商會領袖林爾嘉、黃奕住等歸僑發起的「廈門市政會」修建,這也構成了廈門近現代城市的基礎;中山路210號,天仙旅社大樓,1936年鬱達夫曾下榻於此,留下了為天仙旅社特刊所作序言,以及與當時廈門文化界人士的合影;思明西路天一樓巷的天一樓,是廈門老城區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中西合璧建築;民主大廈,20世紀30年代少有的6層樓建築,也是廈門城建史上第一個標誌性「高樓」……

「中山路片區留存了大量20世紀初期的老建築,歷經百年,可以說見證了廈門在近代史上城市建設發展的歷程。談廈門歷史,繞不開中山路,這些承載了歷史的建築與街區,需要我們好好保護和傳承。」文史專家這樣評價。這也是中山路片區改造提升工作的共識。

而對於改造提升工作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摸家底」,工作人員花大量時間摸底街區建築的歷史和現狀,探尋各棟建築已經或是正在被淡忘的歷史,「如果不這樣做,湮沒了歷史的建築將缺失文化內涵,難以進行針對性修復提升和傳承,也難以讓廈門歷史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目前,廈門正在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廈門歷史文化遺產和促進城市文化提升,而系統梳理廈門歷史文化,特別是中山路片區的歷史文化要素,無疑是重要一環。

直面現存問題保護性修復街區

參照保護性、恢復性提升原則,一些風貌建築有望恢復原有的精美

不過,雖然頂著「廈門的老城核心區」「百年商業街區」的光環,已經歷經百年滄桑的中山路片區,在歷史沿革、持續商業經營和生活使用中,老建築、老街區已不堪重負,有的甚至面目全非、傷痕累累,這也是必須進行系統性改造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要問題就是後期搭蓋和改建,不僅建築物原本漂亮的外觀以及街區的整體性受到破壞,也造成了結構上的安全隱患,比如原本三層的建築物違章加蓋了一層,或是封堵陽臺、加搭雨棚碰窗等,對建築物的內裡和外在都造成了影響。」工作人員說。

保護性、恢復性提升是本輪改造提升的重要原則。接下來,改造提升工作還將對街區和老建築進行針對性修復,力圖讓一些歷史風貌建築恢復原本的風採,同時對危房和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整改,對市政設施和街景進行提升。

以中山路片區騎樓的柱體為例,在建設時,這些騎樓看似相連成片,風格卻各異,柱體的形狀和裝飾也各不相同,有些精緻而富有特色的細節,在後來的商業使用和城市建設中,被藏在一個個「大方柱」內,大多市民遊客都未能一睹其原貌,著實有些遺憾。

參照保護性、恢復性提升的原則,一些歷史風貌建築有望恢復原有的精美。

延續南洋風情重拾廈門味道

在保留原有韻味的同時,創新性地面向未來,讓街區「活」起來

改造提升工作還遠不止於此,「要提升的不是一條中山路的面貌,而是著眼於一整個片區,逐年推進項目改造提升工作,讓整個片區煥發新的風採,成為廈門人能夠一直引以為傲的老城區,延續能夠交給下一代人的『老廈門味』。」相關項目負責人表示。據介紹,目前片區先行啟動的改造提升,除了中山路步行街以外,還囊括了與中山路相連的幾條街巷和所及片區。

展現南洋風情與閩颱風情的歷史文化街區,是此次中山路片區改造提升的目標定位。規劃設計師表示:「廈門屬於閩南,但並不局限於閩南,這座城市從一百多年前開始,就是中外文化交融的『橋頭堡』,來自西方的文化被引入廈門,與閩南本土文化相結合,最終形成了獨特的廈門風情。」

歷史上,最初廈門城市的建設與規劃者,比如建設中山路的林爾嘉、黃奕住,以及天仙旅社的創立者呂天保,都來自臺灣地區和南洋,可以說,這座城市的歷史風貌,源於20世紀20年代愛國華僑回報鄉梓的赤子之心。本次改造提升,不僅要留存建築本體的風貌,還要復興、重塑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廈門特色商業街區,因此,如何活化街區,更好地利用老建築就成了重中之重。項目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希望不僅僅是在老建築中開設一些靜態的博物館,簡單陳述歷史,更希望能夠引入符合街區文化特質的現代業態和元素,讓市民、遊客能夠有更好的體驗感,在保留原有韻味的同時,創新性地面向未來,讓街區『活』起來,也讓歷史真正延續下去。」(記者 王飛穎 劉筠)

