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計數是?漲知識了

2021-01-10 騰訊網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雅各布

如何計數,是人類社會從誕生之日起,就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那麼,古人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呢?除了結繩計數之外,古人還用過哪些計數的手段和方法?我們知道,人對世界的觀察、思考和認識總是遵循由近及遠,從熟悉到陌生的普遍規律,而人類思維的發展也是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按照這樣的思路,遠古的祖先最初對數的思考和表達一定也是通過身邊熟悉的事物和唾手可得的東西。我們現在的物質世界極大豐富,各式各樣的物品充斥左右,以至有時會發生選擇困難症,然而對處於原始社會物資極度匱乏條件下的古人而言,這種選擇卻少之又少。在這種情況下,如同把自己的身體部位作為丈量事物的尺度一樣,利用自己的身體部件,比如十根手指來計數是古人最自然、最簡單的選擇。正如古希臘的偉大哲人亞里斯多德所指出的:今天十進位的廣泛採用,只不過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生來具有十個手指這個解剖學事實的結果。可見數學的產生從一開始就是跟人用手指計數這一簡單質樸的表達方式聯繫在一起的。

然而用手指計數畢竟有其顯而易見的局限性,人只有十根手指,如果要表達十以上的數字該怎麼辦呢?這時候,利用身邊那些隨處可見的小石子成為古人的另一種選擇。把石子擺在地上,需要多少用多少,這也是一種簡單直觀的計數方法。其弊端是石子堆容易遭到破壞,不易保存,人們需要更加實用、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在繩子上打結和在樹木、獸骨等物體表面刻痕來計數,作為經濟活動的輔助手段,成為在文字發明以前,古人使用最多的兩種計數方式。

順便提一句,在表示記錄、記載的意義上,「記」和「紀」是相通的,既有人用「記數」,也有人用「紀數」。而「計數」中的「計」則是統計、計算的意思。後者更能準確反映我們在文中所要闡述的意思,即古人如何表達「數」的概念和計算數目。所以文中統一使用「計數」一詞,但是當引用其他材料時,仍採用其本來的寫法。

古人結繩計數

結繩計數和刻痕計數這兩種古老的計數方式都曾經在相對長的時間範圍內和相對廣的空間範圍內被廣泛應用著。我國一直到宋朝以後,南方仍有結繩計數的做法。更有人考察得知,結繩計數直到20世紀中期一直在雲南的少數民族地區延續著。而且不止是中國,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都有類似的計數方法。據說,古秘魯印加族人(印第安人的一支)用來打結的繩子名為「魁普」(quipus),表示的數目清楚、完備,用來登錄帳目、人口數及稅收數。而直到今天,在歐、亞、非大陸的某些地方,仍然有一些牧人用在棒上刻痕的方法來計算他們的牲畜數量。

文字反映文化。關於中華民族的原始文明,遠古祖先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我們可以通過分析漢字的古代形體得窺一二。前面提到,「數」字的古文形體就反映了結繩計數這種古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字,反映的是古人刻痕計數的習慣,比如「契」字。據考,「契」字的甲骨文形體只有現在的上半部分,近似於其小篆形體,右邊是一把刀,左邊表示刻劃的線條。因此,「契」的本義就是「刻」。因為刻的多是木,所以後來又在其下加了個「木」,成為「栔」。再後來下面的「木」被錯誤地寫成「大」,才有了今天「契」的字形。

漢朝劉熙在《釋名·釋書契》中說:契,刻也,刻識其數也。清楚地說明了「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幫助記憶數目。《詩經·綿》「爰契我龜」是說在龜甲上灼刻文字。後來,「契」也用來指代刻在獸類甲骨或竹木簡上的文字。《周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說的是後世用文字取代了上古的結繩記事,「書契」指的就是文字。因為這些刻有文字的竹木簡經常被用作訂立契約關係的憑證,因此「契」和「書契」也有「契約」的意思,我們今天常用的「地契」「房契」等詞的意思正源於此。至於「契」字在「默契」等詞語中表示情義相投的意義,則是後來發展出來的。

現在有的人在寫「契」字時在其右上角的「刀」旁加一點,寫成「刃」,這是不對的。要記住,「契」字表示刻,字形從「刀」。

另外,當刻講的「契」,後來還被加上金字旁,寫作「鍥」,表示用金屬刀雕刻之義。成語「鍥而不捨」的本來意思是指雕刻一件東西的時候,一直刻下去不放手。用來比喻做事情堅持到底,不半途而廢或者有毅力、有恆心。《荀子·勸學》中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既可以按照其本來的意思去理解,也可以按照其比喻義去理解。

繼結繩計數、刻痕計數之後,聰明的古人又發明了一種更加高效的計數方式。他們用竹子、木頭、獸骨等材料製成一些長短、粗細差不多的小棍子用來計算數目,不用時則把它們放在小袋子裡面保存或攜帶。這些小棍子叫做「算籌」。《說文解字》曰:籌,壺矢也。《漢書·五行志》曰:籌,所以紀數。「籌」原本指的就是這種用於計算的小棍子,因為多用竹子製成,所以字形從竹。「算」則是指用這種竹製工具進行計算。二者合在一起,形成合成詞「籌算」「算籌」。後來,「籌」和「算」各自都由「計算」之義引申出「謀劃」的意思。我們現在經常使用的「籌劃」「籌謀」以及「打算」「失算」等詞的意義就是這樣來的。

