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鑼鼓巷,位於北京中軸線東側,北起鼓樓東大街,南至平安大街,是一條寬8米、長787米的胡同,至今已有740多年的歷史。
過去幾年裡,南鑼鼓巷作為京味兒文化的聚集地,吸引了眾多商家和大批遊客。原本不太出名的老巷,搖身一變成了北京熱門旅遊景區。
然而隨著知名度的提高,每到節假日,人滿為患、寸步難行就成了這裡的正常寫照。據統計,目前南鑼鼓巷日均客流量超過3萬人次,周末客流量超過五萬人次,節假日客流量超過了十萬人次。遊客人數遠遠超過它1.7萬的瞬時承載量。
居高不下的人流量不僅影響了遊客的體驗,還給生活在這裡的兩萬名居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在740多年的歷史裡,南鑼鼓巷也許從未像今天這麼擁擠、喧鬧。如今,巷子裡賣得最多的是各種小吃、飲品,韓國風味、義大利風味,美國風味……很多小店起著耐人尋味的店名,但是售賣的東西在其他景點隨處可見。
人潮洶湧,遊客難言滿意;日日喧囂,住戶不堪其擾。終於,在2016年五·一節到來之前,不堪重負的南鑼鼓巷主動申請取消了AAA景區資質,今後這裡將暫停接待旅遊團隊。同時,南鑼鼓巷商會也表示,將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協調下開展自律調整,規避低端業態。
南鑼「變味」,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暫停接待旅遊團後,這裡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今晚,《新聞1+1》與您一同關注南鑼鼓巷「限流」首日,評論員白巖松將邀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相關學者為您帶來節目—— 北京南鑼鼓巷,需要什麼「味兒」?
播出時間:今晚9:30,CCTV13
長按下圖二維碼,一鍵關注《新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