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豆果美食深度沉迷用戶,從產品邏輯、功能、界面設計和商業發展來看,這款產品有什麼獨特之處?
我的生活中一直離不開美食,最近喜歡上自己做東西吃,豆果在美食app中做的很出色,便下載了豆果app。作為豆果的深度沉迷用戶,我將把豆果美食分為兩個部分與不同的競品進行用戶體驗分析。
如今,大多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輕人無論是受生活節奏還是習慣的影響,不會做飯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而受到健康生活概念的傳播,自己動手製作美食成為新風尚。通過美食APP可以獲取做菜的視頻、圖文教程,甚至可以通過商城直接獲得菜譜中所需食材。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及食品安全問題的廣泛關注,相比外出就餐和公司或學校訂餐,人們對回家吃飯這種就餐方式需求明顯提高。
現如今美食市場下載量屢創新高,其用戶規模不斷增高,下載量也在逐漸的增高,預示著美食市場的生命力。當下,不少美食APP均兼備做菜教學、美食資訊、購物商城、交流學習等多種功能,深受美食愛好者的追捧。
隨著多款各具特色的美食APP湧現,該市場呈現出一番穩步發展的格局。
豆果美食的產品定位是以內容為主要分發方向,以電商為輔助,是一個以交流,互動為主的美食社區。豆果美食走的還是輕商業的模式,會針對食譜進行產品的整合,並利用平臺的數據和資源進行嚴格的商品篩選。
豆果美食的主要產品模式在於內容社區+工具+電商,以高質量的內容活躍用戶,進而通過高質量的用戶吸引並創造高質量內容,形成運營良性循環。豆果也以很高的下載量在美食app中脫穎而出。自從豆果推出筆記模塊之後,豆果更加注重內容的輸出。
豆果美食的變現商業模式,也主要通過美食課程、電商、合作廣告和品牌營銷,通過內容而積攢的忠實用戶來引導到電商平臺去獲取利益。
豆果是以菜譜起家,已經在美食行業屬於成熟的產品,沉澱了一些優質的用戶,用這些優質的用戶推動商業模式,推出了電子書,並且和亞馬遜,淘寶等電商平臺和商家進行合作;豐富的互動形式,包含了美食主題活動,美食/廚房體驗館,生鮮電商合作,還增加了筆記的模塊,豐富了豆果的內容社區,活躍了現有的用戶群體,筆記慢慢從已有的菜譜作品範圍擴大到美妝,瘦身等各種類型的筆記,豆果則越來月注重內容社區,不斷的提高內容的質量,收攬可以產出高質量內容的種子用戶,打造一個活躍用戶的內容社區。
豆果美食的大多數用戶主要是女性用戶。
並且以25歲—35歲佔大多數。
用戶群體可以分為目的型用戶和瀏覽型用戶以及互動型用戶:
目的型用戶為用戶打開app,目的很明確,搜索的目的性很強,用完即走,留存的用戶會很少;
瀏覽型的用戶則是喜歡美食,或者從其他人推薦再或者是通過其他的方式下載了豆果app,並沒有想做什麼菜;或者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則只是瀏覽菜譜。在瀏覽菜譜的過程中,如果app上有吸引的點,那麼app的留存率和日活都會升高。
互動型的用戶,是在瀏覽或者有目的的使用app時,用戶和用戶之間在不同的場景下會有不同的互動交流。
下面我們把豆果部分拆成兩部分進行競品分析,分別是菜譜+電商部分和社區(筆記)部分。
5.1.1. 戰略分析
5.1.2 商業模式分析:
三款在盈利方向上大同小異,都是通過菜譜起家,內容來吸引用戶,再通過課程以及商城作為變現的方式去盈利,具體如下:
(1)通過課堂去宣傳講課老師,不僅能盈利還能通過講課的方式促進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交流,增加互動,通過人去關注其菜譜,達到用戶——內容——變現完美的閉環。
(2)通過菜譜的內容,引導用戶去購買相應的食材,並且豆果有自己的商城,「豆果我買」,自家的商城比其他的商城可便宜10%左右,並且供應鏈穩定。
5.1.3.具體功能具體分析
5.1.3.1 主要功能展示差異性:
1. 菜譜展示差異:
2. 商城差異:
3.課堂展示差異:
從以上主要功能展示的形式上來看香哈的商城屬於弱勢,並沒有把商城當作主icon放在導航欄中,並且是自營的商城,物品目前來看還很少,屬於成長期階段(一共58件商品),改版後的下廚房選擇分類的方式去推薦菜品(和小紅書類似),通過用戶對分類的選擇,把推薦給用戶的菜譜更加精準化。
