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媒體刊登「辱華」漫畫,總理竟拿「言論自由」當擋箭牌

2021-01-12 環球時報

丹麥媒體《日德蘭郵報》27日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刊登「辱華」漫畫,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然而該媒體28日卻拒絕對此事道歉,狡辯說該漫畫並無「貶損或嘲笑的意圖」。而該國總理梅特·弗雷德裡克森(Mette Frederiksen)則以「言論自由是丹麥傳統」為由,為《日德蘭郵報》的行為進行辯解。針對此事,我駐丹麥大使早前已發表嚴正聲明怒批稱,該丹麥媒體的做法挑戰了人性良知,越過了文明社會的底線,突破了言論自由的道德邊界。我們對此表示強烈憤慨,嚴正要求《日德蘭郵報》和漫畫作者深刻反省,向全體中國人民公開道歉。

《日德蘭郵報》截圖1月28日,《日德蘭郵報》刊登了其主編雅各布·尼布羅(Jacob Nybroe)對此事的回應。他聲稱該漫畫從未冒犯到任何國家,「我們不會為我們沒有做錯的事情道歉。我們無意貶損或嘲笑,也不認為這幅漫畫有這些用意。依我來看,這件事是文化上理解方式的不同」。此外,該媒體還刊登了丹麥總理梅特·弗雷德裡克森的回應。她聲稱,言論自由和諷刺漫畫都是丹麥的傳統,「這是丹麥的一貫立場,我們不會改變」。梅特·弗雷德裡克森表示她代表丹麥政府發言,「丹麥有言論自由,也有繪畫自由」 ,「我認為,沒有人會對丹麥的言論自由有所懷疑」。《日德蘭郵報》27日借題發揮,刊登侮辱五星紅旗的漫畫,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我大使館為此發表嚴正聲明怒批。《日德蘭郵報》是丹麥主要報紙,也是銷量最高的報紙之一。2005年,該報因刊載12幅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在伊斯蘭世界引發強烈抗議,利比亞為此關閉了駐丹麥使館,沙烏地阿拉伯召回了駐丹麥大使。截至目前,該報官網首頁仍然可以看見相關辱華漫畫,作者博延森(Niels Bo Bojesen)是一名丹麥漫畫家。

