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曾妄圖遷都中國

2020-12-15 騰訊網

日本向中國投降儀式

二戰中期,日本對美發動著名的「珍珠港」偷襲,隨著美國海軍在尼米茲的指揮下,通過潛艇開始了初步反擊,大量的日本貨輪被擊沉,要知道,日本是個島國,資源本就嚴重依靠進口,而在航空運輸不發達的二戰時期(估計發達也不敢大量運輸,畢竟運10噸米的油錢都夠買幾千噸的米了),運輸基本靠各類貨輪,美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嚴重的壓制了日本經濟。

潛艇是貨輪天敵

日本國內經濟受到嚴重打擊,這時,日本的國會開始提議遷都,遷都的方向便是中國大陸,利用中國博大的領土和豐富的資源完全可以跟美國打上百年,但是在選址時,出現了不同的意見,時任日本首相的東條英機主張遷都在瀋陽,理由是東北物資豐富,土地肥沃,更重要的是東北是日本關東軍駐紮地,經過幾十年的耕耘和幾百萬日本僑民的遷移,這裡更適合天皇「運籌天下」,但是日本天皇裕仁卻更中意遷都北京(當時的北京早已被日本侵略者佔領),他認為蒙古人、滿洲人都曾順利的統治中國,大和民族也能夠,並且在遷都之前,就先移民一千萬。

時任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前排左三)

二戰時期日本天皇裕仁(右)與日本太上皇麥克阿瑟(左)

當然我們也都知道了,日本的這一計劃根本沒有得以執行,主要的原因其一就是當時負責移民任務的日本海軍和陸軍不對付(相互馬鹿的幹活~),海軍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鋼材建造大型的運輸船舶以及護航軍艦,應該壓縮陸軍馬鹿資源供應,而陸軍則認為不需要海軍馬鹿的支持,陸軍自己就能建造各類船舶(二戰時期,日本陸軍設計建造了不少大型軍艦,而日本海軍也自己設計建造了不少坦克裝甲車~~~),於是相互扯皮,歡樂之極!

海陸軍皆為馬鹿

其二是美軍潛艇的威脅,日本軍政府不敢冒險,畢竟一條船就是幾千條命,就算不被全部擊沉,帶給日本人自己的心理陰影也會影響極大(畢竟當時日本的所有宣傳裡,美國都是被他們壓著打的)。

