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養心殿地板下發現了貓膩,故宮中最陰森的地方又在哪

2020-12-20 海派思維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故宮》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故

宮中最陰森的地方在哪?有人說是冷宮。這話其實不對。因為按溥儀的說法,紫禁城中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房屋九千餘間。卻沒有哪一間房叫冷宮。事實上,凡是幽禁失寵妃子的房間,都能被稱為冷宮。比如說,明朝萬曆年間,王恭妃就被幽禁在了景陽宮中整整十年。那這景陽宮就是當時的冷宮。換句話說,冷宮的冷,不是指其陰森,而是指住在裡面的人,其心冷了!

另外,像明朝有個妃子李氏,因觸怒萬曆皇帝,被安置在了長春宮旁邊的夾道裡。這種冷宮是真的冷,夾道中風大,整天呼呼地吹著。但更恐怖的,是李氏住在這夾道中的尷尬,和宮外的乞丐無異啊!那麼,既然冷宮不是最陰森的地方,那哪裡才是呢?各位,故宮七十多座宮殿中,最陰森的其實是養心殿!

原因有三:首先,養心殿的布局像一把刀。這在風水上其實並不好,會導致煞氣太重。那為啥還要這麼設計呢?原來,這養心殿是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事務的地方。而皇帝有紫微星護體,乃真龍之軀,自然不怕什麼煞氣。但凡是進這殿的人,卻會因身處煞氣包圍之中而心神不寧,戰戰兢兢。

當這些戰戰兢兢的奴才、朝臣們站在威嚴的皇帝面前時,因為心神不寧,他們便不會玩心眼,只能如實地跪受筆錄!皇帝要的便是這效果!其次,這養心殿裝潢得氣勢磅礴,莊嚴肅穆,康熙帝曾在這裡接見過羅馬教皇使臣嘉樂。據史料記載,後者回去後大讚紫禁城的威嚴,順帶著好好誇獎了康熙一番。的確,當有人住時,養心殿顯得特別的高大上。但越是這樣的地方,當沒人住時,就越顯得陰森恐怖!

最後還有個原因,就是養心殿的冬暖閣曾是慈禧垂簾聽政的所在。這個老妖婆禍害中國大半個世紀,給人的印象就一直是陰森恐怖的。所以連帶著,養心殿也就成了紫禁城中最陰森的所在。好了,說完這個咱再來說另一個問題,專家在養心殿地板下發現了貓膩。事情還要從80年代說起。

據史料記載,專家在80年代曾啟動過一項對養心殿的修繕工程。打開其地板卻發現,養心殿的地下被鋪滿了水管。據專家推測,這些水管是用來通水的。北京的冬天天氣特別冷,但養心殿乃神聖之地,斷不可能如東北那樣燒炕啊。所以,古人就發明了這套系統。在最冷的幾個月裡,那些太監們會給這些管道中注滿流動的熱水。熱水緩緩釋放熱氣,讓人如沐春風。當然,夏天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降溫。

當然,養心殿中經常水流潺潺,那必然會滋生出眾多的細菌、黴斑,再加上溼氣重,如果一不住人,養心殿就會顯得特別的破敗和陰森。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在修繕時,曾於養心殿屋頂瓦片中發現一錫制寶匣,乃嘉慶時期的產物。匣子外部有祥龍彩繪,精美絕倫。匣內據說找到了五穀等祭祀之物。另外,專家還在養心殿正殿的木脊上發現了一個刻滿神明名字的神牌,還有香爐等物。這些發現讓人不禁懷疑,養心殿到底還有多少秘密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相關焦點

