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作為一個海濱城市,讓每個大連銀自豪。作為大連銀,在炎炎夏日,一定要找幾天到周邊的這幾個海島上溜達溜達,因為這裡有不輸於塞班島的風情和不同於馬爾地夫的風景。
長興島位於中國遼東半島中西部,大連瓦房店市西側,四面環渤海,僅一橋與陸地相連。全島面積252.5 平方公裡全島東西長 30 公裡,南北寬 11 公裡,環島岸線 91.6 公裡,所屬海域 100 平方公裡,灘涂 1500 公頃。島上地勢呈丘陵地貌特點,西部較高,中東部較低,平均海拔 55 米,最高山峰塔山328.7 米。
長興島素有「海上明珠」之稱,旅遊生活岸線 36km ,海濱石林聳立,浴場沙軟灘平, 25 平方公裡原始森林山巒綿綿;「橫山遠眺」、「龍口甘泉」為復州八大景點之二;娘娘宮、三堂廟歷史遺蹟遠近聞名,已開發的日本高爾夫球場、當代飛行俱樂部、跑馬場、風車廣場、海濱公園、海洋動物表演館等特色旅遊項目,年吸引國內外遊客 80 多萬人次,是東北地區較具影響力的旅遊度假區。
西中島,島總面積47平方公裡,俯視全島,像蓮花一樣綻放在蔚藍的渤海之中,故又稱蓮花島。在瓦房店市西南58公裡的渤海海域,距大陸最近點0.8公裡,屬瓦房店市交流島鄉。因地處長興島與鳳鳴島西中部故名。
西中島屬於暖溫帶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海濱景點石林聳立,千姿百態,海濱浴場沙軟灘平,西山裡原始林山巒綿綿,鬱鬱蔥蔥。藍天、白雲、青山、碧水交相輝映,登山遠眺,如入仙境.細沙子的沙灘,可以進行沙灘排球,晚上可以篝火,讓您壓力的都市生活放鬆一下。還有海濱浴場,海濱度假村、海上戲水活動、划水俱樂部等,陽光、細沙灘、海水清涼--是您旅遊度假理想勝地。
在這麼好的海灘上玩什麼都是享受。沙灘排球、足球,或者堆砂雕等玩法都因為沙子細軟而樂趣倍增。下海撲騰、遊泳,立刻暑熱全消.下午退潮時趕海能撿到小蟹和大海星。傍晚坐在沙灘上看落日,這種歷史悠久的審美方式依然令人沉醉。娛樂項目不會隨太陽下山結束,晚上在沙灘燒烤、放煙花也很痛快。
西中島是大連所有的海濱浴場中唯一一個能看到夕陽西下的海濱浴場。
鳳鳴島在瓦房店市西南44公裡的渤海域,距大陸最近點0.7公裡。曾稱「焚木島」、「墳門島」。民間有神話傳說,古代島民聽鳳凰報警而常免於海盜劫難,後海盜射死鳳凰,島民為紀念神鳥而命島名。面積49平方公裡。中部多山,最高處海拔237.5米;東、西、北部低洼,最低處高程10米以下。由花崗巖構成。地表土質肥沃,林木茂盛,多灌木和刺槐,覆蓋率40%。屬暖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3℃,年降水量650毫米。設5個行政村,42個自然屯,7361人。以農業為主,有耕地15953畝,種植玉米、狗寶、辣根等。有中學、小學、廣播、文化站、醫院、福利院、供銷社等各種生活設施,是交流島鄉政治、文化、教育中心。有縣級公路,南部太山有燈塔。商代文化遺址「蛤皮地」為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
海王九島海王九島位於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是海洋景觀自然保護區,2000年8月建立。
海王九島風景區依據自然狀況和遊覽路線,劃分為大海王島、瘦龍島、小海王島3個景區。大海王島有海王頂環眺、燈塔山攬勝、望海樓遐思、龍爪獵景和海王灣觀奇;瘦龍島景區包括瘦龍島、海龜島和、井蛙島、觀象島、雙獅島和團圓島;小海王島景區包括小海王島和元寶島。