日本二戰時期宣傳畫

因此,日本當局決定決議暫緩,等徹底擊敗美國太平洋潛艇部隊再議,再後來,就是裕仁的投降號召,日本軍國主義的覆滅。

相關焦點

  • 二戰末期日本的瘋狂計劃,本土失敗就遷都中國
    眾所周知,二戰末期,日本為了抵抗盟國的反攻,曾制定出了一個「本土決戰」計劃,妄圖垂死掙扎。當然,我們現在知道,這個計劃後來在美國原子彈的威懾下失敗了。不過,我們不知道的是,其實日本當時還有一個預備計劃,一旦本土決戰失敗,就實行預備計劃。這個預備計劃是什麼呢?就是要遷都中國。
  • 二戰檔案:日本曾想「遷都」中國,雖未能成功卻讓人十分「後怕」
    日本在歷史上跟中國沒少打仗,從冷兵器時代一直到炮火連天的近代戰爭;在「侵華戰爭」中日本不僅表現的極其瘋狂,在這場戰爭中,日本更給世界留下了諸多謎團。隨著時間的推移,二戰謎團逐漸被公諸於世;而在2006年解密的一份「二戰檔案」,其中內容更使人毛骨悚然,甚至讓諸多中國歷史學者感到後怕。
  • 二戰後期日本節節敗退!為何還要秘密遷都中國,狼子野心令人膽寒
    二戰中途島戰役後,美國取得制海權,在菲律賓戰役基本上消滅了日本海軍。因此,直接切斷了日本與東南亞殖民地的聯繫,這對日本來說是致命的。因為日本資源匱乏,當時靠掠奪東南亞石油等戰略資源維持國家生存,和軍隊作戰。
  • 二戰後期,日本天皇制定秘密計劃:圖謀放棄日本全島,遷都北京
    二戰後期,美國將矛頭對準了日本本土,對日本展開了兩次大規模的轟炸。但是美國的行動並沒有讓日本感到害怕,日本天皇認為將近十萬日本本土人的犧牲是戰爭中合理的傷亡人數,當時日本軍隊的秘密戰略規劃是遷都中國東北,放棄日本全島,以維持後期繼續的戰爭。
  •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曾試圖改造中國人的基因,還要遷都中國
    聲明:素材來自《二戰風雲錄》一書,作者原創,拒絕轉載,反對偽史,不涉政治1853年,美國的炮艦開到了日本江戶灣浦賀海面,美國海軍準將佩裡揚言要攻城。這就是日本歷史上有名的黑船事件。此事讓日本人大受刺激,據史料記載,他們一方面派人與美國和談,另一方面派人去西洋,去中國取經。很快,中國一本叫《海國圖志》的書傳入了日本,並引起轟動。日本人據此認識到了西方的先進,並於1868年開始了明治維新。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日本開始強大起來了,而此時的他們,也開始走上了侵略別國的道路。各位還記得豐成秀吉嗎?此人曾提出過一個徵服世界的計劃。
  • 你可能不知道,日本戰敗前,曾企圖挾持天皇遷都我國東北
    鮮為人知的是,在日本戰敗投降前夕,喪心病狂的日本軍部用心險惡,完全不顧國民的死活,一方面制訂了所謂的「本土決戰」計劃,鼓吹「一億玉碎」,將日本全體國民作最後的賭注,企圖在本土與盟軍同歸於盡,另一方面又偷偷地策劃挾持天皇,遷都我國東北,妄想依靠關東軍和其他侵華軍隊,做垂死掙扎,與盟軍頑抗到底。
  • 二戰絕密檔案揭示日本一瘋狂計劃:把天皇送到中國,遷都北京
    二戰爆發的導火索就是法西斯國家,其中在亞洲爆發的策源地就是日本。日本盛行武士道和軍國主義,日本一直想要擴張,並把目標對準中國。這場持續十幾年的大戰不僅給我們留下深重的災難,還留下不少至今仍無法解開的謎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當年的機密文件陸續解密,讓我們更加能夠還原那一段歷史的真相。其中在2006年公布的一份檔案領所有人都震驚不已。
  • 二戰後,有哪些國家遷都?哈薩克遷都最成功,避免克裡米亞後塵!
    二戰後,有哪些國家遷都?哈薩克遷都最成功,避免克裡米亞後塵!   大家都知道,首都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是國家的大腦,國家的心臟。一國的各種中心基本都在首都,政治中心、教育中心、交通中心、科技中心、經濟中心、貿易中心等等,數不勝數的頭銜。
  • 二戰時,日本士兵每天都有肉吃,肉是哪裡來的?真相令人淚目
    導語:二戰時,日本士兵每天都有肉吃,肉是哪裡來的?真相令人淚目食物是戰爭時期的必備物品,軍隊打仗要填飽肚子,如果吃不好也穿不好的情況下,戰鬥力就會縮減,丟掉整場戰役都有可能,二戰時期我軍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卻還能夠取勝,完全都是靠毅力撐過來的,沒有先輩的付出就沒有今天的生活。銘記歷史是作為後輩的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 日前防相妄批中國:別走上日本在二戰時道路(圖)
    日前防相妄批中國:別走上日本在二戰時道路(圖) 2015-09-11 08:50:11來源:環球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日本前防衛相竟批中國「歷史修正主義」  當地時間9日,日本前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在美國智庫發表演講,妄稱中方有「歷史修正主義動向」。他還煞有介事地「提醒」中國,國際社會對其在南海的行為「感到憂慮」,希望中國不要「走上日本在二戰時的道路」。
  • 俄專家:二戰爆發時間應從日本對中國發動侵略時算起
    法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事件應從日本對中國發動進攻算起。  通常二戰以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為起點,但瓦連京?法林不同意這個觀點。他曾是前蘇聯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尼基塔?赫魯雪夫和安德烈?葛羅米柯的前顧問。  法林認為,「首先,這個日期不被普遍認可,它是英國、法國和美國強加於國際社會的。在這些國家看來,二戰應該從德國對波蘭發起進攻時算起。
