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旅遊仍有不文明行為上演 亂扔雜物我行我素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圖①: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遊客體驗農家樂。

  張耀華攝

  圖②:公安邊防和義工清潔海域。

  圖③:旅客自覺排隊進站。

  圖④:北京故宮內吸菸的遊客。

  圖⑤:遊客攀爬景區龍蝦雕塑。

  圖⑥:鄭州動物園內垃圾遍地。

  圖⑦:長城環衛工運送垃圾。

  圖⑧:亓連關長城上的塗鴉。

  今年以來,旅遊文明引發關注。國家大力倡導,旅行社和景區加強規範,文明旅遊、綠色旅遊已成全民共識。十一長假中,旅遊文明情況是否有改觀?哪些不文明行為還在「上演」?

  十一出遊 你文明嗎

  本報記者 沈文敏 周亞軍 葉琦 葛瑜瑋 方瑩馨 人民網記者 李慧

  總體情況

  今年十一,是新《旅遊法》實施後的第一個長假,新《旅遊法》對遊客文明行為做出了規定,各景點和旅行社也都加強了對旅遊文明的提示和監督。據不少景區負責人透露,今年十一,遊客行為有明顯改觀。

  山西皇城相府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馬路軍說:「不文明行為比以前少多了,在景點亂塗寫、亂刻畫的現在基本沒了。」

  安徽省旅遊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聲喧譁和亂丟垃圾等現象比往常要少了許多。」

  灕江竹筏漂流是每個到桂林陽朔縣的遊客不容錯過的體驗,十一期間,雖然江面千帆競發,但卻出人意料地有秩序。船夫提醒每個遊客穿上救生衣後再出發,遊客們也都非常配合。

  在香港尖沙咀的名牌店外,內地遊客排隊等候購物,很有秩序;在銅鑼灣,不少內地遊客整理行李都儘量靠邊站,不妨礙其他行人。不少香港市民都表示,大部分內地遊客在香港很文明。

  個別現象

  灌木叢裡冒煙了

  「禁止吸菸」禁不住

  「媽媽,那裡冒煙,著火了!」一名小學生指著北京圓明園裡一處灌木叢喊道。小學生的媽媽孟女士走過去一看,原來是有人把還未熄滅的菸頭扔進灌木叢,煙火還在燃燒,周邊的草木岌岌可危。

  孟女士想到秋天是火災高發時節,趕緊打開礦泉水瓶,把灌木叢裡的菸頭澆滅。

  目前很多景區裡都明令禁止吸菸,「請勿吸菸」的標識也隨處可見,但在公共場合吸菸的人仍不在少數。

  「現在來黃山遊客素質較以往明顯好了很多,但是也有折樹枝當拐杖的,有亂扔垃圾的,尤其是隨意吸菸的較多,秋幹防火,景區內有135位防火隊員分布在不同路段,每人負責大約2公裡,遇到不在指定區域內吸菸的就上前勸阻。」天海管理區的汪傳友說。

  成噸成噸的垃圾

  亂扔雜物我行我素

  記者從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了解到,十一黃金周七天,黃山風景區共外運處理了126.4噸垃圾,比去年有所減少。環衛工鄭永利說,今年景區提倡自帶垃圾下山,不少遊客自覺將果皮、食品包裝袋帶下山,但是也有遊客不顧提醒,仍亂扔垃圾,尤其是瓜子殼、口香糖,還有塑膠袋,有風的時候,塑膠袋會被吹到山谷裡,放繩工就要到懸崖峭壁去撿。

  10月1日,天安門廣場升國旗儀式結束後,廣場滿地垃圾,最密集處甚至看不到地面。150名保潔員人手一把掃帚,用2輛清掃車和2輛垃圾收集車,以「拉網式」的排兵布陣,花30分鐘才將垃圾全部清除。

  「10分鐘的路走了一小時」

  不文明自駕成了黑鏡頭

  自駕遊中的不文明行為,也屢見不鮮。

  10月2日,太原市民王小飛和家人從省城出發,上高速,駕車南行,奔著壯觀的壺口瀑布興奮啟程。

  誰料,一路上接二連三車禍不斷,一家子看著「高速路跟碰碰車遊樂場一樣」,興致大減。好不容易,瞅見壺口瀑布大標誌牌,一家人精神又抖擻起來。

  沒承想,遊客的不文明駕車——逆行、搶道、夾塞,把景區出入口通道變成了停車場,堵得水洩不通。小飛說:「原本十分鐘的路,我們硬是走了一個多小時才算進了景區。」

  安徽自駕遊聯盟工作人員王先生介紹,自駕過程中,常發生隨手丟垃圾的行為,尤其是細小的垃圾。「多數遊客選擇露營,露營地基本是戶外線路上形成的自然營地。景區內有環衛工人為遊客亂扔垃圾的行為『掃尾』,而自然營地沒有,容易造成環境汙染。」

