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摩拜和ofo們未來是靠什麼盈利的?

2020-12-13 多少說

當然,不管是摩拜單車還是ofo小黃車目前都還沒有實現盈利,但是企業不可能是做公益,遲遲不盈利的企業是無法久遠生存的。

那麼問題來了,未來共享單車摩拜和ofo們是靠什麼盈利的?

可能的盈利方向:

1、租金。儘管不多,但是租金也是錢。但是要純靠租金來盈利也不現實,畢竟硬體折舊成本和運維成本很可能高於租金成本。

2、押金理財。不管是摩拜單車還是ofo小黃車,其實都押金的,押金用好了,是一個不錯的生財之道。儘管有要求說押金要專款專用,要第三方託管,但是共享單車的企業方肯定不會坐視這塊肥肉不管的。

3、增值服務。在國內的網際網路中,最有名的增值服務非QQ會員莫屬,各種特權,各種顏色的鑽令人眼花繚亂,讓付費用戶大呼過癮。後來的陌陌會員、珍愛網會員什麼的,都和QQ會員殊途同歸。同樣做C端市場的共享單車門未必不可以玩。

4、大數據。收集了大量的數據之後,是可以想辦法變現的。提供大數據解決方案,比如智能交通、用戶信用、智慧社區等等。

5、廣告。這個必然會採用的,不管是APP還是單車實體本身,都可以做廣告。

6、流量變現。通過APP的流量未來對接電商、網際網路金融等變現。

7、場景經濟和社區經濟。可以測試新技術,比如物聯網等;可以打造不同的消費場景(金融、電商等)和社群來變現。

你還有啥變現的高招,快來說說。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終於盈利,不是ofo和摩拜,永安行走了最前面!
    共享單車想要實現盈利是很難的,就拿摩拜和ofo來說,單是押金就被擺了一道,想要盈利更是難上加難。而如今摩拜賣身美團之後幾乎是完全成了美團的產品,而ofo陷入資金困局,想要再有進展也是很難。2017年中摩拜和ofo的合併被告失敗,當時的情況是其他的共享單車企業已經失敗了,賣身的賣身、破產的破產,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哈羅賣身給永安行。這裡要說的是永安行是一家自行車製造商,是一家實體企業,這樣一來哈羅單車就能在供應鏈上有優勢,單車硬體的貨款等不會像摩拜和ofo那樣被逼還債的程度。
  • 繼ofo之後,摩拜單車也不行了?共享單車真的有未來嗎
    共享單車最近因為ofo的一系列動作又有新話題,而美團最近的財務報表也顯示,摩拜單車虧損約45億元左右,達到了美團這個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說是虧損巨大了,那為什麼這麼巨大的虧損,美團依然不放棄呢,還是認為他是未來的巨大利益所在,共享單車的未來又在哪裡呢?
  • 未來摩拜OFO會倒閉嗎?2018年共享單車的前景預測!
    未來摩拜ofo會倒閉嗎? 據不完全統計,從今年6月開始,風口上的共享單車開始出現倒閉潮,先後有六家共享單車被曝押金無法退還的問題。那麼,摩拜共享單車會不會退出市場呢?個人認為不會,共享單車現在已經到了最終洗牌的階段,如今共享單車的格局已經形成,目前市場只有摩拜單車和OFO在做最後的市場大戰,作為國內兩大共享單車企業,摩拜和OFO的情況要好很多,從用戶活躍率與滲透率來看,摩拜ofo一直遙遙領先。而且今年8月,摩拜宣布,在全國超過150個城市推出新用戶免押金試騎活動。
  • 摩拜和ofo取消月卡優惠 共享單車開始收割用戶
    這意味著,近一年的拉鋸後,摩拜和ofo之間的價格戰終於告一段落,一直膠著混戰的共享單車玩家開始收割用戶了。此前,ofo投資人朱嘯虎算過一筆帳:截止今年1月份,摩拜和ofo兩家共享單車每天騎行數據加在一起是5000萬次。三年後,共享單車每天至少是1-2億次的騎行。如按照1塊錢一單來算,每天的收入是1-2億元,一年就是300-600億元的收入。
  • 遭遇資本的寒冬後,共享單車摩拜、ofo、哈羅的現狀如何
