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會合肥,古稱瀘州,早在漢代合肥就是中國十八個商業城市之一,其自然人文景觀十分豐富,被譽為「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來到合肥,最值得一看的景點是三河古鎮,位於肥西縣、廬江縣、舒城縣交界處,也是合肥唯一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三河古鎮就已初具規模,著名的吳楚鵲岸之戰就發生在這裡,唐宋以來,河湖周邊修築圩田,逐漸形成以米市為主的繁榮商埠。明代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在此交匯,故稱三河鎮,據清光緒《舒城縣誌》記載「三河鎮百貨交通,為廬郡南一大都會」。
三河古鎮以「八古」聞名:古巷,古街,古橋,古城牆,古廟,古戲臺,古民居,古茶樓,構成了江淮地區獨有的水鄉特色。沿小南河向南延伸2公裡的千年古街,全是青石鋪成,街道兩旁一排排店鋪,是安徽中部罕見的明清古建築群。
中國大部分河流都是由西向東流,但是流經三河古鎮的小南河卻是由東向西匯入巢湖,與「一江春東流」的常態,河上有七座古橋,年代不同,形狀各異,其中位於小南河外河上的鵲渚廊橋,因古鎮的舊稱「鵲渚」而得名,是三河最古老的橋梁之一,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三仙橋建於宋代,連接肥西縣、舒城縣和廬江縣。以「一橋跨兩岸,雞啼鳴三縣」命名,值得一提的是,這座高大雄偉的三孔石橋由蛋清、糯米和石灰組成,沒有一根鋼筋,也沒有一滴水泥,但橋身異常堅固,是三河古鎮保存最完好的古石橋。
小南河沿岸,許多徽派建築排列整齊,白牆黑瓦倒映水面,宛若一幅濃淡皆宜的山水畫卷,讓人百讀不厭,坐落在河邊的望月閣高37米,是古鎮中最高的建築,館內有三河古鎮博物館,展示古鎮收藏的近千件古代藝術珍品,是研究徽州文化不可多得的資料。
歷史上,三河古鎮曾發生過三次著名戰役:春秋時期的鵲岸之戰、南朝時期的鵲尾之戰、晚清時期的三江之戰。1858年,太平軍士兵在古鎮東街修築城牆和要塞,與湘軍激戰五天五夜,湘軍陣亡六千餘人。「三江勝利」也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時至今日古鎮內的古城牆和古堡壘依然保存完好。
如果有機會,你不妨來這裡散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