  休閒度假受驚擾

  旅行途中雜音多

  來自北京的楊先生在十一期間去海南休閒度假,但沒想到,一路上小狀況不斷。

  在飛往海口的航班上,有一位中年男子一坐下來就換上從賓館裡拿的拖鞋,並把脫下的球鞋放在座位前。空乘人員提醒這位男子:「您坐的是緊急出口的位置,是不允許放障礙物的。」男子不聽,空乘人員沒辦法,只好讓他把球鞋放到座位下面,這個男子非常不耐煩地回了句:「你有完沒完!」飛機起飛後,他又把腳架到過道中間,開始呼呼大睡,擋住了來往乘客上洗手間,楊先生示意讓他把腳抬起來,他還一臉不高興,嘴裡不停發出嘟嘟囔囔的抱怨聲。

  到了亞龍灣,楊先生入住一早預訂的亞龍灣海景國際酒店。早上7點多就被樓上的錘擊聲吵醒。打電話向酒店前臺反映,工作人員回應是酒店在裝修。打了幾遍電話後,裝修聲才停止。好不容易再次入睡,9點多,錘擊聲又響起,而且這次變成了大錘。楊先生再次打電話給前臺提出換房,酒店的回覆是:「整個酒店都能聽到裝修聲,不能換房。」

  扔水瓶向獅子「宣戰」

  動物很「受傷」

  遊客的不文明行為,苦了景區也苦了動物。

  在網友爆料最集中的上海動物園獅虎區,記者看到獅子山下至少有上百個礦泉水瓶,還有遊客鼓勵孩子向獅子扔瓶「宣戰」,「看它有沒有反應」。同樣在半開放的小浣熊館、天鵝湖,塑膠袋和飲料瓶比比皆是,而動物們越是木然,遊客就越來勁,有的乾脆讓孩子站在圍欄上向動物嚷嚷發威。

  據園方介紹,國慶期間,他們特別增派了管理人員和志願者及時勸阻此類既不文明又危險的舉動,卻常常得到「關你什麼事」的回應。對此,園方十分無奈,因為沒有執法權,他們只能通過增加清掃頻次的方式巡查。由於動物吞食塑料等異物後很容易生病甚至死亡,因此園方希望遊客「高抬貴手」。

  在海南三亞,還有遊客第一次嘗試潛水,結果潛水教練態度非常惡劣,硬把遊客的頭往水裡按。還有潛水的遊客在海裡拿貝殼摳珊瑚。

  十一期間,因遊客違反規定開閃光燈拍照,柳州市動物園水族館內的海洋生物受到強烈驚擾,幾天時間死了100多尾熱帶魚,損失近6萬元。閃光燈破壞了水族館模擬的深海環境,魚兒無法承受這樣的「光汙染」。水族館內貼有「請勿開閃光燈拍照」的提示,工作人員也會提醒,但收效甚微。

  玩水濺路人一身水

  大吵大鬧不顧他人感受

  位於香港九龍灣展貿中心的商場,十一期間到處可見內地遊客。

  「媽!」咖啡廳裡的平靜突然被女生的尖叫打破。眾人不知所措之際,突然又傳來第二次尖叫。女孩子和媽媽一前一後慢慢走出咖啡廳,留下一群嚇呆了、看傻了的路人,一陣莫名。

  在安靜的咖啡店裡突然驚聲尖叫,在點餐檯前插隊,在商場大廳裡蹲著吃東西……這些行為,讓其他人皺起眉頭,很不舒服。

  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大吵大鬧,究其原因,是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楊先生告訴記者,他在三亞的海灘上,看到很多遊客玩水玩得太嗨,有些遊客路過,也會被玩水遊客撩出的水弄溼。「玩水雖然很盡興,但是也要顧及路人的感受。」還有遊客在沙灘上走了一圈,腳上沾滿了沙子,然後又往泳池裡踩,「其實泳池邊有專門的小池子供遊人進泳池前洗洗腳,但有些遊客就是怕麻煩,或者是根本沒有意識到,直接往泳池裡踩,弄得泳池很髒,這也是對其他遊泳者的不尊重。」

