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寶陶寶你在哪? 非遺傳承人與守護人帶你榮昌尋陶

2020-12-24 上遊新聞

連日來,由重慶市委網信辦、榮昌區人民政府主辦的「非遺,我來傳」網絡文化互動活動如火如荼——榮昌陶主題歌《陶寶陶寶 你在哪兒》MV火熱播放,不少網友開始計劃去榮昌尋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梁先才領銜的柴燒窯開窯網絡直播進入倒計時……

今天,讓我們跟隨上遊新聞的鏡頭,跟隨非遺傳承人與守護人,一起去尋找「榮昌陶寶」。

尋陶第一站

地點:榮昌安富鴉嶼陶藝工作室

推薦人:梁洪萍   非遺傳承人

推薦寶貝:泡菜罈

喜食酸辣複合味型的西南地區,家家戶戶都有一件相同的寶貝,那就是泡菜罈。這個看似樸實無華的食物容器,卻成為了千百年來人們共同的記憶紐帶。

如果要問哪一件陶器最能代表榮昌陶?在梁洪萍看來,那一定是——泡菜罈。

「榮昌陶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其中又以燒制泡菜罈子形狀的陶器最為有名。」梁洪萍說,在久遠的歷史中,最初陶器的發明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古時巴人善於釀酒、醃製,榮昌的泡菜罈既美觀耐看又優質實用,泡出來的菜不生花、不串味、不變味、口感清脆,所以泡菜罈的製作技藝才能歷經悠悠歲月依然保留至今。

「榮昌陶有『紅如棗、薄如紙、亮如鏡、聲如磬』的美譽,這誇的就是榮昌泡菜罈子。」梁洪萍說,泡菜罈在生活中看似尋常,但其製作技藝卻並不簡單。一個燒制精美的泡菜罈,可以說能代表榮昌陶的製作技藝高度。

一個泡菜罈的製作,要經過揉泥、醒泥、制坯、晾曬、修坯、刻花、上釉、打磨、裝窯、燒制、出窯等二十餘道工序。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榮昌陶的工匠們還以刻花、剔花、粑花、畫花、刷花、鏤花等裝飾手法賦予泡菜罈新的藝術生命力。

梁洪萍說,作為非遺傳承人,無論時代怎樣改變,她都將堅持守護好榮昌陶的「魂」,用傳統的技法做好每一個泡菜罈。

尋陶第二站

地點:榮昌陶博物館

推薦人:劉守琪 榮昌陶博物館館長

推薦寶貝:雄鷹展翅

如果到榮昌尋陶,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榮昌陶的歷史和故事,那麼榮昌陶博物館一定不可錯過。

劉守琪是榮昌安陶博物館的守護人,對於館內收藏的近10000件自漢代以來的榮昌陶文物和精品,他都了如指掌。來榮昌尋陶,請他當嚮導是再好不過了。

博物館中歷史珍品頗多,這一次,劉守琪帶網友探尋的是一件榮昌陶的工藝品——雄鷹展翅。

劉守琪說,早在漢代,榮昌地區就開始了制陶;到了唐宋時期,榮昌的制陶業日漸興盛,工匠們的技藝也愈發成熟;清末至民國時期,榮昌陶業持續發展,有了「精泥壺壺排成行,燒酒滴滴巷子象」的繁榮景象。「而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70至90年代,榮昌工藝陶大量出口海外,甚至作為國禮饋贈外國政要,榮昌陶從此獲得了世界的關注。」

劉守琪介紹說,「雄鷹展翅」是一件70年代的作品,曾在京交會上奪得金獎。這件作品通體黑亮,雄鷹雙翅剛勁有力,雙眼明銳犀利,把榮昌陶的造型美、雕刻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件作品的精妙之處,在於它特有的釉色。」劉守琪說,這件工藝陶作品在雕刻完成後,採用了榮昌當地特有的金砂釉完成上釉,形成榮昌陶獨有的釉色,燒制完後成,展翅的雄鷹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十分奪目。

