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第一勝境,大白塔

2021-01-10 一個蟲蟲的旅行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五臺山地處山西五臺縣東北部,為太行山系的北端。該風景區絕大部分坐落在以臺懷鎮為中心的五臺縣境內,由東、南、西、北、中五座山峰環繞而成。五峰聳峙,高出雲表,頂無林木,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臺」,故名五臺山。如果把五根手指看作聳立的「五臺」,那麼掌心處便是臺懷鎮。臺懷鎮是五臺山景區的地理中心和食宿大本營,絕大多數寺廟也都集中在這裡,稱為內臺。

中國佛教有四大菩薩,各有其道場。五臺山便是四大菩薩之首的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是釋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薩,是般若(音bō rě,即智慧)的化身,主司智慧。關於文殊的般若智慧,佛教把他比喻為能斬斷一切煩惱,劈開一切蒙昧,斷除一切魔障的鋒利寶劍。(手持智慧之劍)《華嚴經》中有佛說文殊在清涼山講經說法,而五臺山以氣候清涼、地兼五頂,所以在唐朝唐高宗和武則天「二聖」的授意下,就把五臺山正式確定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亦得名「清涼山」。

但凡進入五臺山,在鱗次櫛比的寺廟群中,巍然聳立著一座高入雲天的大白塔,吸引著來往朝拜和遊客的眼球,大白塔和靈鷲峰的菩薩頂相互輝映,已然是五臺山佛國聖地的象徵。

大白塔所在塔院寺,原為五臺山廟群之首的顯通寺的塔院,後獨立成寺,是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十大青廟(漢傳佛教)之一。明萬曆十七年(1589),神宗皇帝敕建顯通寺塔院竣工後,賜額「大塔院寺」從此它便獨成一寺。

2009年五臺山大塔院寺 門票5元

白塔更像一座藏傳佛教的喇嘛塔,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說起塔的來歷還是西方傳來的「舶來品」。塔在印度稱「窣堵坡」,一個像小墳堆一樣的堆起,用來安置僧人的骨殖(舍利)。古印度阿育王時期(前268-前232年),阿育王皈依佛門,他把佛祖釋迦摩尼的84000顆舍利安置在五金七寶的鑄造容器中,然後分布於茫茫大千世界建塔供奉,據說我國共有19座。舍利塔和塔這種建築形式也傳入我國,並本土化演化。

五臺山是我國最早建寺宇的地方之一,可以追溯到佛教傳入中國的東漢時期。據稱,大白塔內就珍藏著阿育王佛舍利塔。阿育王塔經過了歷代修建,層層包裹在大白塔中。

第一次包裹是唐長安二年武則天(702年)敕命建二層八角的佛舍利塔,把阿育王塔包裹在腹內。第二次包裹是在元大德五年(1301年),成宗命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建造的大白塔,又將唐塔包裹在其內,此時塔的形狀已成為園腹方基塔的「覆缽式塔」。明永樂五年,成祖朱棣敕太監楊升再一次修復包裹。明萬曆七年,神宗皇帝的母親慈聖皇太后令太監範江、李友重修大白塔,再一次把前塔緊緊包裹。其實每一次的包裹,都有皇帝宰相、居室沙門們金銀造像、雜寶、刺血經書等等也統統藏在了大白塔中,每一次的包裹,都是一次精神上的安頓。

大白塔也成為我國最高的覆缽式塔。在五臺山這種覆缽式藏傳佛教「喇嘛塔」也是隨處可見。五臺山也是我國唯一的青廟、黃廟(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一種通俗的說法。漢僧常服穿「青衣」,藏僧常服穿「黃衣」)並居一山共同講經說法的道場。

