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排名 十大中國外資銀行都在這

2021-01-08 國際財經網

在中國的銀行類別很多,除了我國自己創辦的銀行,央行工行等,還有很多外資銀行,如滙豐銀行,恒生銀行,花旗銀行等等。最新的外資銀行排名是哪些?下面跟著小編來了解下。

在中國的外資銀行有:花旗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滙豐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星展銀行,恒生銀行,美國銀行,東京銀行,華僑銀行,滿地可銀行,澳新銀行、荷蘭銀行、德意志銀行、永亨銀行、南商銀行、友利銀行、巴黎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瑞穗銀行、法國興業銀行(601166) 、三井住友銀行、摩根史坦利國際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大華銀行、韓亞銀行、華商銀行、華一銀行、協和銀行、華美銀行、新韓銀行、大新銀行、外換銀行、盤谷銀行、首都銀行、正信銀行。

其中十大中國外資銀行排名為:

1、滙豐銀行。

滙豐銀行是倫敦、香港、紐約、巴黎及百慕達等證券交易所上市,以24.74%的高關注率居於外資銀行排行榜榜首。

2、渣打銀行。

渣打銀行在倫敦、香港、印度孟買及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上市。關注率為15.68%。

3、東亞銀行。

東亞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是香港最大的獨立本地銀行。關注率為14.85%。

4、花旗銀行。

花旗銀行是在美國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13.09%

5、星展銀行。

星展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是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集團公司。關注率為5.42%。

