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該市鄉村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蓬勃發展,2019年,鄉村旅遊接待遊客872.33萬人次,營業收入26.69億元。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發源地的浙江,享受「世界茶鄉看浙江」的美譽,然要說獨具海島風情的生態茶園自然屬意於舟山。
舟山是由1390個島組成的群島城市,這些島嶼如同散落在長江口外大海中的一串珍珠,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舟山古稱「海中洲」,今稱「千島新城」,獨特的海山一體生態環境孕育了優質的舟山茶葉,也滋養了燦爛的舟山茶文化。舟山茶文化源遠流長,與佛、道兩教文化相融相生。茶與佛的淵源自不必多說,舟山有著濃厚的佛教文化氣氛,海天佛國普陀山即在身邊,產於普陀山及周圍海島的普陀佛茶更是因佛而生,因佛而興。茶與道的淵源也是由來已久,早在秦漢時期,就有安期生、梅福、葛洪來島隱居煉丹的傳說,島上現還存仙人井、梅福庵、葛洪井等遺址和古蹟,岱山蓬萊仙芝茶也緣由徐福入海覓蓬萊的故事。此次設計的「舟山千島禪茶文化休閒之旅」就是將茶文化、佛教文化、徐福(道家)文化與海洋文化有機結合起來,讓遊客在呼吸海島清新的空氣,享受健康、綠色之旅的同時,品茶悟禪,祈福納福。
普陀佛茶文化節
第一天,岱山徐福聖地祈福之旅。岱山古稱「蓬萊」,歷史上人們對「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傳說深信不疑,為之嚮往,並賦予了很多美好的想像。徐福東渡的傳說口口相傳延續至今,磨心山(舊時稱「蓬萊山」)、「仙草潭」、「上船跳」等都深深烙上了徐福求仙和東渡的歷史印記。線路始於蓬萊仙芝的主產區磨心山慈雲極樂寺,登玉佛塔供茶祈福,冬來還可到徐福亭觀白峰積雪;再到徐福廣場、上船跳徐福文化村,遊覽徐福館、「徐福東渡」大型木雕等,品蓬萊仙芝,聽徐福故事,遊美麗海島鄉村;下午到岱東 「鹿欄晴沙」踏浪踩沙,觀海景山勝,賞落霞共長天,讓遊客切身體驗「蓬萊仙境」的生活。
普陀山隱秀庵茶園
岱山磨心山茶園
海島雲霧茶園
小小茶人
普陀佛茶分布圖
第二天,遍遊普陀開啟普陀佛茶農耕之旅。首站普陀塘頭佛茶園,一年一度普陀佛茶文化節舉辦地,是海島生態茶園示範點;再是朱家尖生態茶園環島風情線,沿著海岸線漫步前行,在碧海藍天間,感受海與風與茶的和鳴;第三站到中國佛學院普陀學院,漫步在靜謐的佛學院,感受著周遭的禪意,讓浮躁的內心安靜下來;最後一站到冠素堂普陀佛茶體驗館,走過普陀佛茶農耕之旅長廊,在「」法雨禪境」茶室看佛茶茶道展示,其中普陀佛茶製作技藝和佛茶茶道是雙非遺項目。
朱家尖環島風情線
第三天,進山拜佛尋禪茶文化之源。普陀山茶樹人工栽培(古茶園)始於何年,歷代《山志》及史書沒有明確記載,傳說秦代按期生、漢儒梅福、東晉葛洪均來山修煉,至今山上還有仙人井、梅福煉丹洞、葛洪井等遺蹟,至於他們是否在山上栽過茶樹,史書沒有記載。據文獻可考,目前法雨界發現的古茶山遺址始於南宋年間,並衍生出了普陀山十二景之「茶山夙霧」、「靜室茶煙」二景,目前茶山夙霧猶在,而靜室茶煙卻等有緣人再遇。普陀山之行,作為此次禪茶文化休閒之旅的最後一站,不設景點先後,隨茶而至,隨遇而安,感受禪茶一味之真諦。
仙人井
古茶山石刻
閻鵬翔「中華茶緣會」創造時空
出品人:閆龍鎮鵬翔公益創投基金——請讓我來幫助你!
總顧問:閆少謹
總策劃:閻紅衛
總監製:周軼
商標權:宇王影視、店旺通、大大瞧瞧
運營人:閻鵬翔「茶緣」文創團隊
閻鵬翔,福建農林大學2018級嚴家顯茶學創新班學生
孵化項目:
1、「茶緣」網站、手機APP,普及茶科學、弘揚茶文化、服務茶企業、振興茶產業;
2、「茶緣」系列文創產品「炎帝部落普洱緣」生、熟茶、「炎帝部落福鼎緣」白茶、「炎帝部落安化緣」黑茶及書刊、畫冊、音視頻等衍生品;
3、「炎帝部落中國茶緣」系列文化交流傳播和品牌推廣活動;
4、「茶緣」家庭(辦公)茶席、茶文化眾創空間;
5、人人都能現沏現飲、即泡即飲的「茶緣」人工智慧泡茶機器人。
6、周軼養生茶方健康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