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4 0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防災減災日:這些防災知識請收好!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區發生了強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這次地震出現的新情況及經驗教訓,全國人大對防震減災法進行了重新修訂。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二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日常生活中遇到突發災害時,應該怎麼做?這些防災知識請收好!
地震:遇到地震時,迅速找到頭頂保護物跑到室外開闊地避險,離建築物越遠越好。來不及跑出房屋時,可選擇廚房、浴室、廁所、樓梯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險。在公共場所,要就地選擇遮擋物躲避。
火災:遇到火災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逃生時不可蜂擁而至或留戀財物。必須穿過火區時,應儘量用浸溼的衣物披裹身體,捂住口鼻,貼近地面。身處高層著火時,若出路被封堵,應退到室內,關閉通往著火區的門窗,用溼布料、毛巾等封堵著火區方向的門窗縫隙,同時靠近沒有火的一方的門窗呼救。
雷雨:注意關閉門窗,室內人員應遠離門窗、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關閉家用電器,拔掉電源插頭,防止雷電從電源線入侵。在室外時,要及時躲避,不要在空曠的野外停留,如果無處躲避時,應儘量在低洼處躲避,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體的高度。
觸電:發現有人觸電後,火速切斷電源,可同時利用木棒、橡膠製品等絕緣物品挑開觸電者身上的帶電物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未切斷電源前,施救者切勿用手直接拉碰觸電者。
疫情:少去人員密集場所,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勤通風,出門戴口罩,做好體溫監測,發現症狀及時就醫。
原標題:《防災減災日:這些防災知識請收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