  各地應對

  山西

  「遊客的文明舉止離不開景區配套設施的完備。」 山西皇城相府景區負責人苗小留說,為了方便遊客,景區增添200多個臨時垃圾桶;為提升服務水平,人手增加兩倍,並在國慶前進行了多次培訓,要求工作人員把遊客當上帝,急遊客所急;為解決停車位少的問題,在三個景點疏導遊客,達到了預期效果。

  山西省旅遊管理部門也沒閒著——在全省開展文明旅遊公益宣傳活動,通過網絡、LED屏、報刊等進行宣傳;向旅遊企業和遊客發放了10萬份文明旅遊宣傳手冊,印製了5萬份致赴臺遊客的信,引導遊客遵守公德、文明出遊;行業旅遊餐飲開展「光碟行動」,向遊客推出符合節約理念的菜品,鼓勵顧客打包剩菜,推行「文明餐桌」行動。

  此外,旅遊管理部門還要求各景區設立公告、提示牌,並且要求旅行社和導遊將文明出行作為重要工作內容,及時提醒制止遊客不文明行為。

  安徽

  黃山風景區160.6平方公裡的核心景區內,有60塊文明旅遊提示牌。「十一」黃金周期間,黃山風景區內的19塊LED電子屏滾動播放「身在風景間,沿途莫吸菸」、「人品山美景,山閱人文明」等溫馨提示。

  「十一」黃金周前,黃山風景區發起「文明旅途,黃山『遊』禮,邀您同行」主題微博有獎接力活動,倡議以環保、健康、文明的方式出遊。

  九華山開展了文明旅遊勸導志願服務活動。活動向遊客解釋文明行為規範,勸阻不文明行為。志願服務活動在10月1日—7日持續開展,共設5個服務站點,參與志願者50餘名,發放《旅遊法》宣傳冊200餘份,發放九華山文明委編印的《文明禮儀知識》讀本500餘份。另外,「十一」期間,所有帶團的景區導遊員及講解員都要佩戴「文明使者」標識。

  上海

  針對遊客的不文明舉止,上海加大文明出遊的宣傳力度。上海市旅遊局、上海廣播電視臺、新民晚報、旅遊時報共同發起了「曬曬旅途中的99個瞬間」主題活動。活動邀請廣大網友通過原創並@樂遊上海、轉發、評論等方式參與。活動分為三個部分:【微人物】表現節假日中堅守在工作崗位,為遊客服務的各類工作、服務人員;【微感動】表現旅途中令人感動、值得發揚的行為;【微禮儀】糾正旅途中不文明的行為現象。

  在國慶黃金周期間,上海鐵路局組織上海站等重點站車職工、志願者向旅客發放文明旅遊宣傳海報、宣傳折頁。堅持每天向社會發布客運服務信息。同時聯合鐵路公安部門,開展整治無票乘車專項行動。

  上海旅遊企業把文明旅遊宣傳列為遊客出遊前的必修課。上海錦江旅遊副總經理董明介紹,遊客在了解錦江出境遊產品時,櫃檯專員就會告知文明旅遊事項和目的地風俗習慣,相關內容還會在旅遊團行前說明會上進行強調和解釋。

  專家觀點

  黃金周期間遊客數量龐大,不文明行為眾多,給管理執行帶來巨大難度,難以做到針對性。而類似隨地吐痰、插隊等生活細節,法律能否有效管治,在法律界內仍沒有定論。

  《旅遊法》從某種程度而言確實有效,但很多與旅遊文明有關的細節其實都是生活細節、理解方面的問題,想要真正改變內地遊客的出遊素質,可能還要從教育入手。

  ——香港大學法律學系教授付華伶

  現在不文明行為涉及很多層面,如道德層面、行政規定層面、法律層面等。《旅遊法》的出臺提出了很好的要求,但關鍵在實施。通過適應性地梳理及修改相關法律規定,不斷完善細則。既要有長效機制,也要有從近期治標來講的強制性措施。

  ——劉思敏博士(人民網強國論壇提供)

  文明是需要長時間養成的,要從學校抓起,把關於旅遊休閒的教育引入學校、課堂,並且藉助於休閒教育、旅遊教育,傳遞給學生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殷敏(人民網強國論壇提供)

