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瀟翔小學走進中國地質博物館煙臺館開展研學活動
活動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12月10日訊 為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近日,煙臺市芝罘區瀟翔小學2019級4班「紅蜻蜓中隊」組織孩子們走進中國地質博物館煙臺館開展研學活動 活動當天,孩子們帶著激動和興奮的心情,開啟了本次研學之旅。一進入館內,用巖石雕刻的海浪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飽經滄桑的巖石講述著歷史,記錄了遠古自然環境的變遷,一股濃濃的歷史感也撲面而來。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孩子們滿懷期待地踏入了第一個化石廳,在這裡,孩子們見到了猛獁象,長毛象,恐龍等化石,了解了生命進化過程。
-
冶頭小學開展走進煙臺地質博物館綜合實踐活動
水母網06月02日訊(通訊員 李娜)時值六一國際兒童節之際,沐浴盛夏的陽光,踏著六一的節拍,冶頭小學全體師生乘座安全的校車,走進煙臺地質博物館,感受煙臺人文歷史變遷,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探密人類與自然發展歷程,師生們深受教育和學習,受益良多。本次活動,學校周密安排,科學部署,制定了詳細的安全預案和活動方案,組織有序安全保障。活動分為三個部分。
-
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南通路小學生走進煙臺自然博物館
南通路小學2019級6班走進煙臺自然博物館 膠東在線11月17日訊 為了開拓視野,提高學習興趣,全面提升素質教育水平。11月14日,南通路小學2019級6班組織學生走進煙臺自然博物館,開展研學活動,讓同學們感受到不一樣的求知探索過程。
-
荷池路小學開展「走進鐘錶博物館,感受科技魅力」研學實踐活動
通訊員:陳美紅 黃淑琴 報導「讀萬卷書,行萬裡路」,11月18日,荷池路小學開展以「走進鐘錶博物館,感受科技魅力」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活動中,同學們先後參觀了鐘錶文化博物館、鐘錶歷史文化長廊、鐘錶主題園林廠區,了解中國古代計時儀器變革和世界鐘錶工業發展歷程,近距離感受鐘錶文化博大精深、科技之妙、藝術之美。
-
「化石博物館」走進武漢瑞景小學
來自中國地質大學EARTH 24H(地球24小時)的王子豪和他的科普團隊將博物館「搬」進了武漢瑞景小學,為同學們搭建起了一間超棒的、可觸摸的地學博物館,一間神奇的化石屋。 今年武漢瑞景小學在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開展了為期三天的秋遊研學活動,在子豪哥哥及其講解團隊的帶領下,先後參觀了臨展廳、地球奧秘廳、生命進化廳、恐龍廳、珠寶廳、巖石礦物廳、礦產資源廳、張和展廳。這間博物館激發了同學們的無限暢想,跨越了時間和空間。
-
煙臺市養正小學學生參觀煙臺地質博物館校外實踐活動
水母網11月28日訊(通訊員 馬少惠)11月26日上午,煙臺市養正小學2017級四班孩子們在班主任馬老師和班級家委會帶領下走進地質博物館
-
走進青島紡織博物館 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開展「雲」研學課程網絡直播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4月20日訊(記者 李霞)為滿足疫情期間學生足不出戶,也能進入社會大課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需求4月17日下午,青島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開展小學校本課程在線展示活動,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進行了《百年印記,走進青島紡織博物館——「雲」研學課程網絡直播展示》。
-
煙臺自然博物館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普教育專題活動
煙臺自然博物館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普教育專題活動 膠東在線9月21日訊(記者 陳琳 通訊員 何偉 王悅) 20日,煙臺自然博物館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普教育專題活動,組織高校志願者,在館內進行科普服務,為參觀市民、遊客派發宣傳冊;同時組織駐煙高校大學生進館參觀,由講解員為參觀的學生們進行主題宣講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研學之旅走進西安
本報訊 記者趙乃林報導 為推動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學習,促進博物館與學校教學、綜合實踐有機結合,切實貫徹落實好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的《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在「傳奇盛京 福運瀋陽」文化旅遊推介會西安站順利落幕的一個月後,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抗戰研學宣講團日前來到西安,
-
2019煙臺美術博物館駐館藝術家作品展今晚開展