小白塔

除大白塔之外,在方丈院還有一座小白塔,人稱文殊發塔。

1948年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來到五臺山,在大塔院寺方丈院路居一夜。

相關焦點

  • 山西古建築大白塔:清涼第一勝境和五臺山的標誌
    五臺山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臺山佛教始於東漢年間傳入,到現在已經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五臺山是最早開始營建,最早成為佛教聖地的,一直是中國佛教界的中心。
  • 山西古建築大白塔:清涼第一勝境和五臺山的標誌
    五臺山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臺山佛教始於東漢年間傳入,到現在已經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五臺山是最早開始營建,最早成為佛教聖地的,一直是中國佛教界的中心。
  • 塔院寺,五臺山的標誌大白塔就在這裡
    甬道起點是一面照壁,繼續向前是一座建於明代的四柱三門三樓木牌坊,坊額為「清涼勝境」。這座木牌坊的鬥拱數量繁多,令人眼花繚亂;歇山式屋頂碩大,氣勢不凡。甬道盡處臺階之上,是樸素無華的三開間硬山頂山門。天王殿為歇山頂,面闊三間,簷下懸「敕建護國大塔院寺」豎匾。天王殿殿門緊閉,遊人和香客需要從東邊的掖門進入。
  • 五臺山:五臺山第一勝景,佛教始源,塔院寺大白塔
    山西是中華發源地之一,也是被稱為華夏的搖籃,而山西的佛教就是由東漢傳入,有著很悠長的歷史,在五臺山更是文殊菩薩的居住地,代表的智慧。也是佛家道場之首。五臺山就是因為五座山峰而出名,所以名為五臺山,但因為海拔很高,氣候多寒,所以又被稱為清涼山,而最早是道家的地盤。而在早期一些年當中,也有過曾經輝煌的時候。只要進入五臺山,最引人注目的就應該是在這些寺廟群中。有一種聳立的大白塔,吸引了很多遊客的眼球,他與靈鷲峰的菩薩的相互輝映,已經成為了這個地方的象徵。
  • 五臺山大白塔附近住宿五臺山賓館推薦
    聯繫人:王麗聯繫電話:18735018125手機:18735018125地址:五臺山風景區臺懷鎮五臺山寶蓮花賓館五臺山大白塔附近住宿五臺山賓館推薦五臺山大白塔附近住宿,五臺山寶蓮花賓館位置好,到中心景區的各個寺廟方便,可以大大減少我們在路上的時間,讓我們的旅行更加的充實愉悅。五臺山賓館推薦,五臺山寶蓮花賓館歡迎您。
  • 五臺山——大白塔,塔內有塔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稱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並非一座山,它是坐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米。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五臺山佛教組織以寺院為單位,按佛教傳承之不同,寺院分為青廟和黃廟。青廟亦稱和尚廟,僧侶大都為漢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稱青衣僧,五臺山大部分寺院屬於青廟。黃廟亦稱喇嘛廟,屬於藏傳佛教。五臺山藏傳佛教均屬宗喀巴大師創立的格魯派,信教喇嘛均穿黃衣,戴黃帽,稱黃衣僧。
  • 五臺山大白塔的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五臺山大白塔的秘密在清涼聖地五臺山中,有大大小小近百座寺廟,而在寺廟間有一座塔特別顯眼,蔚為壯觀,這就是被人們所稱的四大佛教聖地之首五臺山的標誌——大白塔。大白塔的全名為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塔建於方形塔臺上,塔臺圍長八十三點三米,四周築以碑垣,碑垣四角建有四個六角單簷攢尖角亭。
  • 五臺山大白塔,中國塔式建築之珍品
    在很多人關於五臺山的記憶裡,一定有一座大白塔,它巍然聳立,直指藍天,有氣蓋山河,一覽五臺之慨,晝則映日,夜若白光,蔚為壯觀。五臺山塔式建築,就其建築年代、建築規模、建築形式、建築材料而言,都稱得上是中國現存塔建中類型較多的地區之一。
  • 五臺山的『大白塔』,真的很著名,領大家看看
    這裡就是五臺山,最著名的大白塔,塔院寺。原為顯通寺塔院,明萬曆十七年,公元一五八九年,神宗賜匾『大塔寺院』,自此,獨成一寺。寺廟門前的牌坊是不是特別精緻?鬥拱,榫卯,飛簷,處處彰顯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描金,彩繪,書法,盡顯,古人的文化修養和底蘊。
  • 五臺山古建築群 活生生的中國古建教科書
    除了木結構建築,五臺山還有眾多的寶塔佛剎,這種誕生於古印度的高臺建築,與中國傳統手法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古塔,為中國建築寶庫增添了新的品種。五臺山有磚塔、石塔、木塔、鐵塔、琉璃塔、銅塔、銀塔、水晶塔等諸多種類。大者高達五六十米,巍然聳立,高聳入雲;小者僅0.05米,精巧玲瓏,妙不可言。五臺山的塔類建築以「清涼第一勝境」塔院寺大白塔最為知名。