海王九島美麗,海王九島奇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海島遍布著數不盡的奇礁怪石:黑白石、蕎麥礁、獅狍爭峰、大象吸水、刺蝟撲食、神龜過海、羅漢醉酒、猴子觀日等等,不勝枚舉,有的像井蛙,有的像羊羔喚母,有的像巨大的元寶,還有的似熊嶽的望兒山、雲南的阿詩瑪、桂林的象鼻山。且每一處都有一個美好的傳說。因此,有人讚譽這裡是各地盛景的博覽會。
元寶島的東端高處,就是享有盛名的觀鳥臺。黃海海域內的水島,在這裡均可見到。鳥群時而騰空翱翔遮天蔽日,時而落地憩息蓋住了島嶼、礁石。特別是海鴨落下,似秋葉紛紛附地,海鷗飛起,如雪片輕盈飄舞,反差強烈,黑白分明。各種水鳥騰飛降落落大方,盡情歌唱,聲間錯雜,形成鳥類交響曲。這奇景,常使人如醉如痴,留戀往返。奇妙的是,這裡各種鳥的領地十分嚴格,各佔一方,互不侵犯。
團圓島、觀象島是白鷺的領地。退潮時,白鷺成雙成對地到海邊捉食小魚、小蝦、小螃蟹,漲潮時候便飛走,蹲在懸崖峭壁或樹枝上、草叢裡休息,一旦受到驚嚇,便呼地一聲飛起,不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而是一片白鷺難見天,非常壯觀。
海王九島地處黃海北部,北距莊河市城區15海裡,東至鴨綠江口60海裡,由大海王島、小海王島、壽龍島、元寶島、井蛙島、海龜島、觀象島、雙獅島、團圓島等九個島嶼組成。其中面積最大的大海王島,陸域面積僅為4.9平方公裡。
兩萬年的拍岸波濤,兩萬年的雨雪風霜,形成了蜿蜒34.2公裡的風景海岸線。這裡的奇礁異石有黑白石、蕎麥礁、獅狍爭峰、大象吸水、刺蝟撲石、神龜過海、羅漢醉酒、猴子觀日、有的島礁像巨大的元寶、像井蛙、像羊羔喚母,還有的像熊嶽的望兒山、桂林的象鼻山。
海鷗在北,佔據小海王島和元寶島索子,這方領地最明顯的 標誌是島、索、礁石一片白。這種鳥突出的特點是眼明嘴快,它覓海上漂浮的食物是在空中往下瞅,一旦發現,便箭似地衝下來叼起。長長的尖尖的嘴不但有力,還是抵禦侵犯者的武器,特別是春天孵蛋時,雌的蹲窩,雄的護衛,觀看可以,若要走近,它便毫不客氣地向你撲來。
鴨子佔據著草坨子和次楞礁一帶。海鴨子的潛水本領極強,一個猛子潛下去,五六分鐘才露出頭,口銜活蹦亂跳的小魚,脖子伸兩下便吞了下去。吃飽了便齊刷刷地引頸站在石礁上紋絲不動,遠望如同千把黑色鋼刀插在石礁上,非常壯觀。
黑島黑島,位於遼東半島大連與丹東之間的莊河市。此地山巒起伏,縱橫交錯,其中鳳凰山為黑島之冠 。鎮南海域平闊、浩瀚無垠,東偶是大海灣,北系平原,英納河自西蜓繞過黑島山北入海。
這裡地理位置奇特,海水無汙染,環境優美。主要景點有:「林永升塑像」、老人石、胡仙洞、迎潮通天洞、美齡礁等。鰲頭山西側的「金光海水浴場」,海水清澈透底,無汙染,能治療許多皮膚病。浴場灘平沙細,山海映襯,無論潮漲潮落,都能就浴。象這樣的海水浴場,全國也是少有。清朝道光皇帝稱之為「遼東二士」之首的滿族大學者和詩人多隆阿來黑島遊覽時,曾寫下「一水永聯獐鹿島,群峰環繞鳳凰山」之佳句,我國領導人王首道遊覽黑島時,題下四個大字「黑島覽勝」村南海域平闊、浩瀚無垠,東偶是大海灣,北系平原,英納河自西蜓繞過黑島山北入海。黑島歷史悠久,早在距今6500年前就有原始人繁衍生息。北吳屯遺址引起海內外史學界的關注。1894年9月17日於大鹿島至黑島南海域發生了震驚海內外的中日甲午海戰,民族英雄「經遠艦」管帶林永生在老人石附近壯烈殉國。1997年5月,在這裡立起了林永升塑像,大連市委﹑市政府確定此處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解放戰爭時,「宋美齡九號」輪船誤航至黑島東南深水臨岸處觸角擱淺。此礁因「美齡船」出事而得名「美齡礁」。同時產生了「名人效應」。同時鬥浪礁,老人石,鴿子石,熬頭山,蛤蟆山,歌浪嶼,一擔砣,狐仙廟,洞,彩巖長廊等多處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自然景觀也會讓您放鬆心情,體驗別樣的感覺。
