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我們會聽到年長者說一些俗語,在過去蓋房子、選墓地都是很講究的,相應的也會有很多禁忌,這些禁忌雖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也被許多農村人世代遵守著。俗語文化源遠流長,是老一輩人的經驗所得,雖然有的不符合現在的時代,但是有的方面俗語也是很有深意的,我們需要慢慢品味俗語的含義,真正了解其中的道理,不過傳統迷信的俗語我們應該早點拋棄掉。有一俗語「墳對鄰家門,家敗萬人論」是什麼意思呢?
俗語「墳對鄰家門,家敗萬人論」是說把自家的墳墓修在鄰居門口的對面會引起鄰裡不和,爭論不休,影響鄰裡關係,遭到村裡很多人的議論。這個我們也能理解,誰願意一出來門就看見墳墓呢,這換了誰也會心裡不滿,覺得不吉利。這句俗語強調我們要與鄰裡及時溝通,不要在他們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就這樣做,不然會影響鄰裡間的和諧。一般在農村是先有墳墓,再蓋房子,而如果墳墓在後的話就要與鄰裡商議了,如果在鄰裡門前肆意修了墳墓,就會引起鄰居的不滿,在與其商量的時候可以建議鄰居在門前建一堵牆來隔開。
在過去風水對於人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蓋房子,選墓地都會找風水先生挑一個風水好的位置,因為他們覺得這影響到一家人的運勢,所以對於這些都會很留心,也同樣有很多禁忌,所以鄰裡之間需要很注意!與這些有關聯的俗語有「五月不起房,六月不搬家」和「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父」。
這句俗語的引申意義為遇見一些事情要多和鄰居商量,有句話「遠親不如近鄰」就說明鄰裡關係是很重要的,好的鄰裡關係生活著也舒服,關係鬧的僵誰都過的不愉快。過去鄰裡都離的很近,也都很了解誰的為人,如果哪個人做的不對,犯了一些禁忌,村裡人都會對他議論紛紛,也都會很不待見他。這句俗語是常識性的,有些俗語道理也是有的,有的也很有借鑑意義。
對於現在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我們也要顧及他人的感受,不能太自私,自己覺得可行就去做了,完全不顧對方的想法。不能為了自己省事,就不和他人商量,這樣也是很不禮貌的。了解更多民間俗語,請關注顛覆歷史,帶你領略俗語的魅力,感受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