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羅巴的權力遊戲——背後的歷史》(英)埃德·韋斯特著于洋李芳芳王欣宇毛曉璐譯廣東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
迷影
剛剛結束的美劇《權力的遊戲》仍然被劇迷們熱烈談論,原著小說《冰與火之歌》中充滿了隱喻,很多情節設計受到了真實歷史的啟發,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這是一個年輕人糾集軍隊奪取王位的故事。遠方傳來父親的死訊,身為北方古老國王的後裔,他來勢洶洶、魅力十足,發誓力戰到底為父報仇。他初出茅廬卻接連取勝,並且擁有王國中不少重要家族的效忠。在這場戰爭中,母親是他堅定的支持者,她護送另外兩個年幼的兒子遠離敵人的狂暴大軍,逃到了安全的地方。他們的對手是一位「熱情、自負、意志堅強」的王后,她比大多數男人還要堅定陽剛。王后投入這場戰爭同樣是為了維護自己年幼兒子的繼承權,這位王子雖然還是孩子,卻已是個熱衷於觀看處決犯人的虐待狂。
對於喬治·R.R.馬丁的系列作品《冰與火之歌》和由此改編的HBO電視劇《權力的遊戲》的粉絲來說,上面這個故事想必非常眼熟,然而這個故事並不發生在維斯特洛,而是發生在真實歷史中1461年的英格蘭王國。那一年的3月29日,不列顛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鬥發生在約克郡一處如今被叫做血腥草原的地方,那裡位於曾經北方舊王國的腹地。儘管下著暴風雪,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深夜,過程及其血腥殘暴,許多俘虜在戰鬥結束後遭到處決,最後約有2.8萬人死在戰場上,歷史上稱為「陶頓戰役」。這場戰鬥將長達六年的暴力紛爭推向最高潮,其結果將決定接下來由哪個家族問鼎王權。
戰爭的一方由約克家族十八歲的繼承人,馬奇伯爵愛德華(這個名字在當時讀作艾德)統領。在其父「約克的理查」被斬首後,愛德華發動戰爭,宣稱要奪取王位。他的對手是蘭開斯特家族大軍,以王后「安茹的瑪格麗特」和她的丈夫「瘋王」亨利六世之名迎戰。亨利六世生性懦弱,這也是約克家族叛亂的重要原因。
約克家族和蘭開斯特家族之間的戰爭最終引火燒身,很多家庭付出了三代甚至四代人生命的代價,無數屍骨散落在英格蘭各地的戰場上,金雀花王朝在這場「堂親戰爭」掀起的狂暴中被徹底摧毀。在此期間,王國四分之一的男性貴族慘死,所有的戰爭規則不復存在,很多家族在冤冤相報、循環復仇中徹底絕嗣。
這個故事使後世的人們為之著迷,威廉·莎士比亞以這段歷史為背景創作了劇本,後來,十九世紀的小說家沃爾特·斯科特又以此為題材進行了創作,「玫瑰戰爭」的叫法來源於兩個家族的家徽,在沃爾特的推動下,這種叫法廣泛流傳,成為了普遍稱呼。正是這種王朝更迭的歷史衝突為喬治·R.R.馬丁創作這一奇幻系列小說提供了相當可觀的歷史靈感。馬丁是一個通俗歷史的狂熱愛好者,他曾談論過一些自己借鑑參考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時代。
《權力的遊戲》本身就是一部奇幻史詩,不僅如此,它還是對歷史上真實的英格蘭王國奇妙而又荒誕的重現。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創作的靈感不只來自於「玫瑰戰爭……還有百年戰爭、十字軍東徵,諾曼徵服,」沿著歷史一路走下去,這個故事還吸收了大量歐洲和近東的歷史,從埃及、羅馬和希臘的古代世界出發,經過中世紀文明的繁榮,一直到文藝復興和現代世界的早期萌芽。從5世紀的撒克遜人入侵,到1000年後約克家族的倒臺,英格蘭的王位爭奪戰比世界上任何一部小說都引人入勝。這才是真正的權力的遊戲。
除了將歷史作為最基本的靈感,《權力的遊戲》也受到中世紀英雄主義類型文學的影響,這種類型文學源於亞瑟王傳說和克雷蒂安·德·特魯瓦的創作,還有一些產於中世紀歐洲初期的史詩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但是,奇幻作品可以不受史實的約束,讓作者和讀者獲得更大的自由,因此我們得以「在不被歷史束縛的情況下對玫瑰戰爭進行史詩般地再現」。
(選摘自《歐羅巴的權力遊戲——背後的歷史》)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