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變壞,就是從他囚禁母親趙姬開始的

2020-12-26 詩書雅讀

公元前238年4月,秦國爆發了著名的「蘄年宮之變」:秦王嬴政來到雍城舉行冠禮,當晚住在雍城,嬴政母親趙姬的男寵——長信侯嫪毐趁此機會率兵攻打蘄年宮,欲置嬴政於死地。嬴政命相國昌平君平叛,很快將嫪毐黨羽一網打盡。嬴政車裂嫪毐,梟首嫪毐死黨二十人,撲殺嫪毐與趙姬的兩個兒子,並將母親趙姬在雍城。

(朱珠演的趙姬)

在雍城,趙姬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她心中有悔,悔不該和嫪毐陷得如此之深;她心中有恨,恨兒子嬴政太絕情,不僅殺了兩個弟弟,還將自己囚禁;不過,她心中最多的是絕望,因為她什麼都沒有了,連嬴政這個一手帶大的兒子——秦國的王,都失去了。

那麼,嬴政這種將母親長期囚禁的行為,算不算過分呢?

(寧靜演的趙姬)

01朝中大臣們都認為過分

如果從罪行上講,趙姬的確有罪,正是因為她沒有原則地寵愛嫪毐,才使得嫪毐一步步做大,最後產生取秦王而代之的野心,也最終造成了「蘄年宮之變」。

可是,從倫理上講,嬴政又不能這樣處罰趙姬,畢竟,趙姬是他的生母。古人注重孝道,甚於注重一切,贏政囚禁母親的行為可稱為「大不孝」和「大逆不道」。

而從嬴政所擁有的權力來講,他既可以處罰母親,也可以不處罰;既可以處罰的重一些,也可以處罰得輕一些。這是他作為秦王的特權,誰也不能干涉。所以,嬴政完全可以選擇不處罰趙姬,或者處罰得輕一些。可是他選擇了重罰。

當時的朝中大臣們,絕大多數是不同意贏政囚禁母親的。最確鑿的證據就是「28諫士勸秦王」。據《說苑·正諫》記載,先後有27個敢諫之士去勸諫嬴政,要他將母親接回,嬴政不僅不聽,還將這27人殺死。一年後,有個叫茅焦的客卿去勸諫因為幾句話說到了嬴政的心坎上,才使得秦王嬴政收回成命,迎回母親。

不管這28諫士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它都證明了大臣們覺得嬴政囚禁母親是過分之舉。那麼,嬴政為什麼要堅持這種「過分之舉」呢?難道他真的是個不孝之人嗎?

(年輕的嬴政)

02嬴政對母親「過分」的真實原因

要找真實原因,還是要從茅焦說起。

不管是《說苑·正諫》,還是《史記·秦始皇本紀》,都記載了茅焦勸諫秦王嬴政的事情。《史記·秦始皇本紀》裡記載茅焦勸諫嬴政的關鍵句子是這樣的:

「秦方以天下為事,而大王有遷母太后之惡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背)秦也。」秦王乃迎太后於雍而入鹹陽,復居甘泉宮。

這段話仔細地捋一捋,它的邏輯是:囚禁母親留惡名——天下諸侯會極力反對有這種惡名的君王——將影響統一大業的完成。

最終落實到一句話:統一大業。可見,秦王嬴政把統一大業當成了一等一的大事,其它任何事情都沒有這件事重要,包括他的母親。就是因為囚禁母親影響了他的統一大業,他才收回成命,迎回母親,成全了自己的孝名。

那麼,順著「統一大業」這個思路,我們可以想到,嬴政囚禁母親是不是也與統一大業有關呢?確實是有莫大的關係:

嬴政要一統天下,而且要儘快完成,那他就必須在秦國實行集權制,讓整個朝堂都聽命於他,不能有反對者,更不能有反叛者。如果有,他就要六親不認,一律消滅。現在他把母親幽禁,實際上是在傳達一個聲音:我可以六親不認,別惹我。

(嬴政)

所以,他是讓母親趙姬做了一個榜樣。

而結合贏政剛剛親政的背景看,更能證明這一點。

嬴政親政之前,秦國各方勢力紛擾,有嫪毐集團,有呂不韋集團,有宗親勢力,有外客勢力,還有秦王嬴政一方勢力。後來,嫪毐攻擊蘄年宮,嬴政覆滅了嫪毐集團,又借嫪毐事件,覆滅了呂不韋集團。兩個集團覆滅後,贏政感到輕鬆了許多。可是朝堂之上,還有水火不能容的宗親勢力與外客勢力,要想讓這兩方勢力都絕對地聽命於自己,嬴政需要母親趙姬這個榜樣來給自己樹立威嚴。