相關焦點

  • 中山路片區改造提升啟動 歷史街區將如何變臉?
    中山路片區一直是廈門最具標誌性意義的商業街區,是廈門城市的商業核心區、重要旅遊區,更承載了廈門近現代史上中外交流、文化融合的歷史印跡,是廈門城市文化的代表性區域和精華所在。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將按照精緻、精細、精彩、精準、精密的高標準,著力把中山路片區打造成為富有歷史底蘊、引領未來消費的歷史人文街區。
  • 廈門中山路八個街區啟動整治提升 含四大類內容
    首批整治提升街區:中山路、泰山路、釣仔路、水仙路、定安路、太平路、思明西路、大中路  思明區政府16日印發通告,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中山路片區正式啟動城市環境整治提升。首批啟動正式提升的街區包括中山路、泰山路、釣仔路、水仙路、定安路、太平路、思明西路、大中路8個街區。
  • 廈門統籌規劃中山路業態提升 激活帶動周邊的整體發展
    中山路是廈門最著名的商業步行街之一,不過千米,卻見證著廈門島的發展與變遷。記者從昨日的促進消費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我市將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申報工作與中山路片區改造提升工作有機結合,按每年5條街巷、3年15條街巷的進度,將中山路打造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高品位步行街」,強化中山路片區整體業態提升,逐步顯現板塊效應,激活帶動周邊的整體發展。
  • 商務部步行街改造提升,廈門中山路列入試點
    為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之一,將充分挖掘潛力凸顯特色臺海網7月23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昨日,商務部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宣布,將廈門市中山路等全國12條步行街列入第二批改造提升試點單位,這也意味著中山路正朝向「國家級」步行街闊步邁進。
  • 列入商務部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 廈門中山路邁向「國家級」
    昨日,商務部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宣布,將廈門市中山路等全國12條步行街列入第二批改造提升試點單位,這也意味著中山路正朝向「國家級」步行街闊步邁進。充分挖掘中山路步行街發展優勢與文化潛力,進一步凸顯中山路步行街的特色魅力——我市正按照商務部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改造、高水平運營的要求,紮實推進中山路改造提升工作。
  • 商圈、步行街:山東、廈門等多個城市「夜經濟」的改造提升重點
    目前,從近期各地發布的計劃及措施來看,山東、昆明、廈門等多個城市獨具特色的步行街、商圈都在進行挖掘、打造與升級,這將成為未來城市夜間經濟的改造提升的重點。廈門:將中山路打造成「高品位步行街」中山路是廈門最著名的商業步行街之一,不過千米,卻見證著廈門島的發展與變遷。據悉,目前廈門市將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申報工作與中山路片區改造提升工作有機結合,按每年5條街巷、3年15條街巷的進度,將中山路打造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高品位步行街」,強化中山路片區整體業態提升,逐步顯現板塊效應,激活帶動周邊的整體發展。
  • 廈門中山路將邁向「國家級」!
    努力爭創具有特色的國家級步行街,廈門出臺了《推動中山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從加強規劃布局、優化環境設施、提高商業質量、彰顯文化特色、建設智慧街區、完善街區管理機制等全方位繪製商旅文融合發展、全面提升改造的發展藍圖,將通過三年的改造提升,打造環境優美、商業繁榮、文化濃厚、管理規範,具有南洋特色與閩颱風情的高品質步行街。
  • 國家商務部:廈門中山路提升!通往大海的商業街將美成這樣……
    國家商務部:廈門中山路提升! 未來將大升級! 7月22日,商務部召開 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
  • 廈門人,你熟悉的中山路又將華麗大變身!
    據介紹本次改造提升工程將凸顯廈門中山路步行街獨樹一幟的特色亮點打造一個充滿歷史底蘊、引領未來消費的城市文化符號目前中山路改造已開工>據了解,因中山路片區改造提升工程建設,對中山路(思明南路至霞溪路段)進行封閉施工,時間從2020年11月18日9:00至2021年1月30日00:00。
  • 百年中山路描繪"最廈門畫卷" 重現"歷史文化名街"風韻
    >  蘇鷺傑、陳偉榮  分別為廈門鑫中華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和工程部經理,參與中山路東段步行街改造和市容立面提升工作,助力中山路恢復原有街區風貌。  鋪 墊  定安夜市退市讓路  古城東路改造綻新顏  中山路街區在歷史上曾是廈門城市發展的核心區域,其雛形始於清代,而現代中山路建成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
  • 新店接連開張 廈門中山路活力重現
    中山路步行街客流回暖。(記者 張江毅 攝)臺海網5月13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廈門市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進一步加速,消費潛力不斷被釋放出來——五月的第二個周末恰逢母親節,中山路步行街客流穩步恢復。系列利好疊加中山路客流量穩步增長免費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盛況空前的商貿讓利及文旅活動、步行街復商復市和改造提升加速推進,研究出臺針對性政策措施、夜間經濟有效助力、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持續優化……多維立體的系列利好,讓中山路步行街人氣明顯復甦。
