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保總體系統誤差的正確計算

2020-12-25 電子發燒友

如何確保總體系統誤差的正確計算

佚名 發表於 2018-04-17 09:05:01

計算系統的總誤差是一件需要些技巧的工作,特別是在技術規格的單位變化很大時更是如此。當計算總體誤差時,在合併前,所有技術規格必須被轉換為一個共同的單位。這篇博文將告訴你如何在伏特、百分率和百萬分率 (ppm) 之間進行轉換,以確保總體系統誤差的正確計算。

線性器件數據表中的大多數誤差是折算到輸入端的 (RTI)。將誤差折算到輸入端有三個主要的好處:他將輸出上總體誤差的每一個誤差源分離開來,不需要知道器件增益,並且簡化了將總體誤差折算到輸出端的計算方法。為了在伏特、百分率和百萬分率間轉換輸入引入的技術規格,並且將總體誤差折算到輸出端,我們使用以下方程式。

從伏特轉換為百分率:

在這裡,

                              Error(V) = 單位為伏特的誤差。

                              Error(%) = 以滿量程範圍百分比表示的誤差。

                              FSRInput = 輸入的滿量程範圍。

要將百分率轉換為百萬分率:

在這裡,

                              Error(ppm) = 以滿量程範圍的百萬分率表示的誤差。

要將所有誤差折算到輸出端,單位伏特:

       

在這裡:

                              總輸出誤差 (V) = 以伏特為單位折算到輸出端的總體誤差。

                              FSROuput = 輸出的滿量程範圍。

為了顯示一個如何使用上述方程式的示例,我們將使用圖1中的電路,並且計算由INA826的幾個技術規格所導致的組合誤差(單位ppm)。此電路使用一個20mVpp的輸入信號,並且RG針對INA826被設定為具有100V/V的增益。

我們將看到的第一個誤差是輸入偏移電壓。圖2顯示針對INA826的輸入偏移電壓技術規格。

由於這個技術規格的單位為伏特,使用方程式1和方程式2來將其轉換為ppm值。我們需要知道輸入的滿量程範圍來解出方程式1。圖1的FSR是INA826輸入上的總電壓範圍。在這個情況下為20mVpp。我們現在掌握了所需的全部信息,我們將數字代入方程式。

現在來看一看增益誤差。圖3顯示針對INA826的增益誤差技術規格。

這個增益誤差技術規格給出的單位為百分比。因此,我們只需使用方程式2來將其轉換為ppm。

現在兩個誤差源的單位均為ppm了,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方程式7中顯示的RSS,或和方根值來將他們組合在一起。

這是由輸入引入的增益誤差和偏移電壓所導致的總體誤差。然而,很多人想看看他們在輸出上能夠會測量到多少誤差。為了將誤差折算到輸出端,使用方程式3。方程式3使用變量FSROutput,輸出的滿量程範圍。在圖1顯示的示例中,輸出的FSR為2Vpp。計算方法為輸入信號 (20mVpp) 乘以增益 (100V/V)。方程式8中計算的是輸出上的總體電壓誤差。