樹立威嚴的方法有很多種,而贏政採用了最極端的一種,說明贏政的心靈已經開始扭曲。而且,這只是他心靈扭曲的第一步。

(呂不韋)

03秦始皇嚴刑峻法的治國模式形成

接下來,嬴政做的很多事情,都證明了他的心在逐步走向殘暴,他的治國思想已經完全傾向於法家的嚴刑峻法。

嬴政囚禁母親趙姬後,秦國很多大臣替趙姬說情,這本是好心,對嬴政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可是嬴政的做法卻很極端:他將勸諫的大臣一一殺害,一口氣殺了27人,據說還將屍體掛在城門上。多麼恐怖!這是什麼樣的行為,這不是視人命如草芥嗎?殘暴之相已然充分顯露!

這件事,可以看作是嬴政心靈扭曲的第二步吧。

這以後,在滅六國的戰事中,在對待本國的將領上,嬴政的殘暴性格還有許多體現。比如贏政對待樊於期:

在《史記》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裡,樊於期是人們熟悉的人物,此人聽說荊軻要行刺秦王,他寧願自殺,讓荊軻割掉自己的頭顱去見嬴政,以增加刺殺成功的機會。樊於期與嬴政有什麼仇?因為樊於期曾為秦將,頗有戰功,後被趙將李牧打敗,樊於期不敢回秦國交差,跑到了燕國避亂。嬴政卻因為樊於期逃跑而殺了樊於期全家,這才導致樊於期對嬴政恨之入骨。

贏政動不動就殺人,而且是殺全家,他的心確實太狠了。

(親政之後的嬴政)

雖然說秦國自商鞅變法後,一直有嚴刑峻法的傳統,可是秦王嬴政執政後,將這一傳統發揮到了極致。後來秦滅六國,所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也大多比較嚴酷,比如實行殘肢損體的肉刑,又比如後來的焚書坑儒,修長城,修秦始皇陵……最終迫使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推翻了秦朝的統治。#趙姬#