蛤蜊島蛤蜊島位於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城東7.5公裡處,由一條1700米攔海大壩把小島和陸地連成一體。島東西長1.5公裡,南北寬0.5公裡。島上灌木叢生,藤蔓交錯,花草茂盛,這裡又是鳥類的王國,隨著季節的變換,候鳥遷徙常棲息在這裡。島上有很多自然景觀,如;一面牆、美人礁、將軍石等。蛤蜊島四周有眾多海灘,細沙潔白柔軟,海水清澈。最大的一處海灘長400米,寬30米,沙灘邊際的山崖下有天然淡水泉,水質清涼、甘甜,可供飲用,還可以用於海浴後衝洗身體。這樣優良的海水浴場,在遼南是少有的。入選中國首批無居民海島開發名錄。
大長山島大長山島位於長山群島中部,是長海縣政府所在地。大長山島因島長且多山而得名,島上海岸曲折,海灣連環,自然和人文景觀眾多。大長山島上建有環海花園,建築結合了歐式與東北亞風格,是一座充滿魅力的海上小城。大長山島旅遊景區由大長山島、哈仙島、塞裡島等28個島組成。遠看大長山島,如伏龍臥波,龍首微昂,中間連綿起伏的是蠕動的龍身;島上金蟾港的金蟾坨、鴛鴦港的鴛鴦坨也是惟妙惟肖。大長山島南端有祈祥園,這裡供奉著漁民心中的保護神——海神娘娘。海神娘娘高舉寶蓮燈,目光慈祥地凝視著前方百裏海域,保百舸和順,佑萬民平安。每年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的生日,男女老幼傾城而出,懷著祝福與祈願焚香叩首。千萬隻海燈放到海裡,隨波逐流,閃閃爍爍。三元宮是島上新建的建築,站在三元宮的大門口,面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背倚蓊鬱的青山,景致頗佳。大長山島景區東部有飲牛灣旅遊區,中北部有北海浴場,中部有環海公園、三元宮、雙鳳朝陽塔,西部有「海上人家」度假村、鴛鴦灣度假村和守島建島紀念公園。大長山島和哈仙島上都有不少漁家樂。
小長山島位於長山群島中部,屬於遼寧省長海縣,由30個島、坨、礁組成,海岸線和94.4公裡。長海縣小長山島座落在著名的「海洋島漁場」之中,享有「天然漁鄉」之美譽,盛產盤鮑、刺參、扇貝、赤貝等海珍品和小水產品。被列為國家級海珍品保護區和核大坨,珍品豐富,島靜灘闊,猶如世外桃源。小長山列島海上垂釣條件優越,被中國釣魚協會批准為全國海釣基地,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釣魚愛好者和遊客上島垂釣、休閒、娛樂。
廣鹿島 大連市長海縣廣鹿島位於黃海北部外長山群島的西部,是國家級海島森林公園,遼寧省風景名勝區之一。由23個大小島、砣、礁組成,陸域面積31.5平方公裡,海域面積1000平方公裡,海岸線長74公裡,廣鹿島地理環境得天獨厚,是距離大連最近的島嶼,素有「大連門戶」之稱。
長海縣獐子島鎮座落於遼東半島南側,黃海北部海域,由獐子島、大耗島、小耗島、褡褳島四個島嶼組成,陸域面積14.95平方公裡,海域面積991.4平方公裡。獐子島景色優美,海域廣闊,資源豐富,以盛產刺參、皺紋盤鮑、扇貝而馳名海內外,被稱為「鮑魚之鄉」,獐子島是中國最大的海珍品增養殖基地、中國海珍品原產地。
獐子島人熱情好客,有一句方言俗語;叫做「上船的餃子下船的面」,意思是說;只要客人來自己家裡,一定要吃麵條,一是順利平安到達之意,二是希望客人在獐子島多住幾天。如果您來島後遇到大風天氣開不了船,您千萬別著急,您就安心在這多住幾天,這是因為熱情好客的獐子島人感動了老天爺。叫做「人不留客天留客」。客人返程時,必須吃順風餃子,因為餃子形似元寶,寓意著恭喜發財,一路順風之意。
哈仙島哈仙島(哈仙村)位於黃海北部,隸屬於大連市長海縣大長山島鎮的一個行政村(在地圖上是長海縣附近的一個點位),位於大長山島西南六海裡處,東與塞裡島相對,西南與廣陸島相望。
