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河北張北縣終於發話:為回應社會關切,方便遊客來「草原天路」風景名勝區旅遊,決定從明天(5月23日)起,取消「草原天路」風景名勝區收費。也就是說,下個周末你再走「草原天路」就可以只看景不掏錢了!
2016年5月1日開始「草原天路」成為收費公路,過往車輛收取每人50元的門票,此事經媒體報導後引發熱議。這條被譽為「中國66號公路」的「草原天路」位於河北張家口張北縣和崇禮區交界處,沿途景致眾多,自2012年建成通車以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自駕遊發燒友。
一些攝影愛好者以這條路為主題,拍攝了一些作品,在網上獲得了很高的點擊率,在他們的鏡頭下,「草原天路」四季都好美!
春
夏
秋
冬
當時在發布收費消息時,就引發了這條公路是縣級公路還是風景名勝區的討論。收了22天的費用戛然而止,是不是就默認了「草原天路」真的只是一條縣級公路? 張北縣政府在取消收費的同時還說:將繼續加強管理,完善基礎設施,保護生態環境,提升旅遊品質,為廣大遊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美麗公路不只張北這一條,其他國家也有很多,那這些自帶風景的美麗公路在其他國家是怎麼來維護和運營的呢?
小編特地搜羅了一下世界級「美麗公路」,讓你美到CRY!先上圖:
加州一號公路,被世人稱為太平洋海岸公路。它是美國風景最漂亮的公路,沒有之一。以迷人的海岸線和百變的加州風光著稱。
說到美國公路自駕,這兩年最火的恐怕就是66號公路了,由於在當時是美國東西部的主要運輸大動脈,所以被稱為「母親之路」。它東起伊利諾州芝加哥的亞當街,呈對角線一路向西,一共穿越美國8個州,全長3939公裡。作為20世紀上半葉美國最重要的陸路交通命脈,66號公路隨著美國汽車文化被傳播到全世界,成為全球最為風光的一條公路。
澳大利亞在懸崖峭壁中開鑿出來的大洋路,始於墨爾本西南方100公裡處的濱海城市吉隆(Geelong)止於波特蘭(Portland),全程約260公裡,以其海岸線景色壯觀著名。駕車徐行,一路可見萬籟俱寂的海灣、濤洶浪湧的沙灘、恬靜的綠色雨林、海難遺址、海豚、鯨和海豹。
德國 「浪漫之路」是旅遊者最喜愛的旅遊線路之一。它包括巴伐利亞森林、第一座德國國家公園及多瑙河、美因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帶,全長350公裡。,它穿過南德風光旖旎、美妙絕倫的自然景區,沿途密布著眾多迷人景點與古雅城鎮。不僅可以欣賞到曼妙的風景,還有探幽尋密的神奇體驗,為駕駛帶來無窮樂趣。
絕美而典型的地中海的海岸
去阿爾卑斯山滑雪、看風景
去看冰原,看極光
電影《非誠勿擾》拍攝地,四季變換之美
這些公路風景絕美、各有特色,但還沒有聽說哪一條因為沿途的風景優美而收費的,也沒有把公路按照風景區來對待,但是,不管你收費還是不收,道路的維護和運營這些事它就在那裡,那麼,他們是用了哪些方法來解決公路和周圍景區的建設和日常運營這個現實問題的呢?大致歸納起來,方法有三,看這裡:
美國——機動車銷售稅、使用稅、燃油稅以及信託基金
美國是世界上高速公路總裡程最長的國家,為88105公裡。由於在美國已經建成的高速公路維護資金來源基本上是聯邦政府的稅收,因而州政府僅通過對一些年久失修的「老字輩」高速公路收費,以用於維護和保養。所以,除了90%左右的免費高速公路之外,全美各地僅有少部分公路象徵性收費。部分路段平均1000公裡才會出現兩個收費站,費用從2美元到20美元不等。
高速免費不代表民眾完全不必支付公路建設費用,機動車銷售稅、使用稅、燃油稅均用於公路建設。然而,在籤署《聯邦資助公路法案》的同時,美國政府還特別成立了聯邦公路信託基金,該基金會的資金來源就是聯邦政府徵收的機動車燃油稅,也就是說,誰用的油多,使用的道路多,誰繳的稅就多。除此之外,美國對機動車的銷售稅和使用稅等稅收也包括在了高速公路建設費用當中。也就是說,在美國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輛已經通過稅收,先期「預付」了公路的建設費用。