  • 妄圖平分世界的兩組國家,都以失敗收場
    依靠航海活動,西葡兩國在世界範圍內大肆拓展殖民地,當時英法兩國尚未崛起,東方的中國正在閉關鎖國,西葡兩國在全世界完全沒有競爭對手,不費吹灰之力,就吞併了美洲以及世界各處主要戰略要地。所以不熟悉歷史的朋友很難想像,這兩個國家也曾妄圖平分世界。第二組,德國和日本。德日兩國在二戰前夕,組成了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當然還有義大利,不過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太差,日本根本看不起義大利,加入軸心國,主要是為了跟德國合作。早在二戰前期,日本就提出了與德國平分世界的計劃,完全忽略了義大利。
  • 日本在二戰中唯一不敢踏足的中國城市!竟有這般緣由!
    自從日本奪得了1905年的日俄戰爭的勝利後,日本變得無比猖狂。另外,但看到被打殘的歐洲時,自信心更是膨脹到無以復加!於是,日本開始昂首挺胸,用鼻孔看人,在二戰時期,掀起無數場戰爭,意圖徵服世界! 而日本在初期確實也開了一個好兆頭,打遍東南亞,就連中國勢力最強大的東三省守軍也不戰而退。
  • 二戰時日本女人都幹什麼?二戰後又去了哪裡?難以置信!
    一:戰時日本女人幹了什麼?日本有時也被人稱作戰鬥民族,這其實與日本人的性格有關,日本人算是謙虛認真的但更多的是那種壓抑、極端、甚至有些變態。平時待人文質彬彬一副謙虛君子的樣子,可一旦戰爭爆發,像極了發了瘋的狼狗,極其野蠻。在《菊與刀》中曾形容日本人既像菊花一樣溫婉有禮,又像刀那樣嗜戰好鬥。
  • 二戰六大名將,中國一人上榜,被稱為國軍戰神
    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泰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名將,與隆美爾和古德裡安,並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三大名將。切斯特·威廉·尼米茲:切斯特·威廉·尼米茲,是美國海軍名將、十大五星上將之一,二戰時任太平洋戰區的盟軍總司令妄圖先發制人,在對美開戰之初以艦載航空兵襲擊了珍珠港,消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主力後為確保日軍進攻東南亞的翼側安全,日本帝國海軍大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官拜美國陸軍少將。
  • 二戰時巴西為什麼有那麼多日本移民
    不過在巴西很多城市,你會發現巴西有很多日本人,日式的店鋪和建築在街頭隨處可見。據說二戰時期,巴西曾警告日本,如果日本進攻澳門,巴西將驅逐日本在巴西的僑民。日本害怕巴西驅逐其僑民,所以沒有進攻澳門。雖然這種傳聞並不靠譜,不過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至少在二戰時期在巴西就有很多日本人,而且數量很大。據統計,二戰時日本在巴西至少有20萬僑民,當時的巴西是日本在海外僑民最多的國家之一。
  • 二戰時期的日本女人,到底是有多「壞「?
    上個世紀的時候,日本對華事實了長達十四年的侵略,在這個過程之中,中國軍人奮力抵抗,犧牲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輩,最終才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建立起了我們現在的新中國。二戰的時候,日本妄圖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但是自身的國力和資源又不夠,因此就像以當時國力衰落的中國作為跳板,在佔領中國之後,再繼續向外擴張,以達到和德國共治歐亞地區的野心企圖。日本在二戰以前為了調動全民積極性,在很早的時候就向民眾全天候的播放具有帝國主義思想的演講,同時在整個日本瘋狂的宣揚武士道精神,讓整個日本民眾都為日本的帝國主義發展戰略而興奮。
  • 二戰中澳門如何幸運地逃過日本的魔爪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為首的法西斯聯盟發起的妄圖佔領全世界的一場全球性戰爭。在東亞,日本率先發動了七七事變,妄圖佔據全中國。隨著戰事的發展幾乎整個中國東部沿海地帶都淪陷。一直以來,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個關於二戰當中日本放過澳門的傳說。二戰期間,葡萄牙擔心日本入侵澳門,便通過「同出一源的巴西」照會日本政府:如果日本入侵澳門,便將移往巴西的300多萬日本僑民遣送回國。當時日本國內因為發動戰爭已經是資源枯竭,為了避免這300多萬的日本僑民被遣送回國加重國內負擔,日本便放棄了入侵澳門的計劃。
  • 二戰時,日本軍官是怎樣評價中國軍人的?
    二戰時,日本侵略的最多的也就是中國了,而當時英勇的中國人民自然是奮起反抗,最後將日本入侵者驅逐出了華夏大地。而後根據當時抗戰的老人回憶道日本兵當時的作戰能力是極強的,並非像電視劇中所描寫的那樣蠢笨和戰鬥力低下。
  • 帝國大廈飄揚納粹黨旗,二戰宣傳地圖中的美國本土淪陷
    不過很快,當面對海峽對岸的英國時,沒有海軍優勢的納粹軍隊吃到了苦頭。不列顛空戰的失敗,讓野心勃勃的希特勒把目標轉向了東歐。 史達林格勒戰役也由此成為二戰的重要轉折點,希特勒妄圖打敗蘇聯的計劃徹底破產了,重蹈一戰兩線作戰的覆轍已無可避免。 而在俄克拉何馬城(Oklahoma City)的下方,則寫著「格羅尼茲(Groz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