尋陶第三站

地點:榮昌安富通安小棲

推薦人:管永雙 非遺傳承人

推薦寶貝:冬橘

榮昌安富街道通安村的一處院子裡,青磚黛瓦,古樹參天,精美的陶器藝術品自然散落在院子裡。

這裡是90後榮昌陶非遺傳承人管永雙和妻子李雲杉的家,也是他們創作榮昌陶的工作室。

與我們常見的傳統榮昌陶不同,陶泥在管永雙的手中變換了模樣,每一件作品都承載了他的感悟與思考,賦予了榮昌陶新的個性與光彩。他向網友們推薦的這件名為「冬橘」的作品也不例外。

管永雙說,2018年他剛來到現在所在的院子時,一眼望去,周邊都是成片的柑橘樹,當秋天過去、冬天來臨時,樹上三兩個被遺忘的柑橘開始乾癟,即便是凜冽的寒風,卻依然掛在樹上。「原本已經沒有了生命的冬橘,卻展現出了另一種生命力,於是我想通過作品來記錄這種生命的張力。」

每一顆樹上的冬橘都有著不同的形狀,管永雙手中創作的每一件「冬橘」也是獨一無二。

「作為一個手藝人,我想要去關心身邊事物的變化,將所見、所聞用年輕人的表達方式去呈現。」管永雙說,時代基因不同,榮昌陶的表現形式會發生改變,但不變的是對傳統技藝的繼承與堅持。

