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花
——科學中的藝術奇蹟,藝術中的科學奇蹟
……哈佛大學位於劍橋市牛津街,這是不是非常有趣啊?劍橋、牛津、哈佛,以這樣的方式交匯了。
……當你走進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植物標本展區時,你會被它們吸引:細如髮絲條條清晰的根須、似薄紗透明的各色花瓣、逼真生動的雄蕊、雌蕊……最吸引人的,是各種植物單獨放大的子房。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它們都是用玻璃做成的,被稱為「玻璃花」。
……玻璃花由德國的玻璃工藝大師、博物學家Blaschka父子歷時50年製作而成(1887—1936年),是展館裡有名的藏品之一,有3 000多件,代表了164個科目,涵蓋了847個物種。
……「玻璃花」之所以成為「哈佛之寶」,據網友說是和哈佛大學獨特的教學分不開的。時任哈佛大學植物學教授的古達先生,為了提供一個形態逼真,永久珍藏的植物標本給學生看,曾設想像布置動物標本那樣來處理植物標本,但植物不像有皮毛的動物那樣可以製做得栩栩如生,而繪畫、照片又無法表現得很充分,蠟像近看會很粗糙。他苦苦求索著,後來用玻璃製作的水母等海洋動物模型啟發了他,他費盡周折找到了玻璃藝術家布萊斯契卡父子倆,終於在哈佛大學「盛開」了永不凋謝的「玻璃花」。
[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包春瑩老師的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