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車在國內的銷量一直不錯,「雙田」一直引領著業內的潮流,東風日產等品牌則緊隨其後,在中低端市場的佔比也不小。但它旗下的一款車,銷量卻一直較為慘澹,那就是「樓蘭」。就目前的數據來看,它似乎並未完成自己的預期任務,今年2月的銷量只有1000多一點。明明顏值也不錯,配置也不低,價格還實惠,為什麼人們卻更青睞於同級別的「漢蘭達」和「冠道」呢?「俠客風情」的樓蘭,落地只需27萬,為何月銷僅僅1000?
樓蘭在顏值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從它的外觀來看,完全符合一輛「中型高端SUV」的身份。在滾滾車流之中,往往最突出、最有特點的那一個就是它了。在突出個性和張揚的同時,又保留了幾分穩重和大氣。最好看的還是在車的側面,線條採用流線型設計,營造出了一種運動感,將近5米的車長將這個線條拉伸得更為好看了。在車身顏色方面,琥珀金可以把外觀細節處的塑料感掩蓋掉,而且也比較秀氣。
再把眼光看向內飾,真是與外觀形成了劇烈的反差,腦海中浮現的只有「塑料感」「廉價感」這些詞彙。雖然漢蘭達在內飾上也算不上美觀,但是沒這麼「俗氣」,更別提主打豪華上檔次的冠道了,它在內飾方面和冠道還真不是一個「段位」的。雖然它的內飾採用了大量軟性材料包裹,但是中控臺旁邊設計了超粗的V形鍍鉻條,一眼看上去像一個「油膩大叔」套上了「金鍊子」,只能用「俗」來形容了。再看看這個方向盤,一百個人裡有一百個人說醜,看來樓蘭在內飾設計上真的很有問題!
樓蘭在空間利用上也並不能使人滿意。本來顧客購買SUV的意願就是作為家用,這樣的中型SUV就更應該坐到這一點。在乘坐空間上,它表現的中規中矩,空間足夠用,後排坐3個人也不會擠,還可以調節座椅角度來保證舒適性。但是後備廂卻太小了,由於它過度注重外觀設計,車尾部分隆起太高,因此消費者對後備廂的空間和尺寸都是吐槽不斷。按理說,日系車的空間應該是有較高利用率的,怎麼到了樓蘭這,就完全不像個日系車了?
綜合看下來,樓蘭外觀比較大方,操控和油耗都沒有問題,還配備了Bose音響等等,配置上該有的都有了。但是在整體構架方面,似乎「自相矛盾」了。既然外觀設計的那麼好看,為什麼不在內飾方面多下點功夫?這個內飾完全不像「高端SUV」,甚至連普通的中低端SUV的內飾都不如。目前的潮流是「科技感」,「豪華感」,但是它卻跟這兩個詞毫不沾邊。
究竟是因為技術不行,還是它在忽悠消費者呢?其實應該是東風日產的戰略出了問題。東風日產是否一致堅持著技術創新?沒有,如果它願意在技術方面進行變革和創新,就不會在樓蘭身上配備這麼「樸素」的內飾了。一款上市了將近7年的車,在外觀方面設計得再好,也是徒勞,如果不再抓緊時間進行企業的戰略變革,「以低價換銷量」的做法無疑是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