6、恒生銀行。

恒生銀行是香港最大本地註冊上市公司之一。關注率為6.24%。

7、瑞士銀行。

瑞士銀行是由瑞士聯合銀行及瑞士銀行集團合併而成。關注率為4.13%。

8、華僑銀行。

華僑銀行是新加坡成立時間最早的本土銀行。

9、德意志銀行。

德銀中國是德意志銀行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關注率為4.39%。

10、南洋商業銀行。

南洋商業銀行是中銀香港通過全資附屬機構-南洋商業銀行有限公司,總部設在上海。

相關焦點

  • 又一家外資控股券商申請設立 落戶青島!外資股東是義大利最大銀行...
    (詳見券商中國9月30日報導《獨家 | 又見國資謀求券商牌照,青島能否再添證券"新兵"?還有外資行搭臺唱戲》)據券商中國記者求證,此次申請設立的意才證券,正是聯合聖保羅銀行與青島國資合資設立,由意方股東持股51%的外資控股券商。
  • 首家外資法人銀行落戶 國泰世華銀行正式開業
    原標題:上海擴大開放100條:首家外資法人銀行正式開業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2個月前,上海下發了「擴大開放100條」。今天,新一輪對外開放下的首家外資法人銀行國泰世華銀行正式開業,在滬外資法人銀行數量增至21家,在全國佔比超過一半。  陸家嘴匯亞大廈的25樓,花團錦簇,開業志禧。
  • 【徐奇淵】 外資銀行為什麼「越小越不行」?
    外資銀行在華機構已經具有全球代表性,在BIS公布的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2019)中,有14家已在中國設立外資法人銀行,其餘均設立分行或代表處。2019年末,外資銀行在華經營資產規模達到4.5萬億元,是2011年末的近2倍。外資銀行機構數量、資產絕對規模都有明顯上升。 但是從相對規模來看,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發展並沒有那麼成功。
  • 香港金融業變遷縮影:外資行陸續遷出中環 銀行證券業中資崛起格局...
    陳學彬一語道出了很多外資銀行進入香港市場的心聲。香港是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天然門戶,已成為全球大型金融機構開拓亞太市場、輻射全球的必爭之地。 根據畢馬威的報告顯示,香港目前十大本地註冊銀行中僅有恒生、滙豐、星展、渣打四家擁有外資背景,其餘則均為中資銀行,包括東亞、南商、中信、中銀香港、工銀亞洲、建行亞洲。 在交銀國際董事長、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譚嶽衡看來,香港回歸二十年來,兩次金融危機改變了其資本市場的格局,形成了外資和中資金融機構兩分天下的局面。
  • 瑞穗銀行:中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 對外資金融機構是重大利好
    瑞穗金融集團,是由原第一勸業銀行、富士銀行和日本興業銀行,這三家日本的大型銀行在2002年重組合併後成立的,此後集團旗下瑞穗銀行和瑞穗實業銀行在2013年再次合併為現在的瑞穗銀行。從合併之前的三家銀行成立的時間來看,最早是1873年成立的第一國立銀行,據此,瑞穗有近150年的歷史。
  • 外資銀行「揮揮衣袖」,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近日,美國銀行出售20億股中國建設銀行H股,清空全部建行股票。盤點下來,近年已多次出現外資減持乃至清倉中資銀行股權。外資拋售是看空中國銀行業,還是後院告急?境外戰略投資者收穫了中資銀行「黃金十年」,又給中國銀行業留下了什麼?  自家缺錢還是「看空中國」?
  • 專家:外資銀行獲中國「國民待遇」前景看好
    12月20日電(記者 賀霞)國務院日前公布今年第二次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放寬外資銀行準入和經營人民幣業務條件。專家分析稱,外資銀行獲得「國民待遇」前景看好,標誌著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
  • 外資銀行正掀起一股入局中國證券市場的潮流
    「十一」長假剛剛結束,外資銀行巨頭便跑步入場中國證券市場拿牌,這一次是布局中國市場已久的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當前,外資銀行正掀起一股入局中國證券市場的潮流,但透視其控股券商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搶佔國內業務份額並非易事。如何儘快破解「水土不服」尷尬,獲取業績空間,也成為各家合資券商需要突破的課題。
  • 潘光偉:外資銀行發展迎來重大機遇期
    今年4月,中國銀保監會也發布政策,加快推進銀行業和保險業對外開放,其中針對銀行業的開放舉措主要包括:一是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二是放寬外資機構設立條件,允許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同時設有子行和分行;三是擴大外資銀行業務範圍,全面取消外資銀行申請人民幣業務的等待期要求;四是優化外資銀行監管規則,對外國銀行境內分行實施合併考核,調整外國銀行分行營運資金管理要求等
  • 國泰世華銀行在滬開業,上海外資法人銀行數量佔全國半壁江山
    據悉,國泰世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於今年6月正式獲銀保監會批准開業,註冊資本為30億元,註冊地為上海。據悉,該行是在原先的國泰世華銀行上海分行的基礎上升級成為法人銀行,該行也是近十年來首家由外資分行升級成為法人銀行的外商獨資銀行。
  • 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速 外資銀行在華業務將擴容
    比如銀保監會批准了約旦阿拉伯銀行籌建上海分行、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支行升格為分行、渣打銀行(中國)獲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成為首家被中國證監會授予該資格的外資銀行等等。「一方面,中國金融開放程度不斷提高,為外資銀行在中國開展業務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 首家外資法人銀行落戶 國泰世華銀行正式開業
    原標題:上海擴大開放100條:首家外資法人銀行正式開業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2個月前,上海下發了「擴大開放100條」。今天,新一輪對外開放下的首家外資法人銀行國泰世華銀行正式開業,在滬外資法人銀行數量增至21家,在全國佔比超過一半。  陸家嘴匯亞大廈的25樓,花團錦簇,開業志禧。
  • 國泰世華銀行在滬開業 上海外資法人銀行數量佔全國半數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段久惠證券時報記者 段久惠9月10日,又一家外商獨資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在上海正式開業,這也是第21家「落滬」外資法人銀行,在滬外資法人銀行數量由此在全國佔比超過一半。記者了解到,國泰世華銀行是臺灣網點分布最多的民營銀行。新一輪對外開放下,國泰世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為首家「落滬」上海外資法人銀行。今年6月,國泰世華(中國)銀行正式獲銀保監會批覆,從大陸分支行轉制為子行,註冊資金30億元,原上海分行行長林尚民出任子行行長一職,開展對各類客戶的外匯業務以及對除中國境內公民以外客戶的人民幣業務。
  • 銀行間債市迎首批外資A類主承銷商 德意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入席
    公告顯示,截至申請截止日2019年8月28日,共有6家外資銀行類會員提交了參評材料。經協會第五屆常務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並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同意,增加兩家外資銀行A類主承銷商,分別為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兩者可開展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A類主承銷業務。
  • 監管鬆綁門檻降低 外資銀行保險在華展業更趨便利
    10月15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司法部立法二局局長劉長春就《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修改工作有關情況進行介紹。條例修改後,外資銀行可吸收中國境內公民每筆人民幣存款由不少於100萬元降低至不少於50萬元。
  • 國門放開,外資銀行全面進入中國,是猛虎入境,還是蜻蜓點水?
    而他們最想搶奪的,就是中國消費金融的果實。接下來,大舉進入中國,這已經成為大多外資銀行的共識。消金的從業者,幾乎都意識到這一點。可是,如今的中國,已不是當日的中國。在外資銀行躊躇不前的這幾年,中國的本土,卻在上演著瞬息萬變的激烈故事。國有4大行崛起,都躋身全球銀行的前十名。
  • 外資銀行搶人才 最看中民生、招行等銀行的骨幹
    今年4月初,首批獲得經營牌照的4家外資銀行子公司相繼在內地多個城市正式掛牌營業,全面展開人民幣業務。隨著在國內開展人民幣業務的逐步增多,這4家外資銀行同時面臨著大量「本土化」專業人才的稀缺問題。據他介紹,在滙豐做業務的薪水一般,管理層的薪水居高,渣打、花旗可能相對還要高一些,每家外資銀行的規定都不一樣,方式方法也都不一樣。中資銀行獨特企業文化做後盾面對外資銀行如此強烈的挖人攻勢,中資銀行應如何留住人才呢?
  • 泰國開泰銀行將在上海設立外資法人銀行
    原標題:泰國開泰銀行將在上海設立外資法人銀行  新華網曼谷7月18日電(記者潘強 李穎)泰國開泰銀行第一高級副總裁胡錦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開泰銀行正在中國籌建外資法人銀行,總部將設在上海,預計2016年年中正式營業。
  • 外資銀行如何才能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目前在國內包括監管機構在內,普遍存在一種怕外資銀行進入過多衝擊國內金融機構、抑或導致金融市場不穩定而易誘發金融危機、影響中國金融安全與金融穩定的不良傾向;同時國內銀行機構形成既得利益,也擔心外資銀行進入過多造成自身利益受損,在很大程度上排擠外資銀行在華發展,進而影響監管當局對外資銀行的監管態度。
  • 這隻「A股大象」罕見一字漲停,外資賺瘋了!挪威中央銀行...
    按照總市值指標考量,順豐控股在A股公司中的排名晉升到24位,已將交通銀行、格力電器、萬科等知名藍籌甩在身後。股價因何漲停?順豐股價罕見一字漲停的背後,是源自公司半年報業績超出市場預期的驅動。對比來看,711億元的營業收入規模,在目前已經披露半年報的A股公司中,排名位列第14位。這一營收規模甚至已經超過了貴州茅臺的456億元。不過,公司毛利率相對各行業龍頭股來說比較低。從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指標考量,順豐控股37.6億元的淨利潤規模,在目前已經批露半年報的A股公司中,排名23位,較中國聯通、雙匯發展等藍籌公司高出一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