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的「長亭外,古道邊」原是美國黑人歌曲,跟日本還有淵源

2020-12-14 出欄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弘一法師李叔同的《送別》,民國最火的校園歌曲,在學校畢業典禮、同學友人道別時隨時都能聽到。

《送別》發表於1915年,因為喜歡的人太多,數十年來,這首歌先後被《早春二月》、《城南舊事》、《我的團長我的團》等眾多影視劇選作插曲,又被樸樹、陳綺貞、「唐朝」樂隊等歌手翻唱,至今人們耳熟能詳。

長亭、古道、晚風、夕陽、濁酒、天涯,再加上「知交半零落」、「今宵別夢寒」的悽涼感傷,《送別》總會讓人想起元代戲劇家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還有範仲淹的《蘇幕遮·懷舊》:「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填詞之所以悲傷,是因為友人的離別。

李叔同早年寓居上海時結識了「天涯五友」之一的許幻園,曾在其「城南草堂」居住。後來因社會變幻、仕途不順等各種原因,許幻園破產,百萬財產和家業蕩然無存,他憤而進京要去找袁世凱討公道。

當時李叔同和他的日本妻子剛回上海,離別時依依不捨的為摯友寫下了這首《送別》,其後沒幾年便出家為僧。

因為《送別》詞曲意蘊悠長,有著十足的中國古典風,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這也是李叔同的作曲,其實這本來是首美國通俗歌曲。李叔同是根據約翰·奧德威的《夢見家鄉和母親》填的詞。

更好玩的是你肯定想不到這首曲子居然是黑人音樂。

19世紀末,美國樂壇流行一種怪玩法,歌曲模仿黑人音樂旋律創作,而由塗成黑臉的白人歌手來演唱。

奧德威就組過一個這樣的「黑臉吟遊樂團」在全國巡演,這首《夢見家鄉和母親》就是這樣的歌曲。

李叔同最早聽到這首歌並不是這個正宗的美版,而是日本的二手。

1907年,日本音樂家犬童球溪將《夢見家鄉和母親》填了日文歌詞,定名為《旅愁》——「西風起,秋漸深,秋容動客心。獨身惆悵嘆飄零,寒光照孤影。憶故土,思故人,高堂會雙親。鄉路迢迢何處尋,覺來夢斷心」。