魯網4月10日訊 期待已久的「2019煙臺美術博物館駐館藝術家作品展」將於4月10日晚間與大家見面。展覽將展出卞家華、李大偉、張鐳、王曉燕、孫杰、安娜6位駐館藝術家的120餘件精品力作。 聘請藝術家駐館交流和參與開展一系列美術館教育活動,是煙臺美術博物館整合社會優質文化資源,延伸和拓展公共教育模式而進行的一項有益探索。從2016年開始至今,煙臺美術博物館分兩批、先後聘任了六位駐館藝術家,專業涵蓋繪畫設計、民藝手作、生活美學三個方面。
-
煙臺市南通路小學2019級2班開展秋季研學活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25日訊 (通訊員 欒美玲) 天朗氣清,金風送爽,11月14日,南通路小學2019級2班的同學們進行了秋季研學活動——參觀煙臺市博物館。煙臺市博物館成立於1958年,2017年晉級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現址位於南大街61號。煙臺市博物館是一座集中反映煙臺人文歷史和文化藝術的綜合性現代化博物館,三級以上珍貴文物6000餘件,一級文物62件,是山東省博物館中館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
東陽市博物館和實驗小學深化「館校合作」
「各位叔叔阿姨,這是東陽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中國東陽龍骨骼化石,它於2007年9月在胡公山發現……」18日上午,市博物館與實驗小學聯合舉辦「館校合作」協議籤約暨授牌儀式。 其實,早在2017,實驗小學就積極融入市博物館這所「大學校」,開啟「館校合作」的第一步。
-
開展館校深入交流、探索研學新形式 海墾博物館化身「大課堂」
為了破除諸多博物館研學難點,墾博與我省多所學校進行深入交流,開展多元合作,通過精心設計研學課程、豐富科普體驗、擴展研學邊界等多重舉措,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探索研學新形式,讓廣大師生、家長從這裡深入了解海南農墾的同時,豐富歷史、文化體驗。
-
館校合作邁出第一步 石家莊市博物館歷史文化巡展走進金馬小學
無線石家莊消息(全媒體記者 聞濤):2020年12月21至25日,石家莊市博物館歷史文化巡展進校園活動」,在石家莊市金馬小學舉行。石家莊市博物館與石家莊市金馬小學將長期合作,開展歷史文化課堂思政教育系列活動。
-
探尋恐龍復活之謎 東水門小學科普研學之旅走進重慶自然博物館
原標題:探尋恐龍復活之謎 東水門小學科普研學之旅走進重慶自然博物館 華龍網11月11日09時03分訊(記者 吳思佳)昨(10)日,來自渝中區東水門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500餘名學生走出校園,走進重慶自然博物館,開啟了「如何復活一隻恐龍」的科普研學之旅。
-
煙臺自然博物館 矽化木、觀賞石等你來打卡
原標題:5·18相約煙臺自然博物館矽化木、觀賞石等你來打卡膠東在線5月15日訊 (記者 劉妙) 2020年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為搭建自然博物館與公眾的溝通橋梁,發揮自然博物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煙臺自然博物館將於5月18日推出「走進博物館、了解大自然」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主題活動暨煙臺自然博物館開館八周年紀念日活動。
-
【新華書店】秋季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研學活動
>震撼心靈感受快跟隨小編先飽飽眼福吧內容過長 請認真觀看報名方式在最下面景區充分利用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幫助廣大中小學生感受祖國大好河山,感受中華傳統美德,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提高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江蘇省地質學會舉辦捺山地質研學科普活動
2020年8月22日,江蘇省地質學會在捺山地質公園開展了地質研學科普活動,這也是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和江蘇省第32屆科普宣傳周的首場活動。來自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的青年地質工作者、中小學生,以及景區遊客等近百人參加了活動。
-
南城縣實驗小學"三色"文化研學旅行實踐活動成效顯著(圖)
中國江西網撫州訊 通訊員餘 戈報導:為豐富知識、拓展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多年來,南城縣實驗小學陸續開展「紅色.綠色.古色」文化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校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以「熱愛美麗家鄉,傳播綠色文明」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該校組織師生開展「美麗南城」走學活動以及「2018年撫州源野大自然培訓研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學習射箭,體驗「飛奪瀘定橋」,進行心肺復甦訓練等。
-
黃岡市實驗小學校外研學實踐活動剪影
2019年清明節前夕,PDC教育國際聯盟成員黃岡市實驗小學聯合黃岡市學生綜合實踐蓋達組織該校四、五兩個年級師生共1000餘人,分兩個批次來到遺愛湖公園、4A級工業旅遊景區伊利黃岡工廠和黃岡市博物館,開展了一場以「大別山水,人文黃岡 」為主題的校外研學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