  景區也要做到疏堵結合,為遊客提供良好的環境和便捷的服務,同時相應加大監管力度,對於不文明的旅遊行為及時提出制止,特別是在旅遊旺季,要提前準備好交通預案、人流控制預案、應急分隊的建立等等。

  ——北京十三陵特區辦事處主任雷濤(人民網強國論壇提供)

  網友支招

  「文明行為應從小培養,而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父母應首先做到文明。」

  ——人民網網友「清水_93252」

  「旅遊部門應建立旅遊文明教育考核制度,對旅行社履行教育遊客職責實施管理和考核。」

  ——人民網網友「易秋456248」

  「對不文明行為,堵不如導。例如,武漢黃鶴樓為了防止遊客亂塗亂畫,設立了3塊專門的電子塗鴉牆,在電子塗鴉牆上,遊客不僅可以查看景區介紹,還可以在『題字區』任意塗鴉,然後保存查看結果。黃金周期間,17萬遊客再無一例亂塗亂畫。這樣的做法值得其他景區借鑑。」

  ——人民網網友「cosplay」

  少數民族風俗

  回族

  回族信奉伊斯蘭教。回族人尊敬長者,禁止居室裡面放豬皮、豬鬃等製品。忌用左手遞送物品。茶葉和紅糖是回族人的節日佳品。禁食豬、狗、驢、騾、馬、貓及一切兇猛禽獸,禁止抽菸、喝酒,在談話中忌帶「豬」字或同音字。

  彝族

  禁食狗、馬、熊等動物的肉;過年三天內禁忌新鮮蔬菜進屋;忌用餐後把湯匙扣於碗盆的邊沿上。忌諱女人跨過男人的衣物,更不能從男子身上、頭上跨過。忌諱女客上樓。

  傣族

  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亂著頭髮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聖物。

  佤族

  不能騎馬進寨,須在寨門口下馬;忌別人摸頭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雞蛋;若門前放一木桿,說明家裡有病人,忌外人進入。女性不準亂抓男性頭髮,男性不能觸碰女性的腳。

  苗族

  做客時不能去夾雞頭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夾雞肝、雞雜和雞腿。忌跨小孩頭頂。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忌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

  哈薩克族

  年輕人不準當著老人的面喝酒,不準用手亂摸食物。忌當面數主人家的牲畜;忌諱別人當面讚美自己的孩子;忌客人在家門口下馬和騎快馬到家門口下馬;忌食豬肉、狗肉、驢肉。

  瑤族

  進入瑤族人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忌坐門檻;穿草鞋不能上樓;不能坐主婦燒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傘」,言及「雨傘」時,要說「雨遮」。絕大部分瑤族禁食貓肉和蛇肉。

  羌族

  家有病人時在門上掛紅紙條,忌外人來訪;不能跨火塘或用腳踩三腳架,也不能在三腳架上烘烤鞋襪衣物;忌坐門檻和樓梯;飯後不把筷子橫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布依族

  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得觸動神龕和供桌。布依族以酒敬客,客人或多或少都應喝一點。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樹和大羅漢樹,禁止任何人觸摸和砍伐。布依族送禮必須送雙數。

  (本報記者鄧圩採訪整理)

