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11月30日報導,菲律賓國內媒體刊發的一篇題為《杜特爾特對華政策的批評者,轉變了態度》的文章。文章稱,隨著杜特爾特的對華友好戰略帶給菲律賓民眾更多的好處,他的許多「死對頭」都開始轉變態度,稱讚他在南海問題上的舉動「極具建設性」。
在國際舞臺上,杜特爾特是一位典型的「非主流」政治人物,也因此得到了很高的曝光度。
2016年9月,剛就任總統職位不久的杜特爾特,因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抨擊菲國掃毒行動及人權紀錄而暴怒,辱罵歐巴馬是「X子養的」。這讓一貫優越感爆棚的歐巴馬一臉懵圈,回了一句「colorful」後,斷然取消了隔天與杜特爾特的會晤。
2018年3月,杜特爾特在回應聯合國人權官員對菲律賓掃毒行動中的做法進行批評時,再次爆出粗口,在三寶顏對接見的士兵們說:「如果那些傻瓜來這裡,這裡有鱷魚嗎?吃人的那種?把那些雜種扔給它們。」
就是這樣一個特立獨行、一言不合就開懟的領導人,對中國卻表現出特別的好感。杜特爾特上任後,面對美國和國內「親美派」施加的巨大政治壓力,差不多以急轉彎的形式扭轉了前任阿基諾三世的反華政策,急速改善中菲關係,高調拉近中菲距離。
杜特爾特對華友好,其實更多的基於國家利益,而不是像此前那些局限在意識形態的框框中走不出來的政客,為了華盛頓政客的口頭支票惡化中菲關係,讓菲律賓成為美國打壓和遏制中國的馬前卒,不惜讓菲律賓國家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杜特爾特在回應這個問題時很直白:美國有錢嗎?但中國有菲律賓建設需要的資金。
扭轉前任阿基諾三世的對華政策,其結果就是招致一大批死敵。阿基諾三世自不用說,文章提到了兩個關鍵性人物:菲律賓前最高法院法官安東尼奧·卡皮奧和前外交部長阿爾貝託·德爾羅薩裡奧,這兩人就是反對杜特爾特對華政策的中堅和主力。
當年,菲律賓在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支持下,花費幾千萬美元從一個野雞法庭弄到一份所謂「南海仲裁案」。可杜特爾特就任新總統後不久,並沒有如前政府官員所願基於這份裁決與中國叫板,而是決定響應中國的呼籲擱置裁決和南海爭議。
事實證明,擱置南海爭議、緩和中菲關係符合菲律賓的利益:
在中俄兩國的支持下,菲律賓對武裝毒販以及南部暴恐勢力進行清剿,國內安全環境大為改善;中國資本加快了菲律賓的基礎設施基礎,更多的商品出口到了中國;而在南海地區,中菲之間聯合石油勘探活動也穩步推進,菲律賓把紙面上的權益變成了實打實的利益……與此同時,由於菲政府不再充當美國反華的「馬前卒」,讓菲律賓的外交活動空間更大了。
嘗到對華友好政策的甜頭,即使是反華分子也由衷嘆服。前最高法院法官卡皮奧承認,杜特爾特的對華政策將有可能最終迎來勝利,稱菲律賓因此在南海爭議區域保留了「60%的收益」,前外交部長德爾羅薩裡奧也稱讚,杜特爾特對華友好的決定是「建設性的舉動」。