哈仙島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且呈原始狀態,島上兩座海拔百米以上的象鼻山、大王山分立東西兩端,山上森林茂盛,植被豐富,有松,柞,槐,野生板慄,山花椒等灌木,野藤和爬蔓植物間雜。長年野花不斷開放,有迎春花(當地稱和尚頭花)、黃花等不知名的野花,秋有滿山的野菊花、紅豆果和爬滿峭壁紅豔豔的野藤。哈仙島的南側(當地稱南海)呈半包圍狀是海蝕巖、礁、洞,多為片麻巖構成,間雜少量的雲母片巖。懸崖峭壁排列,造型各異,有的呈石林狀,有的呈動物造型,有的呈盆景狀,由於險峻陡峭(漲潮時過不去),所以罕為人至,是攝影、繪畫、磯釣的最佳場地。中部的懸崖遮蓋處有臨海面頭朝東南的一尊渾然一體的大型鎮海石龜(身披紅鬥篷,常年有人供奉祈求);金沙灘浴場(這裡的砂質和水質都可以和海南媲美,是遊客不可不到的地方);西部有西大浴(大型天然浴場,要走二裡多的山路)。島的北部順山勢而下是平緩的港灣(蛤子灣),順灣居住著島上居民,也是漁船泊位和大部分海產養殖牧場。
格仙島格仙島屬於大連市長海縣,整個島內無工業,以旅遊行業和海產養殖業為主。格仙島在東北遼寧省大連市廣鹿島東北約5.2公里海域,屬長海縣廣鹿鄉。古名呵仙島。島名源於神話傳說,「呵」與「哈」對稱,故演變為「格」而得今名。明《遼東志·山川》稱葛藤島。島呈東西走向,長3.35公裡,寬0.38公裡。由石英巖、板巖構成。地形東寬西窄,形似鯊魚。地勢平坦,海拔67.8米。沿岸海灣、海塗極少,南岸畔有衝積沙帶,西側漲潮東北流,落潮西南流,流速1~1.5節。在東南方約1.85公裡處有水深4.4米之淺水區。西南有一礁脈向南延伸約0.74公裡。島上有居民800餘人,主要從事漁業。除產魚、蝦類,還產海參、牡蠣,特產銀針魚
格仙島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且呈原始狀態,山上森林茂盛,植被豐富,有松,柞,槐,野生板慄,山花椒等灌木,野藤和爬蔓植物間雜。長年野花不斷開放,有迎春花(當地稱和尚頭花)、黃花等不知名的野花,秋有滿山的野菊花、紅豆果和爬滿峭壁紅豔豔的野藤。格仙島的南側(當地稱南海)呈半包圍狀是海蝕巖、礁、洞,多為片麻巖構成,間雜少量的雲母片巖。懸崖峭壁排列,造型各異,有的呈石林狀,有的呈動物造型,有的呈盆景狀,由於險峻陡峭(漲潮時過不去),所以罕為人至,是攝影、繪畫、磯釣的最佳場地。中部的懸崖遮蓋處有臨海面頭朝東南的一尊渾然一體的大型鎮海石龜(身披紅鬥篷,常年有人供奉祈求)。
瓜皮島瓜皮島位於黃海深處廣鹿島東12.7公里海域,行政隸屬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廣鹿鄉,距離大陸約八海裡。東西走向,長2.7公裡,寬0.81公裡,海岸線長8.41公裡,陸地面積2.18平方公裡,海拔8.05米。
瓜皮島被稱為長壽之島,島上民風淳樸,可謂"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島上人與人之間關係非常和諧,被稱為當代的「世外桃源」。
在瓜皮島可以早起看黃海日出,美景盡收眼底;漲潮時海邊垂釣,有黃魚、黑魚等多種經濟魚類;海產品有魚、蝦、海參、牡蠣,特產銀針魚。退潮時趕海拾貝,抓螃蟹、撿海參,樂趣無限;入住當地漁家,體驗漁家生活,品嘗地道大連海鮮。瓜皮島風景秀美,民風素樸,海島水產資源豐富,綠色植被覆蓋率極高,遠遠望去小島鬱鬱蔥蔥,綠意盎然。登上小島,漁村的味道與特點盡在眼前,碼頭很小,四周停泊著漁船,離岸邊的不遠的漁家居落都堆放著各種漁具和設備;小狗歡跳,雞鴨歡鳴,一副其樂融融的和諧之美,但最為有特點的是,每家居所的房前屋後,都種栽著芙蓉樹,優柔秀雅的芙蓉樹寓意著這裡的人們生活富足,榮康世代。
