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馬進一向不喜歡苦情戲,「非得把50個人的苦難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這既不真實,又不高明。在他看來,庸俗的作品才需要靠演員互扇巴掌達到高潮。可是行業裡大家都那麼說:觀眾喜歡「強刺激」,尤其是講家長裡短的生活劇,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誰看?
他不信這個邪,偏巧又碰上嚴歌苓的劇本,再敲下蔣雯麗的檔期,於是就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幸福來敲門》。這部33集的「非典型」生活劇今晚在央視一套落幕,播出期間,其全國收視率一度突破6%。這種成功的背後,則是對「倫理劇創作規律」的全面顛覆:沒有哭天搶地,沒有半路「小三兒」、沒有累世情仇。對這部「三無」作品,馬進最滿意它對自己最初想法的一以貫之:「一部好劇,最後一定能清晰表達出人心向善,並對生活始終保留真誠的態度。」
沒有壞人,沒有「三破一苦」
「《幸福來敲門》裡沒有一個壞人。」說這話的馬進底氣很足。電視劇開播以後,他常常摸到同名貼吧裡「潛水」,逐一收集網友們的評價,並由此總結出三個最遭網友「恨」的角色:孫淳飾演的男一號宋宇生,宋宇生的嶽母錢淑華,林永健飾演的雜技團總監王文勝。
在一段明明是兩情相悅的愛情故事裡,如果女方毫無保留,男方反而猶豫不決,肯定會被觀眾罵不夠坦誠,不夠膽量,這也是網友「恨」宋宇生的原因。但沒人能說他是壞人,相反,前妻去世後,他一直悉心照料嶽母,為了兒女不願再娶,是個極有責任心的男人。而錢老太太遭「恨」,是她在大部分時間裡擔當了「棒打鴛鴦」的重任。可老人家苦心拉扯一對外孫,又對女婿視如己出,說到底還是個好心腸、有風度的老太太。就連看起來最壞的「小人」王文勝,當林永健眨巴著小眼睛,猥瑣又訕訕地向女主人公表白時,看起來更像是在塑造一個小丑,而非壞人。
當然,劇中人物也並非十全十美:刀子嘴豆腐心的大姐,對妻子溜須拍馬的姐夫,好心辦壞事的外甥,恰逢叛逆期的孩子……但是,他們都沒戴著典型化的僵硬臉譜。他們有缺點,是因為他們有著樸素而生動的靈魂。至於蔣雯麗飾演的女主角江路,剛出場時燙著一頭大波浪,在睡衣外面裹上風衣,36歲還沒出嫁的「剩女」,明目張胆地「一步一扭腰」。如果是在其它劇中,這個形象註定要被嗤之以鼻,但在這裡,卻被觀眾贊為「所有感人事兒的引子」。
有人將國產生活倫理劇的模式總結為「三破一苦」:破碎家庭、破碎情感、破碎婚姻和家庭苦難。但是在一出沒有壞人的戲裡,圍繞劇中人發生的所有故事,即使有著「二婚」、「離婚」、「繼母」這樣的話題和字眼,卻將「三破一苦」的俗套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日子非得過得「擰巴」嗎?
當「三破一苦」不再成為堆砌劇情的基礎,安插車禍、打官司、三角戀之類的突發意外或瑣碎糾結,都會顯得矯情而生硬。於是,推進劇情的矛盾出發點,便不再是以往電視劇中常見的「恨」,而被替換成交織於人物關係中的「愛」。
宋宇生的女兒本來對繼母印象不錯,可是親眼看到父親與她戀愛的場景,自己心儀已久的自行車又被爸爸買去送了妻子,便因此失落不已。嶽母在宋宇生的婚宴上涕淚交下,當眾「託孤」,並不是刻意作秀讓新娘難堪,而是真心唯恐外孫今後受委屈。基於愛的立場與視角的差異,造就了劇中的大小矛盾。所有戲劇性的鋪排與遞進,便完全建立在合情合理的人物情感與關係互動之中。
馬進也考慮過:「對於看慣了大喜大悲、大開大合的情節劇的觀眾而言,《幸福來敲門》會不會顯得過於清淡、過於柔和?」但他轉念一想,「日子非得過得那麼擰巴嗎?那是生活的本來面目嗎?」
「我覺得生活裡還是好人多,我丟過工作證、身份證、手機、相機、現金等等,十次有九次都被好心人送回來了。」馬進決定聽從自己的直覺,用最樸實的鏡頭語言,還原這種生活感悟,並且為它選擇了他認為最合適的年代背景。「上個世紀80年代,那是一段令人留戀的美好時光,人們單純、樂觀、向上,社會上充滿了新生事物、孕育著各色理想——那是一個人心向善的年代,無論你想做什麼,你總會有你的底線和操守。」
沒有人為製造的衝突,沒有蓄意搗亂的反派,沒有婆媳對罵的混戰——馬進相信,僅憑清純與溫暖的美好回憶,不僅足以抓住觀眾的眼,更能打動他們的心:「缺什麼,自然會補什麼;懷念什麼,自然就想重溫什麼。」
告別苦情,生活如此明媚
《幸福來敲門》被眾媒體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是對上世紀80年代的精確重現。麥乳精、外匯券、撥盤電話、二八自行車……劇中對當年生活的展示,無論是場景還是道具都十分細緻考究。但真正的好細節絕不僅於此——
小賣部裡總是喊「302,江路電話」的老大爺,躲在綠色的窗口裡,捏支筆顫顫巍巍地記著電話費。有回江路向他打聽男友打電話的內容,他左右觀察半天,哆哆嗦嗦地從小賣部裡挪出來,一臉擔憂地小聲跟江路匯報。還有宋宇生的相親對象「趙女士」,但凡開口總要以四字套話做總結,末尾再加一句「我認為這很有教育意義」。江路的閨蜜「小唐」,伶牙俐齒笑靨如花,就算鏡頭只給她小半邊側臉,你也能看到她或驚訝或俏皮的表情。
以往看電視劇,我們常常在看道具布景和主角時「入戲」,畫面一轉便又被迫跳出來。而在《幸福來敲門》裡,即使鏡頭掃到的只是個片尾時連名字都沒有的群眾演員,或者一個過場的空鏡頭,也不會讓觀眾輕易出戲。
「我希望每個角色都得到最到位的詮釋,所以寫他們的時候腦子裡就想好了,這個角色非誰莫屬。」馬進和他的同事動用了自己在圈兒裡的十年人脈。演小賣部老大爺的鄭天庸,曾在《皇太子秘史》裡演過索額圖,是名氣不小的老戲骨;扮演趙女士的是《家有兒女》的導演林叢,曾在馬進的另一部電視劇《作女》中客串過變態女編輯;「小唐」黃小蕾,也是小有名氣的新銳女演員。「好多所謂的群眾演員,平時根本不愁沒戲接,真是看在朋友的情分上過來幫忙。」
今晚,《幸福來敲門》會以皆大歡喜的團圓結局落幕。馬進很慶幸,他接到了一個有著「生活流」特徵的本子,又撞上了一群出類拔萃的演員。觀眾也很慶幸,當生活的質感疊加上樸實的鏡頭,沒有苦情戲碼的家庭劇如此陽光明媚。而且原來人人皆有心向善,幸福真的會來敲門。
(記者 王硯文)
(責任編輯: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