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1日,由伊拉克裔,現居英國的英國建築師扎哈哈迪德設計的東大門設計廣場及公園對外開放。這個如同天外來客的建築耗資4.5億美元。地處韓國首爾市中心,附近有韓國最古老的交易市場,是一個洋溢著民間生活氣息的用地。建築融合韓國天然景觀與建築傳統,最後以扎哈式的流動自然建築語言體現出來。整個場地有博物館、展覽室、常設服裝表演場、設計實驗室、創意市場以及東大門歷史公園。地下三層,地上四層,總面積74732平方米。參數化的外立面使用了4萬5千多塊大小不一的面板。
東大門設計廣場(DDP)是韓國第一個在建設中採用三維建築信息模型(BIM)和其它數字工具的公共項目。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每一個建造要求都視作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空間關係,決定了項目本身及其周邊的社會互動和行為結構。這些關係不僅構成設計的框架,還展現出該項目許多與眾不同的方面,比如空間結構,規劃要求和工程技術的融合。
通過運用參數建築信息模型軟體和設計計算,我們能不斷的進行測試,隨時調整設計以滿足不同業主的要求,同時滿足工程和建築要求。這些技術確保原始設計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不改初衷,同時與監理協商一同規範建築設計過程。參數建築信息模型不僅提高了工作流程效率,同時幫助設計師在緊張的工期內做出最明智的設計選擇,保證DDP的發展前景。
在建設中,參數模型技術的優點顯而易見。數字設計模型在整個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可以隨時調整,以適應額外的場地狀況、當地規定、技術要求和造價控制。除此之外,團隊可以有效控制設計方案和各種細節,比傳統的建築過程更加精確,同時業主和承包商也可以對項目有更多的了解和把握。
DDP的外表皮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DDP的外部建設是一個挑戰,因為圍護體系由4萬5千多個大小不同、彎曲度不一的面板拼接而成,用人工計算的方法很難實現,但是,通過參數模型和先進的金屬成形與製造工藝,研發出的大規模定製系統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參數模型使設計師能更好的控制圍護系統設計和技術的造價和質量。整個建築過程中,圍護模型在保持原始設計完整性的基礎上,實現了各種技術控制、製造控制和造價控制。
完工的建築外表利用視覺錯感和多空模式,根據光照條件和季節變化產生動態的視覺效果。隨著外界條件的變化展現不同的特點。有時,建築看起來絕世而獨立,有時又與周圍景物融為一體,成為大東門整體環境的一部分。到了夜晚,所有LED燈和霓虹燈被點亮,燈火通明。通過嵌在牆體表面的燈光的相互作用,建築看起來動感十足,成為城市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設計還滿足了業主的願景,DDP的設計在建築景觀上做到了新舊歷史的結合,以古城牆和古文物為中心,是整體構架的中心元素。外部景觀將首爾變成一座綠色都市,表面的鏤空與摺疊設計展現了建築革新的一面。DDP儼然成了城市現代文化、歷史和自然的重要紐帶。
DDP延續了韓國建築與技術的傳統,同時走在了科技的最前沿,體現了設計團隊高超的技術和熱情,為人們奉上了如此絕妙的建築。
想了解更多陶板和PC幕牆信息請瀏覽網站:
http://www.rincon.cn
http://www.castwall.cn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分享朋友圈
或者查看官方帳號關注我們!
同時我們也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投稿郵箱:marketing@rincon.cn
《建築時裝》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pc-wall
瑞高設計師俱樂部QQ群成立啦!歡迎加入,群號:1790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