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在最近幾年,搖身一變成為了和美國相當親密的合作夥伴,那麼既然都已經成為了美國的忠實盟友,肯定要和美國的步調一致,遵循美方的戰略發展計劃,但實際情況是,莫裡森並沒有嚴絲合縫的複製美國的發展計劃,甚至一邊在討好美國的情況下,還想著自己的發展,試圖傍上中國一起賺錢。
日前莫裡森發表重要聲明,表示澳大利亞應該和中國擁有建設性的接觸,這樣一來,在今後的交流過程中,會給兩國都帶來充足的利益。澳方的畫風突變,令外界十分措手不及,因為畢竟澳大利亞應該最先考慮的是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如果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澳大利亞最後可能也會被徹底拋棄。當然現在能讓莫裡森有這樣的覺悟,其實也相當不容易,不過究竟是誰給了莫裡森這麼大的勇氣呢?
澳大利亞畫風突變
其實只有利益能影響澳大利亞的態度,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之一,澳大利亞的出口產品,有很大一部分都流入了中國,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從澳大利亞的進口量,能佔到澳方出口總額的近40%。如果澳大利亞無法在中國市場擁有一席之地,那麼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都會受到較大影響。
澳大利亞在得到美國的青睞以後,其實並沒有產生什麼實質性的利益,只不過對於未來的整體戰略走向,可能有一定的利好影響。然而澳大利亞就憑藉這樣的好處,不斷的討好美國,但這樣也造成澳大利亞和一些國家產生了很多矛盾,美國《紐約時報》指出,澳大利亞不斷觸碰其他國家紅線的行為,已經產生了不利影響,但這樣卻讓美國能看到澳大利亞的價值,今後也會更加信任澳大利亞。
費力不討好或被直接拋棄
而這次莫裡森態度的180度大轉彎,其實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澳方也看到了短期內的不利局勢,所以想通過這樣的舉動,拉攏貿易夥伴,穩定國內的經濟情況。如果說這樣會對澳大利亞有何影響,莫裡森當局只不過是會辛苦一些,但要是將美國也考慮在內,這無疑是一種「背叛」行為,因此澳大利亞最後很有可能會失去美國的支持和幫助,遭到美方的徹底拋棄。當然如果有這樣的結果,其實也怪不上美國,要怪也只能怪莫裡森當局過於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