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防疫陷腹背受敵之困,民進黨竟催生出新興「支柱產業」

2020-12-06 臺海網

不是塑料做的臺灣,防疫工作何以陷入腹背受敵之困。

蘇貞昌、蔡英文和陳時中 資料圖

該來的沒來,不該來的來了。

一位女子引發臺灣防疫之困

先說臺灣島內的困局。這個困局是由一位女子引發的。在此之前,島內媒體不斷示警,說臺灣防疫很有可能出現破洞。但是,千防萬防,誰也沒有想到一位女子,競成了臺灣防疫的一大隱患,並有可能成為臺灣第一個超級傳播者。

這位30多歲的確診女子一開始說自己只是家庭主婦,生活軌跡單純。經耐心勸說、曉以利害後,該女子承認自己住在桃園,在臺北市上班,是酒店的「女公關」。

這個消息一出,整個臺灣島炸了。

調查結果,與該女子密切接觸者的數量不斷攀升,從30人到50人再到60人。這樣高度的不確定性,給臺灣社會注入不少的恐慌氣氛。然後,臺灣當局有關部門展開了大規模的取締和掃蕩。往日車水馬龍、笙歌不斷的街道頓時冷冷清清。有臺灣網友調侃說,她完成了臺灣歷任警政署長沒有完成的工作。

在對外方面,臺灣與世衛組織及其總幹事譚德塞的爭執,似乎是剎不住車了。雙方都沒有後退的意思。尤其是臺灣方面,特別是偏綠媒體,調門越來越高,情緒越來越激憤。

4月10日,臺灣一位有點名氣的女主播花了9分鐘時間,用英文痛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臺灣偏綠媒體大感過癮,為這段9分鐘的節目取了一個勁爆的標題「超狂9分鐘英文嗆爆譚德塞」。

在節目中,這位女主播說了這麼一句話:臺灣不是塑料做的(Taiwan is not made of plastic)。

那麼請問,不是塑料做的臺灣,防疫工作何以陷入腹背受敵之困。

民進黨當局催生出新興「支柱產業」

對於長期關注島內時事的朋友來說,民進黨操作網軍的這些「髒套路」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這些年,中國大陸忙著搞經濟建設,推動產業升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而海峽對岸卻在民進黨不斷「窮折騰」下,逐漸被「折騰窮」。從前,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是臺灣的支柱產業,如今,詐騙犯、網絡暴力和假消息卻成為行銷國際的「臺灣之光」。民進黨當局「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甚至通過「修法打擊假消息」等手段,獲得假消息的定義權,「攻擊我就是假消息」,要重判;「攻擊我的政敵就不是假消息」,不僅無罪,還要重賞。

事實上,民進黨已經在島內大大小小各種選舉當中,對這支網絡霸凌力量進行了細緻全面的「戰術養成」和「作戰訓練」。2020選舉中,與蔡英文競爭的同黨籍參選人賴清德、國民黨籍參選人韓國瑜都曾成為其攻擊的重點對象。

謝長廷(左)和民進黨網軍頭目楊蕙如

憑藉這支在網絡世界散播「仇恨病毒」和假消息的網軍,民進黨當局不斷炒作島內民粹情緒,煽動族群對立、省籍對立、顏色對立、兩岸對立,試圖將原本崇尚溫良恭儉讓的臺灣民眾,培養成為不明是非、見誰咬誰的瘋狗和鬥雞;以此獲得選舉的勝利,並在執政後轉移臺灣經濟現狀沉悶、經濟前景暗淡的核心問題。