相關焦點

  • 秦始皇母親趙姬是怎樣一個人?雖行為令人不恥,但也是有可敬之處
    趙姬是秦始皇的生母,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帝太后」。俗話說「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趙姬雖是秦始皇生母,但秦始皇卻對這位母親並無好感,相反還很厭惡。這位太后放蕩不羈,不守婦道,也被史學家司馬遷諷刺為「淫不止」。秦始皇得知母親的所作所為之後,與生母的關係勢同水火。導致秦始皇對女性並無什麼好感,秦始皇一生也沒有冊立皇后。
  • 《大秦賦》中秦始皇母親趙姬的悲劇
    呂不韋開始花重金打造秦異人,500金改善嬴異人的生活,結交趙國權貴,獲取名聲,500金買奇珍異寶遊說秦當寵的華陽夫人,最終讓無子嗣的華陽夫人認嬴異人為子,改名子楚,而這層身份果然成功地讓子楚繼位,也才有了秦始皇登基的那一天。如果呂不韋就憑這一點顯然是沒法同嬴子楚同富貴的,還缺少一個引子,那就是趙姬。
  • 長信侯嫪毐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夠讓秦始皇母親趙姬欲罷不能
    嫪毐本是秦國的宦官,因受秦始皇母親趙姬寵愛,而被封為長信侯。嫪毐依靠趙太后勢力,形成與秦始皇軍權抗爭的集團,從而威脅到秦始皇的統治。後來,嫪毐企圖發動暴亂殺死秦始皇,事情不成反而被殺。歷史上說,嫪毐與趙太后就如同夫妻一般,不但在一起生活生活,還生了兩個兒子。後來兩人私情暴露,小孩被摔死,嫪毐被滅三族、趙姬被貶雍地反省。
  • 大秦賦:嫪毐之亂事發,兩個兒子被摔死,趙姬被雍正囚禁雍城
    嬴政利用呂不韋、宗室嬴傒,無情驅逐母后趙姬,貶相國呂不韋。置次,嬴政獨攬大權,主國於秦的故事,劇中一步步的李斯將成功上位。反觀呂不韋,卻正在一步步自我膨脹,無視王權,一切軍國大事獨攬手中,已經成為了權臣,而不是忠臣。 從小商人到為了光宗耀祖,而做了人生最大的一筆買賣。
  • 《大秦賦》趙姬和呂不韋是什麼關係 歷史上趙姬的結局如何
    《大秦賦》趙姬和呂不韋是什麼關係趙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秦莊襄王的王后,生在當時的趙國都城邯鄲,為了兒子的王位,趙姬與呂不韋聯手,打壓華陽夫人為首的楚系。其子嬴政即位為秦王,她成為大秦王太后。
  • 與秦始皇母親趙姬私通的假太監嫪毐能力到底有多強?
    秦國的趙姬可以說是宮廷第一女人,趙姬的出身不是太高貴,原是煙花柳巷的一個出賣肉體的女人,是邯鄲城中一個非常有名的歌姬,在當時歌姬是一個有技術含量的職業,琴棋書畫、歌舞辭賦要樣樣精通,歌姬在人老珠黃之前往往都要物色好一個達官貴人嫁了,趙姬也是這樣,她在一個合適的機會就嫁給了當時的名人呂不韋
  • 趙姬和嫪毐愛得如膠似漆,嬴政為何要棒打鴛鴦?
    秦始皇的母親趙姬,在歷史上以風流出名,她與呂不韋和嫪毐穢亂宮廷,堪稱歷代的奇葩。古代宮廷,失去丈夫的寡婦養情人,屢見不鮮。秦始皇的爺爺的奶奶,宣太后也是出了名的養情婦,但是唯獨趙姬不能被原諒,甚至險些與秦始皇斷絕母子關係。為什麼趙姬養情婦,會帶來這樣惡劣的後果呢?
  • 大秦賦趙姬結局是怎麼死的 趙姬人物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大秦賦》中,趙姬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趙姬的結局是正常去世的,死後被嬴政追尊為「帝太后」。與秦莊襄王合葬茝陽。  雖然趙姬跟嫪毐的事情東窗事發,令秦始皇蒙羞,可是再怎麼樣她都是秦始皇的生母,秦始皇總不可能殺了她,也不可能把她囚禁起來。
  • 嫪毐和趙姬才是真愛?看《大秦賦》品秦始皇的無奈!
    除此之外,秦始皇還背負了天下罵名,說他是暴君嗜殺,焚書坑儒,修長城修陵墓大肆殘害百姓,你說他累不累啊?我們說秦始皇對外徵戰,但是要必須把內部先搞穩定了,內部若是不穩,何談徵討六國?不錯,秦始皇對呂不韋和嫪毐這來個權臣下手。
  • 嫪毐有何絕技,讓秦始皇的母親趙姬愛得死去活來,甘願為其生子?
    最近歷史大劇《大秦賦》正在熱映,想必大家都一直好奇,秦始皇的母親趙姬貴為太后,卻不顧禮義廉恥,竟然與假太監嫪毐私通,對他愛得死去活來,甚至為他生子,最後更是為了他要謀反,想要殺了自己的兒子。那麼,這個嫪毐到底有什麼絕技,令趙太后愛得如此瘋狂呢?
  • 他這一「特長」深得趙姬歡心,《大秦賦》不敢演
    這首詩表現出了秦始皇的霸氣,幾千年以來還沒有人能夠超越他,嬴政被後人稱為千古一帝,在戰國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他是我國第一位皇帝,使我國成為大一統國家,而秦始皇的一生卻也多姿多彩,因此後人多次將他的一生製作成影視片。
  • 歷史風雲人物—皇帝篇之秦始皇2:趙姬之亂的始末究竟如何?