  • 故宮揭秘,為何宮鬥戲中最熱鬧的皇帝寢殿,是整個宮中最陰的地方
    故宮揭秘,為何宮鬥戲中最熱鬧的皇帝寢殿,是整個宮中最陰的地方我相信只要是中國人,只要對歷史有點了解,都應該知道,歷代上有八位皇帝都居住在養心殿,在哪個年代,住在養心殿就是權利的象徵,意味著你是這個國家的統治者。
  • 皇帝居住的養心殿陰冷潮溼,專家挖開地板一看,「秘密」被發現了
    皇帝居住的養心殿陰冷潮溼,專家挖開地板一看,「秘密」被發現了故宮是我國著名的古建築,也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特別是故宮的養心殿,是皇上呆的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甚至比皇上的寢室還要長。但是故宮的養心殿有一個奇怪現象,就是常年陰冷潮溼,這讓很多人納悶,皇帝居住的地方為何會這樣呢?專家挖開地板一看,「秘密」被發現了。養心殿是在明代的時候建立的,就在乾清宮的隔壁,佔地面積也是非常大的,達到了5000平方米左右。除了五個後殿之外,左右兩側還有十幾個寢室,可以說養心殿是皇上的第二個寢室。
  • 為何故宮養心殿常年陰冷?專家解密:原來如此
    但每一個去故宮養心殿參觀的夥伴們都會發現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在養心殿待久了之後會感覺到陰冷,據說養心殿常年都是保持著這種狀態,讓很多夥伴都存在著好奇之心。根據故宮的維護管理員的供詞,對於這種現象也感覺到非常無奈,畢竟故宮是作為古代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在選擇建築的時候都會選擇木材,而在潮溼的空氣中木材很快就會出現腐爛的狀態,就算你發現了腐爛然後再去更換木材,但始終都是治標不治本。對此,完全不能改變養心殿的潮溼陰冷的事實。
  • 2020年故宮養心殿九成開放
    (原標題:2020年故宮養心殿九成開放)
  • 養心殿作為皇帝居住的場所,為何如此陰暗溼冷?專家告訴你答案
    養心殿作為皇帝居住的場所,為何如此陰暗溼冷?專家告訴你答案說起去北京旅遊,像什麼長城,故宮,頤和園等都是必打卡的點,尤其是故宮,因自古以來都是皇家的住處每天都能吸引大波的遊客前來觀看。但因為故宮修建的時間實在太久遠了,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風吹雨打後一些建築材料都會出現一些或這或那的問題,都是即使是故宮也免不了要面臨要維修的這個問題,而且是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對故宮進行一次修繕。
  • 我國故宮養心殿常年寒冷,你知道原因所在嗎?讓專家告訴你
    文/丁簡中國人應該沒有人會不知道北京故宮吧,故宮那美麗嚴肅的外表吸引著數以萬計的遊客,大家應該都知道故宮的養心殿吧,為什麼有人說一去養心殿就會莫名覺得很寒冷,這是什麼情況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北京遊客去的最多的地方就要數故宮了,養心殿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養心殿南北長約63米,東西寬約80米,佔地大約5000平方米。它是為了皇帝臨時休息而居住的地方,在康熙年間,這裡曾做過宮中造辦的作坊,專門製作宮廷御用物品。很多去故宮的朋友你們知道故宮養心殿為何會常年寒冷嗎?
  •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常年潮溼?專家撬開地磚後,終於揭開了這個秘密
    在這麼多非常有名的古代建築中,最為出名的當屬位於北京的故宮,在我國的歷史上面有很多的人都曾經為故宮寫下很多的名句,讓很多的人都對故宮有更為深入的了解。這樣非常有歷史的古代建築中,自然也包含著很多古人所留下來的秘密等著我們去發現。就比如為什麼故宮的養心殿為什麼一直都是非常的潮溼的?專家在之後把這裡的地板撬開之後才最終揭開了隱藏在裡面的秘密。
  • 拆開地板才發現其中的真相
    說到故宮,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中國古代皇帝居住的宮殿,因為建築宏偉氣勢龐大,也讓故宮這個建築群聞名中內外。去過故宮遊覽的人都知道,它是明清兩個朝代皇帝的府邸,因為面積廣闊所以故宮也被稱為「紫禁城」。
  • 故宮最「陰森」的三個地方:第一個在《延禧攻略》中出現過
    故宮最「陰森」的三個地方:第一個在《延禧攻略》中出現過大家一定很熟悉紫禁城吧。它在明成祖在位的時候就開始修建了,歷史非常悠久。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建築。每年都會有許許多多外地遊客慕名前來,去故宮進行參觀,領略這一古老建築物的獨特魅力。它是古代宮殿建築中的一大奇蹟。偌大的紫禁城裡,有三個十分神秘之地,這三個地方處處提現著神秘詭異,透露著點點陰森。凡是有遊客來這三處,都會覺得壓抑恐怖,內心煩躁。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一看,傳言果然是真的
    因此皇帝就會給自己造一個專門用來「養心」的地方,這就是「養心殿」。故宮作為明朝建立的都城,當然也保持了這種中華傳統。1406年,朱棣考慮各方面的原因,決定遷都北京,並且動工修建故宮。這座明朝的超級工程佔地15平方米,宮殿有70多座,而房子更是多達9000多。作為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老房子」,故宮後面漸漸地留下了不少神秘的傳說。