  • 除了熟知的大白塔,五臺山最值得去的四大名寺,你敬拜過嗎?
    提到五臺山,浮現在腦海的總是高聳入雲的大白塔,其實,五臺山,還有更值得去的四大名寺!一起來看看!佛光寺——中國第一國寶五臺山佛光寺,建於公元857年,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唐代木結構建築,打破了日本學者「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築」的斷言,故有「亞洲佛光」之稱,裡面的雕塑和壁畫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 除了熟知的大白塔,五臺山最值得去的四大名寺,你敬拜過嗎?
    提到五臺山,浮現在腦海的總是高聳入雲的大白塔,其實,五臺山,還有更值得去的四大名寺!一起來看看!佛光寺——中國第一國寶五臺山佛光寺,建於公元857年,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唐代木結構建築,打破了日本學者「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築」的斷言,故有「亞洲佛光」之稱,裡面的雕塑和壁畫更是令人嘆為觀止。梁思成稱之為「中國第一國寶」。跟五臺山的寺廟相比,佛光寺和南禪寺沒有僧人居住,屬於文保單位,除了研究建築和美術的專業人員和愛好者,遊客稀少。
  • 五臺山塔院寺
    在五臺山眾多佛塔中,塔院寺大白塔最為著名,其他諸塔猶如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它。  大白塔始建於何時,目前已難以稽考。《清涼山志》載,此塔在漢明帝以前就有了。佛教有一傳言,公元前486年釋迦牟尼佛滅度,其屍骨煉就成八萬四千個舍利子,古印度阿育王用黃金七寶鑄成了八萬四千座佛舍利塔,分布於大千世界中。中國有十九座,五臺山獨得其一,稱之為「慈壽塔」。
  • 去五臺山大白塔祈福,這樣繞塔才有功德福報,你轉對了嗎?
    說起五臺山你是不是想到塔院寺的大白塔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塔院寺,進入塔院寺的第一座大殿是天王殿,一般天王殿都會供奉大肚彌勒佛,但是這裡為何供奉的卻是觀音菩薩?五臺山塔院寺大慈延壽寶殿在大慈延壽寶殿背後就是五臺山標誌性建築大白塔,塔高為56.37米,比
  • 五臺山上見菩薩,大白塔前拜佛陀
    「若人聞此五臺山名,入五臺山,踏五臺山地,得五臺山石,可以超四果聖人,接近無上菩提。」——《文殊經》五臺山中國四大佛教之首大白塔五臺山勝境的象徵塔身為高50餘米的實心修築,氣勢恢宏,雍容莊嚴,直入雲霄,名滿天下,它是聖境五臺山的標誌,更是虔誠佛教徒的嚮往!
  • 秋遊五臺山,在佛教聖地體味一番閒適的禪靜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適逢初秋,漫山遍野的樹木,搖曳多姿,色調豐富,視野裡整整一個是金黃色的世界。秋遊五臺山,在佛國聖地體味一番閒適的禪靜去五臺山一定要了解大白塔和五個臺頂。
  • 山西五臺塔院寺大白塔(漢隋唐元·國保)
    也稱釋迦牟尼舍利塔,俗稱大白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白塔為塔中之塔,塔中套有磚塔、石塔,其前身為「慈壽塔」,「慈壽塔」始建於何時,難以稽考。《清涼山志》載,塔在漢明帝以前就有。據說東漢明帝時,西域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就是看到五臺山臺懷之地似佛祖說之靈鷺山,且此地已有一佛塔,便奏明漢明帝在五臺山修築寺院。由此可知,佛舍利塔,建造於五臺山興建佛寺之初。
  • 五臺山旅遊朝拜必去的六大經典寺廟
    塔院寺塔院寺原來是顯通寺的塔院,明永樂年間重修大白塔後單獨成寺,成為五臺山非常著名和重要的寺院。大白塔塔院寺的大白塔一直被人們視為是清涼第一勝境和五臺山的標誌。大白塔原名「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塔」,舍利是指高僧圓寂火化後形成的珠狀骨粒。
  • 五臺山——自然和文化珠聯璧合的名山勝境
    時間:2008-09-09 04:19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 手機讀報  寫在五臺山申報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之際  五臺山作為享譽國內外的佛教聖地和清涼勝境,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其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在我省尚屬首次。
  • 雪後五臺山
    雪後的五臺山美的一塌糊塗,遠處白雪皚皚的山峰和大白塔相呼應,有種讓我到了西藏的趕腳,要是再有風馬旗迎風飄揚,就更應景了。(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我們第一站來到的菩薩頂是五臺山黃廟之首,總管五臺山藏傳佛教事務的大喇嘛就住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