  • 福州人廈門人看過來!三坊七巷和中山路步行街入選改造提升試點
    7月22日,商務部召開的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其中就包括我們福建人耳熟能詳的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和廈門中山路步行街,同時登榜的還有哈爾濱中央大街、大連青泥窪、石家莊民族路、鄭州德化、長沙黃興南路、深圳東門、青島臺東路、合肥淮河路、寧波老外灘、昆明南屏街。
  • 靖江王府片區歷史文化旅遊休閒街區改造提升項目竣工暨正陽西巷開街
    靖江王府片區歷史文化旅遊休閒街區改造提升項目竣工暨正陽西巷開街(桂林市四家班子領導、一區兩校領導出席靖江王府片區歷史文化旅遊休閒街區改造提升項目竣工及開街儀式)靖江王府片區歷史文化旅遊休閒街區改造提升工程是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趙樂秦作為自治區領導聯繫推進該項目。項目涉及廣西師範大學和秀峰區、疊彩區,總面積0.6平方公裡。整片區域涉及街巷26 條、企事業單位51 家、居民3456戶。項目於2016年5月正式啟動,主要內容包括所有的文物全部保護修繕,所有的房屋立面、道路按歷史文化街區風格全部改造提升等。
  • 廈門中山路被商務部「點名」啦!未來將給你帶來這些新體驗
    努力爭創具有特色的國家級步行街,廈門出臺了《推動中山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從加強規劃布局、優化環境設施、提高商業質量、彰顯文化特色、建設智慧街區、完善街區管理機制等全方位繪製商旅文融合發展、全面提升改造的發展藍圖,將通過三年的改造提升,打造環境優美、商業繁榮、文化濃厚、管理規範,具有南洋特色與閩颱風情的高品質步行街。
  • 廈門中山路被商務部「點名」啦!未來將給你帶來這些新體驗~
    圖片來源/東方IC努力爭創具有特色的國家級步行街,廈門出臺了《推動中山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從加強規劃布局、優化環境設施、提高商業質量、彰顯文化特色、建設智慧街區、完善街區管理機制等全方位繪製商旅文融合發展、全面提升改造的發展藍圖,將通過三年的改造提升,打造環境優美、商業繁榮、文化濃厚、管理規範
  • 福建:廈門鼓浪嶼等4街區入選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中國網4月28日訊 近日,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對外公布第一批30個中國歷史文化街區。其中,福建有4個街區入選:泉州市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廈門市鼓浪嶼歷史文化街區、福州市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以及漳州市臺灣路-香港路歷史文化街區。兩部門《關於公布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的通知》中要求,各地要積極改善歷史文化街區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激發街區活力,延續街區風貌,堅決杜絕違反保護規劃的建設行為。
  • 青島三大商業街區將這樣改造
    現狀:步行街改造明春啟動今年11月,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局長張濤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中山路商業步行街的「畫卷」經過數年來的厚積薄發已徐徐展開。「中山路步行街的概念性規劃已經完成,但具體設計方案尚未完全確定,初步預計明年春天開始對部分路段展開步行街改造施工,大約到明年夏天,以中山路為主線,向兩側黃島路、北京路等延伸的步行街區將初具規模。」張濤概述了中山路步行街改造的時間規劃。
  • 廈門中山路、集美學村獲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原標題:廈門兩街區獲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導報訊(駐福州記者 楊文)導報記者昨從省政府獲悉,為切實保護好我省歷史文化街區,延續城市傳統風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經省住建廳、省文化廳審核,並報省政府批准,認定第二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11個,其中廈門2個文化街區被認定。
  • 廈門今年將新增超3000個停車位!改造多個項目!提升五大品質→
    該方案涵蓋居住品質提升、交通品質提升、水環境品質提升、風貌品質提升、管理品質提升以及啟動建設一批樣板工程六大類,將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為「十四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其中「廈門任務」值得關注。
  • 中山路今年將徹底改造提升!
    秦詠薪介紹,去年梁溪新建、改建公廁116座,今年還將新建、改建100座。同時,將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到85%」的目標,讓垃圾分類成為市民的生活習慣。秦詠薪表示,將在具體細節上精心考量,「路牌、交通標識、指示牌等都將結合街巷特點統一設計,彰顯特色,讓外地遊客一來無錫就能感受到此地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