  責任編輯:方瑩馨 本版製圖:蔡華偉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資料整理:侯雲晨

相關焦點

  • 隨處抽菸、隨地亂扔……不文明行為讓美景打折
    雖然文明旅遊觀念深入人心,絕大多數遊客也都能做到文明出遊,但是仍有極少數的遊客存在不文明行為,與美麗的風景格格不入。景區工作人員從綠化帶中撿出遊客丟棄的口罩。前日,記者在鏡花緣景區看到,不少家庭扶老攜幼,漫步林蔭間,好不愜意。除了秀美的風景,景區內還隨處可見文明旅遊宣傳提示牌,四分類垃圾桶更是隨處可見。但是,記者在沿途採訪時,仍能看見有部分遊客隨地亂扔、踩踏草坪,乃至長凳上隨意脫鞋或躺臥,這些無視文明提示的遊客行為,讓美麗的景色大打折扣。「現在大部分遊客都很自覺很文明,就個別人還是沒素質。」
  • 禹都公園遊客不文明行為曝光
    ,景區內還隨處可見文明旅遊宣傳提示牌,二十米間隔就有一個垃圾桶、菸蒂收集桶,禁止隨地吐痰的條幅懸掛樹間,景區音箱持續播報「請自覺遵守園區規定,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文明遊園,請廣大市民及遊客在遊園過程中積極配合公園的管理工作」的文明出遊號召更是深入人心,可謂一步一風景,處處有韻味。
  • 不投餵不亂扔 拒絕不文明旅遊行為
    動物園、海洋館等景區是深受市民喜愛的遊樂場所,但是近日,記者卻在動物園看到了這樣不文明的一幕:有市民在遊玩過程中,不顧「禁止投餵」等提示,給動物投餵自己攜帶的食物,甚至向動物生活區亂扔石頭、飲料瓶等,既讓動物們很「受傷」,又煞了風景。
  • 【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旅遊 對不文明行為說「不」!
    公園作為城市主要的公共開放空間,形成了獨特的大眾文化,在公園遊玩,文明,是一種責任,更考驗著每一位市民的素養。夏日武威,綠樹環繞的公園成為人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近日,海藏溼地公園草木葳蕤,花團錦簇。茶餘飯後,這裡成為市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大家在園內遊玩時的一言一行,都彰顯著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雖然大部分市民能夠言行自律,但依然有些不和諧的「畫面」實在配不上「文明」二字。
  •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景區旅遊美麗不打折
    坐落在松北區的哈爾濱大劇院,是這座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國內外著名的旅遊勝地。夏季,綠草如茵繁花似錦,但如此賞心悅目的美景之下卻仍存在許多不文明行為,影響著城市的形象和環境衛生。12日8時20分,大劇場北側水上廊橋上,許多遊人在此處拍照,橋面有廢紙,水中有瓶子等雜物。
  • 文明旅遊,有你有我!讓我們對不文明旅遊行為「說不」~
    《肇慶市民文明手冊》對文明旅遊制定了相應規範《肇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也對旅遊文明行為制定了相應規範「文明旅遊,有你有我」 遊客不文明行為1遊客翻越隔離欄進入花叢中合影留念遊客不文明行為2遊客不文明行為5亂扔垃圾遊客不文明行為6
  • 黃金周桂林市通過各種舉措宣傳引導文明旅遊
    9月20日,在桂林市創建文明城市推進工作會議上,市旅發委舉辦了導遊「文明旅遊我先行」宣誓儀式,桂林市30名導遊代表宣讀了「導遊文明誠信服務桂林宣言」。    「文明誠信服務是我們每位導遊義不容辭的責任。」導遊睢琴說,遊客不文明的行為還是時有發生,但他們導遊會以身作則,讓文明旅遊成為一種習慣、一種風尚。
  • 石河子曝光一批不文明行為 有圖!快來看看
    城市是我家,文明創建靠大家。為全面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石河子零距離」微信公眾平臺自11月25日起,陸續曝光一批不文明行為,為文明城市創建尋找短板,為創城助力。 曝光不是目的,拒絕不文明行為,讓石河子更美麗、更文明,才是我們的目標!文明城市,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維護。
  • 給這些不文明旅遊行為曝光
    給這些不文明旅遊行為曝光不文明旅遊行為煞風景即使這樣仍有一些不文明旅遊現象存在,如亂扔垃圾、隨地吐痰、亂攀爬拍照等現象。黃河母親雕塑景觀是蘭州的一張名片,不論是外地來蘭的遊客,還是我市居民都會攜家帶口來這裡。臨近中午,黃河母親景點遊客雲集,有的遊客為了拍到好照片,直接讓小孩坐在了雕像的基座上,家長則扶著小孩拍照,即使有文明志願者勸導,遊客還振振有詞:不就拍張照片,至於嗎?
  • 從香港迪士尼遊客不文明行為說起