(來源: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辱華漫畫仍未撤,中國駐丹麥大使接連發聲抨擊!作者劣跡斑斑
    網站截圖借疫情刊登「辱華」漫畫 拿「言論自由」當擋箭牌當地時間1月27日,《日德蘭郵報》在其網站上刊登了作者為博延森(Niels Bo Bojesen)的一幅漫畫我們無意貶損或嘲笑,也不認為這幅漫畫有這些用意。依我來看,這件事是文化上理解方式的不同」。此外,該媒體還刊登了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裡克森的回應。她聲稱,言論自由和諷刺漫畫都是丹麥的傳統,「這是丹麥的一貫立場,我們不會改變」。
  • 丹麥媒體借疫情「辱華」,連總理也站出來背書
    1月29日,觀察者網報導稱,就丹麥媒體《日德蘭郵報》刊登「辱華」漫畫一事,該報主編雅各布·尼布羅刊文指出:該漫畫並無「貶損或嘲笑中方的意圖」,不會為沒有做錯的事而道歉,認為「言論自由是丹麥傳統」,這是中國與丹麥兩國在文化理解方式上的不同。丹麥總理梅特·弗雷德裡克森也為《日德蘭郵報》的行為辯解,稱「言論自由是丹麥傳統」。
  • 丹麥辱華漫畫:是可忍孰不可忍
    針對丹麥媒體《日德蘭郵報》27日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刊登「辱華」漫畫的事件,中國駐丹麥大使馮鐵在接受丹麥媒體採訪時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正全力抗擊疫情,一些同胞不幸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在此時刻,《日德蘭郵報》刊載辱華漫畫,極大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 中國駐丹麥大使抨擊辱華漫畫:犯了錯就應該道歉
    中新社柏林1月30日電 哥本哈根消息:中國駐丹麥大使馮鐵30日在丹麥《日德蘭郵報》發表署名文章,抨擊該報刊載辱華漫畫。馮鐵表示,該報刊載辱華漫畫,是對中國人民的極大侮辱,使人震驚。這幅漫畫不僅侮辱了中國,也使丹麥自身形象一落千丈。「《日德蘭郵報》和漫畫作者應當向中國人民道歉。」
  • 中國駐丹麥大使談辱華漫畫事件:超越了道德和文明社會底線
    中新社柏林1月29日電 哥本哈根消息:針對《日德蘭郵報》刊載辱華漫畫一事,中國駐丹麥大使馮鐵當地時間28日接受丹麥媒體採訪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正全力抗擊疫情,一些同胞不幸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 瑞典外交部終於回應辱華視頻 竟稱這屬於「言論自由」
    9月24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對瑞典電視臺「瑞典新聞」欄目播出辱華節目一事予以強烈譴責,中國外交部和駐瑞典使館已經分別在北京和斯德哥爾摩向瑞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 瑞典外交人員隨即回應,這件事在瑞典的言論自由範疇內。 《瑞典晚報》:那對方接到這個回答後,有什麼反應? 艾米特斯洛夫:對此我無可奉告。 《瑞典晚報》:那你認為這樣一種回應會對中瑞關係的未來走向產生什麼影響?
  • 無端辱華還拒不道歉,這個歐洲小國現也淪陷,24小時內確診數翻倍
    作者:滕飛編輯:淺夢據丹麥衛生部門在20日發布的最新疫情數據顯示,他們本國累計確診人數1151人,現共有6人死亡。因為疫情的嚴重影響,他們與英格蘭的足球賽,也被迫取消,丹麥首相也宣布了,會做出「封城」措施,那些公務員只能在家上班,大批公共場所也被關閉,與此同時交通工具也受到了限制。丹麥對辱華問題拒不道歉無端辱華還拒不道歉,這個歐洲小國現也淪陷,24小時內確診數翻倍。
  • 70多年前,一個丹麥人高舉丹麥國旗拯救了兩萬中國人的命!
    近日,丹麥報紙《日德蘭郵報》(Jyllands-Posten)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之際,竟借題發揮,刊登侮辱五星紅旗的漫畫,讓人怒不可遏。中國使館隨即表態,怒批這種做法「挑戰人性良知」。但丹麥總理梅特·弗雷德裡克森(Mette Frederiksen)則以「言論自由是丹麥傳統」為由,為《日德蘭郵報》的行為進行辯解。
  • 丹麥媒體調查是否該向中國道歉,投票結果是……
    就丹麥媒體惡搞中國國旗一事,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裡克森辯稱「言論自由是丹麥傳統」。不過,這位大談「傳統」的首相,似乎忘記了丹麥的另一個傳統:禁止侮辱外國國旗。圖片截取自關於丹麥的旅遊介紹網站關於丹麥害怕挑起戰爭禁止侮辱外國國旗的報導,圖源:英國《衛報》顯然,這條法律的存在,也印證了中國駐丹麥大使對此事的看法:「言論自由不應以傷害其他國家和人民為代價,也絕不能成為侮辱中國和中國人民的藉口。」
  • 參考快評|「燈塔國」政府真的珍視言論自由麼?
    參考消息網3月13日報導 (文/齊峰)2月3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刊發辱華文章,引起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和國際社會廣泛譴責。此後,中國外交部多次要求《華爾街日報》公開正式道歉並查處相關責任人,但該報一直沒有對中方要求作出正面回應。因此,中方決定從2月19日起,吊銷《華爾街日報》三名駐京記者的記者證。
  • 新快報:一場漫畫引發的文明衝突
    去年9月,丹麥出版的《於爾蘭郵報》刊登了12幅關於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其中有一幅漫畫顯示穆罕默德的頭巾形狀像一個炸彈,從而遭到穆斯林抗議。但事件的激化卻是在近日,特別是2月1日法國《法蘭西晚報》刊出所有12幅漫畫後,歐洲的其他國家如德國、義大利、匈牙利、荷蘭和西班牙等國報刊紛紛轉載了這組漫畫,以捍衛他們所聲稱的言論自由。危機終於釀成。  又一個拉什迪事件?
  • 俄羅斯媒體:「嘴硬」的挪威也需要外界的援助嗎?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挪威國家衛生部門的官員對來訪的記者表示:「在缺乏醫療物資情況下,我們的醫護人員防護服、口罩等都不再是一次性的,特別是口罩,只能在使用完畢後消毒晾乾再次使用,這將加劇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希望丹麥政府儘快解決這一難題」。
  • 楊晗軼:華爾街日報掏出言論自由,為啥還是挨了板子?
    但面對中方的嚴正交涉,他們又搬出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幌子,一會兒作者說起標題是編輯的自由,一會兒說我們沒有惡意只是玩了個奧斯曼帝國的梗,一會兒說我們甚至以病夫自黑呢。如今中國採取懲罰措施,《華爾街日報》發行人威廉•劉易斯又甩的一手好鍋,說評論部門惹的禍,不好怪到新聞記者頭上來喲,真以為人們不知道西方媒體背後那些事呢?
  • 廈大女生發表辱華言論 校方處理結果出來了
    廈大女生發表辱華言論 校方處理結果出來了 原標題: 近日,一個新浪微博名為@潔潔良 的帳號(下文簡稱@潔潔良,目前用戶已註銷帳號)公開發布辱華言論,這件事情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引起大量網友關注。
  • 德國服裝網站出售「吃中國人」辱華T恤 聲稱是「言論自由」
    該公司發言人8日回應則稱,設計師作品不代表公司立場,「救一隻狗,吃一個中國人」只是一種幽默,沒有種族主義色彩,符合言論自由原則。 據美媒《赫芬頓郵報》7日報導,北美亞裔流行文化網站Yomyomf在3月3日發現,在德國著名個性化服裝定製網站Spreadshirt上,出現引有冒犯中國人內容T恤。
  • 香港一區議員發表辱華言論,政界:強烈的被殖民心態
    近日,香港深水埗區議員、「長沙灣社區發展力量」李文浩,繼今年3月在其辦事處張貼「藍絲與狗不得進入」的侮辱告示後,又於區議會上公然發表辱華言論,竟稱「中國人」三個字在國際間同於過街老鼠,引起網絡公憤。據香港文匯報11月28日消息,李文浩在26日的區議會會議上公然發表辱華言論,「大家都知道,在國際間,『中國人』三個字等同於過街老鼠,你還用普通話,你還用他們的語言,你給人歧視、欺負,這個都是歷史的必然。」此言論一經爆出,即遭到網友痛批「數祖忘典」、「拿著港府的工資,做反中亂港的事,說侮中辱華的話,政府一定要跟進」。
  • 丹麥疫情告急!曾公開辱華並拒絕道歉,現在求中國!我國回應亮了
    丹麥就是其中一個。這個歐洲國家曾經多次一些對我們國家不友好的言論,更過分的是還對這類言論拒絕道歉。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很多國家醫療防護物資告急。就連美國也是一樣,對於疫情的防控,之前也是信心滿滿,可是現在每天的確認和死亡病例,都無聲地描述了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艱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