算籌

算籌是我國古代廣泛應用的一種計算工具,它的出現年代現在難以考證,但據史料推測,至遲在春秋晚期戰國初年時已經出現。算籌製作規範、體積小、便於攜帶,更利於精確計算,作為一種計數方式,顯然要比結繩計數和刻痕計數成熟得多。事實也的確如此,一直到算盤發明推廣之前,算籌都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計算工具。算籌計數法遵循十進位制,在世界數學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造,跟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的計數法相比,具有顯而易見的優越性。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說一說,我國古代在數學上的偉大成就的取得是跟古人對「數」的重視密不可分的。《後漢書·張衡傳》中所謂「通五經貫六藝」,說的是張衡學識淵博,精通典籍,具備多種技能。關於「六藝」的所指,現代有不同的解釋,其中一種根據《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六藝」是周朝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由此可見,古人對於「數」的學習要求和教育從那個時候就已經正式納入教育體系了。正因為如此,才會有後來算籌、算盤等運算工具的發明以及《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綴術》等數學經典的誕生。

相關焦點

  •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從結繩計數說起》老師:古人是如何計數
    通過閱讀了解計數方法的發展歷史,來感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並了解、掌握自然數的特點。下面我們一起學習《從結繩計數說起》。問題⑴導入 你知道古人是怎麼計數的嗎?知識講解1.計數產生的意義人們在勞動生活中有了計數的需要,比如數人數、數物體的個數和數獵物的數量等,因此產生了各種計數方式。2.計數方法的發展⑴遠古時代的計數方式。①石子計數:人們為了記錄捕獲獵物的多少,就將石子和捕獲的獵物一一對應擺放。石子的數量就是獵物的數量。
  • 上古乃至周朝佔卜與計數的工具籌策到底是什麼?古人如何使用呢
    在遙遠的原始時代,人類曾經憑藉兩隻手的詩歌手指來幫助算數,手指頭不夠用,古人又學會了利用草莖或是小竹棍幫助算數。這種辦法一直沿襲了幾萬年,到了已經是文明時代的商周秦漢時期。它還是人們常用的計數方法。戰國時代記錄大哲學家老聃言論的著作《老子》,其中第二十七章有「善數不用籌策」這樣一句話,意思說是說善於計算的人就不需要憑藉「籌策」了。
  • 10進位-屈指可數的計數方式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我們都知道,結繩可以用來計數,最開始的時候,一個結是代表一個數量的,比如有5個人,就打5個結代表,可是這種計數方法也出現了問題,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需要記錄的數字也越來越大,當需要記錄的數字到了100
  • 隨機抽取的四種計數方法
    計數原理分為分類加法計數原理和分步乘法計數原理,以這兩種原理為基礎我們可以推出更多複雜的計數方法。假設有m個不同的元素,我們從這m個元素中隨機抽取n次,求最終的結果種類。為了分析簡便,我們將上述抽取的過程稱為事件A,那麼事件A的結果應該如何計數呢?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事件A是否是重複抽取、結果是否計算順序。
  • 【漲知識】感冒了,可以獻血嗎?
    【漲知識】感冒了,可以獻血嗎?>感冒其實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通俗叫法我國《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中規定:上呼吸道感染病癒未滿1周者暫不能獻血這是因為在感冒期間身體處於不適狀態如果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時血液中粒細胞、淋巴細胞計數也會發生改變
  • Excel如何快速實現非重複值計數?
    Excel計數小夥伴並不陌生,在某些應用場景下需要對數據進行非重複值計數。如下圖所示,如何統計每位業務員服務過的客戶人數?如表中業務員「張三」雖然有5條服務記錄,但其只有兩個客戶A與C。「非重複值計數」,完成。
  • 天文學家如何給行星稱重? 看完又漲知識了
    天文學家如何給行星稱重? 看完又漲知識了時間:2017-01-18 11:51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文學家如何給行星稱重? 看完又漲知識了 行星是質量很大的天體,所以想要直接稱出它們的質量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沒有地球或木星大小的磅秤。
  • 古人如何預測天氣變化?談談古人了解天氣變化的演變過程
    古人如何預測天氣變化?談談古人了解天氣變化的演變過程四季輪迴、風霜雨雪、冷熱陰晴等天氣現象,與農業生產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關。尤其是對於我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來說,如果無法掌握氣候條件和天氣變化,對播種莊稼和糧食產量就會造成很多不可預知的影響。