  • 故宮中陰氣最重的3個地方,比冷宮還要陰森,遊客參觀都說害怕
    說起我國的故宮,可以說在古代那是最為神秘的地方,自明朝朱棣修建之後,故宮就成為明清兩朝皇室居住的地方,圍繞著這處皇帝辦公和居住的地方,也流傳了諸多的傳說故事,引起很多人想要一探究竟。要說起故宮中最為陰森的地方,很多人都會認為是囚禁失寵妃子的冷宮,因為歷經兩個朝代數百年,很多不受寵愛的妃子往往會在冷宮中孤獨一生,很多年紀輕輕便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殺。但是在故宮中,還有幾個地方比較陰森,雖然現在很多人都會前去參觀,但陰森的氣息始終沒有消失。
  • 故宮中陰氣最重的3個地方,比冷宮還要陰森,遊客參觀都說害怕
    說起我國的故宮,可以說在古代那是最為神秘的地方,自明朝朱棣修建之後,故宮就成為明清兩朝皇室居住的地方,圍繞著這處皇帝辦公和居住的地方,也流傳了諸多的傳說故事,引起很多人想要一探究竟。
  • 故宮養心殿常年陰冷讓人納悶,專家挖開地板一瞧,秘密被發現了
    相信看過我國古裝劇的人都知道良心戰是什麼樣的地方。這是皇帝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甚至比皇帝的寢宮還要長。因此,良心戰比很多宮殿重要得多,所以他可以在這裡糾正節奏,甚至在良心戰中熬夜休息。,但是在以前的故宮良心戰中有一個奇異的現象。
  • 在故宮養心殿中,原來深深隱藏著這麼一個誰都沒想到的秘密
    故宮中的房間有9999間半,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這麼大的地方,即便是已經建成近六百年,裡面肯定仍隱藏著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慈禧、慈安兩太后垂簾聽政就發生在養心殿前殿的東暖閣,順治、乾隆和同治三個皇帝更是在養心殿逝世。養心殿名字出自孟子的「養心莫善於寡慾」(《盡心章句下》),意思就是:「修養心性的方法,沒有比減少欲望更好的了。」殿中上懸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
  • 故宮三個「陰森」的地方,遊客去了,會有頭皮發麻的感覺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文化遺產。這裡曾經是明清兩朝的故宮,作為封建統治的中心,這裡發生過太多的事情。這些發生在這裡的故事,任何一件都是關乎著國家命運的事情。今天的我們在憑弔古人的時候,大家都想去了解這裡曾經發生的故事。在故宮中有三個「陰森」的地方,遊客去了,會有頭皮發麻的感覺。
  • 專家撬開地磚,發現皇家玄機
    專家撬開地磚,發現皇家玄機故宮是在永樂年間修建成的,自從明成祖朱棣費耗全身精力修建成故宮後,紫荊城便是皇帝擁權的象徵,整個故宮總面積約有72萬平方米,全部宮殿一共約有70餘所,養心殿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清朝的時候,有8位皇帝在這裡居住過。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陰冷潮溼?
  • 故宮養心殿修繕正式開工 將忠實還原歷史場景
    昨天下午,工作人員從養心殿屋頂請出埋藏在正脊內的寶匣,標誌著養心殿修繕工作正式啟動。9月3日下午,「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修繕開工儀式」在養心門前舉行。養心殿修繕7707平方米昨天下午,隨著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與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一起「請」出養心殿正脊中的寶匣,標誌著養心殿修繕工作正式啟動。紫禁城重要的古建正脊中都存有寶匣,這是一種「趨利避害」的鎮物,裡面一般存放有五色元寶、五色寶石等物。大修前通常會將寶匣請出,待修繕完工後再將寶匣「歸安」。
  • 故宮養心殿房梁中罕見寶匣現世,其上繪有青龍乃鎮殿之寶
    喜歡追宮廷古裝劇的人對養心殿都不陌生,幾百年來養心殿作為帝王的寢宮,古時那些後宮妃子們無不絞盡腦汁,想著法子每晚能到養心殿中伺候皇帝,所以養心殿在故宮一直都是很特殊的存在。養心殿在修繕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在養心殿的房梁上驚喜的發現了一個寶匣,藏在房梁脊正中的磚石暗格之中。
  • 養心殿裡又有什麼新故事?「年更」大作《故宮新事》今天上新
    今天故宮宣布《故宮新事》第三集正式對外發布。這部由故宮博物院獨立出品、真實反映「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進展的紀錄片,自2017年第一集、第二集上線到現在豆瓣評分8.9分,引發了觀眾更高的期待。這部「年更」性質的紀錄片今天迎來了第三集,新的一集中,養心殿又給我們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呢?
  • 你看到的故宮是假「故宮」,關鍵地方並未開放,是什麼地方?
    故宮顧名思義也就是:故國的宮殿。在過去,故宮也被稱為紫禁城。紫禁城建立與1406年,集齊全國各地能工巧匠花費了14年的時間才全部建好。它經歷了歷史上兩個最久的朝代—明朝和清朝。是現今中國國代最大的古建築群,氣勢恢宏,雄偉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