而豆果是採用推薦,關注的方式,將用戶有目的的,想看的「特定的人」產出的菜譜(關注)和「漫無目的」的去看菜譜(推薦)相結合放在首頁位置,滿足用戶一進到首頁的基本需求。
5.1.3.2 功能細節差異:
1.內容流轉路徑:
三者內容轉換的路徑基本相同,核心差異不明顯,替代性高。
2. 菜譜細節差異
(1)豆果和下廚房的發布菜譜的過程中,菜譜名稱和圖片寫好才能進入寫具體步驟的頁面,香哈菜譜則是直接就是整個填寫的頁面。香哈菜譜給人的體驗在不是很好,會降低用戶寫菜譜的積極性。
(2)添加使用材料,豆果能夠通過菜譜名來推測出可能的材料名字,則下廚房和香哈食譜都需要手動進行填寫。
(3)在提交菜譜之後,豆果可以生成菜譜快照。
(4)下廚房和菜譜不需要審核,而香哈食譜發布的菜譜需要審核。
(5)三者的菜譜都含有留言功能,下廚房和香哈食譜的留言功能(實質是一樣的功能,只能作者評論,不允許其他用戶之間相互評論),豆果的留言功能用戶之間可以互相評論。但是豆果評論在懸浮窗上,需要點擊才能看到評論,建議可以在頁面展示幾天,並且可以查看更多評論。(可以根據具體的點擊數據來看哪種的呈現方式更好一些)
(6)下廚房的菜譜流和豆果,香哈不同的是:把瀏覽人數換成了評分。
(7)下廚房的菜譜可以加到相對應的標籤當中,通過可以通過添加菜單添加到相應的菜譜中。
(8)對於菜籃子,下廚房把它放在了首頁的右上角,比起豆果和香哈來說,放在了一個更加醒目的位置,並且可以提供合併的功能;豆果是提供了菜譜所需材料合併的功能,如果出現了兩個相同的材料,不會合併。
(9)豆果在步驟中不能上傳小視頻,香哈可以是動圖。
(10)下廚房點擊步驟圖片,能夠設置做的時間,豆果只能來回切換
(11)在收藏菜譜中,下廚房的能夠設置菜單的標題,以及做提醒、上傳作品,減少用戶根據收藏菜譜能做的相關步驟。如下圖:
3. 商城細節差異
(1)下廚房商品詳情中含有相關商品推薦(大家都在買),豆果沒有商品推薦,香哈菜譜是(猜你喜歡)。是建議豆果能提供更多的商品入口,增加商品入口點擊率。
(2)三者的評論都是按照全部,曬圖來劃分評論內容,不同的是下廚房很明顯更看重評論內容的圖片部分,把評論部分放在商品詳情的前面部分,以圖片顯示為主,曬圖部分,圖片的尺寸顯示也比正常的評論區圖片要大,而豆果和香哈則是按平鋪式來顯示評論內容。
(3)商品詳情中商家顯示差異:下廚房的商家顯示商家公告,豆果顯示了該商家的相關評分,香哈食譜只顯示了該商家的商品數量。
(4)聯繫客服:豆果和香哈點擊聯繫客服,直接進入輸入框,而下廚房點擊聯繫客服,也是進入輸入對話框,但是會自動輸入了當前商品的相關信息,這樣對於買家和賣家來說都提供了方便,建議豆果也可以採取這種方式。
(5)在購買頁面,豆果和下廚房都能夠再次修改商品數量,而香哈修改不了,只能重新再下訂單。
(6)如果在支付的過程中,取消支付,豆果會彈出再次考慮是否支付的頁面來提示用戶支付,而下廚房和香哈是直接跳到待付款,香哈和豆果比下廚房多了一條下單時間。對於支付失敗的處理方法,豆果更加人性化的增加一個步驟,讓用戶可以再想一想是否購買。
4. 課堂細節差異
(1)課程詳情中豆果增加了課程諮詢功能,下廚房則是曬出作品,而香哈廚房能夠提問(需要vip權限)並且也能夠曬出作品,豆果提問的內容需要審核,審核成功會呈現在頁面上。把學員作品呈現在頁面上更加具有真實性,能夠讓用戶看到之後,有同理心,然後也會有想做的衝動。
(2)課程詳情中豆果和下廚房則顯示相關圖片,香哈視頻則播放視頻, 播放一分鐘之後提示充值成為vip看全部,這種情況下建議視頻和學員作品可以二選一,因為都屬於給用戶看一個「真實性」。
(3)豆果美食的課堂詳情裡沒有收藏一項功能,而下廚房和香哈裡含有收藏功能。
5.1.3.3 交互總結及建議
下廚房和香哈的積分機制主要是為了拉新,比豆果的多了會員機制,主要用於課堂,只要充值會員,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免費看,建議豆果可以增加會員機制,可以通過會員的方式提高留存率,也能提高課程的訂購率。
(1)商城的一級頁面處於商品流的方式展示,建議加上回到頂部的icon
(2)首頁籤到領紅包,不是很明顯,建議在進入app,彈出彈窗來提醒籤到(可以針對用戶來做這個需求),並且建議做懸浮效果,領到的現金建議也體現在豆果錢包裡。
(3)採購清單裡缺少合併重複材料(多個菜)
(4)購買商品不能使用豆果錢包內的錢,建議在購買商品時,能夠提供用豆子來購買商品,提倡豆子充值。
(5)在精選諮詢中,提交之後,頁面不能顯示自己已經提的問題。
(6)在諮詢回覆中,找不到用戶所回復的該課程。
(7)商城中的商品不能收藏。
5.2.1 內容邏輯
(1)小紅書筆記部分的內容邏輯:
(2)豆果筆記部分的內容邏輯:
(3)貝貝筆記部分的邏輯:
三者業務邏輯不同的是:在於評論區域的用戶,豆果可以在評論區直接跳轉到相應的評論用戶的二級資料頁,可以關注。
和小紅書不同的是:用戶和用戶之間不存在關聯,沒有私信功能;而小紅書是在關注之後才允許私信,而貝貝在評論期間不允許看評論用戶的二級資料頁,只能看該篇心得作者的二級資料頁;並且進行關注和私聊。建議豆果在做社區的過程中,多關注陌生人的社交,用戶之間的聯繫,可以提升社區之間的互動。
5.2.2 筆記頁面顯示
(1)豆果:
(2)小紅書:
(3)貝貝:
部分,通過有趣,有個性的活動來徵集筆記,養成用戶的寫筆記的習慣,提高一下用戶的使用頻率。反而小紅書筆記部分已經屬於成熟期的產品,首頁一進來則是筆記流,並沒有大鋪張的宣傳一些活動,則是在推薦筆記中顯示相關活動。而貝貝則首頁是包含了其他的附加功能。
5.2.3 功能點對比
搜索功能:小紅書和貝貝都含有搜索功能,而豆果沒有搜索功能,(可能是因為筆記的分類還很少,不能撐起搜索功能),建議還是在筆記的數量增多,並且分類明確時,可以考慮增加搜索功能。
個性化標籤:
相對於豆果和貝貝,小紅書的能關聯的更多,圖片上可以添加標籤,更加個性化,能夠讓用戶通過圖片上的標籤了解相關信息,給那些懶的閱讀的用戶,提供了方便性。
豆果的話題還是很少,所以不包含搜索的功能,並且不可以自己創建,用戶找不到合適的標籤,會選擇不添加標籤。
而對於貝貝來說筆記關聯商品更加重要,必須添加相應的商品,並且自動識別出商品的標籤。貝貝的商業模式更偏向於電商,而小紅書和豆果更偏向於社區。
版塊分布:
由於豆果沒有定位功能,所以沒有附近功能,取之的是最新,個人認為最新模塊可以不處於首頁,用戶在乎發布時間的問題,會在有明確目標之後搜索之後,想要給搜索結果通過「最新」等方式進行排序——除了這種情況,會有很少的這種情況會在首頁上想要去看最新的版塊(具體還要看版塊的點擊率);對於分類這個功能,建議是考慮後期筆記逐漸多了之後,採用分類。
筆記內容
豆果還是處於前期,不斷招募筆記過程中。
寫筆記過程
對於圖片的處理,小紅書更加精細,採用小紅書自己的相機,滿足了當前女性喜歡美化照片的記本需求,不需要再在本機的其他軟體去美化,基本操作可以在一個app上全部完成。在編寫筆記的過程中,豆果和小紅書都屬於無限制初始字數,而貝貝最初始的字數是30個字,這對於一些懶的用戶,可能直接選擇不寫該筆記。
發布成功
寫筆記過程中,網絡連接失敗
查看筆記:
小紅書和貝貝的筆記都可以修改,豆果的筆記不允許修改。建議加上修改功能。
收藏:
5.2.4. 寫筆記流程對比
小紅書:
豆果:
貝貝:
通過三者的寫筆記流程來看:
豆果作為工具上和同行的差距並沒有拉開很多,大家在菜譜上的功能和互動設計,甚至是內容都有極大的相似性。
上遊有生鮮電商,外界最近流行類似美食短視頻的潛在替代品也在發展,豆果如果想在菜譜上想留住用戶,可以在菜譜上繼續優化,讓用戶知道如何做菜是好吃的;社區部分的可替代商品還是有很多,重點是做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豆果在提高內容的質量和高產出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從產品邏輯的角度看,四個模塊下的業務邏輯很清晰,從菜譜可以聯繫作品(筆記),從筆記可以聯繫到相關菜譜,通過各種活動也可購買相關商品,各個模塊緊密相連;通過內容來吸引用戶,進行變現。
從產品功能的角度看,豆果現有功能已經比較全面和完善了,但是對於目前極力推薦的筆記模塊,功能還不完善,比如不能搜索,不能上傳視頻筆記,沒有相關分類,在社區方面豆果在的功能還需改進;
從界面設計的角度看,豆果一直以黃白色為主顏色,畢竟是一個以工具起家的app,整個界面簡單整潔,給人印象極好;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看,豆果現在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廣告和商城(課堂盈利還是很小的),可以擴大合作商,或者在自己的商城中使供應鏈減少,有益於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高的利益,結果現在知識付費的潮流趨勢,平臺內可以考慮直播可給禮物的方式,獲得更大的利益。
總體上來看,對豆果的未來還是比較看好的,期望在美食市場上做的越來越好~
本文由 @ho!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