  • 漲「典」知識(三十九):居民小區得電梯壞了、房頂漏水了,如何維修?
    漲「典」知識(三十九):居民小區得電梯壞了、房頂漏水了,如何維修?原標題:《漲「典」知識(三十九):居民小區得電梯壞了、房頂漏水了,如何維修?》
  • 教你看懂老黃曆,宜忌術語有玄機丨漲知識
    其實這種計數方法就是天幹+地支。天幹一共有十個,所以也稱為「十天幹」。大家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甲、乙、丙、丁」,就是天幹的前四位。後六位分別是「戊、己、庚、辛、壬、癸」。古人發現單用十天支來記日,十二地支來記月,不僅不夠用,還容易混淆。於是就把十天支和十二地支排列組合來計時。例如用天幹的「甲」配地支的「子」,「甲子」就成為了第一個數。這樣排列一共有六十個,就稱為「六十甲子」。在黃曆裡面,年、月、日、時等都用六十甲子來表示。因黃帝命公元前2696年為甲子,造歷。
  • 北洋數學講堂丨田剛院士暢談歐拉公式與計數幾何
    計數幾何問題是同樣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數學問題,研究多元代數方程的解的個數,是代數幾何的一個重要分支。田剛談到,上世紀90年代以來,受到物理學場論研究的啟發,計數幾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的研究更加系統化,與數學其他分支,如表示論、微分方程等,緊密相連。量子上同調環就是一例,它對古典的計數幾何給出了更深層次的、統一的理論總結。田剛還介紹了自己與阮勇斌教授合作在1993年給出了n(d)的嚴格定義,並證明了復射影空間的量子上同調環的結合律,進而得出n(d)的遞推公式。
  • 我們叫外國人「老外」,外國人又是如何稱呼我們呢?看完漲知識!
    我們叫外國人「老外」,外國人又是如何稱呼我們呢?看完漲知識!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顯著地提高,不少國人紛紛過上了小康生活,在解決溫飽之餘還會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在閒暇時間出門旅遊。
  • 程式設計師經典面試題:如何實現一個海量計數系統
    我們在開發中,經常有一些計數相關的工作。例如,抖音上的短視頻,有評論數,播放數。發送微博的時候,也有轉發數,評論數,點讚數,電商網站上,有著商品售賣金額,商品的出售件數等統計。那麼,這些統計是怎麼做到的呢?
  • 數位和計數單位有什麼區別 數位和計數單位的區別
    數位和計數單位強調的重點是不一樣的,也因此在概念、性質、表示方法、作用上產生了差異,下面來講講數位和計數單位有什麼區別吧。  第一:概念。數位是指寫數時,把數字並列排成橫列,一個數字佔有一個位置,這些位置,都叫做數位,從右端算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等等。
  • Baby黃曉明同時發文,一個教大家如何做壽司,一個表示又漲知識了
    Baby與黃曉明罕見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幾乎同時發文,一個教大家如何做無添加壽司,另一個卻表示自己漲知識了!而Baby化身小主廚在線教大家如何做任何無添加的壽司,她還在配文的開頭主動進入角色,雖然是自問自答型的,但是卻讓人感受到了她的調皮與可愛。對於Baby來說,無添加壽司只需要2步就能做成,第一步便是準備好捲簾,然後將準備好的紫菜與冷卻的米飯先後鋪在捲簾上,第二步便是將已經鋪好的捲簾用大力捲起來,這個過程是不能著急的,需要慢慢的去卷。
  • 看完又漲知識了!
    看完又漲知識了!時間:2020-12-15 12:52   來源:倉鼠手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宋朝人吃火鍋時可以吃到以下哪種蔬菜?看完又漲知識了! 宋朝人吃火鍋時,可以吃到以下哪種蔬菜?
  • 想起被數學支配的恐懼,就佩服古人的智慧
    事實上,中國數學研究源遠流長,如今的十進位制計數法、勾股定理、圓周率等數學知識,早在千百年前就被古人們記錄和研究。今天,青年君就帶大家看看古人的數學成就,一起領略數千年前的中華智慧。 從原始社會萌芽的十進位算籌計數法
  • 計數單位:原來有那麼多不常用的計數單位,不可思議居然也是?!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計數單位。(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什麼是計數單位呢?其實就是數字計量的單位。我們日常中使用到計數單位其實很簡單,不過就是個十百千萬,最常用的最大的計數單位就是億了。那當我們需要表達比億更大的數字的時候,我們要用什麼計數單位呢?億億嗎?
  • Excel怎麼按條件計數
    下面介紹Excel怎麼按條件計數。Excel按條件計數第一步,我們先來了解下要使用的函數:COUNTIF(要檢查的區域,要查找計數的內容)。第二步,在計數結果單元格中輸入並調用函數COUNTIF。第四步,選擇要查找並計數的內容。第五步,點擊回車就可以得到按條件計數的結果了。更多內容持續更新中,有疑問可以留言諮詢喲~
  • 漲知識|機場安檢條例是如何煉成的?
    漲知識|機場安檢條例是如何煉成的?那麼,看起來相當繁瑣的機場安檢條例,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從全球範圍來看,每一次新的安檢措施的出臺,往往都是因為曾經發生過重大的安全事故或隱患,使得機場安檢經驗和警惕性不斷提高。2001年,在「9.11」恐怖襲擊發生後兩個月,美國設立了交通安全管理局,負責全美機場乘客和行李的安全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