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1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引領對瑞士手錶的需求2021年伊始,瑞士手錶行業正在探索一個陌生的新零售格局:中國首度成為其全球最大市場。多年來,14億中國人一直是名貴手錶的最大買家,但大部分購買都發生在境外。隨著疫情來襲,國際旅行中斷,中國奢侈品消費者的國內購物激增。
「過去中國約70%的奢侈品消費都是在境外市場」,波士頓諮詢集團上海合伙人維羅妮卡·楊說,「2020年這一比例降至約30%。」結果是,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最近的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11月向中國內地出口的瑞士手錶總額達到23.9億美元,同比增長17.1%。在此期間,瑞士手錶前20大市場中,包括排名長期領先的中國香港和美國等都出現了兩位數的降幅。
中國人消費行為的突然改變,讓各大品牌爭相調整銷售和營銷策略,去年夏天,不少奢侈手錶品牌在天貓開店,其他品牌則轉向微信小程序。奢侈手錶品牌還對中國政府去年夏天放寬海南免稅政策的決定作出回應。瑞士知名奢侈品零售商奇士霍夫已將其中國總部遷往海南。去年7月1日至10月31日,海南免稅銷售收入達到1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4%。
「轉戰海南有點像一場淘金熱」,瑞士某手錶品牌執行長託內爾表示,「但我不認為這將是一種長期現象。中國人一旦可以出國旅遊,他們就會去的。」但一些專家認為,開發中國國內市場不僅僅是解決全球銷售疲軟的權宜之計。日內瓦營銷機構數字奢侈品集團中國合伙人愛麗絲·陳說:「中國在數位化方面遙遙領先。對於其他市場來說,在中國可以展望未來。」(作者羅賓·斯維辛班克,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