這首歌很受日本人的歡迎,跟我們一樣,也有很多日本人以為《旅愁》是日本的傳統兒歌。2007年,《旅愁》還入選了日本百首經典名歌,至今傳唱不衰。

當年李叔同就是在留學日本時聽到了這首歌,多年後填了《送別》。

雖然在中國和日本都廣為傳唱了百來年,這歌現在在美國卻幾乎沒人知道了,原版的《夢見家鄉和母親》只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流行過一段時間。文化藝術就是這樣,「愛者得之」,它不屬於創作者,而是需要它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淺談《送別》——長亭外古道邊
    《送別》 弘一法師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後來,《送別》是一首歌詞,描述了那種長亭外古道邊的畫面,也說出天涯地角,知己零落的悲哀。而如今,《送別》即是一首歌曲,更是許多人的人生。
  • 《送別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它感動你了嗎?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這首旋律優美,意境深遠的歌曲流傳了幾十年,至今仍然為人們所傳唱。古樸的道路邊上,有一角亭落,碧色的芳草連片,似乎要開到天邊去,悠悠的晚風拂動著柳樹的枝葉,那讓人聽著不真切的笛聲擾動我的心情,看著夕陽,緩慢地在一座又一座山外落下,我發出不舍的嘆息。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 長亭外,古道邊的《送別》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1、作者簡介李叔同,清末民國初期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麼美的句子,為什麼這麼傷感?
    這個歌詞是一個中國人給一個日本歌曲做的填詞,歌詞非常有李清照詞的韻味,不同的是主人公最後的結局,李清照在憂鬱中死去,而那個填詞作者……李叔同當了和尚,成了大師。長亭送別,古道夕陽瘦馬,你的背影依然寂寞。那連天的芳草,萋萋無數,直到天的盡頭,這寓意著你的旅途,山山水水無歸期。你會遇見誰?某個杏花煙雨的清晨,你路過,偏偏有人明眸善睞,讓你動心。可知,你會忘記我。柳樹系不住你。晚風中,我用長笛吹起哀婉的離歌,為你送行。即使紅塵再相遇,也是路人。這是我母親生前最喜歡的一首歌。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你了解這個作品的作者嗎?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首動聽而悲涼的歌曲名為《送別》,被80年代的著名電影《城南舊事》選作主題曲,在中國傳唱了幾十年,歌詞的作者就是弘一法師李叔同。李叔同出生於天津,家族世代經營鹽業,開設錢莊,家世顯赫,是津門巨富。
  • 「長亭外古道邊」,你知道老重慶人送別的長亭在哪裡嗎?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一首《送別》,曾唱得多少人淚如雨下。 都說送君千裡終有一別,古時候,城外都有一個大家公認的用來送別的地方,也就是《送別》中的長亭,親友一路將客人送到此處,雙方互道珍重,就此作別。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指的是美麗的上海城南草堂外景!
    在上海的城南草堂,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座老宅的魅力,體會作者詩中「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美麗景象。長亭外中的長亭在城南草堂的不遠處,一路走過來就可以看到,是一座很精美的小亭子。小亭子在一個不規則的水池上,像古代王宮中的亭子。亭頂呈朱紅色,由琉璃瓦製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金子一樣。
  • 古典詩詞裡的絕美意象|長亭: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說到長亭,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想必是弘一法師李叔同的那首《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其實,長亭是古詩文十分常見的一個意象。南北朝時代庾信《哀江南賦》中,最早出現這一意象,「水毒秦涇,山高趙陘;十裡五裡,長亭短亭」。那麼什麼是「亭」呢?《辭源》裡說:「秦漢十裡置亭,謂之長亭,為行人休憩及餞別之用。」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為什麼一讀就會淚流滿面?同感!
    一 李叔同寫下巜送別》詞送別摯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那些古代送別的詩詞
    01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千古送別詩詞李叔同這詞真是很琅琅上口。古風味十足。十裡長亭一詞出自唐白居易原本、宋孔傳續撰之《白孔六帖》卷九:十裡一長亭,五裡一短亭。為了詩詞長短及韻律的需要,又往往簡稱長亭。
  • 長亭外、古道邊...參觀「弘一法師」李叔同舊居,感受不平凡的一生
    長亭外、古道邊...參觀「弘一法師」李叔同舊居,感受不平凡的一生 2020-09-0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亭外古道邊,無人不知的《送別》歌,作者是位才華橫溢的富二代
    提到李叔同,或者弘一法師,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但要說到有首歌的歌詞「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恐怕每個人都會哼上幾句。如此優美的文字,尤其最後一句「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簡直就是字字珠玉、入木三分啊。
  • 長亭外,古道邊,一行白鷺上青天?——那些年我們背串的詩詞
    紅酥手,黃滕酒,兩個黃鸝鳴翠柳;長亭外,古道邊,一行白鷺上青天。如果沒有學過這幾首詩詞的話,肯定覺得這就是原詩吧,節奏流暢,意境相融,沒有絲毫破綻!然而這其實是由三首詩詞融合而成的:「紅酥手,黃滕酒」出自陸遊的詞《釵頭鳳》,原詞是: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天,是在暗示什麼?哈哈哈笑到腦殼疼
    1、仙女風2、長亭外,古道邊,芳草天,是在暗示什麼?
  • 長亭外,古道邊,沒有芳草連天,只有徽商往來
    此外還有村口亭,它既有路亭的價值,又是古時親人迎送、妻兒惜別之處。原坐落在歙縣許村東沙塍楊充嶺石路旁的善化亭,是著名的路亭之一,由裡人許巖保於明嘉靖辛亥年建。供行人避雨小憩,意在行善,取舊時「善化賢良釋化愚」之意,故名「善化亭」。1984年善化亭遷至徽州區潛口民宅,立於登山道上。該亭方形,石柱瓦頂,四角高翹,諸簷皆飛。
  • 古道長亭之華寶亭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涼亭是中國古代獨特的道路設施,也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之一。華寶長亭,屹立風中,將往事一一收藏,靜待探訪者解讀。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天空,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城牆,每條古道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印痕。一個故事,一段記憶,一片風景,都會為之駐留。華寶亭,就是為古道而駐留的時光節點。走近它,開啟古道數千年的繁華繽紛,真實不虛。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為什麼一讀就淚流滿面?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看到這樣的詩句,眼前就會浮現出空曠幽遠的景象,讓人浮想聯翩,這首著名的詞句是近代大師李叔同所寫,出自《送別》。我看過李叔同的生平事跡材料,對他很敬仰,李叔同太不簡單了,甚至可以說是神話一般的人物。
  • 長亭外,古道邊,一行白鷺上青天——令人捧腹的古詩詞神搭配
    《紅樓夢》裡眾位才女就在大觀園裡玩過「集句」的遊戲,比如林黛玉那首:昨夜星辰昨夜風,(李商隱)三春白雪歸青冢,(柳中庸)雁聲遠過瀟湘去,(溫庭筠)淚盡羅巾夢不成。長亭外,古道邊,一行白鷺上青天。3、夜深忽夢少年事,惟夢閒人不夢君。4、借問酒家何處有,姑蘇城外寒山寺。5、洛陽親友如相問,輕舟已過萬重山。6、爺娘聞女來,舉身赴清池;阿姊聞妹來,自掛東南枝。小弟聞姊來,琵琶聲停欲語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