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一場疫情,朋友圈的人全都開始賣起了水果。整個水果市場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什麼我會說水果的坑很多呢?
做為一名新果農,我是今年才開始入行,因為自家有果園,我的爺爺,爸爸都是農民。
世代種植果樹已有四十多年,從我記事起,看到爸爸每天都要去果地裡打藥水,剪樹枝,辛苦一年種的果子也賣不了幾個錢。從小爸爸就告誡我,當果農是很辛苦的事,我一個女孩子只要好好讀書,考上大學,不要再重複上一輩的老路。所以家裡種果樹,供我讀大學,我的專業是醫療康復治療,畢業後在當地縣城找了個醫院上班,後面我覺得像我這種剛從學校畢業的大學生,想趁著年輕在醫學裡有大的發展還是挺難的。
學醫期間取得的證書
考慮好了我就辭掉了醫院的工作,進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學網課培訓,跨行和新環境帶來的壓力不僅沒有擊垮我,還讓我迅速的成長起來。
當時運營的帳號粉絲還可以,幾篇文章,吸引的粉絲就有好幾千,對於一個入門運營,這無異於給我了很大的動力,於是我更加投身於工作,算算在那家公司工作了快兩年。
網課培訓
今年的疫情,很多行業都遭遇了沉重的打擊,我也一樣,好幾個月都沒有接到復工通知。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開始有些焦慮,就開始著手找點事做,可到底做什麼呢?
這時家裡的春見耙耙柑熟了,疫情的緣故收購商也難以進村,一開始我只是為了幫家裡減輕一些負擔,開始在自己的朋友圈賣耙耙柑,沒過幾天,銷量竟然超出了自己的想像。隨著單量的增加,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既然現在不能復工,為什麼我不運用我的新媒體運營知識,先解決我們水果滯銷問題呢?
我開始嘗試在自媒體上寫點東西,做點宣傳,陸陸續續的也吸引了一小批粉絲進來,買了我家耙耙柑的人幾乎都會復購,第一次購買是因為信任,第二次購買是因為品質。
短視頻和直播帶貨的快速崛起,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在直播短視頻這個版塊的了解相對薄弱,只能不斷的去網上搜索別人的號去觀摩學習,研究了幾天後,竟然發現有很多大V都在賣水果,而且銷量是我的無數倍。
包括一些熱賣的應季水果,銷量一天幾萬單,比淘寶,京東商城的銷售量還要大,這說明市場的需求量很大,涉足短視頻直播領域勢在必行。
沒有經驗就對標學習,我連續關注了好幾天,看他們的玩法,突然發現,很多店鋪的評論區怨言頗多,不新鮮、破損等問題層出不窮,按道理來講,新鮮的果子是可以常溫存放很久不壞的,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麼多的壞果?
再看看他們賣的價格,比收購價還要便宜,還有各種規格的果子可以選擇,我的直覺告訴我這裡面一定有問題,我又問了我爸,為什麼他們能賣出這麼低的價格。
我爸告訴我說,水果裡面的門道很多,賣的最便宜的果形規格,就是那種最次的果子,這種果子果農不僅不會賣,自己家也不會吃,很多專門來收購次果的批發商,收購價一斤大概1元錢左右。以前我沒有深入接觸過,聽了我爸說的內幕倒吸了一口涼氣,很多人對果子並沒有我們這麼了解,平常買的水果難免遇到這樣的次果。
查看了很多家商城的評論,對於一個新果農人來說,有些傷心和失落,果農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好果子,全都進了凍庫,廉價收購的次果賣出去罵聲一片,勤勤懇懇的果農最終落了個裡外不是人。我是柑橘之鄉丹稜人,是果農的女兒,我的親戚鄰居們大半輩子都與果子打交道,我必須讓顧客重新認識果農人,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好水果。
一、38號愛媛·果凍橙
我一直覺得農戶,像我們自己現摘的果子才是口感最好的果子。這個愛媛橙子十月份上市,口感很甜,果肉鮮嫩多汁,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像果凍一樣是可以吸著吃的,一顆橙子就能榨出一整杯鮮榨果汁。
二、春見·耙耙柑
耙耙柑2月份上市,入口化渣,汁水四溢,吃到嘴裡像遇見初戀的味道。給你們圖片感受下。
三、醜橘不知火
這個品種的果子酸酸甜甜的,脆脆的口感,喜歡酸甜味的北方人最喜歡的就是醜橘,而且怎麼吃都不上火。
我和我爸爸
新鮮的果子是漂亮的橙色
四、沃柑
這個品種的果子個頭很小,成熟的果子味道純甜,水分充足。唯一的缺點就是有籽,大概每個果子的籽不會超過五顆,口感適合大眾,是喜歡純甜口感的南方人首選品種。
沃柑果園
我每天都要去果園試試口感
隨便切一個水分都很充足
皮薄果肉緊實
如何讓大家認識到真正的好果子,願意為品質買單?結合這段時間我賣果子的經驗,總結出幾個點:
1、貨真價實,物有所值
任何商品都是一分價錢一分貨,當地果農辛辛苦苦一年種的果子,也想賣個好價錢,就拿批發收購價來說,春見耙耙柑每年一月中旬成熟,收購價一般是4.5-5.5元之間。當然這個價,收購商也是要看貨的質量,根據品質的不同價格也有所浮動,收購商一般都要果徑75-100之間的果子才能出這個價。
不同過徑的醜橘
太小的,太大的都不要,那麼這些太小的和太大的果子,果農就賣給專門來收次果的商販,一般價格在1-2.5元之間,這些貨收回去,一般都給電商供貨了,再加上今年多了個直播帶貨,可想而知需求量大了不止一倍。
我們來算算成本:十斤裝的果子,包裝箱大概有1斤,實際果子淨重9斤左右,平均每斤成本按1.5元,9*1.5=13.5元,如果包裝箱差一點,拿的多一些的2.5元,快遞費按照重量計算,5公斤以內的大約5元,總成本:13.5+2.5+5=21元。最終賣價:29.8元,便宜吧?