雖然這些誤差不是INA826的所有誤差,可以用相似的分析來將其餘誤差包括在內。

你現在知道了如何在伏特、百分率和百萬分率之間進行轉換,你已經可以計算系統的總體誤差了。如果你還想看看其他計算總體系統誤差的示例,請查看TI設計TIPD156內的附錄B。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分享丨如何正確區分誤差、不確定度、精密度、準確度、偏差、方差?
    傳統的方法多是用精密度和準確度來衡量。由於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是兩個性質不同的量,前者用標準偏差或其倍數表示,後者用可能產生的最大誤差表示。數學上無法解決兩個不同性質的量之間的合成問題。因此,長期以來誤差的合成方法上一直無法統一。這使得不同的測量結果之間缺乏可比性。測量不確定度為「表徵合理地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與測量結果想聯繫的參數」。
  • 淺談計量測量中的系統誤差
    根據性質測量誤差可分為三類:系統誤差、隨機誤差、粗大誤差。下面淺談一下計量測量中的系統誤差:    系統誤差的概念   在一定條件下,重複測量同一量時,始終恆定或按一定規律變化的誤差稱為系統誤差。系統誤差決定測量結果的「正確」程度。   許多系統誤差可通過實驗確定(或根據實驗方法、手段的特性估算出來)並加以修正。
  • 傳感器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的區別是什麼
    例如,牛頓第二定律F=ma,歐姆定律U=IR和系統誤差所服從的規律,均屬動力學規律。然而,氣體對密閉容器壁的壓力所遵循的規律卻與上述規律不同。無數氣體的分子在密閉容器內各按自已的方向和速度雜亂無章地運動著,它們彼此碰撞,並碰擊器壁,於是形成壓力。初看起來,這種運動毫無規律。但從總體來看,在單位時間內,碰擊器壁單位面積上的分子平均次數卻是一樣的。因此,在器壁上各處都承受著相同的壓力。
  • 計量系列11:測量誤差中的系統誤差
    1 系統誤差的定義系統誤差是「在重複測量中保持不變或按可預見方式變化的測量誤差的分量」。系統誤差分為恆定系統誤差和可變系統誤差。恆定系統誤差是大小和方向(正負)恆定不變的誤差,比如儀器固有的示值誤差。可變系統誤差是隨影響量按照線性變化或周期性變化的系統誤差,比如電阻隨溫度的不同其誤差也不同。2 系統誤差的發現測量的主要目的是準確,而系統誤差是主要影響因素。
  • GPS系統誤差的主要來源
    利用GPS進行定位時,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從而造成定位誤差。GPS系統的主要誤差來源可分為三類:與GPS衛星有關的誤差;與信號傳播有關的誤差;與接收設備有關的誤差。    1.與衛星有關的誤差    (1)衛星星曆誤差    衛星星曆誤差是指衛星星曆給出的衛星空間位置與衛星實際位置間的偏差,由於衛星空間位置是由地面監控系統根據衛星測軌結果計算求得的,所以又稱之為衛星軌道誤差。它是一種起始數據誤差,其大小取決於衛星跟蹤站的數量及空間分布、觀測值的數量及精度、軌道計算時所用的軌道模型及定軌軟體的完善程度等。
  • 測量誤差如何界定?
    測量精度是儀器最重要的參數指標之一,大部分的儀器精度基本都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部分可以達到萬分之一,精度越高,代表測量的誤差越小,那麼誤差是如何界定出來的呢?圖 1 測量誤差  二、測量誤差分類  測量誤差按照其性質和特點,可分為系統誤差、偶然誤差(隨機誤差)和疏失誤差三類。
  • 如何計算集成斬波放大器的ADC轉換器的失調誤差和輸入阻抗
    U61ednc輸入電流與輸入阻抗的關係U61ednc輸入阻抗規格對精確計算直流誤差沒有幫助,因為與ADC內部輸入阻抗引起的負載效應相比,輸入偏置電流是最主要的貢獻因素。U61ednc有兩個規格與輸入偏置電流相關:絕對電流和差分電流。
  • 化學分析中的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
    在分析化學中我們學到,在定量分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誤差,但是到底是系統誤差還是隨機誤差,記不住,分不清,那麼今天我們就對這些誤差進行歸納總結。1.誤差的分類根據產生的原因,誤差大致可分為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1)系統誤差系統誤差是由固定原因造成的,具有單向性、重複性,當重複進行測定時會重複出現。
  • 基於標定和插值的壓裝系統誤差補償