管永雙說,作為非遺傳承人,他堅持使用榮昌當地的陶泥進行創作,制陶技藝也堅守古法,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堅持著用最古老的柴燒方式燒制陶器,以追求傳統藝術與新思想的結合。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張瀚祥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陶寶陶寶你在哪?非遺傳承人與守護人帶你榮昌尋陶
    連日來,由重慶市委網信辦、榮昌區人民政府主辦的「非遺,我來傳」網絡文化互動活動如火如荼——榮昌陶主題歌《陶寶陶寶 你在哪兒》MV火熱播放,不少網友開始計劃去榮昌尋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梁先才領銜的柴燒窯開窯網絡直播進入倒計時……今天,讓我們跟隨上遊新聞的鏡頭,跟隨非遺傳承人與守護人
  • 陶寶陶寶你在哪? 非遺傳承人與守護人帶你榮昌尋陶
    》MV火熱播放,不少網友開始計劃去榮昌尋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梁先才領銜的柴燒窯開窯網絡直播進入倒計時……今天,讓我們跟隨上遊新聞的鏡頭,跟隨非遺傳承人與守護人,一起去尋找「榮昌陶寶」。梁洪萍說,作為非遺傳承人,無論時代怎樣改變,她都將堅持守護好榮昌陶的「魂」,用傳統的技法做好每一個泡菜罈。尋陶第二站
  • 「非遺,我來傳」活動啟動 民謠MV唱響榮昌陶
    同一天,由榮昌區委網信辦出品的《陶寶陶寶你在哪兒》MV正式發布,標誌著2020重慶網民文化季重頭戲——「非遺,我來傳」網絡文化互動活動也同步啟動。2020重慶網民文化季以「共建巴蜀文化走廊,共享網絡美好生活」為主題,將推出一系列線上線下網民文化活動。
  • 安陶小鎮陶寶巷子一期工程預計年底建成
    安陶小鎮陶寶巷子一期工程預計年底建成 2020-03-24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巴渝非遺驚夢:榮昌安富老街的"陶寶"故事(圖)
    巴渝非遺驚夢:榮昌安富老街的"陶寶"故事(圖) 2014-07-22 10:41:09安陶博物館供圖 攝   中新網重慶7月22日電(唐李嬡莎)說起重慶榮昌,四川的老饕吃貨都會垂涎於它豐富多樣的親民小吃,滷鵝、艾粑、涼糕、葉兒耙、黃涼粉…這些傳統美食有不少都歷史悠久,然而,時光的印記不僅僅是刻在了榮昌的食物中,也滲透在了這座城低調奢華的民間工藝裡,譬如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榮昌安陶。
  • 過節不想出遠門不妨去榮昌 三大好耍的地方都不收門票
    在古鎮裡,你可以欣賞湖廣會館的精緻雕花,感受趙氏宗祠的久遠傳承,品味爾雅書院的墨韻書香,還可以與摯愛的人細說衷腸。    除了看,吃當然必不可少。過年的時候,你可以在這裡品嘗清江豆鼓魚、刮刮粉、豬油泡粑等榮昌地道的民間美味,還能和家人一起在古鎮影視基地盡情地自拍,搓一搓你從未搓過的「巨型麻將」。這是春節期間景區為你精心準備的耍事,走過路過千萬別錯過喲!
  • 安陶小鎮藏「陶寶」 網民互動傳非遺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0日11時40分訊(記者 劉雪琴 曹建 實習生 程宇)今(10)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榮昌區了解到,近日,一段講述榮昌陶的民謠MV《陶寶陶寶 你在哪兒》引發關注。截至目前,該MV的播放量就突破了110萬,有關「榮昌陶」的話題也引發了網民的熱議。
  • 【雙曬】天下榮昌 巴蜀通廊
    如今,榮昌又以享譽中外的榮昌陶為起點,提出了安陶小鎮的建設理念,按照陶產業、陶文化和陶旅遊融合發展的模式,建設集文化、旅遊、產業、體驗、教育於一體的重慶市特色小鎮,打造中國西部陶瓷之都。在榮昌城區蓮花路34號的陽光扇藝店裡,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重慶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李開軍正聚精會神精雕細琢每一根扇骨,「若沒了這道工序,做出的摺扇就沒了榮昌摺扇的韻味。」正是這一代代制扇人累積的制扇精髓,讓榮昌摺扇擁有了獨特魅力:扇骨數量多且細密、扇面輕薄柔軟、扇面展開幅度大,聲名鶴立躋身「中國三大名扇」。
  • 看完這篇攻略,你會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榮昌
    這裡的陶器不簡單——安陶小鎮榮昌的陶器,也是了不得的。榮昌陶器和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陶、廣西欽州坭興陶並中國四大名陶。這個我作為一個重慶人竟然不知道,在了解了榮昌陶之後,不禁想誇獎一番榮昌陶的低調。來榮昌,必須感受陶文化,必須來安陶小鎮。
  • 蝶香文集【陶寶】推薦給書友們
    所以,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專家推薦從你的401(k)退休儲蓄計劃或者羅斯個人退休帳戶開始投資。Bach also advises to refrain from spending on small daily purchases like buying coffee every morning and instead to invest that money.