    但是因為呂不韋的600金只能買兩條人命,所以他們雖然逃出來了,趙姬卻只能帶著他的兒子開始逃亡,因為趙國如果抓不到異人,那麼肯定要抓他的夫人和兒子。就這樣趙姬帶著兒子東躲西藏,在趙國非常艱難的生活,因為只要被抓住一定會被處死,這時的秦始皇才僅僅兩歲。公元前251年,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去世,安國君繼位也就是秦孝文王,異人被立為太子。
  • 秦始皇的媽媽趙姬,背後的私生活到底多混亂?
    秦國的太后趙姬。對於趙姬這個稱呼,很多人不大熟悉。但是要說起她的兒子,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鼎鼎大名的祖龍秦始皇。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堂堂千古一帝秦始皇,竟然有這麼一個媽。據說當年為這事兒,秦始皇連死的心都有了。秦始皇他媽媽趙姬趙太后,當年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呢。趙姬,趙國邯鄲人。
  • 歷史上真實的趙姬是什麼樣的?真是秦始皇一生不立後的原因嗎?
    歷史上真實的趙姬是什麼樣的?真是秦始皇一生不立後的原因嗎?說起趙姬這個人,我想很多人都不太陌生吧。她就是秦始皇的生母,但是這個人不管是在專家的討論中,還是在影視電視劇中都是受著很大的爭議。有很多人都說他是一個生性十分放蕩的女性,他的一切行為深深地影響了秦始皇,所以才導致秦始皇對女性都沒有任何的好感,甚至說討厭女性,所以才會一生都沒有娶個皇后。那麼真的是這樣嗎?下面就是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趙姬原來是呂布偉的一個妾,她長得十分好看,而且十分會跳舞。所以異人在呂不韋的家中看見了,就十分的喜歡她,覺得她長得真的是太好看了。
  • 羋月和趙姬都曾與他人私通,為何歷史評價截然不同?
    嬴稷很清楚,母親這麼做完全是為了秦國好。而秦始皇嬴政的母親趙姬,情況就不一樣了。由於秦始皇的生父秦莊襄王,只當了三年的秦王就去世了,這使得趙姬年紀輕輕就守了寡。趙姬本來就不是個安分的女子,加上年紀較輕,所以她後來選擇了與丞相呂不韋私通。當然,歷史上也有傳聞,說趙姬本來就是呂不韋的一個小妾,只不過後來送給了秦始皇的生父。但這種說法,始終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
  • 秦始皇設立皇后制度 可他卻沒有皇后 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后又是誰?
    翻閱歷史,發現「皇后」這一制度是從秦始皇開始確立的。秦始皇的皇后這個問題,好像很多歷史學家都回答不出來,因為秦始皇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皇后。原因有很多種說法。其一:是跟秦始皇的母親趙姬有關。女人終究是女人,一個情感動物,趙姬並沒有什麼野心,但是呂不韋可不這麼想,為了使趙姬脫身,他給趙姬物色了一個情人,便是嫪毐。趙姬對這個情人非常滿意,還因此懷孕生了兩個兒子。這些事情嬴政一開始並不知情。在嫪毐越來越跋扈的時候,他自稱是嬴政的假父。這件事很快被人告訴了嬴政。嬴政經過調查,才知道趙姬跟嫪毐私通。
  • 嫪毐作為工具人,靠什麼俘獲趙姬的真心,答應他立私生子為秦王?
    成為秦王后沒多久變成太后,因為秦始皇稱帝,她也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后,如果說人生開掛,趙姬的人生大概就是典型,幾乎一輩子順風順水,除了因為大陰人嫪毐試圖謀反牽連之外。說起嫪毐,一開始就是十足的工具人,如果趕上現代社會,一堆電動小玩具就能撫慰趙姬的寂寞,奈何那個年代沒這玩意,趙姬的老情人呂不韋又擔心惹火燒身,隨著秦王年齡的增加而逐漸遠離趙姬。
  • 大秦賦:冬兒這麼好,秦始皇為啥不立她為皇后?你看真相是什麼?
    ,這也是兩個人感情的開始,既然這麼喜歡,嬴政又早早當了大王,按理說是可以立後的,但其實,冬兒這個角色,是編劇虛構出來的,沒有任何的歷史原型,作為一部展現歷史的電視劇,自然不能過分歪曲,這也是冬兒沒有當皇后的一個重要原因。
  • 《大秦賦》導演給秦始皇安排了4個女人,但他最愛的卻是她!
    朱珠在劇中飾演的女主角趙姬,她美貌出眾,卻愛情至上;張魯一飾演的是嬴政,他高瞻遠矚,霸氣沉穩,他們同框被網友吐槽更像情侶而不是母子。在這波瀾壯闊的歷史正劇中,張魯一飾演的男主角秦始皇嬴政十分吸睛,擁有好幾條感情線,自帶話題度和亮點。
  • 歷史上的嫪毐,到底有多厲害,能讓趙姬欲罷不能,甘願為其生子?
    趙姬是秦始皇嬴政的母親,也是嬴政一生羞於提起的一個女人。嬴政之所以羞於提起母親趙姬,就是因為她做的一些事情讓嬴政顏面掃地。 嬴政作為千古一帝,有了這樣的母親,當然是讓他抬不起頭來了。可以說有了趙姬這樣的母親,就是他一生的恥辱。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嬴政是歷史上第一個當皇帝的人,但是,歷史上第一個當皇后的人竟然是呂后,也就是劉邦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