靠造謠、抹黑、潑髒水和網絡暴力是無法振興臺灣的。民進黨當局不僅在丟臺灣人的臉,更在侵蝕和傷害2300萬臺灣民眾的核心利益。

經濟觀察報、海峽之聲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酒店「女公關」牽出一長串,臺灣防疫陷入腹背受敵之困
    臺灣的防疫工作正陷入腹背受敵之困。先說臺灣島內的困局。這個困局是由一位女子引發的。在此之前,島內媒體不斷示警,說臺灣防疫很有可能出現破洞。可能的破洞之一是從歐美返臺的人員,因為篩查不嚴,或許有漏掉的病例;可能的破洞之二是出現社區傳播,更加防不勝防。
  • 臺灣新北市舉行防疫大規模演習,市長侯友宜喊話民進黨當局
    臺衛生福利部門主管陳時中3月14日二度合體新北市長侯友宜,為的是新北市舉辦的防疫大規模演習,難道也是因為擔心會有社區感染這一天嗎?對此陳時中不願多談,不過這場演習確實演練的項目不少,包含應對大規模社區感染,甚至出動臺軍化學車。
  • 德國魯爾區工業成功轉型 服務業新興產業成新支柱
    原標題:德國魯爾區工業成功轉型 服務業新興產業成新支柱  原標題:德國魯爾區工業轉型經驗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武詩韻):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幾乎所有國家都面臨著工業轉型的課題。一個底特律倒下了,還有千千萬萬的「底特律」在苦苦掙扎。老的工業重鎮應對製造業轉型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德國魯爾區的工業轉型就是其中之一。
  • 聯合早報:從民進黨辱"中國"等觀臺灣創意缺失
    中新網5月18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刊出署名文章說,校名諧音的話題,挑動了一些民進黨人的靈感泉源。有民進黨人本來要背帶有汙辱「中國」意味的「獅甲國中」的書包,參加5.17的大遊行。臺灣最近力推包括文化創意在內的六大新興產業。
  • 臺灣防疫工作緊張進行中,民進黨要員卻全員退後?
    編輯:初陽對於民進黨的嘴臉相信是眾所周知的,向來都是哪裡有利益,民進黨就一定爭個頭破血流也要獲得,而對於那些對民進黨不利的事情就置之不理。不管是對於經濟還是對於民生,民進黨執政4年來並不關心,更關心的是怎樣利用執政之便剷除異己和壯大自己。
  • 綠營臺南補選陷苦戰 洪孟楷:民進黨自食其果
    (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3月1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3月16日的「立委」補選進入倒計時,綠營陷入苦戰,前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在臺南輔選時還打出悲情牌稱「民進黨只剩下最後一口氣」。對此,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直言,讓民進黨只剩一口氣的是「人民」,至於為何民進黨在深綠的臺南選得如此辛苦?
  • 港臺腔:疫情頻亮紅燈,民進黨還在裝睡
    面對境外不斷亮起的確診警報,民進黨當局故意視而不見。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如既往地保持淡定:那些只是「零星案例」,有些更是「偽陽性」。再說確診人士在臺接觸者「檢驗均陰性」,又能「排除感染可能性」。如此說來,臺灣境內防疫風平浪靜,「零確診神話」屹立不倒。
  • 「華航」改名成「中國臺灣航空」,是民進黨想要的嗎?
    近日民進黨當局積極展開「防疫外交」,口罩大放送。且先不論臺灣的口罩是不是已經到了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所說的「自己吃剩的才要給別人」的階段,單從送口罩時的政治動作看來,民進黨當局的所謂「防疫外交」就充滿了政治算計,令人嘆為觀止。
  • 民進黨當局防疫吹破牛皮!臺灣未登上歐盟日本邊境解封名單
    但是這樣的開放並不是全透性的開放,日本,歐盟等國家邊境開放僅針對於那些國內疫情控制良好、疫情趨勢減緩的地區和國家開放,而臺灣卻不在這些的開放名單之列。民進黨當局捐贈物資卻不在開放名單內反成笑話此前民進黨當局不顧臺灣地區人民的死活,硬是把臺灣地區的口罩捐贈給了日本、歐盟等國家。
  • 評論:民進黨,你的年度差評又到了
    就在別處歡歡喜喜迎新年時,臺灣近來又有上千民眾上街抗議,高喊「我要生存」的口號表達憤怒。民不聊生一至於斯,臺灣究竟怎麼了?何者為「亂」?因何而「困」?民進黨當局亂政之下,島內經濟民生慘澹,致使民怨四起。從民生之本農業觀之,蔬果價格崩盤,庶民血本無歸。工商業發展同樣不得其法,島內「缺電、缺水、缺工、缺地、缺才」的「五缺」難題愈演愈烈。
  • 有富餘口罩給美國人用,民進黨為何不放寬臺灣民眾口罩限購令?
