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東協「一帶一路」旅遊文化交流周9月26日在貴陽市開幕
擁有400多年歷史的甲秀樓是貴陽市的標誌性建築
貴陽苗族群眾在節日裡觀看鬥牛活動
貴陽市開陽縣的南江大峽谷素有「喀斯特生態博物館」之稱
9月26日,「2018年東協『一帶一路』旅遊文化交流周」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活動吸引了來自東協國家政府、駐華使領館、旅遊文化企業、有關國際組織等300餘名嘉賓參會。
開幕式上,東協-貴州(貴陽)旅遊文化推廣中心揭牌落戶貴陽,這也是中國—東協中心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地方,設立旅遊文化推廣中心。該中心將作為貴州省與東協國家旅遊合作搭建的新平臺,加強雙邊對外推廣活動。
根據組織者介紹,近年來貴陽市與東協國家的旅遊來往十分頻繁。不少貴陽遊客常會把東南亞國家當作旅遊目的地,每年通過貴陽的旅行社,組織去東協國家的旅客,就有大約8.42萬人次。相對的,每年從東協國家來貴陽的遊客,則約有5.2萬人次,約佔全市入境遊客的15%。
頻繁的國際交往離不開貴陽市在國際航線上的發展,近年來,貴陽與東亞、東南亞逐步建立了穩定而繁忙的航空網絡。現在,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已經開通國際及地區航線共21條,覆蓋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對此,貴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晏表示,首屆東協『一帶一路』旅遊文化交流周在貴陽舉辦,有利於貴陽搶抓機遇,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推動旅遊文化等領域對外開放合作搭建了平臺、提供了載體,對於貴陽加快建設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核心區具有重大意義。
而中國—東協中心秘書長陳德海則說,這次旅遊文化交流周,將會是雙方在旅遊合作的另一個新平臺、新起點。希望通過這次活動,拉近中國和東協各國人民的友誼,促進中國、貴州、貴陽與東協各國的友好合作。
此外,貴陽市旅遊行業協會旅行社分會會長朱曦談到,貴州旅遊發展需要宣傳的平臺,東協旅遊文化推廣中心落地貴陽,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是東協國家遊客了解貴州,獲取貴州旅遊諮詢及服務的橋梁。
貴州省位於中國西南部,是聯結華南、華中地區的樞紐部位,擁有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貴州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加快發展旅遊產業和旅遊經濟,著力打造「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的旅遊品牌。在交通上,貴陽已形成集公路、軌道、高鐵、航空多位一體的現代交通網絡體系。而貴陽市作為貴州省旅遊服務集散地,聚集了全省最好的星級酒店、旅行社和旅遊車隊、購物商場、餐飲和娛樂場所。
據了解,此次2018東協「一帶一路」旅遊文化交流周由中國—東協中心、貴陽市人民政府、貴州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共同主辦。接下來,貴陽市還將啟動在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建立的「貴州旅遊文化海外營銷推廣中心」,以實現雙方在對方市場的精準營銷,助推貴陽打造,以生態為特色的旅遊城市。
原文見中國日報10月9日10版
英文連結:http://www.eguiyang.com.cn/2018-10/09/content_37037618.htm
(中國日報貴州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