    曾經的共享單車企業們也成為資本的寵兒,以潛在獨角獸姿態出現,被外國同行們譽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不料共享單車先是出現了一批「倒閉潮」,曾經的小藍單車、悟空單車、酷奇單車、小鳴單車。經歷這次寒冬之後,市場上就剩下了摩拜、ofo、哈羅三足鼎立的局面,然後這場戰爭並未停止,摩拜和ofo進行了各種補貼大戰,來瓜分市場,然而這樣的戰爭導致的結果是兩敗俱傷,ofo、摩拜的周活躍滲透率下降都在75%左右。只有哈囉出行由於布局二三線城市,避開了正面競爭,逆勢上揚。
  • 共享單車價格戰「停火」?摩拜與ofo月卡恢復原價
    圖/視覺中國  近日,一則「摩拜上線新信用系統,信用差用戶每30分鐘收費100元」的消息引發關注,對此,摩拜方面已做出解釋稱,該行為是回應一起法律訴訟的應對措施。  記者採訪到的共享單車用戶反映,近期摩拜單車與ofo小黃車的月卡「悄悄漲價」,在資金短缺、融資傳言頻現下,此事牽動共享單車行業的神經。
  • 搶跑摩拜和ofo們,永安行再一次申請IPO,爭做共享單車第一股
    (原標題:搶跑摩拜和ofo們,永安行再一次申請IPO,爭做共享單車第一股)
  • 摩拜單車和ofo單車數據分析報告
    隨著新一輪資本的注入,共享單車市場的戰局更加激烈。尤其摩拜單車和ofo單車以總融資12億美元佔據主要共享單車資本。市場需求與用戶態度以目前市場反響來看,用戶對共享單車的態度是積極的。下圖顯示用戶未來使用共享單車的態度:70%的用戶表示在未來會經常使用共享單車,28.7%的用戶表示會偶爾使用,只有1.2%的用戶表示不會再使用共享單車。以此可以看出共享單車滿足了用戶的剛性需求。從車站/地鐵站出發到達目的地是用戶的主要使用場景。由此可以推斷出上班族和學生族是主要的用戶人群,並以節省時間為目的。交通擁堵對於單車市場來說功不可沒。
  • 哈羅單車殺進單車前三,ofo摩拜危機來臨,共享單車之路該如何走
    那現在我們在市場上能看到的最多的單車應該是這三家了:ofo,摩拜單車,還有哈羅單車,我們知道哈羅單車算是單車界的後起之秀了,就連ofo和摩拜單車在市場上曾經也有過走不下去的時候,近日,有媒體消息稱,哈羅單車竟然要完成新一輪的融資,金額為10億美元,要知道哈羅單車最開始的投入是放在三四線城市內的,之後才投放到一二線城市的,為了避免進入到大城市與他們發起競爭,哈羅選擇先從小城市開始做起
  • 摩拜和ofo都說在巴黎投放了共享單車,實際情況怎麼樣?
    從 16 年底開始,ofo 和摩拜這兩家國內排名前 2 的共享單車企業就不斷宣布在海外城市投放單車,似乎一夜之間就成為了全球品牌。歐洲的幾個城市,倫敦、巴黎等都已經被國內共享單車公司所登陸。歐洲對於清潔出行的大力支持,成熟的騎行市場,較高的居民收入這些特點都被解讀為適合共享單車這個生意。
  • 共享單車三足鼎立?摩拜與ofo月卡恢復原價 哈羅單車繼續優惠 |...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維城)近日,一則「摩拜上線新信用系統 信用差用戶每30分鐘收費100元」的消息引發關注,雖然摩拜方面解釋,該行為是回應一起法律訴訟的應對措施。但不少共享單車用戶反應,近期摩拜單車與ofo小黃車的月卡悄悄「漲價」,原來「1元騎一個月」的日子一去不返。
  • 摩拜單車成為美團財報「漏洞」,摩拜單車是否會成為下一個ofo?
    我想這種狀況美團的管理層應該預料的到,畢竟共享單車「燒錢」能力有目共睹,但共享單車擁有巨大的盈利能立也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摩拜單車能否熬過「燒錢」期還是未知數,那麼摩拜單車是否會成為下一個ofo呢?在筆者看來並不會,因為摩拜單車的有著ofo不具備的三種優勢。
  • 摩拜、ofo都是一丘之貉,共享經濟已被玩壞