海洋島,是長山群島外島最遠的一個海島,全島面積19.3平方公裡,距大連港76海裡,距離達長山島34海裡。海洋島自然風光優美、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海水清澈無汙染——是大連最清潔的海域之一,遠離喧鬧的城市,是難得的海浴、垂釣、休閒、度假和療養勝地。
財神島這裡,山,青翠繁茂,獨得一份清幽神秘;海,煙波浩渺,自成一種大氣磅礴;一切都如璞玉般天然,卻煥發出令人痴醉的美。這,就是財神島,長海縣廣鹿島附近的一座無人島,傳說,這裡曾是文財神範蠡與西施隱居之地,神仙眷侶,在這世外桃源一般的小島上演繹了一場真正的「海誓山盟」。
這裡山青海藍,風景旖旎,遠離城市的喧囂浮躁,日復一日,海風或溫柔或粗獷的吹來,沉澱著迷離的海味兒;年復一年,海浪或儒雅或強悍地侵來,譜奏著一曲愛恨糾纏的戀歌。
這裡山青海藍,風景旖旎,遠離城市的喧囂浮躁,日復一日,海風或溫柔或粗獷的吹來,沉澱著迷離的海味兒;年復一年,海浪或儒雅或強悍地侵來,譜奏著一曲愛恨糾纏的戀歌。
財神島,這座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的小島,曾經也有近百人居住而熱鬧不已。小島距離廣鹿島的直線距離1.5公裡,開快艇從廣鹿島到該島只需要兩三分鐘。該島也叫葫蘆島,因為它的形狀很像葫蘆。
在1998年以前,這個小島是有人居住的。據曾經在該島上生活過的老人回憶,他們能夠找到的該島有人生活的證據是一塊石碑,通過該碑上記載的時間推算,180多年前,該島就有人生活了。
石城島石城島位於黃海北部,長山群島東端。北距莊河4海裡,東距海王九島1海裡,由石城島、兵艦島、鷺島等9個島、礁組成。陸域面積26.77平方公裡,海域面積50.8萬畝,海岸線長35.4公裡。石城島屬季風性海洋氣候,空氣清新、景色秀麗、林木茂盛、植被良好,旅遊資源豐富,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旅遊風景區;被國家遊釣協會指定為全國第五處「海上遊釣樂園」。
塞裡島塞裡島在長海縣大長山島南3.7公裡處。為大長山島南部屏障,為海上要塞,故名。以漁業為主。沿岸曲折,灣澳多,灘涂少。產海參、牡蠣。耕地309畝,種植玉米、甘薯及經濟作物花花菜。有淡水源,水質良好。與大長山島有班船往來。
明《遼東志》載「澀梨島」即此,疑是盛產「澀梨」,諧音而成今名。長2.35公裡,寬0.67公裡,海岸線長5.37公裡,陸地面積1.49平方公裡,基巖由片麻巖構成。島形似金魚,東南高,西北平緩。全島地勢在海拔100米以下。植被覆蓋率較低。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9℃,年降水量625.1毫米,春夏多霧。設行政村,屬大長山鎮,轄5個自然屯,人口427人。
烏蟒島烏蟒島為長海縣長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西距小長山島20.7公裡,距大長山島26.1公裡。明《遼東志》稱「吳忙島」,俗稱霧朦島、龜島。烏蟒之名始清末,據傳以島上發現黑色大蟒而得名。長約2.5公裡,寬0.7公裡,海岸線長8.22公裡,面積1.88平方公裡,海拔203.9米。由石英巖構成,峭立險峻,四周傾斜入海。巖礁遍及,無海灣、灘涂。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8℃,年均降水量625毫米,春夏多霧。島外三岔路口潮流湍急,風大浪高。島上平地少,草木翠綠,淡水源不充足。有6個居民點,集居在險峻的山腰間。人口510人(1984年島礁普查數,下同)。以漁業為主,遠海捕撈漁、蝦,近海產海參、鮑魚、扇貝、海螺等享有盛名。在北部岸邊建有一小型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