    民進黨當局每周將提供10萬隻口罩給美方,消息一出,臺灣媒體和輿論立刻提出質疑。有媒體人就指出,既然蔡英文標榜防護衣要100%自己生產,那麼美國30萬套防護衣的原料是要準備拿來做什麼?另外,媒體人也指出民進黨當局防疫措施存在著若干矛盾點,在美國50州全部都出現確診病例的情況下,臺灣卻只將3個州列為旅遊警示第3級,難道美國各州彼此間是不通的嗎?相較於民進黨當局早在2月6日就宣布大陸民眾暫緩入境臺灣,這種「西邊嚴守東邊放水」的防疫思維,根本不合理。
  • 民進黨當局罔顧臺灣民眾健康
    民進黨當局自我標榜「防疫模範生」,近來卻被事實頻頻「打臉」。數月間,「出境才發現感染」的病例接連出現,頻率之高廣受輿論關注,引發各界憂慮。臺灣民眾面臨疫情風險,民進黨當局卻置若罔聞,辯稱「感染源有待釐清」,拒不進行普篩,同時「以疫謀獨」動作不停。
  • 臺灣《聯合報》:民進黨當局防疫雙標 讓「時中好棒棒」破功?
    但臺灣真是這麼安全嗎?3月中以來,大批歐美留學生、旅客回臺,從1月到3月底,境外移入確診者第一名是美國62人、英國59人,大陸只有11人。然而,民進黨當局卻沒有採取對武漢回臺旅客一般採取集中隔離檢疫,也沒有進行機場普篩,只針對明顯有症狀者檢驗,明顯雙重標準。
  • 民進黨局有暇「援外」卻難顧島內防疫需求
    作者:吳為近段時間,臺灣地區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島內防疫壓力不斷增大,臺灣民眾對防疫物資特別是口罩的需求持續增長。然而就在島內口罩「一片難求」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卻大肆向外「援助」口罩,大搞所謂「口罩外交」。島內民眾強烈質疑,民進黨當局究竟有沒有把民眾切身利益福祉放在心上?
  • 民進黨當局出臺所謂「秋冬防疫專案」,國臺辦:不要故意給臺灣民眾...
    有記者問:年終歲末不少在大陸打拼的臺灣同胞都在關注返鄉過年的相關訊息。近期民進黨當局出臺了所謂「秋冬防疫專案」,給臺灣同胞返鄉之路平添了波折。與此同時,往年的春節包機也沒有消息。對於民進黨當局把在大陸臺胞的民生需求進行持續的政治操作。請問您有什麼樣的評價。朱鳳蓮: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對兩岸同胞都是一樣的。
  • 民進黨當局被指防疫「大小眼」|新冠|英國_社會|臺灣...
    為了防止變異新冠病毒入境,多國及地區都宣布暫時禁止英國航班入境,但臺灣沒禁止,理由是「禁了之後,若從其他地方進來更麻煩」。臺灣衛生福利部門主管、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8日面對質疑表示,臺灣有管理優良的集中檢疫所,不用「封鎖」,也能達到防疫效果。
  • 藍綠決戰「中彰投」沒想到民進黨竟用一招「獨領風騷」
    蔡英文 資料圖15日,蔡英文在臺中、彰化、南投三縣市跑透透,八小時連趕九行程,大力為自己與民代候選人催票外,還譏諷對手韓國瑜的「徵服宇宙」說——在臺中造勢時,蔡英文強調,臺灣的航天和機密產業已有規模,走到下一個世代更要升級為太空產業,但「不是要徵服宇宙」,而是希望「將來太空上的衛星都是在臺灣製造,最大製造基地就在臺中」。
  • 沒了「兩岸一家親」,誰還買臺灣水果?民進黨當局叫囂,害苦臺農
    儘管近期兩岸關係緊張升溫,但民進黨當局卻一再挑釁大陸底線,不僅一再阻撓兩岸同胞進行文化交流,禁止臺商到大陸投資,更是妄圖依靠美國的力量,以武力抗拒統一。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率先從疫情中恢復,有臺灣網友發現,沒了「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一家親」,大陸消費者對臺灣農產品的熱情在下降。
  • 民進黨當局藉機炒作 操弄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改名
    原標題:民進黨當局藉機炒作,操弄臺灣華航改名[文/觀察者網熊超然]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去中國化」,這一次,輪到在航空行業上動手腳。日前,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宣布向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捐贈1000萬片口罩。
  • 人流管控 臺灣觀光業促民進黨當局明示
    清明連假觀光人潮引爆防疫破口爭議,屏東縣等多個觀光產業聯盟理事長和墾丁業者,7日聯合聲明強調防疫優先絕不指責誰?但懇請民進黨當局給明確指示,即使下令不能來也沒關係,但要讓業者有依據調配,不能開源至少節流,且別再汙名化墾丁。   臺灣地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昨坦言,面對疫情要戒慎恐懼,相關作法在執行面可更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