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18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為「漳州110」題詞「人民的保護神」。1997年,「漳州110」被國務院授予「人民的110」榮譽稱號。近年來,漳州市公安局薌城分局作為「漳州110」的首創機關,始終牢記習近平同志重要題詞精神,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和社會治安形勢的新變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服務為先導,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賦予「漳州110」新的責任使命與職責內涵,在曾經連續八年榮獲「全國優秀公安局」的基礎上,先後被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巾幗標兵崗」,被公安部評為「全國『清剿火患』戰役成績突出縣級公安機關」和「公安部『210』工程建設『五十百千』示範單位」,被省總工會授予「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狀」,被省公安廳記集體二等功,被市委市政府記集體三等功和授予漳州市第十二屆文明單位,榮獲第十二屆福建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單位,近三年沒有發生在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的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轄區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逐年提升。
一、以民為本,服務為先
牢牢把握「為民服務」這一宗旨,始終堅持「人民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群眾的滿意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把群眾需求作為公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陽光警務親民安民,踐行「漳州110」「四有四必」莊嚴承諾,落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以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態度、提高辦事效率為目標,推行「陽光警務」,出臺接處警規範,優化接處警模式,讓人民群眾時刻感受到民警守護在身邊。堅持深化改革便民利民,在全省率先實行居民臨時身份證辦理「立等可取」,身份證補辦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將出入境受理服務點延伸至天寶、石亭、浦南三個郊區派出所,方便群眾就近辦理出入境業務,讓人民群眾時刻感受 「漳州110」式的周到便捷服務。堅持警務創新貼近民心,依託「漳州110」「薌城公安微警務」「微服務快速辦理通道」等微信公眾號,快速審核、登記、辦理出生落戶、戶口遷移、變更更正等20項戶籍業務,真正「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堅持愛心幫扶溫暖民心,社區民警植根社區、情系百姓,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對轄區的困難戶、低保戶、幫扶濟貧戶的情況瞭然於胸,為群眾排憂解難,湧現出最美警察趙振林、親民愛民陳雲城等一批先進典型。2015、2016年分局民警共走訪慰問、幫扶群眾796戶,為困難家庭辦實事67件,捐贈物品、現金總額累計60.98萬元。
二、聚焦民情,精準宣傳
牢牢把握「忠誠履職」這一核心,積極探索提升人民群眾防範違法犯罪能力的新路子,緊扣民生民意,推行「一年一主題」宣傳活動,累計開展「全國110宣傳日」活動31場。2015年以來,先後以「110與您攜手共創平安」「群眾的110,你我的30年」「公安110,為民保安寧」為主題,組織各警種部門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和社會效果。特別是針對當前電信網絡犯罪多發高發實際,著眼打通宣傳防範上下貫通的「最後一公裡」,建立「三四五」宣傳工作機制,發送防詐騙簡訊360萬餘條,利用「薌城公安微警務」微信公眾號推送防詐騙信息528條,進校園開課宣講64場次,受眾人數近20萬人次,佔轄區學生總數近40%,轄區群眾防詐騙宣傳知曉率從原來的36.6%提升到62.8%,現轄區電信網絡詐騙警情下降20%的顯著成效。「三四五」防範電信網絡新型詐騙精準宣傳工作法和校園防騙定向宣傳做法得到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專刊推介。
三、激發活力,建強隊伍
牢牢把握「過硬隊伍」這一根本,大力弘揚「忠誠、奉獻、卓越」公安主流文化精神,以健全的黨組織和工會組織為依託,以典型示範為引領,以愛民實踐為載體,積極開展職工職業道德實踐活動,造就一支忠誠、為民、擔當的公安隊伍,實現「被動警務向主動服務」的華麗轉型。創新構建以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為平臺的網上思想政治工作陣地,開通使用「微警訊」交流平臺, 做到隨時隨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隨時隨地管理隊伍。制定「一四六」績效考評辦法,實施分類施考、分檔評定、分別獎懲,充分民警工作積極性、創造性。開展爭創「人民滿意的110式警隊」和「人民滿意的110式民警」活動。成立「薌城公安志願服務隊」,組織開展「學雷鋒•和諧警民情」、「普法進社區」等系列志願服務活動,引導民警主動深入群眾、服務百姓。落實「兩個責任」,細化「三項制度」,深化「四種形態」,引導民警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努力建設一支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公安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