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農村和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尤其是網際網路的普及,更是讓曾經落後的農村走上了快車道,於是有的人就把目光轉向了農村,希望在那裡可以找到賺錢的門路。其實這個想法還不錯,但是下面這幾個在農村曾經火爆的賺錢生意,你一定要慎重考慮。
第一,農資經銷商
以前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耕種土地,有時候還會為了相鄰地界的問題爭得面紅耳赤,大量的農民種地,自然需要大量的農資物品,比如鋤頭、钁頭、鐵鍬、鐮刀、鐵叉、垃犁,以及化肥、種子、除草劑等等,所以那時的農資經銷商生意非常興隆,很多人都是賺的盆滿缽滿。但是現在呢,進城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在農村幾乎看不到幾個,而留在村裡的大多是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和年幼的孩童,除了個別體力尚好的中老年人種地之外,很多土地都被撂荒,無人耕種,所以現在的農資經銷商生意慘澹,大不如前。
第二,傳統手藝人
記得以前,我們村裡還有一個鐵匠鋪,鋪子的主人是王大叔,由於他的手藝不錯,經常有人來找他打造鐵製品,比如鐵鍋、鐵鍬、鐵勺、菜刀等等,有的人還把廢舊的鐵絲、鐵皮拿過來讓王大叔打造成實用的小物件,為什麼那時的人們熱衷於手工打造的鐵製品呢?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匠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個性化需求打造,其二是花費較小,可以減輕經濟壓力,可以說是物美價廉。類似的傳統手藝人還有打井匠、竹編匠、修傘匠等等,可是現在他們幾乎沒有什麼生意了,因為人們經濟情況好了,可以隨時購買新的,舊的或者壞的直接賣給廢品回收的商販了。
第三,農村小賣部
記得小時候,每天一放學,我們這些小學生都會一窩蜂似的湧進村裡的小賣部,有的買方便麵,有的買麻辣條,有的買彩虹糖,還有的買鉛筆、本子、橡皮等文具,商店老闆每周都要去市裡補充貨源,生意非常火爆。可現在不同了,村裡的小學因為生源太少而撤了,學生只能去更遠的鎮上讀書了,沒有了眾多的學生客源,再加上網購對實體店的衝擊,農村小賣部的生意越來越慘澹。
前一陣子聽說我們村的小賣部老闆李大媽被人騙了好幾百塊錢,仔細一打聽才知道,由於距離村子不遠的一處工地開工建設,很多工人前來購買東西,李大媽頓時覺得生意快要好轉了,可是很多工人還沒領到工資,就在小賣部這裡賒帳,一來二去,賒的帳目越來越多,講信用的工人按時還帳了,可那些不講信用的一走了之,李大媽一算帳,不但沒有賺到錢反而還虧了不少,真的是太難了。
除了以上三種逐漸落寞的生意,你覺得農村還有哪些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呢?歡迎留言評論,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