德國——能源稅、增值稅
德國的高速公路網絡是全歐洲最大的也是最貴的:不僅採用了安全保障、救援、電子顯示與監視、人工監督、導航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系統,還有厚實的路面,先進的易排水結構,使得德國的高速公路幾乎沒有裂縫和坑洞。德國高速公路的事故發生率不但在歐洲屬於最低,還低於美國。
至今,絕大部分的道路維修保養費用都是由政府從稅收中支付。2001年至2009年間,德政府累計投資111億歐元,新建了1100多公裡高速公路,並投入58億歐元,將570公裡高速公路拓寬至6車道以上。表面看來,德國的小型客車並不需單獨繳納高速公路費,但從稅費角度看,在汽油和柴油價格中,以能源稅、增值稅等形式交給聯邦政府,用於公路維護、環境保護等。
澳大利亞——分為免費和收費兩種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769.2萬平方公裡,全國公路總長90多萬公裡。澳大利亞的公路分為三級:國家公路、州級公路和地方公路。
澳大利亞的高速公路一般指的是國家公路與州級公路,分為免費和收費兩種。國家公路是免費的,由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基礎設施和地方發展部統一規劃、建設和維護。基礎設施和地方發展部每年會為國家公路維護做出預算,保證國家公路道路安全和暢通。州級公路大部分路段是免費的,由基礎設施和地方發展部提供財政補助給州政府,州政府利用國家補助和本州的財政資金修建和維護免費的州際公路。
每年聯邦政府基礎設施和地方發展部和各州政府的路政部門都會在各自網站上公布當年在道路建設和維護方面的開銷,同時公布下年預算。
在澳大利亞,收費路段都在州級公路上,但只佔州級公路的很少一部分,全國共16條收費路段,主要集中在雪梨、墨爾本和布裡斯班這3座大城市地區。其中,有14條收費路段由不同的公司來運營和維護。這些公司將政府對公路的投資作為財政補助,不折算為公司股份,不參與利潤分配。澳大利亞公路經營公司均為私人投資機構和個人持股。
法國——收費高速歐洲最多
法國收費高速公路佔全部高速公路總數近80%,在歐盟國家中收費公路的比例最高。根據《國際先驅導報》報導,法國網民於2012年7月3日公布的法國最貴高速路排行榜顯示,2010年末剛通車的A65公路150公裡路段要繳納20.7歐元(合人民幣168元),相當於每公裡成本達0.138歐元(合人民幣1.12元)。
法國是較早推行特許經營方式進行高速公路建設的國家之一,通過國家裝備部的招標、與特許公司談判並最終批准,決定收費高速公路的特許經營權,隨後,國家以貸款形式參與公司經營,風險供擔,期限一般高於30年。政府每年都會對高速公路網數千個價格進行檢查,以杜絕特許經營公司的價格任意上漲。
法國主要高速公路特許經營公司在解釋公路收費時曾對媒體說:「如果法國取消過路費,每個家庭每年需要繳納450歐元(合3658元人民幣)的稅。」而與費用高昂的收費公路並行的,還同時設有多條二級公路與免費高速公路,為車主提供了更多選擇。
日本——全部高速均收費
由於日本高速公路實行「貸款修路、收費償還」政策,高速公路收費數額每年共計約1000億至1200億日元(合約80億至96億人民幣)。1975年,日本政府修改《公路建設特別措施法》並對高速公路的收費制度重新修正,確認了通過徵收效益比較好的道路的通行費用,以維持新建的地方高速公路的經營的措施。而《公路建設特別措施法》中第23條同時規定了,高速公路必須符合「償還主義」和「公正妥當主義」。
30多年過去之後,日本高速卻依舊有40萬億日元的債務,收費也呈現出提高的趨勢。此舉遭到了民眾的不滿。2010年6月28日開始對免費化進行實驗,選定了37條路線的50個路段,共佔全國高速公路網總長度的20%作為試點,最終卻因2011年3月的日本地震而暫時終結。
來源:西安晚報、人民網、網易新聞、新華網、中國交通技術網等
編輯:周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