每件還可以賺8.8元,當然這些內幕顧客是不可能知道的,收到貨後才覺得花了錢,卻買了一箱爛果和壞果,顧客不罵才怪!這些商家這樣做的目的,是拿這些果子做為引流款,那些70-80一箱的,果子還是不錯的,有利潤的果子當然品質要好的多。
既然如此,這些平臺為什麼還有這麼大的銷量?
首先是系統推薦機制,銷量越多,平臺方就會給更多的流量,再加上商家賺到錢了,投一點廣告花的錢也只是九牛一毛。
這樣平臺不僅可以賺到廣告費,還有資金沉澱。至少放在平臺一周時間,還有每一筆銷量也可以給平臺鎖粉,所以那些銷量越多的,平臺支持力度就越大。而我們這些平民想在平臺生存舉步維艱,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被這些平臺抵制門外的原因。雖然說平臺方宣傳無門檻,但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實為艱難。
第一、沒有專業的團隊。
第二、沒有專業的設計。
第三、沒有那麼多的錢燒廣告費。
正所謂生意是給有錢人做的,一點也不錯。看清了這些,我就用我自己的方式,開始自己的水果創業生涯,我每天用自媒體寫一些觀點,找到一些精準客戶,另外我讓朋友幫我宣傳,這樣短短幾個月下來,我的銷量越來越多,收到的好評也是數不勝數,有這麼多的好評一直激勵著我前行。
好評不斷
2、普通人如何突破銷售
這也是我今年最關注的事,很多人都想做點副業,賺點生活補貼,那麼僅靠自己身邊的朋友那是遠遠不夠的,更別說賺錢了。可能開始還有些朋友關照一下生意買個幾箱,越往後就越賣不動,這時我就在看玩社區團購和社群團購的玩法,很有意思。
分低,中,高人群,我同樣的價格給分別不同的人群供貨,低價格的幾百人群裡最多買個幾箱已經很多了。
高級人群人數不多,卻購買力非常強,幾十人的群可以賣出一百箱的銷量。
當天晚上就賣出這麼多低價的群:群主每箱加個5-8元,賣不動。高價的群:群主每箱加個20-30元,銷量都很好。為什麼呢?同樣的品質,卻有如此大的差距。所以又引起我的好奇心,我就打電話分別回訪了一下兩個群裡購買過的人。
低價群回訪時是這樣說的:反正每次買來的東西都不怎麼好,外面市場上去買同質量的多的是,但年齡大了,不想出門,正好看到有賣的,順便買點回來嘗嘗。
低價群
高價群回訪時,第一個電話打過去說忙就給掛了。第二個是一個小姐姐接通的,回訪時小姐姐說:我們都非常信任群主,他每次團購的東西又便宜,貨又好,省的自己去找著買。買來吃了覺得好,多買點送人也很適合。
高價群
這就是區別啊!我找到的答案:不是產品不好,也不是因為價格高賣不出去,最重要的還是信任問題。
3、如何用好網際網路
舉個例子,我們不管是逛微博還是逛知乎,或者看小紅書,看的都是與自己相關的一些問題和下面的評論,這就是需求市場。如果你用最真實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別人覺得有用,就會認同你、找到你,這就是你的精準用戶。如果在商城平臺賣貨,我覺得還是真誠以待,什麼樣的貨賣什麼價格,別欺客,慢慢養,自然生意也會越來越好。
好了,我就先說這麼多吧,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如果後面還有新發現,我會慢慢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