    不可否認的是,共享市場依舊火熱,但是混亂的市場現狀、不健全的信用體系以及激烈的競爭市場,導致了品牌商們寸步難行,不得不利用補貼大戰來苟延殘喘,距離盈利更是遙遙無期。就拿共享單車來說,摩拜和ofo小黃車兩者的關注度最高,ofo自豪地和淘寶、滴滴、美團相提並論,稱自己是中國第四家日訂單過千萬的網際網路平臺;摩拜更是毫不示弱,乾脆宣稱自己累計騎行次數超過6億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網際網路出行服務。摩拜和ofo的大言不慚都是資本熱給予的膨脹感,持續盈利環節薄弱是其最大的死穴,國民素質又參差不齊,導致維護成本居高不下。
  • 單車困局未解,摩拜的共享汽車又能走多遠?
    再者從去年至今,ofo和摩拜都曾被傳資金壓力過大導致押金退回不及時的負面消息。雖然傳聞沒有成真,但是從相繼調整月卡充值數額這一行動來看,現今行業高成本的運營已經成為現實,摩拜和ofo必須要把重點放在盈利而不是搶佔市場上了。這也給外界傳達一個了信息,摩拜與ofo兩家已經默認放棄燒錢大戰。
  • 摩拜日本獲LINE戰略入股共享單車 戰火燒至海外
    共享單車競爭焦灼,持續地融資對於平臺來說至關重要。在國內市場投放量受限的情況下,出海擴張也是無奈之舉。  一邊是撲朔迷離的合併猜測,一邊是持續的資本備戰。12月20日,摩拜單車宣布,該公司與日本最大移動社交網絡服務商LINE達成戰略合作。同時,LINE領投摩拜單車日本子公司的A輪融資,未來將助力摩拜單車拓展日本市場。
  • 為什麼摩拜和ofo獲得融資,卻加速了共享單車市場死亡時間
    2017年迎接共享單車的是兼併和死亡根據市場統計和用戶使用率等多維度統計顯示,不論是ofo還是摩拜,在共享單車市場的地位和市場份額,已經遠遠甩掉了其他競爭對手。從ofo公布的官方數字顯示,目前,ofo的業務已經覆蓋120多座城市,運營車輛超650萬輛,日均訂單量2500萬單。計劃年底前公司單車投放規模達到2000萬輛。
  • 摩拜和ofo大戰,為何哈羅單車是最大的贏家?原因都在這
    近幾年共享經濟很火,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其中最火的是共享單車,共享單車最火的品牌是摩拜和ofo,但是現在這兩個品牌都陷入了困境。2018年4月,美團收購了摩拜,而就在前幾天,ofo因為欠用戶押金的事也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摩拜月卡從2元調整為20元,共享單車盈利可期?
    近日,很多用戶發現,摩拜單車推行了1年時間的超值月卡消失了,現在辦理騎行月卡,價格從2元變成了20元。   另一家共享單車的主要玩家ofo於2017年底就取消了免費月卡,將月卡價格調整為20元。當時,ofo深陷融資困境,希望取消免費月卡後,通過月卡獲得一筆收入。但是這次摩拜單車推出20元月卡,則表明共享單車的價格戰已經結束,摩拜開始收割市場,試圖走向盈利了。
  • 極光大數據公布最新共享單車APP數據 ofo和摩拜優勢太明顯
    曾幾何時,滿大街花花綠綠的共享單車成為網際網路時代下中國街頭獨特景觀,不過政府的逐漸規範管理,企業間不斷的競爭博弈,共享單車已經結束了野蠻生長的情況,就連對網際網路行業最不敏感的用戶們都發現,共享單車的顏色越來越少了,越來越集中了……根據極光大數據最新發布的《主流共享單車app10月運營報告
  • 艾媒2018共享單車半年報告:ofo穩居第一 欲盈利突圍
    6月21日,國內知名第三方數據機構艾媒發布《2018上半年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監測報告》顯示,共享單車行業經過2017年高達632.1%的快速增長後,在2018年步入了更為理性的成熟期發展階段,用戶規模整體增速正常放緩,競爭也從擴大市場規模轉向了比拼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