    因此,本文在不改變原有半閉環方式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於系統標定和插值的誤差補償方法。,可確保壓力傳感器反饋的壓力能夠代表工件的軸向受力。對於各類誤差,其他學者或業界人士都提出了有效的檢測和補償方案,但是由於系統誤差來源的多樣性和設備的複雜性,分別檢測和補償各項誤差是十分困難的。由於全閉環方式相比半閉環方式的區別在於,前者不需要逐一分析中間機構的各項誤差,而是通過將反饋機構移動到運動機構末端,直接規避了中間機構的上述誤差。
  • 起重機車輪多維量具的誤差來源分析
    因此,如何確保該量具的誤差能滿足測量要求成為一個困擾設計的重要課題。本文利用遊標卡尺的誤差來源理論結合本量具進行研究,驗證該量具的精度誤差是否與遊標卡尺一致。量具的誤差來源是從結構原理和製造質量,以及量具自身所產生的隨機誤差出發,根據誤差原理來分析和計算機構的各項誤差,並研究這些誤差對量具準確度的影響。
  • 「高性能計算」重點專項「數值飛行器原型系統開發」項目中期檢查...
    2018年10月23日,科技部高技術中心「高性能計算」重點專項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專項辦」)組織專家對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牽頭的「數值飛行器原型系統開發」項目進行了中期檢查。
  • 手機定位軟體有多大的誤差
    近日,記者發現有人打著如上「廣告語」在網絡上四處兜售一種僅對上海移動用戶有用、號稱最大誤差只有100米的手機定位系統,「該系統限查詢上海範圍內134~139號碼開頭的所有任何手機號碼,只要對方處於開機狀態並在上海市內,誤差最大只有100米。」
  • 機械錶誤差
    石英表就是以石英振動器取代機械錶中的擺輪,利用其正確的高速振蕩來計時的,一般而言石英表的精確度較高,瑞士標準是月誤差在15秒之內,有些精準的機芯更是可以達到年誤差幾秒之內。(2)機械錶依靠內部的機械裝置來控制手錶的均勻準確地走時,這些機械裝置是會受到地心引力,環境溫度等影響引起誤差,一般機械錶的誤差是按天來計算的,根據機芯的型號和製造品質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每天誤差30秒以內的都屬於正常範圍。
  • 在統計學中系統誤差具有()
    在統計學中系統誤差具有() 2014-08
  • 示波器的使用誤差分析
    討論又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首先是實驗方法上,是不是存在缺陷,使得結果必然存在一個誤差,比如設計電路不夠合理,使輸出幅值不夠,或者相位超前或滯後;另外從實驗過程看,由於讀取數據、記錄數據等,可能造成的人為的或偶然誤差;還有就是示波器的本身可能存在一些跟蹤信號能力不夠精確,導致存在系統誤差等。
  • 單擺測重力加速度誤差分析
    —測量值大於真實值【3】測量周期時,將n次全振動記成n+1次全振動——測量值大於真實值【4】單擺振幅較小,單擺擺球質量較大——沒有系統誤差【圖像法】根據擺長和周期平方的圖像來計算加速度,用的是圖像的斜率【1】計算擺長時,只考慮線長,而未加小球半徑
  • 這才是三坐標測量誤差分析的正確打開方式,你之前的錯了!
    生產實踐中使用的三坐標測量機絕大多數是正交坐標系三坐標測量機,對於一般的三坐標測量機而言,機構誤差主要是指直線運動部件誤差,包括定位誤差、直線度運動誤差、角運動誤差、以及垂直度誤差。三坐標測量機主要誤差分析對三坐標測量機精度評定或實施誤差修正,要以坐標測量機固有誤差的模型為基礎,其中,必須給出各誤差項的定義,分析,傳遞及誤差合成後的總誤差。所謂的總誤差,在三坐標測量機的精度檢定中,是指反映坐標測量機精度特性的綜合誤差,即指示精度,重複精度等:在三坐標測量機的誤差修正技術中,則是指空間點的矢量誤差。
  • 建築電氣知識:流量測量系統現場系統校準與誤差要求
    1.現場系統校準是指除節流裝置外的一、二次儀表(以及積算器)成套系統的校準,從一次表處加差壓信號進行。2.校準二次儀表示值誤差,應不超過允許綜合誤差,重要儀表常用點的指示誤差應不超過允許綜合誤差的二分之一。回程誤差應不超過允許綜合誤差的絕對值。允許綜合誤差等於一、二次儀表基本誤差的方和根。
  • 電量誤差竟達40%!綠源電動車SOC智能續航系統讓你遠離虛電煩惱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顯示誤差呢?而綠源的SOC智能續航系統是通過實時積分與放電修正雙重電量算法計算電量,實時顯示精準度達95%以上,以前SOC數字電量顯示只能在鋰電池上應用,綠源首次實現了SOC電量顯示方法在鉛酸電池上的推廣應用。
  • 瑞士機械錶誤差標準,機械錶誤差多少正常
    日曆機械手錶II型(中型表)走時瞬間誤差範圍為:優等品每24小時誤差-35~+65秒;一等品每24小時誤差-50~+95秒;合格品的走時瞬間誤差範圍為每24小時誤差-70~+135秒。延續走時均大於等於3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