  • 區縣文旅精品薈 榮昌篇|天下榮昌 巴蜀通廊
    榮昌陶歷史悠久,源起於漢、發展於宋、盛行於明清,以「紅如棗、薄如紙、聲如磬、亮如鏡」而聞名中外,與江蘇宜興紫砂陶、廣西欽州陶、雲南建水陶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陶。如今,榮昌又以享譽中外的榮昌陶為起點,提出了安陶小鎮的建設理念,按照陶產業、陶文化和陶旅遊融合發展的模式,建設集文化、旅遊、產業、體驗、教育於一體的重慶市特色小鎮,打造中國西部陶瓷之都。
  • 天下榮昌 巴蜀通廊
    榮昌陶歷史悠久,源起於漢、發展於宋、盛行於明清,以「紅如棗、薄如紙、聲如磬、亮如鏡」而聞名中外,與江蘇宜興紫砂陶、廣西欽州陶、雲南建水陶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陶。 如今,榮昌又以享譽中外的榮昌陶為起點,提出了安陶小鎮的建設理念,按照陶產業、陶文化和陶旅遊融合發展的模式,建設集文化、旅遊、產業、體驗、教育於一體的重慶市特色小鎮,打造中國西部陶瓷之都。 陶文化,在這裡得到豐富的滋養與生長。
  • 榮昌陶器、榮昌夏布……駐華外國媒體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12月17日,2020走讀中國·感知重慶駐華外國媒體參訪團一行來到榮昌區安陶小鎮、夏布會館,近距離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夏布和榮昌陶器。90後夫妻潛心制陶置身榮昌區安陶小鎮,隨處可見以榮昌陶器為裝飾的特色景點,既有傳統文化的古樸,又有現代工藝的美觀。「這些陶器太精美了!」從陶寶古街、古驛道來到安北陶藝村,一件件精美的陶器讓駐華外國記者不住讚嘆,並拿出相機一一記錄下來。
  • 榮昌陶器、榮昌夏布……駐華外國媒體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12月17日,2020走讀中國·感知重慶駐華外國媒體參訪團一行來到榮昌區安陶小鎮、夏布會館,近距離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夏布和榮昌陶器。90後夫妻潛心制陶置身榮昌區安陶小鎮,隨處可見以榮昌陶器為裝飾的特色景點,既有傳統文化的古樸,又有現代工藝的美觀。「這些陶器太精美了!」從陶寶古街、古驛道來到安北陶藝村,一件件精美的陶器讓駐華外國記者不住讚嘆,並拿出相機一一記錄下來。
  • 天下榮昌 巴蜀通廊
    榮昌陶歷史悠久,源起於漢、發展於宋、盛行於明清,以「紅如棗、薄如紙、聲如磬、亮如鏡」而聞名中外,與江蘇宜興紫砂陶、廣西欽州陶、雲南建水陶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陶。 如今,榮昌又以享譽中外的榮昌陶為起點,提出了安陶小鎮的建設理念,按照陶產業、陶文化和陶旅遊融合發展的模式,建設集文化、旅遊、產業、體驗、教育於一體的重慶市特色小鎮,打造中國西部陶瓷之都。 陶文化,在這裡得到豐富的滋養與生長。
  • 區縣文旅精品薈 榮昌篇|​天下榮昌 巴蜀通廊
    榮昌陶歷史悠久,源起於漢、發展於宋、盛行於明清,以「紅如棗、薄如紙、聲如磬、亮如鏡」而聞名中外,與江蘇宜興紫砂陶、廣西欽州陶、雲南建水陶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陶。如今,榮昌又以享譽中外的榮昌陶為起點,提出了安陶小鎮的建設理念,按照陶產業、陶文化和陶旅遊融合發展的模式,建設集文化、旅遊、產業、體驗、教育於一體的重慶市特色小鎮,打造中國西部陶瓷之都。
  • 就在榮昌……
    好消息好消息榮昌安陶小鎮陶寶巷子項目近日正式復工預計今年底該項目的一期工程將建成據悉陶寶巷子項目將建造350個中國傳統四合院打造世界級院落藝術村一期工程佔地50畝建築面積陶寶巷子項目作為安陶小鎮的重要組成部分,毗鄰陶寶古街,濱水而建,總投資1.5億元,佔地170畝,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以匯聚全國陶藝大師、工匠藝人、作家、書法家、畫家、收藏家為目標,量身定製所需工作室、作品展示展銷、創作、居家兼容為目的,是進一步落實「安陶小鎮」4A景區規劃、設計、建設的最重要板塊。
  • 看榮昌如何做好「一片陶」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本次參展的7件榮昌陶藝作品的創作者既有梁先才、劉吉芬等積澱深厚的國家級非遺大師,也有管永雙、李雲杉等青年後起之秀,千年不熄的窯火、世代傳承的技藝並未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是什麼讓榮昌陶保持了強勁生命力?出政策,是榮昌給出的第一個答案。非遺傳承與創新的關鍵在「人」。
  • 看榮昌如何做強「一片陶」
    目前,榮昌陶大師園、榮昌國家級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等平臺已相繼建成投用,位於榮昌安陶小鎮的陶寶巷子項目正加緊建設中,到2023年350個青瓦白牆的四合院將平地而起、濱水而建。「我們將引進世界各地的陶藝人才,讓更多的知名藝術家來榮昌做陶、畫陶、刻陶,讓更多的藝術與榮昌陶碰撞、交融,為陶藝創新注入新動能。」陶寶巷子項目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