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業者近年來面對量販店的低價促銷與積極展店,又有超過9,000家便利商店的雙重夾擊,營運壓力愈來愈大,業者紛紛各自尋找出路。頂好超市就推出百坪以下的「Express Fresh」小型店,松青超市則朝高級化發展,興農生鮮超市也計劃揮軍北上,搶佔北市一級商圈。
頂好超市今年初開始布局「Express Fresh」小型店,目前已開設近20家,包括臺北、臺中、臺南等地遍地開花,由於小型店的投資成本較低,今年店數可望突破200家大關。
頂好超市董事長蔡裕人曾說:「臺灣超市沒有高調的本錢。」一語道破目前超市經營的困難。
頂好原是臺灣最大的超市連鎖通路,但在量販店低價搶攻市場,超商遍及各地的密集度,加上近幾年異軍突起的全聯福利中心壓境並領先超越,開店策略從保守轉向積極,第一步就是採取投資成本減少一半的小型店。
至於味全旗下的松青超市,去年起開始調整品牌策略,以松青和MATSUSEI雙品牌策略穩定擴張市佔率。味全總經理蘇守斌仍看好中南部超市的市場空間,今年開店重心放在中南部市場,預計年底挑戰80家,並希望達到損益平衡。
松青目前是規模僅次於頂好的連鎖超市,同樣因為受到量販、超商的夾擊,加上去年投資將部分超市改裝為精緻頂級的MATSUSEI超市,目前還未獲利。
不過松青對精緻化路線相當有信心,認為這是超市超越量販、取代超商的唯一路徑。因此今年更大手筆投入3,000萬元營銷預算強打MATSUSEI精製超市,並逐步將MATSUSEI店數提高到30家左右。
興農公司也看好超市事業發展,今年將興農生鮮超市從公司內切割,獨立成為興農生鮮超市公司,資本額6億元,並規劃明年底前股票上市。
興農超市深耕中臺灣市場,目前在中部地區有32家店,今年前七月營收19億元,獲利3,000萬元,成績亮眼。興農希望借著中部成功營運經驗,跨足競爭激烈的北臺灣市場。
(經濟日報 記者李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