    新華網香港10月2日電(記者潘曉燕)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後,一些遊客的不文明行為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導致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因素很多,除迪士尼樂園設施不足、文化差異和溝通不夠等原因,個別內地遊客只關注自身需要,不關心他人感受的行為也不容忽視。
  • 不文明行為依存在翠屏公園 文明旅遊需人人參與
    出遊樂哉,但文明行為亦不可少。7月26日,記者在翠屏公園遊覽時,仍見到部分不文明行為,給美麗景區帶來一絲瑕疵。進入翠屏公園,隨處可見文明標語「真誠友善促和諧文明禮讓樹新風」「同愛一方熱土共建文明家園」「人人動手參與創建個個爭當文明市民」……除了張貼文明標語,景區還設置了學雷鋒志願服務崗,對不文明行為曝光進行展示,設置翠屏山景區創文對標示意圖,張貼旅遊文明行為公約等,時刻提醒遊客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讓遊客明白文明旅遊的重要性,也是讓大家在文明中體驗遊覽的樂趣。
  • 「麗江熱線」國慶中秋「黃金周」麗江旅遊持續升溫,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現象給美麗風景添了些許「不和諧」
    隨著國慶中秋「黃金周」的到來,麗江旅遊持續升溫,記者近日在走訪部分景區時發現,絕大多數遊客都能做到文明出遊,但仍存在個別不文明現象。記者走進大研古城景區看到,遊客數量比平時增加不少,三五成群的遊客愜意地在景區內散步、觀景、拍照。放眼望去,景區巷道乾淨整潔,花開正豔,環境優美,衛生狀況良好,遊客秩序井然。
  • 對不文明旅遊說「不」
    公園作為城市主要的公共開放空間,形成了獨特的大眾文化,在公園遊玩,文明,是一種責任,更考驗著每一位市民的素養。  夏日武威,綠樹環繞的公園成為人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近日,海藏溼地公園草木葳蕤,花團錦簇。茶餘飯後,這裡成為市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大家在園內遊玩時的一言一行,都彰顯著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雖然大部分市民能夠言行自律,但依然有些不和諧的「畫面」實在配不上「文明」二字。
  • 遊人素質大提高 文明行為給南寧營造和諧旅遊環境
    10月1日廣西新旅遊條例正式施行,新條例規定了旅遊者應當履行的義務,包括不得有隨地吐痰、隨地便溺、喧譁吵鬧、亂扔廢棄物、亂刻亂畫等不文明行為。節日期間遊客的表現如何?景點景區如何營造文明、和諧的旅遊環境,還做了哪些引導工作?
  • 「網絡文明」@所有清河人,讓我們一起對不文明行為說「不」!
    當前,正值清河縣創建文明城市的關鍵時期,每一名清河人,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是整個清河縣的形象,我們應自覺抵制不文明行為。從今天起請勇敢對不文明行為說「不」摒棄不文明的習慣讓文明成為共識共同維護清河形象形成「人人講文明,處處樹新風」的和諧景象不文明行為帶來的危害
  • 文明旅遊,不負最美風景
    倡導文明旅遊 你我共同參與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親愛的家人們炎炎盛夏,開始登場寒假是出遊的高峰期文明旅遊、遵守法規恪守公德、講究禮儀、愛護環境為了讓大家度過一個文明、平安、溫馨、愉悅的暑假,在外出旅遊時,我們在這裡做出以下幾點溫馨提示:綠色出行
  • 別讓不文明旅遊行為破壞冬日美景
    目前,銀川市已進入冬季旅遊旺季,不少市民及遊客趁著節假日到各滑雪場遊玩,賞雪、滑雪、戲雪……大家在雪的世界裡盡情放鬆身心。在此過程中,文明、禮讓已成為越來越多遊客自覺遵守的行為規範,但不文明旅遊現象仍時有發生,大煞景區好風景。 12月24日,閱海滑雪場,遊客們沉浸在「情景互動冰雪遊樂園」裡,盡情地享受著冰雪遊戲的激情與快樂。
  • 寧國市頒布《市民公約》和《文明行為20條》
    日前,寧國市頒布了《寧國市市民公約》、《寧國市文明行為「20條」(2018版)》,以此進一步規範市民行為,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質,提高市民在文明創建中的參與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市民生活。
  • 暑期文明旅遊 對亂扔垃圾說「不」
    2020年08月18日晚間新聞——《百姓直通車》專欄報導:暑期文明旅遊 對亂扔垃圾說「不」
  • 這些不文明旅遊行為存安全隱患
    然而令人煩惱的是,個別遊客存在如「在禁菸區抽菸」「亂扔垃圾」等不文明旅遊行為。針對這些現象,景區已加強關於文明旅行的引導工作,並成立相關工作小組,高度重視對不文明旅遊現象的疏導和規避。深晚記者在現場走訪時看見一位學生遊客意圖翻越豎立在景區一景點旁的安全圍欄,幸好現場的工作人員及時發現並且制止了這位遊客的行為。「這種行為除了給景區造成困擾外,還會給自己帶來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